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信息管理系统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E-care软件建立重症监护信息管理系统,对医院重症患者进行护理质量管理。选取医院收治的1 122例住院患者,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86例)和对照组(536例),观察组应用重症监护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护理质量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和护理工作方式,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考核中护理文书书写正确率等6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573,x~2=24.370,x~2=28.528,x~2=19.343,x~2=28.435,x~2=51.899;P<0.05);观察组书写填单时间指标中监控参数等7项内容用时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293,t=84.276,t=106.083,t=66.141,t=73.674,t=55.199,t=104.775;P<0.05);观察组绩效及质量控制数据统计指标中工作量统计等7项内容用时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465,t=254.673,t=210.324,t=158.617,t=416.041,t=392.893,t=336.750;P<0.05)。结论:重症监护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提高重症患者护理管理质量和护理服务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接收行IABP治疗的112例急性心梗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插管前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服务质量。结果:观察组出院前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6,t=3.381,t=2.852;P<0.05);观察组肢体缺血率、伤口感染率及心力衰竭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73,x~2=4.148,x~2=4.846;P<0.05);观察组IABP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2,t=2.741;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医生认可度及护理规范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9,t=3.154,t=4.134;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提高IABP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提升相关护理工作人员的整体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标准化操作流程管理方法在护理继续教育会务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在2017年华美护理学术论坛继续教育学习班中实行标准化操作流程管理方法,随机抽取80名学员作为观察组,以2016年同一学习班随机抽取的80名学员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学员在宣传通知(t=3.01,P0.05),报名流程(t=2.23,P0.05);人员态度(t=2.01,P0.05);会场布置(t=2.24,P0.05);课程内容(t=2.17,P0.05);课程时间(t=2.08,P0.05);用餐茶歇(t=2.28,P0.05);住宿安排(t=2.93,P0.05);学分发放(t=2.50,P0.05);突发情况(t=2.35,P0.05)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总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4,P0.05)。观察组学员再次参会意愿性(66.25%)高于对照组(4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P0.05)。结论使用标准化操作流程管理护理继续教育会议,能提升学员的满意度,增强再次参会的意愿,有助于学员学有所获,并提高会务的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病案信息化管理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实施病案信息化管理的患者54 151例为观察组,在医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疗,同时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未施行病案信息化管理的患者56 668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科室满意度和病案管理差错。结果相较于对照组44 778例(79.02%),观察组的病案管理总满意度为51641(95.36%),对比χ^2值为6 544.737 0,P=0.000 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现2 340次(4.32%)病案管理差错,对照组6 660例次(11.7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中建立病案信息化管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临床科室满意度,应用效果良好,降低病案管理差错,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该院西药房在2018年5月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随机抽取管理前后的500份处方进行观察,管理前作为对照组,管理后作为观察组,对比药物管理错误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药品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药物管理错误发生率为1.00%(5例),对照组是3.40%(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9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是98.60%(493例),对照组满意度是94.00%(47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47,P<0.05);观察组药品管理质量评分为(96.8±3.2)分,较之对照组的(90.1±3.8)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57,P<0.05)。结论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应用于医院西药房管理可以显著降低药品管理错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S管理对神经内科护理安全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该院神经内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共400例,护士3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施行6S管理,两组就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护士的工作压力指数、职场正念评分、职业满意度。结果 (1)观察组的护理差错事件总发生率1.50%低于对照组的7.00%(P<0.05),其护理总满意率97.50%高于对照组91.00%(P<0.05)。(2)观察组阶段护士的工作压力指数较对照组阶段降低(P<0.05),其职场正念评分、职业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阶段增高(P<0.05)。结论 6S管理用于神经内科可减少护理差错事件,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还可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提升其职场正念、职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管理模式在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评估和预后改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临床收治的68例食管癌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健康管理模式。自制认可度与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预后改善认可度和护理满意度,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QOL)量表和广泛性焦虑量表-7(GAD-7)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改善的认可度、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治疗依从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0 d的QOL和GAD-7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0,t=3.222;P<0.05);观察组治疗后发生并发症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73,P<0.05);观察组预后改善的认可度、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治疗依从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5,t=4.472,t=2.365;P<0.05)。结论:全程健康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焦虑状态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在治疗中的应对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全过程价值链分析理论在医用耗材采购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临床常规使用的263种类型的医用耗材,按照管理周期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成本控制分析理论设定成本限额进行开支费用控制;观察组采用全过程价值链管理模式从采购和使用的多个环节制定价值链分析内容和控制策略,通过阶段式评估进行管理对策调整和优化。自制调研问卷对医用耗材采购相关人员进行临床服务满意度调研,对比两组采购过程规范性、临床服务满意度和成本控制有效性。结果:观察组医用耗材采购资料齐全率、招标合规率、供货执行率和验收准确率分别为(91.19±5.55)%、(94.02±4.31)%、(94.64±5.12)%和(96.27±4.99)%,且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6,t=3.310,t=4.201,t=3.326;P<0.05);临床科室、物资采购中心、医学工程科和财务科相关人员对观察组医用耗材采购临床服务满意度分别为(93.11±4.52)%、(94.63±3.26)%、(92.76±4.23)%和(93.45±3.51)%,且均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相似文献   

9.
李晨 《中国卫生产业》2021,(4):116-118,122
目的对精神科护理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护理专业200名学生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100名对照组和100名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将两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后观察组学生考核成绩为(85.64±7.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5.64±7.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37,P<0.05);且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21,P<0.05);教学效果评价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设计基于云计算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实现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信息化和数据化。方法:采用云计算的SaaS平台服务、Restful应用服务、RabbitMQ消息中间件和ElasticSearch搜索引擎,构建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选取医院在用的84台医疗设备,按照管理模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台。研究组采用基于云计算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自制医护人员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比较两组医疗设备故障次数、平均维修时间和医护人员对两种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医疗设备故障次数和维修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87,t=4.165;P<0.05);研究组医护人员对设备使用流程、维修管理和总体管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7,t=6.300,t=4.528;P<0.05)。结论:基于云计算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可实现医疗设备维修的信息化和数据化管理,确保临床科室设备安全有效运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对医疗设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数据的评价分析,探讨维修费用控制体系建设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2017年临床在用的5类798台医疗设备,按照维修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6台医疗设备采用传统的经验维修管理模式;观察组402台医疗设备采用基于PLM数据评价的维修费用控制管理模式。对两组医疗设备使用相关数据(成本效益核算、故障频率、故障自修统计和升级报废)进行分析,评估医疗设备维修费用支出不合理问题,建立其购置、使用、维修和升级报废等行为管理体系。结果:两组设备价值与维修费用均呈正相关,其中对照组为高度相关(r=0.896,P<0.01),观察组为中度相关(r=0.732,P<0.01);两组间的医学影像设备、电动医疗设备、手术室设备、医用电子设备和急救设备年度维修费用占比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4,t=2.108,t=2.446,t=2.640,t=2.272;P<0.05);两组间的医疗设备故障频率分析显示,观察组的自修频率高于对照组,而人为故障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73,x^2=73.73;P<0.01)。结论:PLM评价模式下的维修费用控制体系能有效降低医疗设备维修费用,提高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和医务人员的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医疗设备技术管理中频繁事项数据挖掘与亲和度、支持度和可信度指标的关联因素,探讨频繁事项数据挖掘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2018年5家三级医院的医疗设备技术管理数据,将2015-2016年在用的1452台医疗设备技术管理数据纳入对照组,2017-2018年在用的1602台医疗设备技术管理数据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技术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挖掘频繁事项和筛查频繁事项的关键影响因素,建立有效事项与无效事项的应对策略的技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管理模式的频繁事项数据。结果:观察组频繁事项中的有效事项和无效事项占比分别为88.45%和11.55%,对照组分别为85.33%和14.67%,观察组频繁事项数据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47,P<0.05)。结论:频繁事项数据挖掘管理模式优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医疗设备技术管理中可起到提升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研究趋势分析及评估模式在医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2018年医院设备购置预算、设备维修保养预算、信息化建设预算和临床科研预算4个归口的预算管理数据,将2015-2016两个年度的预算管理数据纳入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预算审批和考核模式管理,将2017-2018两个年度的预算管理数据纳入观察组,采用预算趋势分析及评估模式管理。预算执行数据通过HIS进行采集,临床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测评问卷调查临床医务人员对预算项目临床应用的满意度,对比分析两组预算执行率、临床效益指数和临床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预算执行率分别为93.95%(2048/2180)和92.51%(1889/2042),观察组预算执行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27;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效益指数分别为(120.1±6.18)%和(113.9±11.39)%,临床医务人员对预算项目的满意度分别为(92.1±3.80)%和(88.2±3.94)%;观察组的临床效益指数和临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4,t=-3.230;P<0.05)。结论:基于HIS数据建立的趋势分析及评估模式,可降低医院运行成本,优化临床资源配置,提高医院预算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郎朗 《医疗装备》2021,(1):25-27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医院医疗设备维护保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197件医疗设备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的96件设备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的101件设备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基于患者价值的远程医疗体系构建对肝癌患者行为意向及决策参与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1例肝癌患者,按照基于患者价值的远程医疗体系构建前后顺序,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6例肝癌患者纳入对照组,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35例肝癌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医疗体系管理;观察组构建并实施基于患者价值的远程医疗体系管理;采用3个量表对比分析两组肝癌患者的医疗行为意向、安全行为意向以及决策参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疗行为意向量表中共同参与意愿和共同参与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1,t=4.587;P<0.05);观察组在安全行为意向量表能主动提醒、能主动并反复提问和否认是医务人员自身事情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65,x^2=7.227,x2=10.745;P<0.05);观察组决策参与满意度量表中信息、交流协商、决策和总满意度及信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1,t=4.587,t=6.369,t=3.224;P<0.05)。结论:基于患者价值的远程医疗体系的构建能明显提高肝癌患者的医疗及安全行为意向,提高患者的决策参与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医疗器械三级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探讨其在临床疑似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临床在用的1830台(套)医疗器械,按照管理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896台(套)]和观察组[934台(套)],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三级质量控制管理,根据风险分析要素和评估值,将其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3类,制定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随访系统在耳鸣远期疗效跟踪随访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设计基于HIS的随访管理系统,搭建随访系统管理平台.选取医院收治的120例耳鸣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跟踪随访管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跟踪随访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HIS的随访系统进行跟踪随访管理,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对仪器实行精细化管理对超声刀使用和维护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4月~2020年8月手术室使用超声刀进行手术的129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9月~2021年1月手术室使用超声刀进行手术的133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超声刀常规管理,观察组予以精细化管理,对比两组超声刀的故障发生情况、维修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