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510例成人原位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目的 分析影响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预后的因素及其临床对策,为提高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水平和肝移植术后的总体生存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中心2000年1月-2005年6月治疗的1510例原位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涉及术前、术中和术后的20项相关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筛选出影响围手术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存活组和死亡组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APACHE Ⅲ)评分、术中输血量、术中组织氧供状态、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后肝功能状态、对血液净化治疗的需求等方面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 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监护治疗中,应针对影响肝移植围手术期预后的高危险因素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加强肝移植患者术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以及早发现和防治并发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方法 对15例肝移植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密切观察和监护.结果 12例采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1例活体肝移植手术患者,由于围手术期精心准备,术后观察治疗护理到位,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结论 肝移植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临床观察和监护是复杂而重要的,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完善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18例肝移植患者的术前心理干预、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干预等围手术期护理实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8例肝移植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康复出院。结论:一套完整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症监护以及指导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肝移植患者护理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衰竭是肝移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肝移植术后早期出现肾功能不全是预后不良的主要标志之一,严重影响手术成功率和长期生存率。因此,在肝移植围术期采用各种防治措施保护肾功能,对加速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改善预后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就肝移植围术期的肾功能损害的机制与保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张晨  彭晓琼 《当代护士》2016,(11):44-45
总结了120例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认为围手术期的护理水平对肝移植患者的存活和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推行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包括术前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加强心理疏导,术中预防低体温、感染和出血,控制液体出入量,术后加强监测和心理护理,做好液体和呼吸道管理,正确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有助于提高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Orem自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查房对肝移植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全年203例肝移植患者常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查房,监测围手术期患者抢救成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率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并与2005年进行比较。结果2006年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抢救成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率均高于2005年(P〈0.05),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2005年(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查房保障了患者围手术期的医疗护理安全,是一种有效提高肝移植患者护理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肝移植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移植手术复杂、时间长、出血量多;患者为终末期肝病,全身情况差;术后需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这些特点对围手术期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1998——2004年共进行肝移植4例次,现将肝移植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出血患者进行监护与护理,为诊断、治疗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广州军区总医院2003-08-2007-11期间106例肝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肝移植术围手术期监护对患者术后并发腹腔出血的影响。结果:13例均成功彻底止血。结论:通过对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出血围手术期的监护,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线索,为肝移植术后患者的良好恢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临床经验。方法 对7例肝移植患者采取快速切取和修整供肝、加强术中及术后处理策略。结果 7例手术均成功,术后并发急性排斥1例、肺部感染3例、胆道感染2例、肝脓肿1例。结论 完善的手术技术、正确的术后处理是提高肝移植围手术期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加强肝移植病人术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以及早发现和防治并发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方法对9例10次肝移植1例肾移植后肝肾联合移植病人进行围手术期密切观察和监测。结果1例肝移植术后移植肝失功能行再次肝移植,1例死于肝移植后布加失综合症,其余8例术后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结论肝移植术后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和监护,是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及早发现和防治并发症,是直接影响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加强肝移植病人术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以及早发现和防治并发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方法对9例10次肝移植1例肾移植后肝肾联合移植病人进行围手术期密切观察和监测.结果1例肝移植术后移植肝失功能行再次肝移植,1例死于肝移植后布加失综合症,其余8例术后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结论肝移植术后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和监护,是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及早发现和防治并发症,是直接影响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变化和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肝胆胰中心12例肝移植、肝肾联合移植手术患者的资料,分析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变化及护理策略。结果积极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可有效减少或避免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出现的心理异常。结论肝移植患者在围手术期多出现程度不等的心理异常,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是肝移植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活体供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检查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例活体供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术前、术中、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结果及临床情况.结果术前超声发现1例门静脉主干异常;术中超声发现1例肝动脉栓塞;术后超声诊断1例肝静脉吻合口狭窄及1例门静脉吻合口狭窄.结论在活体供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查房对肝移植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06年全年203例肝移植患者常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查房,监测围手术期患者抢救成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率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并与2005年进行比较.结果 2006年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抢救成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率均高于2005年(P<0.05),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2005年(P<0.05). 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查房保障了患者围手术期的医疗护理安全,是一种有效提高肝移植患者护理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如何完善肝移植围手术期护理管理,积极预防、处理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进一步降低病人的病死率。 方法:加强肝移植围术期的护理管理,包括成立移植护理小组加强人员培训;建立规范化管理的移植病房;充分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及时认真总结经验。 结果:通过加强肝移植围术期护理管理,积极预防和及早发现早期并发症,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了肝移植病人的生存率。 结论:完善的护理管理,严密的围手术期监护,积极预防和及早发现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适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可降低病人的病死率,故应加强肝移植护理管理。  相似文献   

16.
肝移植是治疗中晚期肝病最有效的措施.肝移植手术、麻醉及围手术期监护管理技术的提高改善了肝移植患者的生存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肝移植术后早期高乳酸血症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活体肝移植供体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5例活体肝移植供体围手术期的护理经过。结果本组25例,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5.5±0.5)h。术后各发生胆漏和胸腔积液2例,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术前检查和评估、相关训练的指导,术后做好病情观察、活动与安全、疼痛和并发症观察和护理,以及术前和术后的心理护理对提高活体肝移植供体的手术安全和促进供体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1肝移植术后死亡原因及AKI概述自1963年第1例肝移植术开展至今,经过50多年不断的发展,肝移植术已成为治疗早期肝癌和急性肝衰竭最有效的方法。尽管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以及免疫抑制剂的研究应用,肝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存率在不断提高,但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患者的死亡仍是制约肝移植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来说,肝移植术后早期(通常指存活期1年内)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有感染、器官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我院8例小儿活体肝移植围术期的护理管理经验。[方法]对施行小儿活体肝移植进行总结,通过术前、术后护理和管理、出院指导及居家管理等多方位全面管理,进行严格科学的围术期护理和管理,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8例患儿手术均成功,6例患儿已顺利出院,均健康存活,2例还在住院观察和治疗中。[结论]精湛的围术期护理以及严格科学的管理,能有效减少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135例原位经典肝移植患者在围术期的用血情况,为原位肝移植合理输血和备血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本院2010~2013年进行的135例原位肝移植患者围术期各阶段的输血率、输血量、红细胞与血浆的比例,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术中输血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135例肝移植患者中,术前、术中和术后输血率分别是15.6%、100.0%、80.0%;围术期人均用血总量为4 808.8ml,术前、术中和术后分别占3.2%、72.0%和24.8%,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红浆比例分别为0.59∶1,0.95∶1,2.43∶1。经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术中红细胞的输注量与上腹部手术史、血红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相关。结论原位肝移植患者围术期血液的需求主要在术中,术前以应用血浆为主,术中和术后以应用红细胞为主。对于有上腹部手术史、血红蛋白低和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低的患者,手术备血时建议多备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