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目的观察降脂灵分散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阴虚血滞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 10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给予降脂灵分散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硬化斑块面积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IMT、斑块面积以及血脂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降脂灵分散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确切,二者联合应用有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采用柔脉法自制中药参芪柔脉合剂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并探讨其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方法将10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辛伐他汀胶囊口服,试验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柔脉合剂。均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病人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hs-CRP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血清hs-CR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柔脉法可显著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血脂、血清hs-CRP,发挥抗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40例缺血性脑卒中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口服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治疗12个月,分别测定其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最大长度和厚度.结果 辛伐他汀治疗12个月后,患者TC、TG、LDL-C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1),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颈动脉IMT及颈动脉斑块大小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辛伐他汀通过调脂,减少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稳定斑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益气柔脉法对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有明确冠心病且经颈部彩色多普勒证实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人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参芪柔脉合剂,比较两组颈动脉彩超各项指标、血脂、炎症因子、中医证候等。结果治疗后两组颈动脉内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面积及血脂、炎症因子、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柔脉法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比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更能有效改善和延缓斑块进展,能够明显改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积分、血脂、炎症因子水平及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参芪柔脉合剂对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病人血脂、血清炎症因子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选取CAS病人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辛伐他汀胶囊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参芪柔脉合剂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血脂四项、炎症因子水平、IMT与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MT及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C、TG、LDL-C、hs-CRP、TNF-α、IL-6、IMT及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均降低,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柔脉合剂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能改善CAS病人血脂情况,并具有抗炎,稳定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65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简称他汀组)和对照组;他汀组口服辛伐他汀和阿斯匹林6个月,对照组仅口服阿斯匹林,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检测血脂水平,比较治疗6个月内两组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他汀组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水平比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颈动脉IMT变薄及斑块面积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他汀组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9.7%,对照组为20.6%,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不仅有调整血脂的作用,还具有抗脂质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等多种作用,并能消除或稳定TIA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常规对症治疗,给予两组患者抗凝剂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患者阿托伐他汀钙口服;观察组患者阿托伐他汀钙片+盐酸小檗碱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并以超声监测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接近(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LDL-C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总TC、TG、LDL-C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变薄,不稳定斑块减少(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不稳定斑块减少情况比对照组改善更多(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且对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厚度和增强其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人,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与瑞舒伐他汀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瑞舒伐他汀组每晚口服瑞舒伐他汀片10 mg;辛伐他汀组每晚口服辛伐他汀片20 mg~40 mg,共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治疗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辛伐他汀组比较,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下降明显,HDL-C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病人颈动脉IMT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瑞舒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治疗后斑块缩小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人均可起到降脂、促进斑块体积缩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普拉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普拉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及保护作用。将 12 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治疗组给予普拉固 10mg/d治疗 ,并在治疗后 3、6及 12月以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双侧颈动脉及复查血脂 ,观察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类型、管腔内径及颈动脉后壁内膜中膜厚度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普拉固治疗 3月后能有效降低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其斑块数量减少、类型改变、管腔内径增大和内膜中膜厚度减小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P <0 .0 1)。结果提示 ,普拉固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改善和稳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作用。方法90例确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成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n=30),阿托伐他汀治疗组(n=30),对照组(n=30),共观察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3组患者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计算斑块面积。结果治疗6个月后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对TC,TG,LDL降低,颈动脉IMT及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减少均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普罗布考和阿托伐他汀联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辛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116例门诊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并随机分为3组.通心络胶囊组(3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通心络胶囊2粒,每日3次1辛伐他汀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辛伐他汀40 mg,每晚1次;联合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通心络胶囊2粒,每日3次,辛伐他汀40 mg,每晚1次.患者均连续服药6个月,并均于服药前和服药后第6个月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现察比较各组患者用药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变化.结果 3组患者用药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减轻甚或消退.用药前后通心络胶囊组与辛伐他汀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药后与通心络胶囊组和辛伐他汀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轻更明显(P<0.05).各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通心络胶囊和辛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药联合效果更佳,且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78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随机分为他汀组和对照组各39例:他汀组口服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6个月,对照组仅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动脉粥样硬化斑决面积、检测血脂水平,比较治疗6个月内两组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他汀组治疗前后颈动脉IMT、斑块面积变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治疗后血清TC、TG、LDL水平显著下降,HDL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C、TG、LDL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不仅有调整血脂的作用,还具有抗脂质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等多种作用,并能消除或稳定TIA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辛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软斑块的干预,观察其能否有效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软斑块的进展,从而达到防治脑血管疾病(CVD)的目的 .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75 mg/次,1次/d), 治疗组在氯吡格雷治疗的基础上加辛伐他汀(三精制药厂生产,20 mg/次,每晚1次),疗程均为6个月.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复查彩超,记录斑块性质、大小和数目等. 结果比较两组软斑块消退、软斑块数目减少、斑块稳定情况,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辛伐他汀能逆转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而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和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超声改变和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0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培哚普利和辛伐他汀)52例,对照组(辛伐他汀)52例。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血管直径、内膜-中膜厚度(INT)、血流及斑块的变化情况及血脂、血尿酸和C-反应蛋白的改变,记录临床症状及血压变化,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对软斑块有效率为92.3%,与对照组(8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对硬斑块有效率为81.0%,对照组为50.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培哚普利和辛伐他汀对颈动脉重构的指标[(血管总面积(TVA)、管腔面积(LA)、斑块面积(PA)、面积狭窄率(S)]显示有良好的改善作用(P〈O.05)。结论培哚普利和辛伐他汀对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管重构有良好的逆转作用,可能与其作用于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血脂代谢异常等有关,从而能积极预防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对保护心脑血管和减少心脑血管意外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动态血压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动态血压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111例,行动态血压监测。所有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66例和无斑块组45例,斑块组又根据斑块数量分为单一斑块组24例和多发斑块组42例。比较各组动态血压情况。结果斑块组较无斑块组患者24 h、昼间和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动脉压均显著增高(P<0.05),且斑块组非杓型血压发生率较无斑块组也显著增高(63.6%vs 44.4%,P<0.05);多发斑块组较单一斑块组患者24 h、昼间和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动脉压均显著增高(P<0.05),且多发斑块组非杓型血压发生率较单一斑块组显著增高(76.2%vs 41.7%,P<0.05)。结论持续血压升高是产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且颈动脉斑块更易引发血压昼夜节律调节紊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和对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1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30例)及辛伐他汀组(31例),随访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经颈动脉超声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积分和斑块面积的变化,测血C反应蛋白、尿微量蛋白、血脂、生化指标的变化,记录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后,颈总动脉IMT、斑块积分及斑块面积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辛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后,颈总动脉IMT、斑块积分及斑块面积较治疗前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在6个月的随访观察期间,阿托伐他汀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3.3%,辛伐他汀组为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逆转粥样硬化斑块及抑制斑块内炎性反应、减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中,阿托伐他汀较辛伐他汀可能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血清炎性因子、血脂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消退程度的影响。方法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A、B两组。A组(22例)口服辛伐他汀20mg/d,B组(21例)口服辛伐他汀40mg/d,治疗前后分别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脂水平,随访12周和24周,颈动脉超声检查随访24周和48周。结果A组和B组患者血清hs-CRP、sCD40L、MMP-9和血脂水平在治疗后12周和24周时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B组较A组作用更明显(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积分随访48周后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且以B组明显(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使用辛伐他汀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和血脂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可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且以大剂量为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西拉普利联合拉西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管活性物质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就诊的11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用西拉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拉西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管活性物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厚度、斑块长度变化情况,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一氧化氮(NO)、IMT、斑块厚度、斑块长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ET、AngⅡ、IMT、斑块厚度和斑块长度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SBP、DBP、ET、AngⅡ、IMT、斑块厚度和斑块长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O浓度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西拉普利联合拉西地平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调节血管活性物质表达,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标准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及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方法 将6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和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对照组仅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6月、12月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缩小程度及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6月后2组颈动脉斑块大小及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稳定性斑块数目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月后2组斑块大小、稳定性斑块数目及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2组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通过调节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抑制血小板活化,缩小或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长时间服用可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普伐他汀治疗对其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0例,随机分为药物干预组(A组)和非药物干预组(B组).A组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普伐他汀20 ng,1次/日,疗程16周.B组则采用物理治疗如控制饮食、体育锻炼、减轻体重等方法.干预8周后观察血脂及血浆hs-CRP的变化,8周、16周后复查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8周后A组血脂、hs-CRP水平较前明显下降(P<0.01),且低于B组(P<0.05);干预8周后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无明显变化,16周后A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变小,且易损斑块减少.结论 他汀类药物在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中不仅有降脂作用,还可以降低血浆hs-CRP水平,具有抗炎、稳定斑块及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