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染性腹泻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感染性腹泻是夏秋季常见病 ,大约 75 %以上腹泻是由细菌引起的 ,其发病因素较为复杂 ,近年来 ,国内曾报导感染性腹泻危险因素主要与饮食不当有关 ,本区是否还有其他特殊原因。对此 ,于2 0 0 1年 6- 8月份对辖区内各医院肠道门诊就诊感染性腹泻病人 ,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分析感染性腹泻的危险因素 ,以利于开展对危险因素的控制 ,也为该病采取有针对性预防干扰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1 调查对象 :病例组 ,选择本区各医院肠道门诊就诊腹泻病人 ,按临床诊断为沙门氏菌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人。对照组 ,以 1∶1配对调查同性…  相似文献   

2.
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多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老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80例经颅脑CT扫描确诊的脑梗死病人与同等数量的对照作1:1配比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是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眼底,心电图及既往史,其中收缩压和舒张压是经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来的主要危险指标。因素的交互作用分析表明眼底与舒张压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结论:本研究可以得出收缩压异常,舒张压异常,糖尿病,心电图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等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陕西省宫颈腺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宫颈腺癌高发的原因研究提供线索。[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法,研究对象选自2011年9月—2012年9月陕西省西安市各大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宫颈腺癌病人35例作为病例组。对照组分两部分,一部分选择同期与病例组同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人员或病人陪护家属作为一般对照组,且根据病例组病人年龄特征(±2岁)选择对照并进行1︰2配对,共35对;另一部分选择同期与病例组同医院就诊的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鳞癌病人作为宫颈鳞癌对照组,且根据病例组的年龄特征(±2岁)选择对照并进行1︰2配对,共35对。病例组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统一的结构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宫颈腺癌病人与正常人群相比,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家庭人均年收入、饮用水来源、性格类型;宫颈腺癌与宫颈鳞癌病人相比,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被动吸烟、性格类型。[结论]家庭人均年收入和饮用水类型是引发陕西省妇女宫颈腺癌的危险因素;内向型性格是引发宫颈腺癌和宫颈鳞癌共同的危险因素;被动吸烟是宫颈鳞癌的危险因素,但不是宫颈腺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适龄妇女异位妊娠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目的抽样法选择河北省4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就诊的异位妊娠患者和正常宫内妊娠者各25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异位妊娠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17个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盆腔炎症性疾病、异位妊娠史、剖宫产史、既往妊娠次数及初孕年龄22岁波动是异位妊娠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异位妊娠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医护人员应针对其影响因素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加强围产期管理等措施,以减少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调查了100例缺血性脑卒中及其对照,经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史、眼底异常、血糖增高和心电图不正常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调查了100例缺血性脑卒中及其对照,经条件Logisn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史、眼底异常、血糖增高和心电图不正常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一起学校病毒性甲型肝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孔志芳 《疾病监测》2009,24(4):301-302
目的探讨浙江省宁海县某学校病毒性甲型肝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结果共发病32例,罹患率6.93%;隐性感染59例,感染率12.77%(59/462);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饮小学教师食堂旁井水是引起此次甲型肝炎暴发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井水受污染是本次甲型肝炎暴发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学校的饮用水管理,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我国是世界上脑卒中高发国家之一,年发病率为219/10万,患病率为719/10万(1982年,城市)。有关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但未涉及到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从预防医学的观点来看,在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积极识别和确立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1:1病例配比对照研究方法,初步探讨了广东省顺德市桂洲地区老年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以便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1 研究对象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郝羽 《山西临床医药》2011,(10):723-72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配比进行对比研究,收集病例和对照各206例,调查研究对象的既往病史、家族史、环境因素等资料,采用SP SS 13.0统计软件对研究因素进行L og 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体育锻炼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性因素,OR值为0.116;高血压、高血糖、体重指数(BM I)和吸烟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392,2.768,3.568,4.826。结论:及时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原发病,积极控制体重和吸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控制缺血性脑卒中的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导尿管结垢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针对导尿管结垢进行个体化管理。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对我院2013年1~6月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160例进行调查,并用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 65例出现导尿管结垢,换管时间大于30d组与小于30d组结垢风险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尿量较少是导尿管结垢的危险因素(P0.01)。同样泌尿道感染也是结垢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长期导尿患者平均尿量越少,发生结垢的危险越高;泌尿道感染也增加结垢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进一步搞清胃、肝和食管癌的危险和保护因素,并以分子流行病学的方法研究其发病的规律。方法选择福建长乐和江苏泰兴癌症高发区,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三种癌症的危险和保护因素以及分子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结果福建调查表明:摄食鱼露可能是福建胃癌高发的因素之一。胃癌病例对照研究调查表明:鱼露的摄入和CYP4502E1C2基因与胃癌的高发有关。泰兴调查表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霉变食品摄入、饮用生水等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有三项危险因素比无此三项因素发生肝癌的危险度高约22倍(OR=21.96,95%CI6.22-77.50),如果再加上基因MTHFR677(AnyT)时,肝癌的危险度高约72倍(OR=71.69,95%CI12.84-400.19)。肝癌病例对照研究中还证明冰箱使用、多吃蔬菜和水果、乙肝疫苗接种、饮绿茶是肝癌的保护因素。胃部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吃霉变食品、嗜辣食和饮河水是胃癌的危险因素;饮自来水、吃大蒜和饮绿茶是其保护因素。吸烟、进食快、嗜辣食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摄食霉变食品和胡椒粉可能也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饮自来水是其保护因素。单独的GSTM1、GSTT1、GSTP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肝癌、胃癌、食管癌的危险无显著直接关系。但当上述基因与肝癌、胃癌、食管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发生交互协同作用时提高了患癌的危险度,而GSTT1、GSTP1还可与某些特异危险因素发生拮抗交互作用。结论应针对胃、肝和食管癌主要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如预防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不吸烟,不吃霉变和一些调味品(鱼露、胡椒粉)不要饮用生水和河水,要大力提倡饮自来水和饮绿茶,多使用冰箱,多吃蔬菜和水果,广泛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麻疹流行疫情调查分析,掌握流行原因,评价应急接种效果 。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和病例对照调查的方法研究麻疹疫情分布特点和流行原因。结果2008年1-3月喀什地区在全地区范围内发生一起麻疹流行, 发病率为67.80/10万, 死亡率为0.18/10万。结论 疫情流行的危险因素是医院暴露、密切接触和未接种麻疹疫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本院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患者常见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本院DFU患者、同期非DFU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运用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FU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60岁、户籍地为农村、职业为农民、DM病程10年、足底胼胝、下肢血管病变、周围血管病变、Hb A1c≥6.5%等因素是影响DFU的危险因素。其中,足底胼胝、下肢血管病变、周围血管病变、Hb A1c≥6.5%是影响DFU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FU的防治需要临床医生、足部治疗师、护士、患者照护者等治疗团队长期共同的努力,力求将危险因素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糖尿病患者的寿命。  相似文献   

14.
成都地区成人肺结核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多种环境因素对成都地区成人肺结核发病危险的影响,进一步确定成人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设计方案为社区病例-对照研究,通过调查居住环境(居住环境拥挤程度,通风条件,光照及潮湿情况,卫生状况)及工作环境(粉尘,化学气雾和烟雾的空气污染程度等因素),设计及实施中控制偏依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排除混杂因素等方法,找出独立的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显示居住环境差(潮湿,黑暗,拥  相似文献   

15.
张长桂 《疾病监测》2004,19(5):191-19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正日益成为影响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一大公害。肥胖是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探讨肥胖相关指标、影响肥胖的有关因素以及由肥胖引起的疾病或体征,本文对东台市2002年慢性病基线调查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找出相关因素或疾病,为肥胖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贺  李霞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4):708-71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引发GDM可能的15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项因素与GDM有关,其中有意识体育锻炼为保护因素,其他均为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妊娠等是GDM发病的常见社会危险因素;孕妇有糖尿病家族史等是GDM的生理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超重及肥胖与脂肪肝的关系,探索肥胖与其他危险因素在脂肪肝发病中的交互作用。方法:选择2002-09/2004-12期间某社区人群,按分层多级整群抽样原则进行抽样调查,共调查2458例。根据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原理,选择其中确诊的425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病例,纳入标准:要求所有病例均有B超诊断报告,且年龄≥18岁,并从该人群的非脂肪肝患者中选择425例条件相似的作为对照,病例与对照在年龄、性别、居住地区方面均衡可比。对全体调查对象进行当面访谈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纳入调查对象85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超重及肥胖者比正常体重者有显著升高的脂肪肝患病危险(OR=4.07,OR95%CI为2.99~5.54),OR值随体质量指数的增大而增大,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趋势χ2=104.25,P<0.0001)。腰臀比偏高的腹型肥胖者比非腹型肥胖者脂肪肝的发病危险更大。交互作用分析提示,肥胖与饮酒同时存在能显著增加疾病的危险性,其超额相对危险度为8.16,归因比为0.5767。结论:超重及肥胖与脂肪肝的发病关系密切,肥胖与饮酒在脂肪肝的发病中存在协同交互作用,控制体质量是降低人群脂肪肝患病率的重要措施。RA  相似文献   

18.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异质性疾病,除长期应用激素可引起骨坏死外,有研究指出临床表现的差异性也有可能是骨坏死的危险因素。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发生骨坏死的致病因素存在不同观点。目的:对国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骨坏死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万方数据库获得已公开发表的国内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骨坏死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筛选出符合评价标准的文献,采用RevMan5.0及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计算各危险因素的合并比值比及95%置信区间。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0篇病例对照研究,累计病例组332例、对照组98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骨坏死的各危险因素的比值比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雷诺现象3.28(1.69-6.38),口腔溃疡2.95(2.13-4.09),肾脏受累1.21(0.83-1.74),血管炎因素5.64(2.84-11.21),高脂血症5.11(3.10-8.42),抗磷脂抗体2.32(1.49-3.61),关节受累2.02(1.33-3.07)。提示激素应用明确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骨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并非惟一因素,血管炎、高脂血症、雷诺现象、口腔溃疡、抗磷脂抗体阳性及关节受累均为需要重视的国内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骨坏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王志彬  袁旭  陈玉领  王伟 《疾病监测》2013,28(7):560-563
目的 分析河南省濮阳市六塔村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流行情况,探讨该村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流行基因型别,为制定控制措施和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当地丙肝特征,采用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用单因素分析确定感染危险因素,对调查对象进行HCV感染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并同时采集被调查者的血清测定HCV和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BV)有关标记物以及HCV基因型别。 结果 病例组26人,对照组41人,病例组中既往手术史(OR=3.03,POR=12.30,P=0.01)感染丙肝的风险高于对照组,病例组HCV RNA阳性16例,阳性率为61.54%。基因型检测结果,丙肝感染者中存在4种基因型,以1b型为主,占69.23%,6a型占15.38%,2a型和3a型各占7.69%。 结论 濮阳市六塔村丙肝感染率高,可能由多途径感染引起,手术消毒不严格、共用注射器是主要的危险因素,胃镜检查可能是HCV 6a基因型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 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探讨一起甲型肝炎暴发疫情的危险因素。共调查 5 6例急性甲型肝炎患者和 112例对照 ,计算比值比 (OR)及OR的 95 %可信限。结果表明 ,夹板虾是此起甲肝暴发疫情的食源性因素。生食夹板虾者患甲肝的危险性是不食者的 19 82倍 ,且呈剂量反应关系。本研究结果提示 ,有关部门应加强近海海产品的卫生管理 ,开展夹板虾中甲肝病毒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