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一种医疗设备购置决策模型,为医院医疗设备的购置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对医院专家的访谈获得设备购置的主要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结构模型,通过YAAHP V12.6软件构造成对比较矩阵获得各指标的权重及相对强度,通过计算获得申购设备的采购值,然后设定采购阈值并进行比较,最终得到申购设备的购置决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医疗设备维护中的优先级,增加医疗设备的可用性并降低维护成本。方法:采用AHP对医疗设备标准、子标准和等级进行评定获取其关键评分,基于多标准决策方法确定医疗设备维护的优先级,对选定设备进行评估,以准分子激光器和视力计为例,根据其标准权重、子标准权重和强度计算其总评分,确定维护优先级。结果:医疗设备维护的优先顺序由医疗设备评分的评估结果决定,医疗设备风险是医学技术人员在确定医疗设备维护优先级时的最重要标准。准分子激光器和视力计的关键评分权重分别为0.877和0.373,准分子激光器相比视力计在设备维护方面具有更高的优先级。结论:医疗设备维护优先级评估模型能确定医疗设备维护优先级,根据优先级规模规划医疗设备维护方案,以使资源更多地集中于具有高和中关键度的医疗设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基于混合层次分析法的医疗设备维护策略,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可用性,降低医疗设备运行成本.方法:使用层次分析法(AHP)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MCDM)方法以及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模型为每台医疗设备分配适当的维护策略,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为医院维护部门决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群组决策层次分析法(group decision making-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es,GDM-AHP)建立医疗设备更新决策的优先顺序模型,以期提高决策效率并为医疗设备的更新管理提供新思路。方法:对医疗设备性能与用于评估的准则层指标进行比较,建立GDM-AHP模型,得到包括供应商支持、延续服务支持、平均故障频率等11个影响医疗设备更新决策的定性及定量指标的得分值,最终得到更新优先级指数(replacement priority index,RPI)。结果:将该模型应用于某三级医院的91台监护仪中,得到其RPI并确定了相应的更新策略。结论:将GDM-AHP与医疗设备更新问题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医疗设备更新决策效率,使决策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还扩宽了医疗设备更新的研究思路,为进一步研究医疗设备更新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在医疗设备询价采购中,从质量、价格、质保、交期4个评价指标,计算甲、乙、丙三种医疗设备的权重,构建医疗设备询价采购评价系统,从而做出最优决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灰色理论的基本原理,并分别运用灰色理论模型GM(1,1)和GM(1,2)对大型医疗设备年维修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两种模型预测结果都较为准确,将医疗设备数量作为影响因素的G(1,2)模型预测结果更为合理。应用灰色模型预测可为医学工程部门进行医疗设备维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医学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确定医学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探索建立系统规范的医学科技人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对30名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通过计算确定指标权重,并检验其逻辑一致性。结果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AHP)联合应用确定了医学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3类共计30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各级指标权重均满足逻辑一致性要求,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结论该医学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为公正、客观、准确地对医学科技人才进行评价提供了一种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更为客观公正的医院科研能力效率评价模型,对医院进行客观高效评价,为遴选高水平医院、对医院进行学术管理及资源分配提供工具。方法 收集某地区64家三级科研产出、学术成果、科技条件等数据进行指标构建,通过使用主客观赋权法构建新的综合赋权法得到指标权重,利用赋权后的结果使用基于前景理论的多准则决策评价(TOmada de Decis?o Iterativa Multicritério,TODIM)法对需要作出决策的医院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此种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通过案例匹配,与基于折衷优化的扩展多准则决策协调优化(VIse Kriterijumska Optimizacija I Kompromisno Resenje,VIKOR)法进行对比后发现,TODIM法使用综合赋权后的评价结果最好,验证论文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论 TODIM法具有更好的性能,可帮助医疗卫生人员快速了解某地区医院科研能力上的优势排序,综合分析医院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医院及地区医疗科技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患者对医患共享决策和医疗价值的感知。方法 通过对2022年和2021年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患者的问卷调查,分析患者对医患共享决策和医疗价值的感知,并采用多层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影响患者对医患共享决策和医疗价值评价的因素。结果 2022年和2021年,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门诊患者相比于医疗服务的医疗费用合理性评分均值分别为4.79分和4.71分,住院患者对医患共享决策和医疗价值总体评分均值分别为4.46分和4.50分。但2022年81.87%和80.55%的住院患者认为自费外购药物或器械会增加医疗不便和经济负担,比2021年(74.85%和72.43%)显著增加。此外,多层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显示,患者对医患共享决策和医疗价值的感知受患者社会人口特征、健康状况、门诊就诊时间和诊疗状况等因素影响。结论 医疗服务的提供不能忽略患者的社会属性,应更多考虑患者的期望与偏好,以体现高质量发展和价值竞争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灰色关联度法大型医用设备购置决策模型,以保障新建医院开诊中有效进行分阶段购置大型医用设备。方法:根据AHP确定购置决策模型的指标权重,通过TOPSIS得出各设备相对贴近度,通过灰色关联度法算出各设备相对关联度,根据专家组评估系数将相对贴近度和相对关联度整合为综合贴近度完成购置决策模型构建。选取医院临床检查和治疗常用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电子直线加速器(LA)、发射性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CT)和数字X射线摄影(DR)6种大型医用设备进行新建医院大型医用设备购置决策研究。结果:构建的大型医用设备购置决策模型计算的购置设备优先级排序为CT、MRI、DR、DSA、ECT和LA。根据资金情况和相关政策,新建医院第一批购置CT、MRI和DR三种设备,在新建医院开诊后半年内未出现临床检查和治疗挤兑等情况,医院整体运行平稳。结论:基于AHP的TOPSIS—灰色关联度法构建的大型医用设备购置决策模型应用于新建医院大型医用设备购置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满足新建医院平稳运行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青海省鼠疫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鼠疫监测综合评价模型,对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国家级鼠疫监测点进行评估,为提高鼠疫监测能力和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旱獭和其他小型鼠数量调查、鼠疫主要宿主动物旱獭体蚤和洞干蚤数量调查、鼠疫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测等反映鼠疫监测工作完成情况的指标共计25项综合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建立鼠疫监测综合评价模型,计算青海省4个国家级监测点鼠疫监测综合评分。结果基于AHP模型的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4个国家级监测点综合评分依次为乌兰县(1.9286)、共和县(1.3174)、格尔木市(1.0692)和玉树州(0.9477)。结论基于AHP的综合评价结果合理可靠,为促进鼠疫监测管理,提高监测能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层次分析法(AHP)在医学工程领域应用的意义和可行性。通过在医疗设备售后服务中应用AHP法并在实施中使用操作技巧和方法,对某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质量进行了评价,并拓展应用。证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对改进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质量有现实意义,而且改进后的指标体系也可用于其他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质量评价。该方法方便、灵活,为解决医疗设备采购、安全、风险评估及绩效管理等医学工程领域相关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深入分析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我国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提取法初筛得到影响社区居家养老的各个关键因素,在德尔菲法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态势分析(AHP-SWOT)模型确定各个指标权值,排序各因素的重要性,并通过SWOT分析法的四类策略进行排序研究,最后得到优先发展的策略。结果 机遇方面的发展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最大因素,增长型(SO)策略为主要发展策略。结论 结合最优策略分析结果,我国应在总结相关经验、运用大数据技术及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准确、有效、易操作的院前急救医疗救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合理评估院前急救医疗救治能力、促进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及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步确定院前急救医疗救治能力评价体系的一级、二级、三级指标,运用德尔菲法对18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构建指标体系模型、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函询表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38,两轮后所有指标变异系数均小于0.20,且专家的和谐系数较好。确定的院前急救医疗救治能力评价指标包括: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64个三级指标。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机构设置”(权重0.209 6)、“体系建设”(权重0.246 3)、“现场救治能力”(权重0.297 8)、“质控管理能力”(权重0.246 2);在二级指标中,“网络布局”“应急响应能力”“管理制度建设”的组合权重位列前三名,分别为0.156 9、0.129 2、0.102 1;在三级指标中,“构建省、市、县三级院前急救医疗救治体系”“区域内院前院内急救信息数据共享”“按分级分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威布尔比例故障率模型的动态检测间隔期确定方法,用于计算医疗设备劣化状态下新的检测间隔期.方法:分析医疗设备状态维修决策的流程,采用威布尔比例故障率模型将状态检测参数与医疗设备故障率相结合,并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进而构建基于故障风险的状态检测间隔期模型,得到医疗设备劣化状态下新的检测间隔期.结果: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合理适时地安排医疗设备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结论:该方法可以使维修决策更加符合当前医疗设备维修的现状,解决了医疗设备状态维修工作中的部分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专家咨询,得到可以用于评价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质量的指标值。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在上海市内选取了16名设备管理专家,对医疗设备售后服务情况的15个指标进行了3轮集中评分和信函咨询,并对咨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3轮咨询,得到设备售后服务调查的15个指标的参考值,结果可靠,可以用于评价现有医疗设备的售后服务满意度。结论用德尔菲的基本方法确立定量指标值,是这种定性预测方法在评价医疗设备售后服务满意度调查工作中为得到直观和精确结果的一次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影响医疗设备维护外包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方法:建立基于KANO-DANP(DANP为DEMATEL法和ANP法的结合)模型的医疗设备维护外包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评价模型,首先,采用KANO模型分析方法对维护外包服务质量影响因素进行需求分层并获得关键因素;然后运用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decision-making...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计算机体层成像(CT)设备维修管理的主要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实施常规管理的6台CT医疗设备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2月~2021年3月本院实施优质维修管理的6台CT医疗设备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设备故障率、有效利用率、管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设备故障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利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定期质控、设备维护、设备利用及设备清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T设备维修管理中,优质维修管理有着较低的设备故障率,同时能够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9.
医疗质量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国内外已开展的医疗质量风险预警体系的研究,绝大多数旨在为当地卫生部门的决策科学化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而着眼于医院的相关研究非常有限。为了构建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情报调研的基础上,以医院为研究对象,借鉴一系列国际公认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侧重于过程控制和标准化管理,对来自6所三甲医院的33位专家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结果采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和风险等级,探索性地构建了一套医院医疗质量风险管理预警体系。然后,采用德尔菲法对研究成果进行验证,初步形成一套较为客观、科学并得到有关专家认可的医院医疗质量风险管理预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医疗设备维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医院正常运行的2 146台医疗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 073台)和对照组(1 073台)。对照组使用传统设备维护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医疗设备管理软件对设备维护进行管理。比较两组维护保养达标率、报修响应时间、报修次数、故障排除时间及临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维护保养达标率和抽检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报修响应时间、报修次数、故障排除时间等维修效率指标低于对照组,设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医护人员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疗设备维护管理中应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具有较好效果,可有效控制医疗设备质量,实现设备动态信息的闭环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工程师维修效率,获得临床科室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