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软脉灵口服液对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软脉灵口服液对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血脂高于正常且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软脉灵组口服软脉灵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辛伐他汀组口服辛伐他汀每次20mg,每日1次。联合治疗组每日同时服用软脉灵口服液和辛伐他汀,用法、用量与单药治疗组相同,3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3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和血脂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有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软脉灵组和辛伐他汀组血脂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软脉灵组、辛伐他汀组治疗后比较,血脂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软脉灵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软脉灵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联合他汀类药物使用疗效更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降脂灵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脂血症病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100例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钙及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降脂灵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VEGF、NO、CRP、SOD、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面积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脂、VEGF、NO、CRP、SOD、IMT及斑块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G、TC、LDL-C、IMT及斑块面积明显降低(P0.05),VEGF、NO、SOD、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降脂灵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能明显改善高脂血症病人血管内皮功能,显著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面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伴高脂血症的2型糖尿病病人,且存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和(或)斑块形成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控制血糖等治疗基础上予以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每日1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3粒,每日3次口服)。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病人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内膜斑块厚度、斑块性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内膜斑块厚度以及斑块性质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脂水平,减少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内膜斑块厚度,改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降脂灵片、瑞舒伐他汀钙对高脂血症病人血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病人均予对症降压、降糖、扩血管及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对照组病人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口服,每日1次;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降脂灵片8 g,口服,每日2次;共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VEGF、SOD、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血脂、VEGF、SOD、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C较对照组明显下降,HDL-C、VEGF、SOD明显升高,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应用降脂灵片、瑞舒伐他汀钙能够调脂降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采用柔脉法自制中药参芪柔脉合剂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并探讨其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方法将10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辛伐他汀胶囊口服,试验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柔脉合剂。均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病人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hs-CRP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血清hs-CR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柔脉法可显著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血脂、血清hs-CRP,发挥抗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软脉降脂胶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E)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影响.方法6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高脂血症组与软脉降脂胶囊大、中、小剂量组,相同遗传背景的同龄正常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软脉降脂胶囊组灌服其生药,高脂血症组、正常对照组均灌服生理盐水.连续灌胃24周后,下腔静脉取血测血脂;取主动脉做形态学观察及图像分析.结果高脂血症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软脉降脂胶囊组明显低于高脂血症组(P<0.05);图像分析测量结果显示高脂血症组AS病变显著,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斑块总面积明显增加(P<0.01);软脉降脂胶囊组AS病变较高脂血症纽明显减轻,斑块总面积明显减小(P<0.01).结论软脉降脂胶囊可降低ApoE小鼠血清TC、TG、LDL-C含量,有对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内科》2018,(6)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联合匹伐他汀治疗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12月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匹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非诺贝特联合匹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斑块面积均显著减小,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斑块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非诺贝特联合匹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能显著降低血脂水平,明显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烟酸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动脉壁MK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16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给予高脂饮食8周后,随机分为高脂血症组(n=8)和烟酸组(n=8),高脂血症组继续饲以高脂饲料6周,烟酸组在高脂饮食基础上给予烟酸[200 mg/(kg.d)]6周。另选8只兔给予普通饮食14周作为正常对照组。14周末处死动物进行主动脉病理学检测,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兔主动脉壁MK2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血症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主动脉内膜厚度和斑块面积显著增加,MK2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高脂血症组相比,烟酸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主动脉内膜厚度和斑块面积显著减少,MK2 mRNA表达也显著减少(P均0.01)。MK2 mRNA表达量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r=0.919,P0.01)和内膜厚度(r=0.863,P0.01)呈正相关。结论烟酸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除与其降脂作用有关外,还可能与其降低MK2 mRN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参芍口服液对实验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血脂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 应用高脂饲料喂饲和腹腔注射维生素D3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普通饲料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参芍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和辛伐他汀对照组。喂饲12周和给参芍口服液4周后,处死大鼠,光镜观察各组大鼠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各组实验大鼠血清血脂和血管活性物质浓度。结果 参芍口服液组大鼠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主动脉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参芍口服液高剂量组和辛伐他汀对照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血栓素B2浓度均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大鼠降低(均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一氧化氮合酶浓度均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大鼠升高(均P<0.05)。结论 参芍口服液能够调节实验大鼠血脂和血管活性物质浓度,这可能是参芍口服液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观察了洛伐他汀对高胆固醇饲喂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其相关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洛伐他汀治疗组(L组)血脂水平、AS斑块面积与主动脉内膜面积的百分比,平均最大斑块厚度和平均最大斑块与中膜比值,均较动脉粥样硬化对照组(CAS组)低(P〈0.01)。CAS组原癌基因V-sis,C-fos,H-ras表达量分别是L组的2.4倍(P〈0.01)、1.4倍、1.4倍(P〈0.05)。提示洛伐他汀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观察了洛伐他汀(lovastatin,商品名:美降之)对高胆固醇饲喂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及其相关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洛伐他汀治疗组(L组)血脂水平、AS斑块面积与主动脉内膜面积的百分比、平均最大斑块厚度和平均最大斑块与中膜比值,均较动脉粥样硬化对照组(CAS组)低(P<0.01)。CAS组原癌基因V-sis、C-fos、H-ras表达量分别是L组的2.4倍(P<0.01)、1.4倍、1.4倍(P<0.05)。提示洛伐他汀具有抗AS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脂,抑制癌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蒺藜总皂苷对高脂血症家兔的血脂及主动脉内膜早期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取50只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余40只给予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再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①模型组继续喂高脂饲料;②小剂量治疗组喂以高脂饲料和蒺藜总皂苷6.3mg/(kg·d);③大剂量治疗组10只,喂高脂饲料和蒺藜总皂苷12.6mg/(kg·d);④阳性药物对照组,喂以高脂饲料和辛伐他汀2.35mg/(kg·d),两周后测定血脂,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主动脉内膜形态变化。结果给药两组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形态学观察发现:模型组主动脉内膜出现典型粥样硬化病变,给药组主动脉内膜受损程度明显较轻。结论蒺藜总皂苷具有保护主动脉内膜,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高脂饮食复制兔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主动脉内膜水含量的变化。方法 将4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对照组)、高脂饲料组(高脂组)和高脂饲料加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每组15只。在饲养的第8、16、24周末分别检测对照组、高脂组和辛伐他汀组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HE染色观察主动脉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并测量内膜厚度变化;将高脂组和辛伐他汀组主动脉弓内膜剥离,用真空冷冻干燥方法检测粥样硬化斑块内膜中水含量的变化。结果 ①高脂组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和辛伐他汀组(P<0.05)。②对照组主动脉内膜薄而光滑;高脂组动脉内膜明显增厚,光镜下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和脂质斑块;辛伐他汀组内膜局限性增厚,斑块局限,泡沫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③高脂饮食诱导兔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高脂组16周、24周与8周相比粥样硬化斑块内膜中水含量明显减少,24周与16周相比也明显减少(P<0.05);辛伐他汀组16周、24周斑块内膜中水含量较高脂组相同时间点增多(P<0.05)。结论 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随时间延长粥样硬化斑块内膜中水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木贼对食饵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学指标及主动脉内膜早期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 ,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木贼给药组。高脂饲料造模 ,同时给木贼煎剂灌胃 ,实验 1 0w后 ,检测血清脂质水平 ,光镜和电镜观察主动脉内膜形态变化。结果 给药两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 ,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 ,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形态学观察发现 ,模型组主动脉内膜出现典型粥样硬化病变 ,木贼煎剂给药后能明显减轻主动脉内膜受损程度。结论 木贼可通过降血脂保护主动脉内膜 ,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烟酸对高脂血症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TC逆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兔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和烟酸组,每组8只。实验前后检测血脂水平;14周末行主动脉病理学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和小凹蛋白1(Cav-1)mRNA表达。体外观察不同浓度烟酸(05.0mmol/L)对Filipin阻断后ABCA1、SR-BⅠ和Cav-1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脂组8周时TC、TG和LDL-C、主动脉内膜厚度和斑块面积明显增加,ABCA1、SR-BⅠ和Cav-1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与高脂组比较,烟酸组14周时TC、TG和LDL-C明显降低,HDL-C、ABCA1和Cav-1mRNA表达明显升高,主动脉内膜厚度和斑块面积明显缩小(P<0.01)。1.0mmol/L烟酸可明显改善Cav-1与ABCA1mRNA表达(P<0.05)。结论烟酸可明显改善血脂谱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调ABCA1与Cav-1mRNA表达水平,但对SR-BⅠ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红云  韩迪  王乃东 《山东医药》2007,47(34):65-66
应用常规疗法(对照组)及常规疗法+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分别治疗脑血栓患者30例,于治疗前,治疗后1、3、6、12个月观察其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结果与对照组和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各时段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降低(P均〈0.01),6、12个月颈动脉斑块面积及IMT减少(P〈0.05,〈0.01)。提示阿托伐他汀可降脂、减少颈动脉斑块面积及IMT,逆转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活血降糖胶囊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大鼠血糖、血脂的调节及对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治疗的作用。方法45只SPF级SD大鼠,随机取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其余以高脂高糖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模型。将成模大鼠分为阳性对照组、西药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连续治疗1个月后,各组进行血生化指标和动脉内膜病理检查。结果中药组能明显降低血糖、血清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并对降低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HDL-C/TC比值有升高作用,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观察发现,阳性对照组主动脉内膜出现典型粥样硬化病变,中药组动脉膜受损程度有所减轻。结论活血降糖胶囊能治疗实验性大鼠糖尿病高脂血症,有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观察了月见草油复方制剂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血脂及主动脉壁病变的影响。复方制剂中含有月见草油中提取的高浓度γ-亚麻酸、当归提取物及穿山龙总皂甙等成份,将此药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g一次性喂饲大耳白兔,16周后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显著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1),并抑制主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增生及泡沫细胞形成。提示月见草油复方制剂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脑络通胶囊抗鹌鹑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以食饵性高脂血症鹌鹑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测量其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浆中前列环素、血栓烷A2,脑组织中过氧化脂质、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并用评分法评估鹌鹑动粥样硬化的程度。结果发现,脑络通胶囊无降胆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但能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P<0.05),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P<0.05)。提示,脑络通胶囊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机理不是通过降血脂作用,而是通过抗氧化作用而奏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彩色超声技术观察通心络对动脉粥样斑块的消退和稳定作用. 方法 9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减量加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前2组均超声检测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测定血脂水平,6月后复查. 结果 治疗组的软斑和溃疡型斑块转化为硬斑或扁平斑的百分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 结论 通心络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能显著降低血脂水平,延缓AS斑块的进展,增加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