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南药学》2019,(8):1301-130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颅内感染的药学监护模式及在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1例XDR-AB颅内感染成功治疗案例,结合相关指南和文献报道,结合抗菌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特点,从品种选择、剂量疗程确定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入手开展药学监护,协助医师制订治疗方案。结果 XDR-AB颅内感染应选择敏感、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方案。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制订了美罗培南+多黏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治疗方案,最终患者颅内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临床药师可充分利用药学知识,协助临床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XDR-AB颅内感染患者实施药学监护,提高XDR-AB颅内感染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颅内感染的药学监护模式.方法:通过2例MDRAB颅内感染成功治疗案例,结合相关指南和文献报道,综述MDRAB颅内感染的治疗策略,并介绍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完善治疗方案的过程.结果:MDRAB引起的颅内感染应选择敏感、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并尽早去除植入的异物和脑脊液引流管.临床药师可从抗菌药物选择、抗感染治疗疗程等方面作为切入点,为患者开展药学监护.结论:对MDRAB颅内感染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可优化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并督促医师用足疗程、尽早去除植入的异物和脑脊液引流管,提高MDRAB颅内感染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樊蓉  党大胜  史国兵  李楠  侯冠昕 《中国药房》2012,(46):4412-441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与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对1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伴肺部感染患者从药物选择、不良反应、相关指标监测等方面开展药学监护。结果:通过本次药学监护,对颅内感染伴肺部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选择有了进一步认识,在药师的积极参与下治愈了患者。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可更有效地治愈患者,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导致的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手术科室的抗感染治疗与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针对1例骨科腰椎间盘突出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临床药师从药物选择、给药途径和剂量、疗程、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为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结果:在临床药师的积极参与下,成功治愈患者,使临床对颅内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选择有了进一步提高。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向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开展药学监护,可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宪军 《安徽医药》2015,(5):1010-1012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方法和意义。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会诊,从抗菌药物的选择、给药方案的制定、不良反应的防范与处理等方面为患者提供全程动态药学监护。结果结合患者临床状况进行动态药学分析,临床药师能够预测并解决在治疗中与药物相关的问题,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协助医师制定用药方案,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可在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覃燕玲 《中国药房》2011,(30):2878-288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与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针对1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临床药师从药物选择、给药剂量、疗程、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为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结果:本次药学监护取得了明显效果,提高了药物治疗水平。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向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开展药学监护,可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抗感染药学》2017,(1):112-114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1例脑室造瘘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方法: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从药物选择、用药剂量、不良反应的监测等方面出发,为患儿提供个体化抗感染治疗方案的药学监护。结果:药学监护有助于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和患者预后质量。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开展药学监护,可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脑室造瘘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实施药学服务的过程,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与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针对具体病例从药物选择、给药剂量、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结果:本次药学监护取得明显效果,提高了临床药物治疗水平。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深入临床直接面向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开展药学监护,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参与对1例前交通瘤和双侧脑室引流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治疗,探讨多重耐药菌颅内感染病例的药学监护点,分享抗菌药物应用得失体会。方法 临床药师在患者治疗中给予抗感染治疗方案建议,分析患者病情和感染因素,调整抗菌药物,联合脑室内和鞘内阿米卡星给药,并进行全程药学监护。结果 临床医师采纳药师建议,患者颅内感染得到控制,并且没有出现器官功能的损伤和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康复出院。结论 术后颅内感染治疗应注重去除感染因素,依据药敏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药学监护下适时启用和停用局部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药学监护是指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为目的,药师直接提供与药物治疗有关的服务[1:177].开放性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及全身性疾病使得脑的外周组织和血脑屏障受到破坏等因素使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2].本人作为神经外科临床药师,是医疗团队成员之一.2008年11月,本人对一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现将药学监护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化脓性心包积液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化脓性心包积液患者在抗感染药物的选择、药物浓度测定、药物不良反应观察、药源性疾病诊断和预防等方面实行药学监护。结果:在常规抗感染治疗中,临床药师针对患者的耐药情况及药物抗菌谱特点,建议将抗感染药物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调整为万古霉素、奥硝唑;并对万古霉素使用期间所致的药物热、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医生采纳临床药师建议后,患者相关症状得到缓解。结论:临床药师应与临床医师密切合作,积极开展药学监护,协同临床优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2.
方伟  ;黄道秋  ;龙恩武 《中国药房》2014,(34):3248-325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颅内感染患者安全、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方法:针对1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为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因颅内压高而应用甘露醇、呋塞米等,本身肾脏负担大,且应用万古霉素治疗过程中出现肾脏损害,为减轻肾损害而减少万古霉素剂量患者感染出现反复。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建议使用利奈唑胺,并进行药学监护。结果:患者感染最终得以控制,肾功能也逐渐恢复。结论:临床药师参与疾病治疗工作可提高药物疗效,避免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重症监护室重症患者药物治疗实践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病毒性脑炎伴癫痫发作的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关注患者用药方案中抗病毒药物及抗菌药物的选择、抗癫痫药物相互作用及药品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协助医师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结果:20 d后,患者一般状态较前明显好转,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转入康复科继续治疗,1月后康复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对病毒性脑炎伴癫痫发作的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可以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体现临床药师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怡  宋香清  罗浩  阎敏 《中国药房》2014,(10):949-952
目的:提醒临床医师在使用头孢吡肟时加强对其神经毒性的监测,探讨临床药师在指导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分析头孢吡肟的药动学特征、抗生素脑病症状出现的神经系统毒性表现及其诱发的作用机制,并根据现有不良反应报告,对该药的选用或替换提出合理用药建议,在脑病症状出现后及时提出行血液透析,缓解患者症状。结果:通过临床药师的建议,患者的感染症状迅速得到控制,脑病症状迅速得到缓解。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对特殊用药人群的药学监护,在合理用药和抗生素脑病治疗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梁宇  韩吉  姜明燕 《中国药房》2014,(30):2876-287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及开展药学监护的切入点。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7月期间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治疗的33例患者进行药学监护,临床药师开展了多方面的药学监护,包括抗栓治疗监护、肾功能监护、预防感染、药物相互作用监护等。结果:多数患者发生轻微的指标异常或不适,有并发症或药品不良反应者共10例,其中1例患者同时发生血小板下降和肌酐升高,2例患者发生的指标异常及不适症状经鉴别为药品不良反应所致。药学监护的开展帮助医师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和药品不良反应,优化了治疗方案,取得较好效果。结论:行IABP术的患者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肾功不全、感染等并发症,且此类患者病情危重、应用药物品种繁多、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大,临床药师可从这些方面入手开展药学服务,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6.
危重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药学监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海燕  董亚琳 《中国药房》2010,(30):2878-288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重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危重患者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病原菌分布、细菌耐药情况、治疗结果及进行药学监护的情况。结果: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危重患者感染后治疗困难。结论:临床药师应深入临床,发挥药学专长,加强药学监护,参与危重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方案的制订,这对于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防止耐药菌株产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基于循证方法对1例肺癌伴脑转移患者实施药学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应用文献证据为临床提供治疗建议,更好地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在1例肺癌伴脑转移患者的药学监护过程中,在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通过检索Pub Med、CNKI数据库,选择高证据等级的文献作为评价患者用药方案的依据。首先评估了患者使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方案的预期收益;其次依据癌症支持治疗多国协会(MASCC)指南就吉非替尼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出了预防措施;再次通过各类药学检索工具发现和预防了利培酮和昂丹司琼合用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医师在靶向药物选择、不良反应预防以及用药方案调整等方面均采纳了临床药师的建议,避免了抗精神病药与止吐药合用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使吉非替尼引发皮疹的严重程度大幅减少,从而保证了患者治疗过程顺利;患者脑转移症状最终得以控制,顺利出院。结论:以循证药学为基础的药学监护,使药师和医师在药物治疗方面更容易达成共识,同时也保证了药学监护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