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训练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0例脑梗死患者从卧床期到步行期的康复训练指导证明,只有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康复知识教育,少量多次、从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的训练,才能杜绝过用或误用综合征的发生,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从患者心理护理、原发病治疗、术前准备到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关节康复功能锻炼给予全过程的护理干预。结果 35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未出现严重护理并发症,随访6个月~1年髋关节恢复良好。结论依据老年人身体及心理特点,针对性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不仅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最大限度恢复关节功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50例临床明确诊断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例的骶髂关节CT检查资料。结果:150例患者按CT表现分为4期,Ⅰ期(36例):关节面皮质白线中断或白线增宽、模糊、密度减低,病变多局限于髂骨侧,关节间隙正常。Ⅱ期(26例):关节面呈“毛刷状”改变,骨质增生增厚明显,关节面下骨质呈小囊状改变,关节间隙无明显改变。Ⅲ期(49例):关节面明显骨质破坏,呈“锯齿状”骨质缺损,关节间隙不规则狭窄。Ⅳ期(39例):韧带骨化,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骨质明显疏松、硬化。结论:CT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微细结构,对骶髂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下观察膝关节的内侧半月板非退变性损伤的病程、部位及形态与关节软骨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70例(70膝)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从受伤到手术的时间分为急性期组,亚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3组。膝关节镜手术下观察非退变性,内侧半月板损伤的病程、部位及形态与关节软骨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软骨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软骨损伤3度为主的多为慢性损伤组,少数患者伴有4度病损;损伤达2~3度的为亚急性损伤患者组;而急性损伤患者组软骨病损以1~2度为主。内侧半月板破损的部位、形态及病程与软骨损伤程度成正相关。结论内侧半月板的破裂可导致关节内侧间室软骨的损伤,两者可相互促进对方的损伤。对半月板的损伤要尽量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减少关节软骨的磨损,延长关节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已经达到很完善的程度,用人工膝关节来替代患病关节,重获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关节置换技术近几年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如果患者对关节置换缺乏认识,对术后的注意点及如何进行功能康复不了解,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003~2006年,对膝关节置换86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单侧后牙反He对儿童髁突位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琳  罗颂椒 《四川医学》2004,25(11):1233-1234
目的 研究儿童单侧后牙反He患者颞颌关节的对称性。方法 以26例替牙期单侧后牙反He患者为试验组,28例正常he替牙期儿童为对照组,分别拍摄双侧颞颌关节中位断层片进行比较。结果 双侧髁突位置不对称、非反He侧关节前间隙减小,上后间隙均增大。结论 试验组双侧髁突位置及关节间隙有明显差异,说明下颌发生功能性侧方移动。  相似文献   

7.
吴晓萍 《吉林医学》2013,(33):7076-7076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对23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术后疼痛,2例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欠佳,21例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使关节功能恢复到良好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老年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使其尽早缓解疼痛,改善关节的功能,恢复关节的稳定和肢体的功能。方法:本组92例,男37例,女55例,年龄60~89岁。在对老年人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中.首先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制定周密护理计划,在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引流情况,做好专科护理、功能锻炼、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通过对老年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围术期护理,治愈效果明显,伤口I期愈合,未出现假体脱出及其他并发症。结论:通过护理我们体会到细致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后观察,认真的功能锻炼,详尽的出院指导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9.
肩关节周围炎是常见的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从凝结期(关节活动受限)发展为冻结期(关节功能障碍),本病疗程长、易复发,病程长者肩关节粘连致功能障碍,临床解冻难。笔者于2006年12月利用针刀治疗肩周关节炎功能障碍期1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关节损害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对39例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阳性RA患者的血清分别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和IgG,用魏氏法检测血沉(ESR)。将RA患者的抗CCP抗体和RF水平分级,采用Kendall’tau-c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其与关节损害不同分期的相关性。结果Ⅲ期RA患者抗CCP抗体水平明显高于Ⅱ期和Ⅰ期(P〈0.05,P〈0.01);Ⅲ期RA患者组RF水平明显高于Ⅰ期(P〈0.05)。3期患者组的血沉、IgG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A患者抗CCP抗体水平和RF与关节损害分期均具明显相关性,但抗CCP抗体的相关系数(r=0.582,P〈0.01)高于RF(r=0.312,P〈0.05)。结论抗CCP抗体是一种衡量RA患者关节损害程度及预后的良好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科最常见的疾患之一。我科自1991年以来,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共338例,男性122例,女性216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2.8岁。经临床及X线检查,其中咀嚼肌群功能紊乱期患者145例,关节结构紊乱期124例,关节籍质性改变或69例。二、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法:消炎、钻痛剂。少数精神紧张的患者给予镇访剂(安定)口服。2.局部封闭:关节上胶、咀嚼肌精神神经、关节金后区及关节周围肌肉的压痛点,可用2%利用卡因、VitB。,醋…  相似文献   

12.
由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骨关节疼痛主要发生在膝、髋、踝、肩、肘、腕等大关节。此病最大的特点是疼痛游走不定,可从一个关节转移到另一个关节。另外,此病患者患病的关节还可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及不能活动、早晨起床或休息较长时间后僵硬、活动后方能缓解等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使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而使之早日痊愈.方法:对进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取最利于康复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2000~2012年在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下,本院153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全部都得到了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四满意的社会效益.结论: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缩短疗程和促进术后的康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髋关节结核患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与关节病变严重程度及在判断疾病预后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66例髋关节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Babhulkar髋关节结核分期标准将患者分成4组:A组(Ⅰ期,滑膜炎期)58例;B组(Ⅱ期,早期关节炎期)51例;C组(Ⅲ期,关节炎期)33例;D组(Ⅳ期,晚期关节炎期)24例。对A、B组患者采用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对C、D组患者采取手术及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不同时间点各组PCT变化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来评价疼痛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随着病变程度的逐步加重,PCT浓度及VAS评分均逐步增高,Harris评分逐步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抗结核药物治疗2周到手术治疗1年后,4组患者的PCT浓度下降幅度、VAS评分及Harris评分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髋关节结核患者,关节病变严重程度与PCT水平相关;抗结核药物可以降低PCT水平,但手术治疗后的PCT下降速度更快,髋部疼痛缓解更好,且髋关节功能恢复更优。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89年始应用SPect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以来,对本病较早期患者,应用髓心减压方法治疗23例(对个够关节),手术后随访3个月到二年,获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3人,对个够关节,其中男20例,女3例,年龄20~55岁。根据症状、体征、X线摄片及ECT扫描,按marcus分期法:Ⅰ期5例(6个髋),Ⅱ期11例(15个髋),Ⅲ期7例(10个髋)。手术方法在X线电视监控下手术,硬膜外麻醉,患者仰卧位,患侧臀部稍垫高,使患肢呈外展20度内旋IO度。1.切口:自大转子外侧最突出点开始,向下作外侧纵切日,长约8-100cm。2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对9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术前心理康复,术后下肢肌肉锻炼、关节活动训练及日常活动训练。结果:本组病人手术全部成功,术后肢体关节恢复到功能位。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和术后康复技术的结合是手术后关节功能恢复顺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鲜思平  李开南  兰海  汪学军 《四川医学》2007,28(11):1272-1273
目的分析大多角骨切除加拇长展肌腱填充的关节成形术治疗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9年4月-2002年8月,16例患者24个拇指的腕掌关节,采用桡背侧弧形切口,行大多角骨切除加拇长展肌腱填充的第一腕掌关节成形术。经过随访,对疼痛、关节活动度和握力进行分级,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经过平均32个月的随访,术后18个月患者的握力平均恢复至正常的80%,捏力达到正常的65%~70%,关节活动度达正常的80%,临床。优良率为83%。结论第一腕掌关节骨关节炎Ⅱ期以上的患者,药物、休息等保守治疗无效,采用大多角骨切除加拇长展肌腱填充的关节成形术,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手的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并提出有效的护理方法及要点。方法从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到我院进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老年病患中随机选取40例病患,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以及心理特点布置相应的护理计划,以此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并对护理结果进行观察,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以及护理计划。结果40例患者经科学有效的护理计划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后,均恢复良好,住院时间为11—15d,平均住院时间为(13.2±1.6)d。离院后进行为期5个月的追踪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的骨折情况都得到了良好愈合,关节可恢复运动功能,没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患实施科学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效果,加快患者的恢复情况,促进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动脉插管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68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导管经旋股内、外动脉、闭孔动脉灌注治疗股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0年12月~2004年3月介入溶通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68例,108髋,对治疗前后疼痛、关节活动度进行比较,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介入治疗后68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髋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碍到缓解或消失。治疗后X线复查坏死骨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新骨形成及修复。结论 介入治疗能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是股骨头缺血坏死有效的治疗方法,Ⅰ、Ⅱ期的疗效优于Ⅲ和Ⅳ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近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预防及最佳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68例符合条件的术后患者,对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外固定期护理、拆除外固定后的护理.结果 对本组患者进行拆除外固定时与拆除外固定的2月时关节情况进行比较,经积极护理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结论 对近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患者实施早期、连续、多方面的综合护理,才能使患者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