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前来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1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组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为87.3%,对照组为6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阳性检出率(55.17%)、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阳性检出率(37.93%)、室性期前收缩成对阳性检出率(43.10%)、房性期前收缩成对阳性检出率(32.76%)与短阵室上速阳性检出率(31.03%)等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7.24%、20.69%、15.52%、10.34%与6.9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与测评冠心病心律失常严重程度,过程简洁,精确性与阳性检出效率高,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析心电图检查在重度子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3 月期间于景 德镇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 60 例重度子痫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 60 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 两组研究对象均给予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入组前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室性期前收缩、 T 波改变、低电压、Q–T 间期延长、房性期前收缩、短 P–R 间期、电轴左偏),并根据心电图结果,给予观察组解痉、 镇静等治疗,后比较两组入组 1 周后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以及分娩后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胎盘早剥、产后出 血、新生儿窒息、早产、剖宫产)。结果:入组前,观察组患者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入组 1 周后,两组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 母婴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通过心电图持续性监测,能及时了解重度子痫患者的 心电图异常改变,并予以针对性治疗,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心率,纠正心电图异常,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湛江 中心人民医院在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60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 者 30 例,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最终诊断效果。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接受诊断后的满意程度、诊断有效率、心肌缺血诊断率以及心率失常诊断率,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效果较好,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 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则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结果: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率,对于判断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情况及预防猝死、指导用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 2015 年 4 月至 2018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86 例老年人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本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胺碘酮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 例: 未应用胺碘酮治疗)与观察组(43 例:应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短阵室性心动过 速数、室性期前收缩数、QTc 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1 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数比对照组低、室性期前收缩数比对照组低、QTc 间期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 3 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 97.67 % 高于对照组的 83.7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33 % 低于对照组的 23.2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可显著提升 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洛阳东方医 院 2018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收治的 76 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胺碘酮联合 利多卡因方案给药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8 例,给予利多卡因治疗)与观察组(38 例:应用联合用药方案),比较两 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给药后 QT 离散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R 间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给药后总有效率(94.74 %)显著高于对照组(73.6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给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0.53 %)低于对照组(28.9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急性 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方案给药治疗效果优于利多卡因给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平面 QRS–T 夹角的价值和特点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 2018 年 4 月至 2020 年 2 月 来霞浦县医院就诊的 120 例冠心病患者开展研究,依照心电图平面 QRS–T 夹角分成 A 组(心电图平面 QRS–T 夹角< 50 °, 40 例)、B 组(心电图平面 QRS–T 夹角在 50 ~ 100 ° 之间,40 例)以及 C 组(心电图平面 QRS–T 夹角> 100 °,40 例), 对比三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平面 QRS–T 夹角。 结果: C组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高于 A 组、B 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B 两组间的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B、 C 三组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B、C 三组的室性期前 收缩发生比率都比较高。治疗前,C 组的心电图平面 QRS–T 夹角大于 A 组、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B 组的心电图平面 QRS–T 夹角大于 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治疗后的心电图平面 QRS–T 夹角都小 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C 组的心电图平面 QRS–T 夹角大于 A 组、B 组;B 组的心电图平 面 QRS–T 夹角大于 A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随着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平面 QRS–T 夹角的增加而增加,给予患者有效治疗可显著减少其心电图平面 QRS–T 夹角。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究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9 年 7 月至 2021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 较单一心电图检查(单一组)和心电图联合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组)的诊断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的阳性诊断 率为 100 %(60/60),与单一组的 95 %(57/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组患者的左室增大、左室肥 厚、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弹性减退检出率均高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ST–T 改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心电图应用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中效果明显,且与心脏彩 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查可提升诊断效果及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分析美托洛尔加胺碘酮对冠心病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 82 例冠心病并心律失常患者,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 例。对照组 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加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律失常发作情况、心电图指标、心功能指 标、血液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发作频率、心室率与 QT 间期离散度均低于对照组, 心律失常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 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低于对照组,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美托洛尔加胺碘酮可进一步减少冠心病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律失常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并可改善患者 心功能指标和血液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59例,另选取无糖尿病冠心病患者59例,对比2组患者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率以及观察组动态与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与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相比常规心电图显著提高,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的阳性率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检出率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平均心率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心率变异指数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动态心电图对糖尿病性冠心病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对疾病早期及时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评定动态心电图检测在心源性晕厥患者临床诊断过程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 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5 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 100 例怀疑存在心源性晕厥的患者,对全部患者实施静态心电图检测和动态心电图检测, 评估两种方法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准确率、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度,调查各个群体出现心律失常具体状况。结果:怀疑 存在心源性晕厥的患者中,最终临床诊断阳性 81.00 %,阴性 19.00 %。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80.00 %)高于静态心电图 (67.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动态心电图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准确率、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度均高 于静态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心源性晕厥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的几率 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心源性晕厥阳性患者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单纯性房室期前收缩的几率比心 源性晕厥阴性患者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于心源性晕厥患者临床诊断过程中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 表现出较好诊断价值,具有比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诊断灵敏度及诊断特异度。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方案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中的实施效果及对心功能、心律失常指 标的影响。 方法:选取佳木斯市中心医院 2019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1 月期间收治的 52 例 CHF 患者,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 照组和观察组,各 26 例。对照组实施米力农+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实施心脏再同步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 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律失常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 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LVFS、LVEF、 SV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颤动及 QRS 时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颤动及 QRS 时限均低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心脏再同步治疗方案用于 CHF 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比较心源性晕厥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监测的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60 例心源性晕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在院期间的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以及常规心电图检测 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种心电图模式的检出率,并分析心源性晕厥诊断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的心源性晕厥检出率与常 规心电图方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种心电图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针对心源性晕厥患者对其开展动态心电图检测的效果与开展常规心电图检测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 诊断结果方面两种方法同样也无显著差异,因此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的需求对不同的心电图检测方法 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分析美托洛尔加胺碘酮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情况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 性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于莆田市秀屿区医院诊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 100 例为研究对象,按救治方案 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托洛尔加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 者治疗的效果及对心律失常发作情况、心功能的影响。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4.00 %,高于对照组的 7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心律失常发作持 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心功能指标值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 组患者 QT 间期离散度(QT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美托洛尔加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可改善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情况和 心功能,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茂名市人 民医院收治的 118 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9 例。对照组施以常规药物治疗, 观察组施以胺碘酮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心电图异常持续时间、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心电图异常持续时间、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不齐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目的:探析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行通阳法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泉州国宇医院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2 月期间接收的 116 例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各 58 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疗法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通阳法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和证候积分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 为 93.10 % 高于观察组的 79.3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心电图改善率为 94.83 % 高于的对照组 81.0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观察组的证候积分情况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者行通阳法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心 电图指标,稳定及缓解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应用胺碘酮联合抗阻训练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佳木 斯市中心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86 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 所有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3 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抗阻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治疗 前后的心脏功能、6 min 步行试验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 内径(LVEDD)、心输出量(C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LVEF、CO 高于 对照组,LVEDD 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6 min 步行试验距离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6 min 步行试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给予胺碘酮联合抗阻训练,能够促进其心功能的恢复,且提高活动耐力,进一 步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调脉合剂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气阴两虚兼血脉瘀热型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共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脱落4例,完成随访91例,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在冠心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调脉合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和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等疗效性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疗程4周。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减少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Lown分级改善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心率变异性指标升高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心电图QT离散度值改善较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同治疗前比较,两组均能改善中医证候,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其中治疗组气短、乏力、口干喜饮、舌象、脉象单项积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调脉合剂不仅可以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在调节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也表现出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 探讨 1.5 T 磁共振(MRI)动态增强曲线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血清癌胚抗原(CEA)在乳腺癌 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 2016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信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同时收集 同期本院接诊的 60 例乳腺良性病变者进行比较,前者作为观察组,后者作为对照组。以 1.5 T MRI 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 两组动态增强曲线、DWI 图像,并检测两组血清 CEA 指标水平,以手术病理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探讨动态增强曲线联 合 DWI、血清 CEA 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动态增强曲线中时间 – 信号强度曲线议Ⅲ型为主,对照组以Ⅰ型为主,组间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DWI 扫描的表现扩散系数(ADC)值低于对照组,血清 CEA 高于对照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5 T MRI 动态增强曲线联合 DWI、血清 CEA 诊断乳腺癌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单一 诊断检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1.5 T MRI 动态增强曲线联合 DWI、血清 CEA 应用于乳腺癌的 诊断中,可显著提升乳腺癌的检出率,减少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目的:探讨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辉县市人民医院收治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 18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90 例, 均予以 hs–CRP、血常规联合检测;对照组 90 例,仅予以血常规检测。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阳性检出率为 97.78 %(88/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3.33 %(75/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肺炎、肠炎、脑膜炎 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儿的泌尿系感染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 0.05)。 结论:hs–CRP 联合血常规检测有利于提升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阳性检出率,还可进一步提升鉴 别诊断能力,有利于提升临床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