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疗模式失效与效应分析(HFMEA)在产科新生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2月出生的1 000名新生儿为对照组,新生儿出生24 h内在爱婴区同时进行卡介苗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选取2010年1~12月出生的1 000名新生儿为实验组,应用HFMEA对新生儿预防接种流程进行风险管理,针对高危流程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24 h内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卡介苗使用数量.结果:新生儿出生24 h内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对照组95%,实验组100%;实验组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HFMEA对新生儿预防接种流程进行风险管理,可降低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提升预防接种工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改进新生儿预防接种流程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出生的1000名新生儿为对照组,新生儿出生24h内在爱婴区同时进行卡介苗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选取2010年出生的1000名新生儿为实验纽,应用HFMEA对新生儿预防接种流程进行分析,针对高危流程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结果]新生儿出生24h内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对照组为95%、实验组为1。0%;实验组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卡介苗使用数量较对照组节省678支。[结论]应用HFMEA前瞻性地对新生儿预防接种流程进行分析,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使新生儿预防接种过程更加规范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王定清  沈曲  袁中草  吴柳玲 《护理研究》2012,26(13):1228-1230
[目的]探讨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改进新生儿预防接种流程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出生的1 000名新生儿为对照组,新生儿出生24h内在爱婴区同时进行卡介苗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选取2010年出生的1 000名新生儿为实验组,应用HFMEA对新生儿预防接种流程进行分析,针对高危流程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结果]新生儿出生24h内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对照组为95%、实验组为100%;实验组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卡介苗使用数量较对照组节省678支。[结论]应用HFMEA前瞻性地对新生儿预防接种流程进行分析,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使新生儿预防接种过程更加规范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 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规范新生儿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 vaccine,BCG)接种流程,并评估应用效果。方法组建HFMEA项目团队,根据HFMEA模式规范新生儿BCG接种流程。便利抽样法选取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2015年出生的新生儿为观察组,2010-2014年出生的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规范接种前后两组新生儿在BCG使用情况及BCG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报告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应用HFMEA模式规范BCG接种流程后,新生儿BCG及时接种率由96.16%升至97.36%(P0.01),BCG的AEFI报告发生率由493.32/100万剂次降至68.78/100万剂次(P0.05)。结论应用HFMEA模式规范BCG接种流程,可提升BCG及时接种率及疫苗接种工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儿童家长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开展优质的社区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10-12月进行接种的402名儿童家长进行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需求问卷调查.结果 大专及以上学历家长对预防接种健康教育需求占94.36%,本地户籍家长对预防接种健康教育需求占90.21%,均高于其他学历和流动户籍家长,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户籍的家长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1.439 8,15.761 6;P<0.01);对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需求率较高,分别为95.52%,95.03%;希望获得的健康教育途径有护士面对面的宣教76.87%,预防接种电话随访69.15%.结论 文化程度较低及流动儿童家长应作为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应将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常见处理办法、疫苗接种的禁忌证及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等作为重点宣教内容;社区护士可采取多种途径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制定明星护士的评选表,每季度分别由患者和护士进行评选,产生1名明星护士,在骨科病房进行示范服务。结果 实施1年后,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覆盖率、患者满意度、患者主动功能锻炼等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护理论文数量增加;褥疮发生数、患者投诉、差错事故发生数等都降为零。结论 骨科病房推行明星护士,护理服务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7.
每年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大约有5 000人次,而每个健康的新生儿都要在出生后24 h内及时进行预防接种,其中每种药物都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为保证接种用药的安全性,我院自2006年7月开始采用预防接种告知书,共有297人因各种原因不能进行及时接种,及时让知情人(家长)在告知书上签字,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每年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大约有5 000人次,而每个健康的新生儿都要在出生后24 h内及时进行预防接种,其中每种药物都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为保证接种用药的安全性,我院自2006年7月开始采用预防接种告知书,共有297人因各种原因不能进行及时接种,及时让知情人(家长)在告知书上签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癌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及成效。方法 2010年11月,本院肝癌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制订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实行包干责任制;加强护士培训,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便民服务;接受患者监督。比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及基础护理覆盖率、护理文书合格率高于实施前(均P<0.01);护士受表扬人数增多,无发生护理差错和纠纷。结论根据肝癌病房的特点制订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优化了护理流程,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服务,从而增加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妈妈讲堂对儿童预防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出生并建档的596名新生儿母亲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按照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98例。对照组母亲采用常规门诊边接种边宣教的方式,干预组母亲除实施常规门诊宣教外,每周固定时间参加妈妈讲堂培训班。当婴儿年龄为1岁2个月时,比较两组儿童的预防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结果Ⅰ类疫苗基础免疫接种中,两组儿童除麻疹类疫苗外,干预组其余5种疫苗接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11.56,P<0.05);接种及时率干预组儿童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5~20.05,P<0.01);3种Ⅱ类疫苗接种中,干预组儿童疫苗接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5~164.45,P<0.01);疫苗接种及时率比较,干预组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7~213.37,P<0.01)。结论开展妈妈讲堂有利于增强家长对接预防接种的重视程度,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用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路径管理对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的作用。方法 2013年起,在武汉市普爱医院常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预防接种管理路径,并依据路径开展接种前、接种中和接种后护理措施,以2012年全年接种数据为实施前,以2013年全年接种数据为实施后,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中开展数据录入和延期接种儿童的筛查,并对其开展电话、电子邮件和上门随访宣教等方式的提醒。将护理管理、数据管理、随访提醒和健康教育等多种方法在社区预防接种工作中综合运用。结果实施前后比较,1类疫苗接种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3项加强免疫剂次接种数据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能及时了解社区儿童预防接种情况,综合管理能有效提高儿童的预防接种率。  相似文献   

12.
骨科病房推行明星护士前后护理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制定明星护士的评选表,每季度分别由患者和护士进行评选,产生1名明星护士,在骨科病房进行示范服务。结果实施1年后,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覆盖率、患者满意度、患者主动功能锻炼等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护理论文数量增加;褥疮发生数、患者投诉、差错事故发生数等都降为零。结论骨科病房推行明星护士,护理服务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3.
张映旭  曾茹英 《护理研究》2010,24(8):2021-2023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婴儿预防接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之外,另每月由专人负责护理指导和追踪,包括接种前电话沟通和预约、接种时面对面指导并发放预防接种知识指导月卡,接种后电话随访。6个月后对两组婴儿预防接种情况及其家长相关知识合格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家长向他人传播预防接种知识的意愿等进行测评。[结果]两组婴儿的计划免疫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扩大免疫的接种率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婴儿家长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预防接种工作的满意度及自愿宣传预防接种知识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婴儿家长(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预防接种的成效,有助于扩大整个人群的免疫覆盖率。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0月17日,浙江省象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接到城区预防接种门诊报告,1名幼儿在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和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诊断为与病毒感染有关,没有证据支持与疫苗接种有关联,属疫苗接种偶合症。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85-387
选取我院2013年~2015年78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访视组各39例。常规组患者接受院内一般术前健康宣教、护士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访视组由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共同联合进行术前标准访视流程,观察对比两组心理焦虑评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价。常规组满意度为71.79%,显著低于访视组的92.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患者心理焦虑评价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访视组心理焦虑评价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甲状腺疾病接手术治疗的患者,由手术室与病房护士共同制定标准化术前访视流程,进行围手术期优质服务,大部分患者满意度较高且术后心理状况显示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婴儿预防接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之外,另每月由专人负责护理指导和追踪,包括接种前电话沟通和预约、接种时面对面指导并发放预防接种知识指导月卡,接种后电话随访.6个月后对两组婴儿预防接种情况及其家长相关知识合格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家长向他人传播预防接种知识的意愿等进行测评.[结果]两组婴儿的计划免疫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扩大免疫的接种率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婴儿家长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预防接种工作的满意度及自愿宣传预防接种知识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婴儿家长(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预防接种的成效,有助于扩大整个人群的免疫覆盖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进健康教育方式对促进社区流动儿童疫苗及时接种的效果,为计划免疫护士管理疫苗及时接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2月期间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接种、0~4月龄的155名流动儿童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健康教育方式干预家长的疫苗及时接种健康信念。评价家长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依从性、干预后不同阶段家长的疫苗及时接种健康信念及干预后家长满意度,比较干预前后流动儿童及时接种率。结果家长参与12周健康教育活动的依从性,前3周为85%~91%,4周后达95%以上;干预6个月后,家长疫苗及时接种的健康信念得分高于干预3个月后及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流动儿童疫苗及时接种率为94.838%,高于干预前的流动儿童疫苗及时接种率81.935%(P0.05);干预后家长满意度为95.484%。结论通过改进健康教育方式干预疫苗及时接种工作,可提高流动儿童家长的疫苗及时接种健康信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儿童疫苗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共同决策干预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人群肺炎链球菌疫苗接种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对疫苗接种安全性、接种及时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12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共同决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疫苗接种知信行评分、心理状态,统计疫苗接种率及接种及时率、安全性、疫苗接种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疫苗接种率、接种及时率(98.33%、96.67%)均高于对照组患者(83.33%、80.00%)(P<0.05);观察组患者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疫苗接种知信行评分均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13.33%(P<0.05);观察组患者疫苗接种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共同决策干预在减轻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升疫苗接种及时率、确保接种安全性方面效果显著,且疫苗接种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宣教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实施微信平台干预后来预防接种疫苗的流动儿童312例作为干预组,2013年7月—2014年9月我院常规接种疫苗的流动儿童3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满意率,两组流动儿童接种及时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流动儿童监护人的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流动儿童接种及时率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宣教能够提高流动儿童监护人的接种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提高流动儿童的接种及时率,降低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信群健康教育联合短信提醒对家长知信行行为及儿童预防接种及时接种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本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家长8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方法,观察组联合应用微信群健康教育与短信提醒,比较两组及时接种率、家长知信行行为能力及满意度.[结果]两组儿童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A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接种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肝疫苗接种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P<0.05);知识、态度、行为、知信行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微信群健康教育联合短信提醒有助于提高儿童预防接种及时接种率及家长满意度,这可能与提升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知信行行为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