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张平 《中国辐射卫生》2008,17(2):210-211
目的 研究经石灰乳中和沉淀后的稀土水冶废水达标排放的方法。方法 用硫酸钡镭共沉淀法去除废水中的镭,并通过实验测量研究氯化钡用量及体系pH值变化对去除废水中镭的影响。结果 废水中总放射性去除率将随氯化钡加入量增加而增大,呈正相关,而pH值则相反,其去除率随pH值增大而下降。结论 经过石灰乳中和沉淀处理后,再用硫酸钡沉淀方法处理,可使废水中的总放射性水平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某设施净化后的含氚废水采用生态方式排放造成的辐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方法 通过生态实验获取氚的排放源项,采用该设施拟建场址环境特征参数,对生态排放造成的大气和地下水途径的辐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95%的氚会通过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排入环境,同时部分含氚废水会通过渗透作用进入下水;通过内陆某厂址的环境参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通过气态途径造成的最大个人剂量为1.9×10-3 mSv(考虑吸入和食入途径);渗透进入地下水其运移速度较慢,排放后经过100年造成最大个人有效剂量影响为12.3 μSv。结论 从辐射环境影响还是经济利益角度,通过生态方式排放净化后的含氚废水都可行的。对于水资源缺乏的内陆核设施,生态排放是一个重要的排放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新疆某地区煤矿开采过程中环境放射性水平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该地区煤矿中伴生放射性分布情况,并估算从业人员所受有效剂量。方法 以新疆某地区煤矿开采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测量、采样分析,获得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放射性水平,并以此为依据评价从业人员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受照剂量。结果 该地区部分煤矿井下环境中γ辐射剂量率及氡浓度偏高;各煤矿的煤矸石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均小于1 Bq/g,大部分煤样中放射性核素含量小于1 Bq/g;各煤矿矿坑涌水中总α、总β含量低于污水排放标准中的排放限值, 煤矿矿井中氡浓度水平是从业人员辐射影响的重要因素。结论 通过调查,了解该地区地下贮存煤炭资源的放射性水平;为该地区现有煤矿的管理和煤矿规划提供客观依据;为今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钒矿露天开采中存在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调查和评价。方法 对贵州省某露天开采钒矿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钒矿矿石、尾矿石、废渣放射性核素含量分析,矿区内陆地γ辐射、空气氡浓度测量以及钒矿生活饮用水、生产性废水总α、总β浓度分析。结果 钒矿露天开采从业人员及相关公众人员受照额外年有效剂量均小于国家标准限值;钒矿矿石、尾矿石、废渣所含天然放射性核素水平远高于中国土壤本底值;钒矿生活饮用水及生产性废水总α、总β浓度均在国家标准限值以内。结论 钒矿的露天开采过程中存在较低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风险;矿石、尾矿石、废渣所含较高的放射性核素水平为进一步开展钒矿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掌握某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库区内外辐射环境质量,以便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辐射环境安全和人员安全。方法 X-γ辐射剂量率、γ核素分析、总α和总β测量。结果 该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库区边界X-γ辐射剂量率、γ核素测量、总α和总β测量结果均为正常本底水平。结论 该省城市放射性废物库运行期间,库区及周围辐射环境水平处于正常本底水平,对环境和公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深圳市某高尔夫球杆生产企业在正常生产期间出现的53例职业性手臂振动病(occupational hand-arm vibration disease,OHAVD)进行职业卫生学分析,为高尔夫生产企业的职业卫生防护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及检测检验,结合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鉴定结果等,对某高尔夫球杆生产企业2013—2016年期间发生的职业性手传振动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该厂共有生产员工1 772人,手传振动工人职业接触率占23.87%,主要以木杆头、铁杆头制作为主;对47个手传振动岗位的ahw(4)进行检测,26个岗位超标,不合格率为55.32%,但超标岗位均未超过9 m/s2; 53例OHAVD患者,轻度51例(96.22%),中度2例(3.77%),患者症状普遍较轻;经劳动能力鉴定,2例患者劳动能力为六级(3.77%),其他均为八级(96.22%)。 结论 该企业工作场所手传振动岗位存在超标超时严重,企业存在设备布局不合理,无有效的减振措施及个体防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重庆市医院污水放射性水平状况及其对饮用水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直接测量法和薄样法测量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用(谱法对单个核素进行测定。结果 重庆市医院污水总α和总β活度浓度分别在(0.032~0.63)Bq/L和(小于仪器探测下限~0.33)Bq/L之间;流经重庆市的两大江河水系总α和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分别在(0.017~0.11)Bq/L和(小于探测限~0.022)Bq/L之间。结论 重庆市医院放射性污水的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重庆市两大江河水系放射性水平在正常天然本底范围,未受到放射性核素污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某退役铀矿地质实验室环境进行氡、γ辐射剂量率和氡析出率进行测量,经评价当地环境辐射污染状况。方法 采用连续氡测量法、即时测量法、累积法。结果 各测量值均处于当地本底范围之内。结论 实验室退役后未对环境和人类安全造成不良影响,但应加强对放射性废物的监测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估算某总α放射性超标井水所致居民有效年剂量水平,并评价居民长期摄入井水对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辐射剂量学相关知识进行推算。结果 长期饮用此水致居民有效年剂量范围为0.22~0.80 mSv/a,均值为0.44 mSv/a,单一放射性核素226Ra贡献的年剂量估计为0.10~0.35 mSv/a,均超过了饮用水剂量指导水平0.1mSv/a。结论 该井水中226Ra的含量较高,超过了WHO关于饮用水所致辐射的健康效应有关放射性核素浓度的指导水平,且226Ra属于极毒放射性核素,长期饮用将造成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某烟厂易地技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识别职业病有害因素,并评估其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防护建议和管理措施,以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法、检查表分析法、职业卫生健康检查等方法。结果 该项目选址、总平面设计布局、采光、照明、通风、辅助用室等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具备较完善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烟草尘、煤尘、生产性噪声、微波辐射、电离辐射(β、γ射线)及工频电场,除个别作业点超标外,绝大多数作业点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XAD-2树脂吸附富集法应用Ames试验对石油化工废水及其污染地下深井水中非挥发性混合有机污染物的致突变性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废水及其污染地下深井水对TA98均有较强的致突变作用,不加S9时突变性更强。由此可见,石油化工废水排放区的地下深井水已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12.
医疗单位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被调查的25家医疗单位中,检出致病菌的10家,检出率为40%,因此,污水排放能否达到国家标准,选用一种的污水处理设备至关重要。高效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中一种消毒效果好又经济实用的污水处理设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2012年绵阳市农村环境卫生现状,为环境卫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绵阳市2个县的40个行政村和200户家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居民供水方式以分散式供水为主,家庭户自来水普及率为34.5%;24.8%的村有专职保洁员;卫生厕所占总户厕的75.5%;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占17.5%;生活污水排放方式以明沟为主,主要排入河流。粪便处理以排入下水道为主。土壤中铅含量测定范围为4.99—16.8mg/kg;镉含量测定范围为0.05~3.27mg/kg;pH值测定范围5.50—8.68;蛔虫卵检出率100%,活卵检出率95.0%。结论绵阳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不高,垃圾、污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措施有待加强,土壤存在寄生虫污染。  相似文献   

14.
顾辉 《职业与健康》2009,25(12):1293-1295
目的掌握苏州市吴中区农村饮用水、改厕和粪便处理现状,了解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情况,为制定我市农村饮用水安全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吴中区人口比例分层随机抽取10个行政村,每个村随机选取10户入户调查。结果集中式供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90.9%,分散式供水人口占9.1%;采集水样11份,合格率为63.6%,4份不合格项目主要以大肠菌群为主。卫生厕所使用户数占90.5%;生活性垃圾和污水主要为随意排放;生产性垃圾主要为收集堆放,生产性污水主要为管道排放。结论吴中区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现状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在川主要核设施排污三个水系五条受纳河流放射性污染影响调研结果,根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放射防护“三原则”,系统地提出了防治各类核设施排污受纳河流放射性污染七条可行监督措施。  相似文献   

16.
福建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福建省农村垃圾、污水综合治理现状,为各级政府对农村环境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6年9-12月,调查福建省农村21个县(市、区)的215个行政村,同时每村抽取10户进行垃圾收集与污水排放等情况的调查.结果 被调查村垃圾产量达40 837.4 t/月,生活性垃圾占32.2%,生产性垃圾占67.8%0其中,生活性垃圾随意丢弃与收集堆放的占23.7%,无害化处理(焚烧、高温堆肥、直接再利用)的占8.5%;生产性垃圾随意丢弃与收集堆放的占30.7%,无害化处理(焚烧、高温堆肥、直接再利用)的占37.1%.被调查村每月共产生污水948 195 t,其中,生活性污水占57.5%,生产性污水占42.5%.其中,生活性污水的处理率仅为0.6%,生产性污水的处理率为33.0%.结论 农村公共卫生设施配套建设滞后,垃圾和污水无害化处理率低,随意丢弃、任意堆放(排放)垃圾现象普遍存在,农村环境卫生问题亟待改善.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overall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of garbage and waste water in rural areas of Fujian,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to make policies in rural sanitation. Methods 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2006,215 villages in 21 counties in Fujian rural areas were selected,and 10 families were sampled and investigated for garbage collection and waste water treatment from each village. Results In the investigated villages,the production of garbage amounted to 40 837.4 tons per month; and domestic and productive garbage accounted for 32.2% and 67.8% of the total,respectively. Among the domestic garbage,23.7% was randomly discharged or stacked,and only 8.5% went through harmless treatment (incineration,composting under high temperature or direct reuse). However,30.7% productive garbage was randomly discharged or stacked,and 37.1% went through harmless treatment. Every month,948 195 tons of waste water was produced in the investigated villages;57.5% of them were domestic and 42.5% were productive. Only 0.6% of the domestic waste water and 33.0% of the productive waste water were treated. Conclusion The rural public health infrastructure building is far lagged, with low rate of harmless treatment of garbage and waste water. Random littering and piling (discharging) garbage are common phenomena in rural areas. Thus,it is urgent to improve rural sanitatio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7.
实验室废水处理初探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实验室废水的危害性很大,然而关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研究文献却很少。许多实验室废水的处理方法极其简单,甚至不加任何处理就排入下水道。通过对实验室废水进行调研,对其特性进行了总结,探讨了处理实验室废水的无害而易于操作的各种方法,并提出了综合处理实验室废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济南市区医院废水余氯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济南市医院排放废水中的余氯含量。方法2003年6-9月采集济南市区12家医院排放的废水,采用碘量滴定法测定医院排放废水中余氯的含量,并测定了废水中的粪大肠菌群。结果济南市区12家医院排放废水中余氯含量为3.7~128mg/L,平均为27.6mg/L。废水中的粪大肠菌群均<90个/L,符合国家标准。结论济南市区医院排放废水中余氯含量过高,对水环境会造成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9.
在保障顺畅排水的同时,药品生产厂房的排水系统,必须避免对药品生产厂房的洁净环境及生产设备内部产生任何污染。同时要根据排水受水系统的接口水质要求,对药品生产厂房的排水进行分开系统设计,便于建立规模适当的污水预处理设施,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A rapid, sensitive and highly specific HPLC–MS/MS method with direct on-line preparation was appli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20 common pharmaceuticals in hospital and urban wastewater. Median drug concentrations were quite similar in the majority of samples, cerca 1 μg L?1 ranging from 0.06 to 2.67 μg L?1 in both water. Pharmaceutical hospital contribution, below 1 %, was negligible, as compared to the huge amount in the municipal plant flow. Due to only partial elimination in the plant, hundreds of kilograms of harmful waste per year are discharged in the River Seine. Therefore, to reduce potential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exposure, a topic of major concern, an efficient drug treatment procedure should be used at the municipal plant stage in order to reduce urban wastewater pollution. The HPLC–MS/MS method could be a very useful tool to optimize the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