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下颌骨术后缺损即刻修复一直是临床医师所关注的问题 ,自1975年 [1]、1979年Taylor[2]先后报道了用旋髂浅血管和旋髂深血管为蒂的髂骨移植经验后 ,带血管蒂髂骨移植已成为现今最常用的下颌骨缺损修复的骨来源之一 ,作者依据带血管蒂骨移植具有独立血供的特点 ,自1994年以来先后对9例下颌骨肿瘤术后缺损进行了带血管蒂髂骨即刻移植修复 ,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9例 ,男5例 ,女4例 ;年龄18~53岁。病例诊断 :下颌骨成釉细胞瘤5例 ,角化囊肿2例 ,粘液瘤1例 ,放射性骨坏死1例。截骨范围 :半侧下颌骨3例 …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自体髂骨移植治疗骨不连接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02/2008—02应用自体髂骨移植治疗骨不连接患者35例,年龄12~70(平均48)岁。股骨骨折9例,胫骨骨折13例,肱、尺、桡骨骨折8例,掌指骨、跖趾骨骨折5例。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7个月;愈合时间平均9.4个月。结论:自体髂骨移植治疗骨不连接疗效可靠,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3.
下颌骨的肿瘤、外伤、炎症可造成部分及全下颌骨缺损 ,严重影响患者的外形及功能。近年来 ,我科采用血管化髂骨肌皮骨瓣游离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 ,改善患者外形 ,重建言语、咀嚼、咬合功能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 1997~ 1999年 12月收治下颌骨缺损患者 9例 ,男 6例 ,女 3例 ;年龄 35~ 6 0岁。术前行预防性气管切开 ,在全麻下行血管化髂骨肌皮骨瓣游离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术。术后给予鼻饲流食 ,平均住院 2 2天 ,9例患者经细致护理 ,无一例感染 ,手术全部成功 ,均痊愈出院。2 手术方法手术分病灶…  相似文献   

4.
侯云 《当代护士》2006,(11):26-27
口底癌肿术后口腔组织缺损,造成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通过血管吻合进行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应用最多的游离组织瓣是前臂游离皮瓣[1,2,3]。小腿内侧游离皮瓣多应用于整形外科及骨外科[4,5,6],但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术后缺损中应用却未见报道。手术的技巧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但科学、严密、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特别是术后皮瓣的观察及护理,保证了手术的成功。本组5例皮瓣均成活,未出现血管危象,患者康复出院,说明科学地做好病情观察及手术前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1999年3月至今,我科采用小腿内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底癌术后缺损15例,效果满意,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9~66岁。5例患者均为T4期口底癌,癌的范围累及舌腹部及下颌骨前牙区域的牙槽骨。5例患者均行原发灶扩大切除术及保留下颌骨下缘的下颌骨方块截骨术,并同期行小腿内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术中将胫后动、静脉分别与颈外动、静脉吻合。所有患者均行颈淋巴清扫术及预防性气管切开术。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手术前患者往...  相似文献   

5.
徐芳  郑刚 《全科护理》2016,(23):2435-2437
[目的]总结游离髂骨移植对大型囊肿切除致下颌骨缺损修复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2例大型下颌骨囊肿病人做好充分的术前心理护理,完善手术前准备,术后做好监护,重点观察植骨及供骨区伤口渗血、渗液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并做好康复护理与出院指导。[结果]所有病人下颌骨缺损均得到良好修复,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骨组织瓣全部成活,下颌骨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未见囊肿复发。[结论]对自体髂骨移植修复大型囊肿切除致下颌骨缺损的病人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促进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部分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切除部分下颌骨用自体髂骨游离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23例患者成功21例,面形及功能恢复良好,成功率为91.3%。X线片显示移植骨吸收、感染坏死而取出者各1例,失败率为8.7%。结论自体髂骨游离移植是下颌骨缺损修复方法中简单、创伤小、易于推广、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背景:自体骨髓富含诱导性和确定性骨祖细胞的惟一组织,是治疗骨不连的首选移植材料:保留一定成骨诱导活性的人工骨可为成骨细胞的长入提供支撑和支架作用;髂骨膜最厚、血循环丰富、取材容易,移植可改善局部动脉血供,对骨愈合具有促进作用.目的:利用自体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髂骨骨膜移植治疗四肢难治性骨不连,并同单纯髂骨植骨等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选择四肢难治性骨不连患者36例39肢,根据治疗方案分为3组,自体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髂骨骨膜移植(联合组)19肢,自体骨髓移植联合人工骨(骨髓组)9肢,自体髂骨移植治疗(髂骨组)11肢.观察骨愈合时间、固定物取出1个月患肢功能评分和移植后X射线评分.结果与结论:39肢最终均达骨性愈合,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5个月.在骨愈合时间、固定物取出1个月患肢功能评分和移植后X射线评分方面,联合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P<0.05).提示自体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髂骨骨膜移植治疗四肢难治性骨不连临床疗效优越.  相似文献   

8.
背景:很多研究表明,牙周炎患者不仅有局部骨丢失,系统性骨丢失会加重牙槽骨丢失.下颌骨骨密度、骨质疏松症和牙周炎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它们之间没有相关性.目的:通过数字式曲面体层片对牙周炎患者下颌骨骨密度的改变进行评价,分析牙周炎患者牙槽骨丢失和全身骨丢失的相关性.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一对照观察,于2005-12/2007-05在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完成.对象:60名牙周炎患者和60名正常对照者.方法:摄取数字式曲面体层片,并采取标准化措施用于保证不同个体的一致性.应用计算机软件测量下颌骨牙槽骨指标和皮质骨指标,分析牙槽骨指标和下颌骨下缘皮质骨指标的相关性.主要观察指标:牙槽骨指标包括牙槽骨骨密度、骨高度;下颌皮质骨指标包括下颌骨下缘皮质骨厚度、曲面体层指数.结果:两组的牙槽骨骨密度、牙槽骨骨高度及下颌骨下缘皮质骨厚度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的曲面体层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下颌骨下缘皮质骨厚度与牙槽骨骨密度、牙槽骨骨高度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与正常对照相比,牙周炎患者的牙槽骨丢失明显,同时其下领骨下缘皮质骨吸收变薄,牙槽骨丢失和系统性骨丢失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下颌骨切除术是治疗下颌骨肿瘤常用的手术方法,切除后造成的下颌骨缺损采用血管化骨移植重建。由于立即重建了移植的血供,骨愈合类似于骨折愈合过程,血管化游离髂骨移植和血管化游离腓骨移植是目前两种常用的方法。腓骨瓣提供的骨修复长度较大,腓骨肌瓣血运好.有利于下颌骨同时有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带腓骨小头的腓骨可重建髁突。2003年  相似文献   

10.
背景:椎体切除后的重建依然是脊柱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理想的重建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成骨作用、可靠的支持性能、低廉的价格和简单的操作步骤。目的:观察兔颈椎缺损模型填充自体松质骨的异体骨笼重建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切除兔第四颈椎体建立颈椎缺损模型,利用免肱骨皮质环经冷冻干燥等处理制备同种异体皮质骨笼,并以填充松质骨的皮质骨笼、自体髂骨和单纯皮质骨笼3种材料分别重建兔第四颈椎椎体缺损。结果与结论:X射线、组织病理学和透射电镜观察均表明,填充有松质骨的皮质骨笼组的成骨作用最明显,骨笼与上下椎体实现了骨性融合。血清碱性磷酸酶检测表明,在重建后2,4周时,填充松质骨的皮质骨笼组和自体髂骨移植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但两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均高于单纯异体皮质骨笼组(P〈0.01)。生物力学实验表明,填充松质骨的皮质骨笼组在重建后1个月时的稳定性高于自体髂骨移植组(P〈0.01)。结果证实,兔颈椎缺损模型填充松质骨的异体骨笼重建后效果满意,强于单纯皮质骨笼和自体髂骨的移植效果,生物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黄英  黄秋雨  曾令婵 《全科护理》2013,11(3):200-201
[目的]总结自体髂骨骨松质移植修复先天性牙槽突裂的护理。[方法]对85例自体髂骨骨松质移植修复先天性牙槽突裂的病人在术前、术后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85例病人移植全部成活,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口腔护理及取骨区的护理是自体髂骨骨松质移植修复先天性牙槽突裂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观察自体髂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移植及单纯自体髂骨移植两种方法治疗骨不连接的临床效果.方法:骨不连接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19~56岁,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行自体髂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后移植于骨折端;对照组单纯行自体髂骨移植于骨折端.术后随访11~20个月.结果:40例骨不连接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X射线片显示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实验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0.0±3.0)周(8~16周),对照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3.0±3.8)周(8~20周),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6,P<0.05).结论:自体髂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治疗骨不连接临床效果优于单纯自体髂骨移植,具有良好的成骨诱导活性,可缩短骨折愈合期,疗效安全、可靠,是治疗骨不连接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带血管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带血管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 ,是近年来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的一种新手术方式。从 1 997年 1月~ 1 998年 4月 ,我科共为 1 0例病人成功应用这种手术方法修复 ,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病人术后功能恢复好 ,现将临床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 0例 ,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1 6~ 2 5岁。其中下颌骨肿瘤 6例 ,口腔癌 4例。缺损修复所采用有组织瓣分别为带血管髂骨瓣 6例 ,胸锁乳突肌 2例 ,前臂皮瓣和胸大肌皮瓣各 1例。本组病例组织瓣移植均获成活 ,其外形和功能均令人满意。2 护理2 .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4.
下颌骨重建与功能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应用带血管蒂骼骨瓣修复下颌骨 16例,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6例病人中男 7例,女 9例,年龄 24~ 62岁,平均 34.6岁。病种:恶性肿瘤 7例,良性肿瘤 9例。 方法: (1)缺损修复:下颌骨离断缺损长度 5~ 10 cm,缺损部位为下颌骨体部+下颌角+升支大部 (保留髁状突 )+全部升支等各种情况。全部病例均采用带血管蒂骼骨嵴瓣修复。骨瓣采取部位为下颌骨缺损同侧之髂嵴,在髂前上棘后2~ 3cm处向后按缺损面积切取骨瓣,切取髂嵴全厚以利塑形。骨瓣面积为 6~ 11cm× 2.5~ 3.5cm,平均 8cm× 3cm。供区血管均为旋…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 1999~ 2 0 0 2年采用下颌骨冷冻再植复合髂骨移植治疗骨巨大囊性病变 ,既切除了肿瘤 ,术后患者咬牙合关系无明显改变、面部外形恢复正常 ,手术效果良好 ,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角化囊肿 5例 ,男 3例 ,女 2例 ;囊性造釉细胞瘤 3例 ,男 2例 ,女 1例。囊性病变大小 3.0 cm× 1.5 cm~ 4 .0cm× 2 .5 cm。以上病例年龄 2 0~ 4 5岁 ,平均年龄 38岁。均于术前摄 X线片检查 ,术后病理确诊。1.2 方法 均于全麻插管下行颌下切口显露病变下颌骨体 ,拔除瘤体部位的牙齿 ,用线锯于瘤体边缘外 1.0 cm锯下病变下颌骨段 ,彻底…  相似文献   

16.
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12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应用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12例,经围术期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术后下颌骨缺损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28~60岁.肿瘤手术治疗后11例(良性肿瘤5例、恶性肿瘤6例),下颌骨截骨术后面部畸形1例.均采用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皮瓣成活.术后3~6个月随访,下颌骨全景片检查移植骨生长良好、下颌骨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供区小腿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经皮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连的疗效。 方法:选择2000-01/2005-12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肱骨干及胫骨干骨折患者140例,无高血压、糖尿病、营养不良等慢性病史。男100例.女40例,年龄6-67岁,平均36岁,匀为术后6-8个月并且X射线片显示骨折线清晰、骨折端硬化、骨髓腔闭塞后开始治疗、按骨不连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即自体髂骨移植组(70例)及经皮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70例).分别进行自体骨移植及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并行简单有效内外固定。观察两组患者术后X射线观察骨痂形成及平均愈合时间。 结果:14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患者术后X射线片观察结果:2个月骨折端周围有新生骨痂,5个月有连续骨痂形成,自体骨髓于细胞移植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自体骨移植组[(7.0&;#177;3.0),(9.0&;#177;3.0)个月,P〈0.05).②不良事件及副反应:两组各有2例5个月时无骨痂形成,分别进行骨髓干细胞经皮注射在14个月时愈合.自体骨移植组3例出现取髂骨部位血肿.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组有5例出现抽取骨髓部位疼痛.所有病例无明显其他并发症.随访24个月无再次骨折发生。 结论:经皮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较传统植骨治疗骨不连有明显优势,疗效满意,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小腿下段骨及软组织缺损患者 6例 ,均为男性 ,年龄18~ 5 6岁 ,平均 33岁 ;均为车祸致小腿下段胫腓骨严重粉碎骨折并部分胫骨及软组织缺损。急诊行旋髂深动脉髂骨皮瓣移植、外固定架固定 1例 ;急诊行清创外固定架固定术 ,术后因局部软组织损伤严重 ,缺血坏死 ,2期行旋髂深动脉髂骨皮瓣移植 5例 ;髂骨移植长度 4 0cm~ 7 5cm ,皮瓣大小 4 0cm× 4 5cm~ 7 0cm× 9 0cm ;第 2次手术距第 1次最长约 1个月 ,最短 2周。术中彻底清除周围失活组织 ,摘除严重粉碎性骨块 ,生理盐水及双氧水冲洗创面 ,新洁尔灭液浸泡创面 10min。根据清创后软组织…  相似文献   

19.
下颌骨重建术后骨肌瓣血供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Taylar(1979)和Hidalgo(1982)分别率先应用髂骨和腓骨骨肌(皮)瓣重建下颌骨以来,带血管的髂骨及腓骨移植已成为全身移植中广为采用的供骨来源,对其优越性达成共识。由于髂骨、腓骨骨肌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时往往不需带皮肤,因此在术后早期无法直接观察监测移植骨瓣的血循环状况。因此,  相似文献   

20.
自体髂骨移植修复齿槽突裂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松质颗粒移植修复唇鄂裂患者齿槽突裂的最佳护理程序。方法:16例唇鄂裂伴齿槽突裂患者在整复术中采用自体髂骨取骨植入齿槽突裂隙。并采取一般常规护理。结果:术后植骨区与供骨区均为一期愈合;术后6个月复查X线片示植骨区骨质均与周围正常齿槽骨相同或接近。结论:做好术前准备、病情观察和口腔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饮食护理等是护理成功的关键。因此,采用自体髂骨移植修复齿槽突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