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生素E辅助治疗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4年 1月至 1998年 1月应用维生素E辅助治疗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 2 3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有脑卒中病史 (均经头颅CT检查 ) ;脑电图证实和 /或病史中有典型发作的确诊病例 ;年龄2 0~ 79岁 ;无其它原因所致的癫痫发作者 ;无肝、肾功能障碍及其它全身性严重疾病。1.2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 1994年 1月~ 1998年 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病人 4 6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52岁。1.3 临床表现 :癫痫发作时间 :脑卒中临床治愈出院后 1~ 6个月发生癫痫 33例 ,6~ 12个月 10例 ,12…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 5 6 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 7.5 7% ,且男性高于女性。发作类型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最多 (44.5 8% ) ,首次发作多在脑卒中 3W内。癫痫的发生率与与卒中部位有关 ,但与卒中类型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脑卒中是老年癫痫发作的常见病因 ,卒中后继发脑水肿是早期癫痫发作的重要致痫因素 ,晚期癫痫发作是因胶质疤痕等因素形成癫痫灶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发作时间、发作类型、病灶部位、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总结,为提高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治疗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93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脑卒中后癫痫患者100例,对这10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发作时间、发作类型、病灶部位、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0.73%,早期比较常见.结论早期患者多数可以不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晚期患者多数都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本样本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的32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癫痫发作类型分为部分发作39.69%;部分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16.25%;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44.06%.早发型癫痫82.19%;迟发型癫痫17.81%.出血性脑卒中222例,包括脑出血1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7例;脑梗死98例.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出血性脑卒中222例患者中发生部位为蛛网膜下腔和脑出血的患者比例无明显差异.320例患者中,卒中病灶位于皮层者66.88%,有大病灶65.89%.结论 早发型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迟发型癫痫.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癫痫类型多于部分发作和部分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患者.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与病灶部位和大小也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癫痫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EP)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所收治脑卒中后首次发作癫痫病例84例,分别对其卒中性质、卒中部位、发作类型、发作时间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84例卒中后癫痫中男性55例(65%),女性29例(35%);全面发作53例(63.1%),部分发作31例(36.9%);早发癫痫36例(42.9%),迟发癫痫48例(57.1%);皮层病灶继发癫痫51例(60.7%),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33例(39.3%),脑卒中癫痫与脑卒中部位及性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时间与发作类型及卒中性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脑卒中后癫痫以皮层病灶多见。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以早发多见,且以全面发作为主,缺血性卒中后癫痫以迟发多见,且以部分发作为主,而且与病灶部位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癫痫的影响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93例脑卒中发生51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病率为8.2%,其中早发性癫痫发病率为5.56%,迟发性癫痫发病率为3.03%;发病年龄、性别、卒中后癫痫发作时间与癫痫发作无相关性;卒中在脑叶、皮层病灶大于2cm的卒中更易发生癫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作类型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多见,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结论:脑卒中后癫痫以早发性癫痫为主,癫痫的发生与病灶部位、病灶大小及类型有密切相关性,要高度重视,及发生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一旦发生癫痫发作应及时处理,以免影响脑卒中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200例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屠永华 《重庆医学》2007,36(13):1262-1263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2 500例脑卒中病例中200例继发癫痫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卒中癫痫的发生率为8.00%,早期癫痫发作为4.30%,晚发性癫痫为3.90%,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皮层/或皮层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卒中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水肿是早期癫痫的发作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晚期发作癫痫是因胶质疤痕等因素形成癫痫灶所致,建议对晚期发作癫痫进行严格、系统而有效的治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进一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CT证实的脑卒中后癫痫的112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治愈56例(50.0%),显效36例(32.1%),减少发作12例(10.7%),无效8例(7.2%).全部进行出院后随访,随访时间为半年,经随访证实,癫痫反复发作10例(8.9%),死亡4例(3.6%).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的发作多与脑水肿有关,以单纯性部分发作为主,病灶多位于脑叶及其周围,在临床中应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才能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以往病例的方法对其继发癫痫的原因及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具体一点儿说,就是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癫痫全面发作的患者46例(67.65%),部分发作的22例(32.35%);皮层病灶继发癫痫的37例(54.41%),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的31例(45.59%);早发癫痫的39例(57.35%),迟发癫痫的29例(42.65%)。各种性质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类型、时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后继发的癫痫最常见的是以全面发作为主的早发性癫痫,缺血性卒中后继发的癫痫最常见的是以部分发作为主的迟发性癫痫,而且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类型与脑卒中病灶的部位有很大的关系,临床上有针对性选择药物对其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和减少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发作。  相似文献   

10.
潘瑞华 《中原医刊》2007,34(14):32-33
目的分析脑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初步探讨癫痫发作的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确诊的脑卒中继发癫痫病人的临床资料,对癫痫发生率、发作时间、发作类型、癫痫发作与病灶性质、部位之间关系以及治疗与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卒中后继发癫痫发生率为8.27%,早发型多于迟发型,癫痫发生与卒中部位有关,早期发作以出血性卒中为多。结论卒中累及皮质易继发癫痫,早期出血性卒中癫痫发生率高,应引起重视,及时、个体化抗癫痫治疗可减少卒中患者继发癫痫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黄海涛 《海南医学》2008,19(11):44-45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生与卒中类型、部位、发生时间的关系,以指导治疗,评价预后.方法 对53例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卒中部位、发作时间、发作类型、治疗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出血性卒中组和缺血性卒中组癫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后皮质脑卒中组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皮质下脑卒中组癫痫发生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与脑卒中类型无关,与脑卒中发生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本院642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7.63%(49/642),男性发生率7.20%(29/403),女性发生率8.36%(20/239).发作类型以单纯部分发作多见(55.10%).卒中早期癫痫...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后癫痫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96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率9.80%,卒中后癫痫与病灶部位(皮质/皮质下)有明显关系.结论 脑水肿是早期癫痫发作的主要原因,迟发性发作是因胶质疤痕等因素形成癫痫灶所致,迟发性癫痫应正规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发作,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可见于卒中后的任何时间,我院自1995年-2000年,共收治脑卒中病人1623例,继发性癫痫发作89例(占5.5%),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后癫痫在国内是老年病人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也是症状性癫痫的常见类型,可以出现在脑卒中发病后的任何时期,反复的癫痫发作会加重脑损害,影响病人预后和生存质量。为了解卒中后癫痫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和转归特点,对我院2006-01~2008-10收治入院的307例脑卒中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分析2004年1月 ̄2007年1月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023例病例资料,就其癫痫发生率、发生时间、发作类型及预后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本组脑卒中后癫痫发病率为9.09%,不同脑卒中后癫痫发病率分别为CH9.29%、CI8.93%、SAH20.00%。结论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卒中后急性期癫痫的发生率较恢复期为高,并与病灶部位有关,经系统治疗,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2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发作类型、病死率、脑电图及癫痫与脑卒中类型、病灶部位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卒中发病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为5.56%,其中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最高(8.06%);早发性癫痫发作以全身性发作多见,迟发性癫痫发作以部分性发作为主;部分性发作多发生于缺血性卒中,而出血性卒中以全面性癫痫发作好发。无论病变性质如何,皮质损害的患者易导致癫痫发作。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很常见,其发生率及预后与卒中类型及病变部位性质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卒中与癫痫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对489例确诊为脑卒中患者进行住院调查和出院后随访.结果 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12.96%;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时间2周内发生率为50.79%,2周~2个月发生率为33.33%,2个月后发生率为15.87%;继发癫痫的各类型脑卒中,以脑出血最多(60.32%),其次为脑梗塞(34.92%),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少(4.76%);癫痫发作患者病灶主要位于脑皮质(44.44%)和脑叶(31.13%).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发生与发病时间和病灶的部位(皮质和脑叶)密切相关(P〈0.01).抗癫痫药和镇静药对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控制有较好的疗效(90.48%).脑卒中后早期出现癫痫发作死亡率较高(9.52%),提示要重视脑卒中早期治疗和及时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 整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以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收住入院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脑卒中患者继发性癫痫的发病率,以及癫痫发作与病变性质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41例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死亡2例,仍有间断发作1例;男性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P<0.05;年龄在31~50岁之间发病率较其他年龄段高;脑出血患者发病率较脑梗死发病率高,P<0.05;基底节出血和脑梗死患者发病率较高;早发型癫痫患者占研究组65.85%.结论 脑卒中继发性癫痫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表现复杂,多与脑卒中类型、部位及发作时间等关系密切,临床应根据病情需要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脑卒中后癫痫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收治的500例脑卒中患者,观察分析脑卒中后癫痫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危险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后癫痫反复发作的危险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神经功能将受到严重损伤,多脑叶病灶、脑出血和皮层病灶是脑卒中后癫痫危险因素,迟发性癫痫是卒中后癫痫反复发作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