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常男性精液排出体外后呈胶冻状,并在10~30min内液化变成稀薄液体,若排精后在室温25℃下1h后仍呈胶冻状,称为精液不液化。现将近年来国内对精液不液化的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况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李加茂等[1]认为精液不液化属于中医精稠范畴,痰瘀互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  相似文献   

2.
前列栓治疗湿热兼瘀型精液不液化性不育症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男性精液排出体外后呈胶冻状,并在20min内液化变成稀薄液体。若排精后在室温25℃、1h后仍呈胶冻状,称为精液不液化,这是造成男性不育症的常见原因之一。因精液不液化而致男性不育的发生率为2.51%~42.65%。我们从2001年8月-2003年12月运用前列栓经直肠给药治疗湿热兼瘀型精液不液化性不育症患者6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从痰论治精液不液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液的黏稠度增高和不液化是影响男性生育的原因之一.精液以液态排出,并立即凝固呈胶冻状.精液凝固是精囊凝固因子的作用,精液液化是由于酶的催化.精液不液化是指精液离体后30min内不能液化变为流体状而言.因物理、化学等因素,或因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原因,改变了精液液化的条件,就会导致精液液化障碍.有学者将其归为中医学"精液稠厚"、"精浊"范畴.  相似文献   

4.
精液不液化的辨证施治福建中医学院(350003)戴锦成正常男性精液呈乳白胶冻状,5~10min开始液化,30min完全液化,超过30min仍呈胶冻状,称之精液不液化,是引起男性不育症原因之一。笔者就精液不液化的辨证施治略述如下:1阴虚火旺,热灼精液不...  相似文献   

5.
吴沛田 《中医杂志》2008,49(11):1046-1047
答:在正常情况下,精液在排出体外30分钟内即可液化.精液不液化是指射入女方阴道的精液不液化,始终成胶冻状或团块状.精液不液化是导致男性不育症常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精液不液化以精液粘稠、混浊,30分钟内不液化,呈胶冻状为主要表现,是引起男性不育的常见病因之一,属中医学"无子"、"精滞"、"精凝"、"精瘀"的范畴。笔者运用以下七法进行辨证论治,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1温补肾阳,益气化精禀赋不足,或房劳过度,以致元阳衰微,命门火衰,下焦虚寒,精室失于温煦而液化失常。患者,徐某某,男,31岁。2013年5月11日因  相似文献   

7.
程氏萆薢分清饮加TDP照射治疗精液不液化症40例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364医院(襄樊,441021)廖拥军关键词:萆薢分清饮,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精液不液化症精液不液化症是指精液射出后30分钟内仍呈胶冻状凝块而无液化的现象。据有关资料介绍,在男性不育中,...  相似文献   

8.
自拟精液液化汤治疗精液不化9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液不化是指精液射出45分钟后仍呈胶冻状,是男性不育症中常见病,也是疑难病症之一。笔者应用自拟精液液化汤治疗精液不化症患者9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精液刚排出体外时为黏液性液体,随即变成胶冻状,经5~10 min后开始液化,从而有利于精子的运动和受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1]:精液排出体外后,置于37℃水浴箱或温箱内,超过60 min仍不液化或不完全液化时,即为精液液化异常。由于精液凝固不化使得精子发生凝集或制动,减缓或抑制了精子的正常运动令其不能通过宫颈,妨碍与卵子结合而导致不育,因此精液不液化是导致男性不育症的重要原  相似文献   

10.
詹耀辉  郜都  崔云 《光明中医》2014,(6):1306-1307
精液不液化是指房事时射出的精液超过6O分钟仍不液化,始终成胶冻状或团块状,或在检验中精液排到体外后即放入37℃的水浴恒温箱内,若6 O分钟不液化或仍含有不液化的凝块。精液不液化症是男性不育症的常见原因之一,有统计表明约占男性不育症的2.51%~42.65%[1]。  相似文献   

11.
精液不液化症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性精液不液化症是指精液排出体外60min以上不能液化,见精液黏稠如胶冻状,甚至呈块状。精液不液化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Nilson报道,在不育症病人中,以精液不液化为唯一异常指标者占11.8%,上海仁济医院统计2919例男性不育症患者,液化不全者占4.97%。故笔者收集了近年有关精液不液化症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文献,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魏永进  徐波 《新中医》2010,(12):108-110
<正>精液不液化症,是指离体精液在25℃室温下60分钟不液化或仍含有不液化的凝块。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约占男性不育症病因的2.51%~42.65%[1]。精液不液化症属中医学精滞、精稠、精热范畴。精液不液化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病位在肾,累及肝脾;肾虚为本,湿热、痰浊、血  相似文献   

13.
精液不液化的中医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精液在射出时为液体,因精囊中存在液固因子可使精液凝固,所以其后立即形成胶冻或凝块,而前列腺液中的纤维蛋白溶素可使已凝固的精液液化,故在10~30分钟内复液化。液化时间系指自排精至精液混匀成流动液体之时间间隔。若在室温下,60分钟不液化或60分钟仍含有不液化的凝块称为精液不液化症。这种异常的液化过程延迟,使精子发生凝集或制动,减缓或抑制精子正常通过宫颈而致不孕。精液不液化是导致男性  相似文献   

14.
水蛭化精汤治疗精液不液化症228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安甫 《新中医》1998,30(10):44-44
男子在射精后5~20min精液可自然液化,如超过30min精液不液化,仍为凝块状或粘冻状,称为精液不液化症。精液不液化可使精子死亡和活力下降,这是男性不育的常见病症之一。笔者自拟水蛭化精汤,根据临床分型辨证施治。自1996年1月~1998年2月,共治...  相似文献   

15.
答:男性的精液射出后,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仍呈胶冻状不液化者,称为精液不液化症。本病多见于20~40岁成年男性,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通常以婚后不育而就医,常在进行精液检查时被发现。目前对精液液化时间延长的原因仍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与生殖系统炎症或先天性精液液化因子缺如有关。特别是前列腺或精囊的炎症,使前列腺产生的蛋白分解酶、溶纤维蛋白酶及其他精液液化因子减少,从而不能及时有效地破坏精囊腺产生的凝固因子,而导致精液不能正常液化或液化迟缓,降低了精子的活动力,妨碍受精,引起不育。  相似文献   

16.
从阴虚血瘀痰湿论治精液不化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精液排出体外后 10~30 min自行液化,若60 min仍不液化,即为精液不液化症。主要特征为精液粘稠或稠厚如胶冻状,甚或呈块状,致使精子的活动能力受抑制,精子在精液凝块中的时间延长,通过宫颈能力减弱,妨碍受精,引起不孕,成为男性不育的常见病因。通过临床实践,我们认为,该病不仅有阴虚火旺的一面,而且有血瘀疾湿一面,作者近年来从阴虚血瘀疾湿着手,立酸甘化阴,活血化瘀,软坚化痰之法常获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精液不液化的发病机理 祖国医学古籍中对精液粘稠不液化没有记载,可供借鉴的资料甚少。根据临床…  相似文献   

17.
王冬娜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3085-3086
精液排出体外30~60 min不液化或不完全液化即为精液液化不良[1]笔者对临床42例精液液化不良患者,分别采用化精汤和单独应用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精液液化指标,评估中药治疗精液液化不良的效果。1临床资料收集2001-09~2006-12门诊精液液化不良男性患者42例,年龄24~35岁,平均28.  相似文献   

18.
我院中医科于1985年~1991年,用加减固真汤治疗精液不液化88例,有效率达80.7%,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88例患者均为正常婚配二年以上未育,精液检查:精液排除体外后一小时以上不液化,稠厚或粘稠如胶冻,甚至呈块状。合并前列腺炎者32例。年龄最小者26岁,最大者36岁。职工29人,农民33人,干部26人,结婚2~3年者45人,3~4年者25人,5年以上者18人。二、诊断标准1.夫妻婚后同居二年未育,已排除女方不  相似文献   

19.
自拟助化汤为主治疗精液不液化性不育症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液不液化指室温下60min后精液未液化或含不液化凝块,是导致男性不育症的常见原因之一,约占男性不育症的10%左右[1].笔者所在医院男科2003-2004年采用自拟助化汤治疗精液不液化症100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精液射出后在室温25℃至少30 min不能完全液化或超过1 h方开始液化的现象称之为精液液化迟缓或不液化[1],是导致男性不育症的常见原因之一,约占男性不育病因的2.51%~42.65%[2].由于多种原发疾病均可引起精液不液化,故临床治疗比较棘手.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多年来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