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杨文敏  周永华  黄蓉 《职业与健康》2008,24(20):2134-2135
目的了解广西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人群的分布情况,探讨职业病防治对策。方法对2007年广西卫生监督信息年报表及卫生监督工作总结,按照单位类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接触职业病危害人员等进行归类,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广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主要是粉尘、物理因素、化学物质因素、医用辐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人数占其职工总人数中的35.37%,主要分布在金属、轻工、建材、化工、机械、纺织、煤炭、医疗机构等8类行业。结论应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现状及其接触人群分布特点,指导开展有效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家禧  周伟 《职业与健康》2009,25(7):684-685
目的了解深圳市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省统一制定的抽查方案和调查表,对该市20个街道635家工业企业进行抽查。结果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苯及其同系物、三氯乙烯、正己烷、铅、粉尘和噪声等,接触人数占6.94%,其中接触超标有害因素的人数占接触人数的18.59%。有卫生防护设施的工作场所占80.67%,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者占92.76%,相当部分企业没有采取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结论该市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有待加强,有必要完善政府监管、企业负责、行业自律、中介服务的职业卫生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刘向阳 《职业与健康》2007,23(3):177-178
目的调查上海市宝山区近5年来的职业卫生状况,并对职业卫生管理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宝山区2001-2005年来的职业卫生方面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汇总分析。结果宝山区工业行业分布广泛,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繁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达42915人,2001-2005年粉尘、毒物、物理因素的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5.2%、92.6%、76.2%,共发生职业病373例,急性职业中毒23起。结论宝山区职业病危害状况仍比较严重,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闵行区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项丹红 《职业与健康》2009,25(8):804-806
目的调查上海市闵行区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并提出职业卫生管理相应对策。方法对闵行区2007年的职业卫生管理现况进行抽样调查,并整理分析。结果闵行区企业行业分布齐全,企业数量多,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繁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占企业总人数的22.89%,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的企业占47.24%,建设项目开展评价的占60%,劳动合同告知的占48.97%,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占69.31%,健康监护率为67.11%,检测率为73.45%,检测点的合格率为92%,新发生职业病人10人,疑似职业病人5人,急性职业中毒1起。结论闵行区职业病危害状况不容乐观,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怀化市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卫生管理基本情况,为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湖南省统一的调查表和调查工作手册,对怀化市辖区内国有、集体、私有和股份制经济企业进行摸底调查。结果该市共有职业病危害企业1186家,职工总数82548人,其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34549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以粉尘、噪声、三硝基甲苯、铅、苯为主。有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318家,占41.85%;进行过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企业53家,占4.47%。结论该市职业病危害严重,职业卫生管理不到位。用人单位缺乏职业病防治法制观念,职业病危害已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市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状况,为职业病防治规划工作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参照卫生部编制的职业卫生调查表,以接受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工业企业为对象,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职业健康检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等5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224家工厂共185 115名工人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42 022人,占22.70%,接触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的比例较高,达69.68%、接触化学因素为42.74%、接触粉尘为40.90%;民营企业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占比例较高,达48.89%。行业分布以机械、化工、船舶三个行业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35.20%、33.24%、25.54%,不同行业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所不同。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的职业健康受检率偏低,仅为58.13%,异常检出率为8.98%。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超标率为23.84%,其中粉尘、化学、物理因素超标率分别为1.00%、15.18%、47.91%。结论广州市工厂企业职业病危害仍处于较高水平,应进一步加强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某大型水泥厂现有职工1 592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1 182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水泥粉尘、石灰石粉尘、煤尘、生产性噪声、高温、热辐射.其中以水泥粉尘、石灰石粉尘、煤尘危害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李奕  何芳  肖云霞 《职业与健康》2008,24(8):723-724
目的分析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条件状况,提出对策,旨在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方法通过对用人单位负责人和相关管理人员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日常监督检查和填写调查表等多种方式,对云南省某县职业卫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该县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38家,用工总数为1577人,其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为809人。2007年,职业病危害管理措施实建率47.4%,警示标识设置率5.3%,个人防护措施实建率60.5%,职业病检查实检率52.6%,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噪声、粉尘等。结论该县属于云南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远滞后于云南省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共有有害作业厂矿职工总数1258608人,有尘毒有害作业厂矿9494个。山西省职业病有害因素以粉尘为主,接触粉尘人数占职业病总人数的61.80%,累积检出尘肺病病例35670例,累计死亡8597人,病死率达总病人数的24.10%,现有患病病例27073例。2005年新发职业病中,尘肺发病人数最多,其中煤炭行业发病人数最多,其次为冶金行业,新发职业病例主要集中在太原、朔州、阳泉、吕梁、运城。作者提出用人单位应增加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投入,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职业卫生工作,促进劳动者作业环境的改善,使山西省职业病发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冶金、化工、粮油食品、纺织和建材是我市的五大工业支柱产业:目前,全市有各类工业企业1万余家,依法实施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企业569家,分布于化工、五金、电镀、采石、玻璃、机械、水泥等行业: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涉及毒物、粉尘、电离辐射、噪声等30多种;接触人数18169人。近年来,我市依法加强了职业卫生管理,进一步健全了职业病防治的组织网络,强化了宣传培训和服务指导,使全市职业病防治工作逐渐走向法制管理轨道.  相似文献   

11.
杨晓琳  焦建栋  胡磊 《职业与健康》2008,24(12):1136-1138
目的了解无锡市职业病防治现状,准确掌握有毒化学品生产及使用状况。方法在无锡市全市范围内开展毒源普查,调查无锡市工矿企业职业卫生现状。结果全市参与调查企业13752家,存在职业病危害的9918家,选择有职业健康监护资质单位体检的企业占15.67%,职业病危害接触人数167348人,职业健康检查率49.35%,开展日常监测企业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点8583个,进行检测8583个,检测合格率90.85%,2002-2006年全市新、改、扩建项目6936家,其中172家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及控制效果评价。结论应健全卫生审批制度,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及职业健康监护,以保证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庆市职业卫生现状,为石油城市今后的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提供方向。方法现场调查并填写调查表。结果正式职工接触粉尘人数占总接触人数的15.9%,明显少于非正式用工接触粉尘人数占总接触人的比率(36.5%);正式用工职业健康检查人数占总接触人数的95.0%,而非正式用工职业健康检查人数占总接触人数的45.2%,正式用工的职业健康监护率明显高于非正式用工的职业健康监护率;2004--2008年5年间,在正式用工中共发现32例职业病病人,其中尘肺14例,尘肺的发病率为10.2/万;急性中毒14例、慢性中毒4例,与接触人数比职业中毒的发病率为4.4/万;非正式用工中共发现29例职业病人,均是尘肺,占接触人数的62.5/万,非正式用工的职业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式用工。结论以石油化工业为主的城市,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仍在粉尘行业中小企业的尘肺病防治上,应加强临时用工的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3.
某煤矿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职业卫生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职业卫生工作重点,研究解决煤矿职业病危害问题。方法对某大型煤矿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状况、生产方式、防尘防噪等防护设施进行现场调查;对存在职业危害作业现场进行危害因素识别并进行布点,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与评价;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管理制度较健全,职业病防治组织机构和工作网络完善;建立了职业卫生、接触有害作业人员健康体检及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档案;开展了上岗前人员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检测粉尘作业点6041个,合格率88.9%;检测噪声点2258个,合格率37.9%。接触粉尘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受检率可达95%以上,对接触噪声人员的受检率可达90%以上,对接触不同化学物质人员的受检率可达85%以上。结论对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加强治理,降低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改善作业环境,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辖区中小型企业职业病危害哨点调查分析,了解这类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情况,为中小型企业职业卫生监督、职业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xcel 2003建立辖区中小型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接触人数、工作场所监测、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发病等五方面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7家哨点企业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11 165人,职业病危害因素以有机溶剂、噪声、粉尘等为主;化学毒物、噪声、粉尘监测合格率分别为75.4%、39.6%、81.8%;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的体检率分别为22.6%、89.1%、13.9%; 15例确诊职业病,三氯乙烯、正己烷和苯危害因素致职业病11例,占73%.结论 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应当加大对中小型企业职业卫生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全市职业监管的现状,为做好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990年以来厂矿企业前期预防、职业性体检、职业病治疗和卫生监督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全市接触职业危害职工人数占总人数的35%,常见的有粉尘、铅、苯、有机磷和噪声等危害,卫生部门参与设计审查的占项目总数的15%,参与竣工验收占3.7%;职业性检查人数呈下降趋势,年均递减5.7%,而职业病检出人数每年递增1.5%;职业病人在本院治疗,年均递增3.6%;全市劳动卫生监督员每年平均监督13.5家企业,人少工作量大,业务素质也不高。[结论]从法制宣传、消除源头危害,做好“四个协调”、职防部门严格资质论证等方面来加强职业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深圳光明新区已申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接触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管.方法 将网上申报的328家企业的资料进行汇总,并用SPSS 17.0对一些项目进行x2检验和描述性分析.结果 已申报的328家企业行业类型主要是制造业299家,占申报企业的91.2%,制造行业企业粉尘、化学性和物理性因素接触人数为14262人,占全部接危人数(15 478人)的98.7%.4种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噪声、苯系物和正己烷超标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46,P<0.01).结论 根据企业职业危害分布情况,应有针对性地监管和采取职业病防治控制措施,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并对申报资料不全的企业进行督促,完善申报工作,进一步夯实职业健康监管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状况,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方法: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按《2003年江西省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表》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按国家或卫生部制定的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规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按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的项目进行。结果: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中,私营、有限责任、港商投资、中外合资、股份合作企业占94.4%(17/18);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为48.5%(81/167);职业健康体检异常率为85.1%(222/261)。所监测单位职业病危害主要集中在建材业、矿山开采业、机械制造业,有害因素中以粉尘、噪声最为严重。大部分用人单位未落实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结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状况堪忧,存在职业病发生的隐患,应强化职业卫生责任和执法职能。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某区2009年25家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斌  冯建锋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575-1576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区2009年25家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职工的职业健康情况。方法按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规定的项目进行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在检查的4676人中,2739人有1项或多项结果异常,异常检出率为58.58%。该区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为噪声、高温、粉尘、苯系物等。其中接触噪声人数最多,占总检查人数的53.64%。接触噪声作业人员中,有21人属于噪声作业职业禁忌证,不宜从事噪声作业,占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0.84%。接触苯系物作业人员中,有9人属于观察对象,占接触苯系物作业人员的0.65%。接触粉尘作业人员中,有1人需要调离粉尘作业工种,占接触粉尘作业人员的0.22%。结论该区职业健康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监测,应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贯彻和执行力度,提高工人和企业的职业病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全面了解济南铁路局劳动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掌握有害接触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发放调查表,对济南铁路局管辖内27家铁路单位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27家铁路企业有职业病危害作业固定点323个,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粉尘、噪声、高温、电离辐射和有毒物质。调查的30项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中,25项建有率超过50%。调查的接触职业病危害的6984名职工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0.19%,高血脂罹患率为29.84%,高血糖患病率为6.27%,脂肪肝患病率为32.57%,肝囊肿患病率为6.29%,肝血管瘤患病率为1.78%,肾结石患病率为2.10%,肾囊肿患病率为4.45%,血红蛋白降低率为1.33%,白细胞减少率为0.37%,血小板减少率为0.43%。[结论]铁路单位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作业监测管理规定措施建有率较低;接触职业病危害的职工的脂肪肝和高血脂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并探讨对策,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丰台区存在职业病危害的144家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4家企业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4 974人,占实际从业人数的15.36%,其中大型企业1 683人(33.84%),中型企业1 558人(31.32%),小型企业1 733人(34.84%);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女工521人,占实际从业人数的1.61%,其中大型企业200人(38.39%),中型企业195人(37.43%),小型企业126人(23.15%)。设置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的企业有106家,占总数的73.61%;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企业141家,占总数的97.92%;以中型企业中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比率最低,为89.29%;车间及班组配备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企业102家,占总数的70.83%;制定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计划的企业112家,占总数的77.78%,以小型企业的职业卫生培训人员率最低,为43.51%;建立实施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管理制度的企业94家,占65.28%;以小型企业建立实施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管理制度的比率最低,为60.19%。结论北京市丰台区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中,中、小型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较为薄弱,是今后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单位,一方面需要用人单位认真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督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