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毒、灭菌工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加强消毒、灭菌工作,要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上提高,培养出高素质人员。在工作中,加强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中的有关内容,进行规范化管理,定期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测,保证消毒、灭菌物品100%合格,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袁清  袁烈  袁晓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731-5731
目的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消毒供应室的工作环境、操作流程等可能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预防,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落实严格的管理措施,使消毒供应室工作达到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加强医院供应室的质量管理,预防院内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重视供应室人员的素质培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检查督促实施,重视回收、洗涤、包装、灭菌过程管理,做好各项监测,重视三区环境管理。结果: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防止了因灭菌物品不合格引起的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室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口腔科预防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口腔科是医院交叉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我们必须加强对口腔科进行医院感染的监控管理,采取各种针对性地消毒隔离措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树立牢固的标准预防的观念,严格把好消毒灭菌质量关,注意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双向防护,使医护人员自觉主动的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而努力,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感染管理,以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流程合理,三区作业的感染管理,重视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素质培养,规范植入物及租借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 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保证了物品的消毒灭菌质量,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控制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感染管理,以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布局、流程合理,三区作业的感染管理,重视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素质培养,规范植入物及租借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 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保证了物品的消毒灭菌质量,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控制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加强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控制院内交叉感染,保障医疗护理安全.方法 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试行)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管理年加强对供应室的管理及考核内容,更进一步完善供应室规章制度,并认真加以监督、检查、落实.结果 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根据工作需求,实行弹性排班,使各项工作更趋规范化.结论 在医院管理年中可提高供应室的质量,保障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8.
护理部与医院感染管理控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院护理部与医院感染科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在消毒灭菌、标准预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护理部对医院感染管理控制的认识程序是首位,发挥护士长承上启下的管理作用是关键,提高全员认识,重点培养骨干力量是落实措施的根本。护理部应加强管理  1.完善各项制度并组织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发展较快,尤其是消毒灭菌的方法更新更快。护理部主动配合医院感染科,及时修订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通过护士长例会布置落实。如我们多次规范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保管和回收制度;规范了医疗废物的分类、回收管理等制度。使我院的消毒灭菌、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加强供应室质量管理,提高消毒灭菌质量,防止医院内的感染。方法结合消毒供应室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的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文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了工作人员的职责;规范了各项工作程序,做到日有检查,月有工作计划,年有质量目标的科学的管理模式。结果提高了供应室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消毒灭菌器具的质量,有效地防止了医院内感染。结论加强供应室管理可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0.
消毒、灭菌措施是切断医院内感染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认真做好消毒管理监测工作,可大大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我院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消毒管理办法》以及《消毒技术规定》有关规定,对消毒灭菌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取得了一些经验。现将我们的管理及监测方法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院供应室消毒灭菌质量,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对医院供应室消毒灭菌质量的控制工作进行有效的科学论证.在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中,只有提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认真做好灭菌前后各个环节的工作,才能有效的保证医院的消毒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包括重视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7个工作流程的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建立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制度。认为应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医院消毒供应室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与传播的重要科室。因此,消毒供应室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掌握操作规程,加强在职教育,提高全员参与管理意识,认真学习消毒灭菌基础理论,化学理论知识,细菌学及各种设备结构、性能、参数等,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各项技术操作技能,使各项操作技术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以确保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降低门诊高危科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探讨防范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针对门诊高危科室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并落实防范措施,加强管理。结果:通过近2 a来定期或不定期监测,各项消毒灭菌效果及医务人员身体健康状况,均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结论:只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正确选择高危科室器械消毒灭菌方法,才能降低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消毒供应室潜在法律责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法律日益健全的今天,为确保无菌物品使用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消毒供应室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有潜在诊疗器械灭菌不合格、工作责任心不强、违反使用后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及规章制度落实不严等法律责任问题,因此,应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学习法律知识,规范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专业理论及技术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重视再生物品的清洗、包装质量。加强一次性物品的发放、回收的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通过质量管理强化了法规。专业知识学习、职能意识。结论: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室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7.
张月能 《护理研究》2007,21(15):1387-1388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二级甲等医院,2004年9月设立了医院感染科,使医院感染管理形成了网络管理体系,制定和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基本规范了医院感染各项监测工作。现就我院在加强护理管理对提高医院感染监测效果的影响方面作了分析,现介绍如下。1工作方法和措施1.1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针对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系统的消毒灭菌知识,这一薄弱环节[1],感染科以《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为教材,组织全院护士进行感染知识培训,对新进医院护士和实习护士进行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护…  相似文献   

18.
医院重点科室消毒工作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医院消毒和灭菌工作都是医院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病区护理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在建立计算机辅助的监测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分类进行了6年的动态监控,总结了一套对重点科室护理管理中消毒工作的动态管理办法,并坚持对卫生学情况及各类消毒灭菌器材和物品进行了动态监控和评估,促进了各项院内感染管理措施的落实。收到了良好的管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来控制医院感染的经验。主要是提高消毒供应室人员的素质;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加强供应室环境管理;加强器械及物品的回收工作;重视器械及物品的清洗工作;严格把好包装质量关;重视物品灭菌消毒过程的监测;加强无菌物品存放与发放管理等方面。认为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并有效的落实措施,使供应室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能有效地起到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预防院内感染的基本手段是消毒、灭菌和隔离,护士每天要进行大量的护理技术操作,处理各种物品及污物,护理各类病人与消毒、灭菌、隔离工作关系密切,如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就会造成院内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为此应把狠抓基础护理质量作为狠抓院内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主要内容。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同时落实基础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