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子午流注针法的开穴 ,在于“择时” ,因此首先要推算出患者来诊的年月日时的干支 ,然后再逐日按时开穴。这就需要掌握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时干支 ,特别是日、时干支更为重要。而古代的计时方法 ,是天干与地支相配推演的 ,其义理深奥 ,推算繁琐 ,不易掌握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子午流注针法普及临床 ,颇有失传之虑。目前 ,全国关于各种子午流注的书籍、杂志、大中院校的针灸教材“日干支”推算均用阳历 ,这种方法推算起来复杂繁琐 ,在推算时必须具备 4个先决条件 :①当年元旦干支的代数 ;②每月干支应加减的数 ;③闰年自三月起均加 1…  相似文献   

2.
聂立红 《中国针灸》2002,22(2):45-53
运用子午流注针法 ,必不可少地要用到日干支。现有的日干支求法是以元旦干支为基础来求的 ,如果没有资料查找元旦干支 ,依该法是很难求得日干支。在临床中 ,我摸索出了一种新方法 ,称为“余数法”。天干地支经 6 0循环一周 ,那么我们想求某日的干支 ,只要求出从公元元年第 1天到该日的总日数除以 6 0以后 ,得到余数即可。总日数数目太大 ,而且也不需要求。为了计算方便 ,用几个整年的日数除以 6 0后 ,得到的余数称年日余数 ;把几年整月的日数除以 6 0后所得余数称月日余数 ;把不满 1个月的日数直接计到日余数里。公历总是 4年一闰 ,故每 4年…  相似文献   

3.
新编子午流注日干支推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个新的日干支推算法,简明易学,试论于后。日干支的推算与年、月、时干支的推算相比,的确繁杂。若用农历推算,因农历的大小月和闰月不固定,推算日干就更不易。而阳历则不同,它除了每4年有一次闰2月外,每年的大小月都是固定不变的,用阳历...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较为简单的子午流注纳甲法推算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改良主要包括子午流注纳甲法的代数开穴规律表、干支与其代数的互换,快速推算日干支代数万能公式,快速推算时干支代数公式、代数开穴法的具体运用.同时运用改良法治疗痿证30例,并随机设立传统法30例进行对照.结果:改良后的推算开穴法完全运用代数推算,临床应用更加简便,规律性更强,临床疗效更好.结论:改良法较传统法更具优势,是传统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计算日干支和时干支是子午流注针法推算的关键步骤,笔者引入葛民勤氏公式计算日干支,实现日干支计算的最简化,同时探讨子午流注应用之中的北京时间与真太阳时间之间的换算方法。1计算日干支引入葛民勤氏(怎样从已知年份和日期得到对应的干支纪年和纪日[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7ab9d5010007f9.html,2006年12月14日)公式计算日天干:该法需事先设定下列参数。符号[]表示取整数,mod表示取余数,天干数指甲、乙、丙……壬、癸,依次用数字1、2、3……9、0表示;地支数指子、丑、寅……戌、亥,依次用数字1、  相似文献   

6.
子午流注针法是根据人体气血流注的盛衰开阖结合阴阳五行、天干地支、脏腑经络等来逐日按时开穴的一种针刺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天干始于甲,地支始于子,干支相合,六十环周.只有准确的推算出年、月、日、时的干支,才能根据按时取穴的原则运用子午流注针法.  相似文献   

7.
“干支表”早已见于殷墟甲骨 ,收录于《殷契卜辞》。研究发现 ,古代以帝号、月份、干支匹配准确记录了多次日食和月食。中医经典干支与五行相配 ,屡见不鲜。但中医教材历来都重视阴阳五行 ,却忽略干支。这就忽视了五行干支最重要、最有科学价值的部分———时间及其蕴含的病程规律。干支本来就是计时的 ,十干一周为 10天 ,即一旬 ;十二支一周为一天 12时辰。十干与五行、五脏相匹配 ,如肝胆甲乙木的格式在《内经》是记录疾病过程的重要形式。《素问·刺热》 :“肝热病者 ,小便先黄……热争则狂言及惊……庚辛甚 ,甲乙大汗 ,气逆则庚辛死………  相似文献   

8.
学术解答     
陈平同志: 由《福建中医药》编辑部转来您的关于“灵龟八法”干支如何推算问题来信,兹提出个人初步意见如下,借供参考。“灵龟八法”对于干支的运用,只要推算日、时的于支,至于年、月的干支则关系不大,暂不赘述。一、日的干支推算法: 灵龟八法计日干支,系从甲子到癸亥,共有六十个,每隔六十天后,又复相同从甲子算起。其推算方法有用阴历与阳历两种计算,由于阴历每年大、小月的月数不同,算法比较复杂,不易很快推算出釆,阳历用按图对照法较易推算,兹介绍如下: 阳历每年大、小月的月数是固定的,所不同是闰  相似文献   

9.
子午流注针法是按时取穴的一种针法,就是首先推算出每日每时的日时干支后,才能定经取穴。本方法简便易行为使用子午流注针法提供了快速便利的条件。一十二地支的位置与分属时间在手图上定位把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按放在左手掌侧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指尖处与横纹上以利快速推算,同时把每个地支是属什么时间,也随着十二地支在手掌上定位,按放在一起,固定不移。以后推算干支时,天干围手掌图上地支转推算即可。  相似文献   

10.
公式求余法是利用浅显的数学逻辑指导计算,专用于推求阳历年、日、时(月仍为农历)之相应干支的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运用数学法进行纳甲取穴”进行了修订。其优点是运算前不用查历书来推算日、时干支,只要知道公历年、月、日、时就可运算。解决了不熟悉古代干支记日、记时的人,特别是外籍学者运算时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2.
1干支释义 干支,在殷墟甲骨文已有完整的干支表,证明最迟在公元前十四世纪的武丁时代,已经有了十二支的划分,并开始用于记日记旬,至东汉光武以后就逐渐用以纪年[1]。《皇极经世》云:“干支,天也”。  相似文献   

13.
子午流注针法包括纳甲法和纳支法。纳甲法又称纳干法、狭义法,其推算方法是将年、月、日、时的干支推算出来,然后结合人体十二经脉的流行和井荥输(原)经合的五行相生规律而顺次开穴[1-5],即:"按日起时,循经寻穴,  相似文献   

14.
叶纯德 《中国针灸》2002,22(12):852-852
《中国针灸》2 0 0 2年第 2期发表的聂立红同志的文章“余数法求日干支”(以下简称余文 ) ,拜读之下 ,觉得其撰文的初衷很好 ,但有几点值得商榷。1 文中有显著性的错误余文 :“…… 38对应干支为申丑 ,所以 1981年 5月 2 3日为申丑日”。申、丑同为地支名 ,这样的组合 ,在 6 0干支 (又称 6 0甲子 )中是没有的。余文中第 38位的干支名 ,如按照甲子、乙丑、丙寅……等顺序排列 ,那么第 38位应为辛丑。2 算法有错余文以公历 1年为 36 5天 ,4年 1闰为计算依据进行计算 ,并延伸这一规律至公元元年开始 ,以公元元年 1月 1日那一天为甲子日。其实…  相似文献   

15.
天干地支是传统文化和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运气学说也运用年干推算五运,年支推导六气,分析"运"与"气"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以推论一个时间周期内的气候变化,司岁备物,用以指导疾病的诊断及预防。干支本义来源于祭祀,干支循环则是整体性、辩证性的时空观,干支作为时空背景和演算工具被应用于运气学说之中,与古代哲学的影响和社会思潮密不可分。探求干支循环的起源及其在运气学说中的应用背景,有助于更深刻的理解运气学说。  相似文献   

16.
运气学说中的岁运、客运、客气都要借助于纪年干支来推算,为了探讨运气学说的科学性,首先从干支纪年的起源与演变探讨了干支纪年的天文依据问题,并在研究天文与气候变化关系基础上,指出干支纪年缺乏天文学的依据,天文活动只是气候系统的要素之一,依据纪年干支推论气候变化缺乏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张素钊  宁沛  孙翔  李梅  冯梦  袁军  张晓琪 《河北中医》2014,(12):1899-1902
"子午流注针法"是以井、荥、输、经、合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为基础,运用干支配合脏腑,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以推算经气流注盛衰开阖,按时取穴的一种治疗方法。此针法的基本组成包括天干、地支、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及五输穴等内容,可概括为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与天干地支配合脏腑时辰两大部分。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分为"纳干法"、"纳支法"两大类。  相似文献   

18.
在运用子午流注开穴,推演五运六气变化等等过程中,都需要掌握年、月、日、时干支。目前我们所采用的是公元纪年,这样就需要将公元换算成干支,以利应用。本文就干文推算法,简介如下,供作参考。一、年干支的推算法干支纪年在我国历史学中广泛应用,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等。干支纪年,就是用某一对干支来表示地球  相似文献   

19.
“干支表”早已见于殷墟甲骨,收录于《殷契卜辞》。研究发现,古代以帝号、月份、干支匹配准确记录了多次日食和月食。中医经典干支与五行相配,屡见不鲜。但中医教材历来都重视阴阳五行,却忽略干支。这就忽视了五行干支最重要、最有科学价值的部分——时间及其蕴含的病程规律。干支本来就是计时的,十干一周为10天,即一旬;十二支一周为一天12时辰。十干与五行、五脏相匹配,如肝胆甲乙木的  相似文献   

20.
本法由3个表组成,可在十几秒或几十秒钟内查找出1900—2100年间任何时间的日、时天干地支和纳甲法、飞腾八法、灵龟八法的开穴,具有易学实用,迅速准确的特点,是查找日、时干支和按时选穴的理想工具。 表中带“△”的年份是闰年。若遇到闰年,求3月1日到12月31日各日的日干支时,要在所求日上再加1日。如求1988年10月5日时,按6日查表,其所得日干支为5日的日干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