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陈龙林 《河北医学》2012,18(4):462-464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探讨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入院的120例60岁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临床特点、病因和治疗方法.所有患者经手术证实为急性肠梗阻.结果:老年肠梗阻的病因中,肠道肿瘤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肠粘连,再次是腹外疝.120例患者中绞窄性肠梗阻者27例,术后并发症者23例,死亡5例.结论:明确老年肠梗阻的主要病因,有助于正确的评估及准备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及时诊治老年人合并疾病,有效减低老年患者术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5年5月-2010年12月收治的75例经手术证实、60岁以上的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肠梗阻的病因中:肿瘤32例,肠粘连25例,肠扭转6例,肠套叠4 例,肠腔内粪石、异物3例,结肠传输障碍3例,腹外疝2例,术后并发症26例,死亡6例.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 肿瘤,肠粘连分别为第一、二位的病因.重视老年患者合并的全身疾病及加强围手术期治疗,早期诊断、合理手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李健 《吉林医学》2012,33(6):1241-1242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分布及临床诊治特征,为疾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例资料。结果:黏连性肠梗阻(45.0%)、肠道恶性肿瘤(21.7%)及腹外疝(13.3%)是导致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经手术,95.0%(57/60)的患者治愈出院。结论:术前诊断与正确的术式选择是控制老年急性肠梗阻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王国美  倪庆 《当代医学》2016,(24):61-62
目的 探究老年急性肠梗阻特点并通过分析其临床诊治寻求提高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生存几率的治疗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探寻最优诊治办法.结果 术后肠粘连、结肠肿瘤和腹外疝是导致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在对全部患者行针对性急性肠梗阻治疗后,56例患者生命得以挽救,4例患者死亡,救治成功率93.33%.死亡病例死因如下:(1)个人问题延误手术时机(2例);(2)术后并发重症肺炎,致败血症(1例);(3)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存活的56例患者中,2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加之并发症所致死亡2例,并发症发病率38.33%(23/60).其中,轻中度电解质紊乱患者9例(39.13%),肺部感染4例(17.39%),器官功能轻度衰竭4例(1 7.39%),腹部刀口开裂2例(8 70%),胃溃疡并出血2例(8.70%).结论 老年急性肠梗阻病症具有不典型性特征,临床表现无法真实反映患者病重程度,且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多,并发症发病率高,临床需对此加以重视.在给予患者手术治疗时,需科学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重视围手术期治疗,以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及并发症发病几率,提高治愈可能.  相似文献   

5.
韩羽  秦入金  祁昌信  孙运良 《吉林医学》2012,33(31):6825-6826
目的:探讨老年性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治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老年性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治疗方式以及预后。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以腹胀、腹痛为主。引起肠梗阻的病因中以肿瘤为最多见,其次为肠粘连、嵌顿性疝以及粪石嵌塞。行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33例;治愈47例,死亡1例。1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老年性急性肠梗阻常见病因为肿瘤、粘连、嵌顿疝为三大主要原因,积极的手术治疗对患者愈后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病因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09年5月老年性肠梗阻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老年肠梗阻的常见病因依次为肠道肿瘤(61.3%),肠粘连(21.0%),嵌顿性疝(4.8%),麻痹性肠梗阻(4.8%),肠套叠(3.2%),病因未明(3.2%),异物梗阻(1.6%)。56例进行手术治疗,死亡2例(病死率3.2%)。结论:重视对高龄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术式,做好围手术期的准备是减少老年性肠梗阻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邓友松  赵福英 《重庆医学》2013,(29):3556-355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寻找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62例经手术证实的60岁以上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结果引起肠梗阻的病因中,肠粘连24例(38.7%),肿瘤18例(29.0%),腹外疝12例(19.3%),肠扭转4例(6.5%),其他原因4例(6.5%)。其中绞窄性肠梗阻10例(16.1%),术后有并发症28例(45.2%),死亡4例(6.5%)。结论围术期处理、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方式能降低老年急性肠梗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老年急性肠梗阻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欣 《吉林医学》2012,(10):2028-202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收治的76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治愈21例,均为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55例,粘连性肠梗阻4例,肠道肿瘤32例,嵌顿疝15例,肠扭转2例,麻痹性肠梗阻2例。治愈、好转74例,术后切口感染6例,吻合口瘘1例,肺感染7例,死亡2例。结论:肠粘连、肠道恶性肿瘤、嵌顿疝为老年人肠梗阻主要病因,根据病因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正确的手术术式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3年5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10例经手术证实、60岁以上的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肠梗阻的病因中:肿瘤53例(48.2%),肠粘连25例(22.7%),腹外疝15例(12.6%),肠扭转6例(5.5%),肠套叠4例(3.6%),肠腔内粪石、异物5例(4.5%),肠系膜血管栓塞2例(1。8%)。术后并发症39例次,占35.5%,死亡8例,占7.3%。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肿瘤,腹外疝、肠粘连分别为第二、三位的病因。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重视老年患者合并的全身疾病,早期正确诊断、合理手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林忠生 《微创医学》2003,22(3):310-311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9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以中老年为主,前4位病因分别是肠粘连35例(36.84%)、腹外疝嵌顿16例(14.73%)、肠肿瘤14例(10.15%)、肠扭转7例(7.36%).死亡3例,病死率3.15%.结论对肠梗阻采取保守性治疗无效时,应及时行手术治疗,以预防ARDS、MODS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外科治疗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9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39例肠道肿瘤和18例肠粘连,分别占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主要病因的56.52%和26.09%;54例(78.26%)合并基础性疾病,其中14例伴有两种以上的基础性疾病.患者痛程(从感觉到疼痛等症状到就医确诊的时间)8h~13d.患者中42例(60.87%)手术时出现耐受力问题(出现严重负氮平衡、水、电解质失衡或酸碱失调、非正常血压等);4例(5.80%)死亡;15例(21.74%)有并发症.[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就诊不及时和手术耐受能力下降等;及早诊断、及早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方式并加强围手术期治疗,可降低手术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 总结老年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探讨老年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60岁以上肠梗阻并行手术治疗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③结果 68例中引起机械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为肠道肿瘤、肠粘连及嵌顿疝.均获治愈或缓解,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因伴存其它系统疾病死亡2 例(3%).④结论 老年人急性肠梗阻临床表现不典型,多由肿瘤引起.应强调术前正确评估病情,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恰当术式.  相似文献   

13.
常嘉荣 《吉林医学》2014,(5):1019-102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粘连性肠梗阻(54.6%)、肠道恶性肿瘤(22.7%)和腹嵌顿疝(13.7%)是导致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手术治疗治愈率为93.33%,病死率为6.67%;而非手术治疗,治愈率为85.71%,病死率为14.29%。记录两种方法的治愈例数和死亡例数,以观察其有效性。结论:高龄患者合并症多,及时诊断、合理治疗,正确的术式选择是控制老年急性肠梗阻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肠梗阻患者的病因及其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103例老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断过程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患者中机械性肠梗阻57例,动力性肠梗阻19例,血运性肠梗阻4例;腹腔内恶性肿瘤性肠梗阻33例,占32.04%;38例为粘连性肠梗阻,占36.89%。保守治疗23例,占22.33%;手术治疗80例(77.67%);治愈患者99例,治愈率为96.12%。结论:老年性肠梗阻患者病因以肠粘连及腹部肿瘤为主;根据其病因的不同选用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金德  孙玉成  金恩鸿 《吉林医学》2003,24(6):513-514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肠梗阻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2年3月至2002年3月间收治的70岁以上急性肠梗阻患者10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病因中肿瘤患者占61.9%(65/105),其次肠粘连15.2%(16/105),肠扭转7.6%(8/105),粪块堵塞5.7%(6/105),腹外疝4.8%(5/105),肠麻痹2.9%(3/105),肠系膜血管疾患1.9%(2/105)。术后并发症发生59.1%(62/105),手术病死率18.1%(19/105)。结论:肿瘤是高龄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其临床表现有一定特点,这群病人多伴衰弱、并存病多,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尤其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6.
手术治疗47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治疗的47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患者中结、直肠肿瘤21例,肠粘连12例,腹内、外疝嵌顿7例,肠扭转、粪石嵌顿各2例,肠套叠、憩室炎、坏死性降结肠炎各1例。术后并发症10例,发生率21.28%;围手术期死亡2例,死亡率4.26%。结论对无手术史且排除疝嵌顿的肠梗阻首先考虑肿瘤可能。完善病史和仔细体检、腹部立卧位摄片和腹部CT检查是提高诊断水平的常规措施。老年急性肠梗阻病情复杂,伴发疾病多,体质差,应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时把握手术时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有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20年来我院成人急性肠梗阻发病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雄  刘长安  高根五  周洪伟  余永康 《重庆医学》2002,31(11):1081-1083
目的 了解 2 0年来我院成人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发病及诊治情况。方法 将 1980~ 1999年我院住院手术的成人急性肠梗阻 5 6 6例 ,分为前 10年组 (A组 )和后 10年组 (B组 ) ,比较发病原因等情况 ,结果用t检验或 χ2 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1)主要病因为嵌顿性腹外疝 (44 .35 % )、肠粘连 (2 7.5 6 % )和结肠肿瘤 (15 .5 5 % ) ;嵌顿性腹外疝和结肠肿瘤患者年龄分布集中在 6 0~ 80岁 ,而肠粘连患者较分散 ;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 ,死亡率为 2 .12 %。 (2 )与A组比较 ,B组结肠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肠粘连发病率减少 ,手术前后病因诊断符合率提高 ,由结肠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一期吻合增多 (P <0 .0 5 )。结论 嵌顿性腹外疝、肠粘连和结肠肿瘤是引起急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 ,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 ;后 10年结肠肿瘤引起的急性肠梗阻明显增多 ,手术前后病因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 ,结肠癌的手术方式一期吻合增多。  相似文献   

18.
李青春 《中外医疗》2008,27(20):146-146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诊治方法,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方法 收集总结1997年12月至2007年12月间,86例60岁以上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主要病因为肠粘连、肠肿瘤和腹外疝.术后并发症16例,死亡5例.结论 早诊断适时手术,加强固手术期及术中处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特点。方法对199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0岁以上经手术证实的急性肠梗阻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者中恶性梗阻29例(占51.8%),肠粘连11例(占19.6%),腹外疝7例(占12.5%),肠扭转3例(占5.4%),肠系膜动脉栓塞2例(占3.6%),其它4例(占7.1%)。术后出现并发症19例(占34%),死亡2例(占3.6%)。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以恶性梗阻多见,合并症多,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治疗的关键,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林忠生 《医学文选》2003,22(3):310-311
目的 探讨急性肠梗阻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9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以中老年为主,前4位病因分别是肠粘连35例(36.84%)、腹外疝嵌顿16例(14.73%)、肠肿瘤14例(10.15%)、肠扭转7例(7.36%)。死亡3例,病死率3.15%。结论 对肠梗阻采取保守性治疗无效时,应及时行手术治疗,以预防ARDS、MODS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