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与其手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5年1 月至1999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胃癌初治患者782 例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比较血小板增高情况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应用Kaplan-Meier 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行Log-rank 检验,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血小板增高及其他临床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胃癌患者血小板增高发生率为11.4%(89/782),血小板增高发生率在不同性别、临床分期及组织分化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在不同年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无血小板升高与血小板升高的患者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75.0%vs 52.8%(P<0.01)、40.1% vs 16.9%(P<0.01)、28.9% vs 13.5%(P=0.002)。 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组织分化类型、病理分期、手术方式显著影响患者生存,而年龄、性别对生存期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手术方式及血小板计数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血小板升高的患者相对危险度(RR=1.454,95%CI:1.135~1.861,P=0.005)表明血小板升高患者死亡危险为血小板无升高者的1.454 倍。结论:血小板增高是影响胃癌初治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
陈鹏程  毛伟敏 《肿瘤学杂志》2014,20(12):999-1005
[目的]探讨初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小板增高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初治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前血小板计数,其中血小板增高组103例(血小板计数≥400×109/L),随机选择同期收治的血小板正常组100例作为对照,分析血小板增高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增高患者分化程度相对差(χ2=4.140,P=0.042),临床分期晚(χ2=4.656,P=0.031),淋巴结转移患者比例高(χ2=11.226,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治疗方式、血小板计数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因素,其中血小板增高患者3年生存率为18.2%,明显低于血小板正常患者的39.1%(χ2=10.684,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血小板计数、临床分期是初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小板增高是初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医师应特别关注治疗前血小板增高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小板增多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0年我院收治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33例合并血小板增多。结果:高血小板症与NSCLC的分期有关,Ⅰb期、Ⅱ期和Ⅲa期的发生率分别为21.05%、46.67%和71.43%(P〈0.05)。高血小板症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小板症预后差(P=0.000),TNM分期增加预后越差(P=0.0029)。Cox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小板症和TNM分期具有独立预后价值(P〈0.05)。结论:高血小板症与NSCLC的TNM分期有关,是影响NSCLC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4.
10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10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7.6%、8.6%、1.9%,中位生存时间为9.0个月(95%CI:7.9~10.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S评分、首诊伴脑转移、肝转移、骨转移以及治疗方式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S评分、首诊伴脑转移、治疗方式是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临床分期、PS评分、首诊伴脑转移、治疗方式可能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和简化合并症评分(SCS)两种方法评估合并症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693例65岁以上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生存情况,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吸烟状况、Karnofsky评分(KPS)、TNM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合并症情况(CCI、SCS)等因素;应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单因素对生存期的影响;采用log-rank法检验比较生存期之间的差异;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693例患者平均年龄70.4±4.0岁(65~86岁),确诊肺癌后中位生存时间为34.0个月(0.2~84.0个月),5年生存率为35.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状况、KPS、治疗方式、TNM分期、SCS与预后相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治疗方式、SCS是影响患者生存及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TNM分期、治疗方式、合并症等多种因素影响老年NSCLC患者的预后生存。老年肺癌患者多伴有合并症,SCS方法也许更适用于评估合并症对NSCLC的影响。重视并控制合并症,有助于改善预后,延长生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70岁以上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性别、体能状态、分期、病理类型、有无合并症、治疗方式等6个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能状态、分期、治疗方式与患者预后相关,性别、病理类型、有无合并症与预后无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期(P=0.013)和治疗方式(P=0.016)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不能手术的老年NSCLC患者的预后与临床分期、治疗方式有关,积极的放化疗较支持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Survivin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Survivin在判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病情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对NSCLC组织5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Surviv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各项临床因素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NSCLC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8.0%(39/50);Survivin在NSCLC组织的表达状况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布、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类、分化程度和p-TNM分期无关,P>0.05;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显示,Survivin的表达状况(P=0.035)、p-TNM分期(P=0.000)与患者的预后相关;生存率的多因素分析显示,Survivin的表达状况(P=0.027)、p-TNM分期(P=0.000)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NSCLC患者术后生存率受Survivin表达、p-TNM分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Survivin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全肺切除术后放疗的可行性及预后因素。方法:对67例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全肺切除术后残端阳性和/或淋巴结残留的患者行放疗和/或化疗,统计其生存率、副反应及死因。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1年生存率50.0%,3年生存率14.0%,5年生存率5.0%。Log-rank检验显示临床分期和放疗剂量显著影响长期生存率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分期、放疗剂量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对于NSCLC全肺切除术患者行术后放疗是可行的,但有必要作进一步的随机研究,选择更合适的模式以提高其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899例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的多因素生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i WD  Wen ZS  Su XD  Lin P  Rong TH  Chen LK 《癌症》2007,26(11):1231-1236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多学科治疗已有十多年.诊断技术及治疗策略的改进有可能导致NSCLC的预后影响因素的改变.本文探讨NSCLC完全切除术后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97年1月~2001年4月行完全切除术的899例NSCLC病例资料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全组5年生存率为43.5%,中位生存期48个月.其中ⅠA期、ⅠB期、ⅡA期、ⅡB期、ⅢA期、ⅢB期、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1.0%、60.3%、56.9%、45.7%、23.5%、20.8%、13.0%;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M分期、组织学类型、组织分化、腺癌Ⅱ期及Ⅳ期化疗、腺癌N2期术后纵隔放疗为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类型、T分期、N分期、M分期及腺癌N2期术后纵隔放疗是NSCLC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除T分期、N分期、M分期外,组织学类型及腺癌N2期术后纵隔放疗也是完全切除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2005年6月-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16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方法分析评价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KPS评分、手术与否、临床分期、治疗状况及治疗前血小板(PLT)、癌胚抗原(CE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与NSCLC患者的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表明,临床分期、治疗状况、血小板及血清癌胚抗原的水平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临床分期Ⅳ期、未治疗、PLT>300×109/L、CEA>5.0μg/L时,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5.524、16.096、3.563、2.607。结论:治疗前血小板、血清CEA的水平、临床分期及治疗情况是NSCLC患者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Rap1b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52例癌旁组织中Rap1b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Rap1b在6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2.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3.1%(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5)。结论:Rap1b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发挥癌基因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神经内分泌分化在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预后较差,近期研究发现非小细胞忡癌中有部分含有神经内分泌(Nemoendocrine,NE)颗粒,目前对含有NE颗粒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疗效国内外尚有争议。本工作综合应用电镜、免疫组化和影像学分析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对62例NSCLC患者进行含铂类方案1~2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通过影像学判定化疗疗效。然后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标本用光镜观察其组织病理学疗效、电镜观察NE颗粒、免疫组化法检测NE标记(CgA、Syn)。结果:本组病例NE标记阳性29例,阴性33例,阳性率为46.8%。在影像学上:NE分化阳性患者中有10例部分缓解(PR),19例为无效(NR);阴性患者中有5例为PR,28例为无效(NR),但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69)。在组织病理学上:NE分化阳性患者中有21例组织学有效;阴性患者中有10例达到组织学有效,NE分化阳性的NSCLC患者化疗后病理组织学疗效较阴性者好(P=0.023)。结论:NSCLC中NE分化阳性的患者对化疗较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iR-302b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6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52例癌旁组织miR-302b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miR-302b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与患者淋巴转移以及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5)。结论:miR-302b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低表达,提示其可能发挥抑癌基因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LncRNA AK126698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156例我院胸外科接受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癌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距癌组织>5 cm)。采用qRT-PCR检测NSCLC癌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AK126698相对表达水平;分析AK126698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预后生存情况,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良预后。检索Oncomine 和TCGA数据库挖掘有关AK126698在不同NSCLC芯片中的信息数据进行二次分析,探究AK126698在NSCLC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NSCLC癌组织中AK126698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AK126698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和肿瘤最大直径显著相关(P<0.05)。AK126698高表达组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率高于低表达组(Log-rank χ2=9.031,P=0.003)。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和AK126698表达水平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检索Oncomine数据库中共有7项研究包含821个样本涉及比较AK126698在NSCLC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与正常组织相比,AK126698在NSCLC中显著低表达(P<0.05),AK126698低表达患者总体生存时间较短,预后较差(P=0.014)。结论:NSCLC组织中LncRNA AK126698显著低表达,与临床分期和肿瘤最大直径显著相关,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望成为评估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5.
许晓兰  金问森  胡碧丹  刘善青  于敏  张妍蓓 《肿瘤》2011,31(10):942-945
目的:探讨蛋白质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cancerous inhibitor of protein phosphatase2A,CIP2A)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7例NSCLC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CIP2A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IP2A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NSCLC组织中CIP2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6.3%(74/97)]明显高于其相应的癌旁组织[5.2%(5/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P2A蛋白阳性表达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情况、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关系(P>0.05)。CIP2A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短于阴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IP2A蛋白表达、TNM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是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CIP2A蛋白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且其阳性表达与NSCLC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6.
VEGF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对1130例手术标本检测VEGF的表达状态。结果:1130例NSCLC石蜡标本中,VEGF阳性率为64%,不同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VEGF表达与NSCLC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COX回归显示:VEGF是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VEGF阳性患者手术后死亡的相对危险度是VEGF阴性患者的2.10倍(似然比检验,P〈0.05)。结论:VEGF表达状态是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VEGF阳性表达的肺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预后营养指数(PNI)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对免疫治疗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晚期NSCLC合并NAFLD患者47例,收集治疗前临床参数,计算BMI及PNI值,分析PNI最佳界值及 BMI、PNI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比较肥胖组和不同PNI组免疫治疗反应及效果。结果:晚期NSCLC合并NAFLD患者PNI最佳界值为44.15。ICI治疗总ORR为31.9%,DCR为61.7%;BMI<25 kg/m2和BMI≥25 kg/m2亚组ORR、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PNI和高PNI组ORR、DCR分别为13.3%、50.0%和64.7%、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L1表达、BMI值、PNI值是影响PFS的显著因素,肝转移、肿瘤分化、PD-L1表达、BMI是影响OS的显著因素。结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NSCLC合并NAFLD患者,基线BMI、PNI与生存改善相关。因此,基线BMI、PNI可能是未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与一些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化ABC法回顾性分析1964年1月~1994年12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开胸探查术后或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术后单纯放射治疗的95例非小细胞肺癌的PCNA表达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有PCNA表达,PCNA指数(PI)值平均为0.523,统计分析PI值与NSCLC原发灶所在部位、分型、分化、分期、放射敏感性及预后均无相关性,(P>0.05),但在分期分析中,有随分期愈晚,PI值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PCNA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原发部位、分型、放射敏感性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与分期、分化的相关性有待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MP-7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RT—PCR技术检测20名健康人外周血标本及60例晚期NSCLC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凝胶图像分析仪分析MMP-7结果。结果健康人外周血中的MMP-7(30.000)显著低于NSCLC患者外周血中的MMP-7(41.231)(P〈0.05);MMP-7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病理类型、肿瘤瘤体大小无关(P〉0.05);与肺癌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研究表明MMP-7是判断NSCLC侵袭转移生物学行为的一个好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ERCC1 C118T和XPD Lys751Gln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患者对含铂方案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诊为NSCLC的患者73例,在实施化疗前采取静脉血,提取DNA,行DNA测序、用PCR-RFLP方法检测ERCC1 C118T和XPD Lys751Gln基因型。所有患者均经含铂方案化疗,观察疗效,统计临床获益率,分析NSCLC患者ERCC1和XPD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含铂方案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ERCC1 C118TC/C、C/T和T/T基因型临床获益率分别为94.9%、71.4%和83.8%。基因型C/C临床获益率明显高于C/T、T/T(P〈0.05)。XPD Lys751Gln基因型Lys/Lys、Lys/Gln临床获益率分别为80.3%和75.0%。基因型Lys/Lys与Lys/Gln临床获益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2)。未检测到XPD Gln/Gln基因型。ERCC1 C118T、XPD Lys751Gln多态之间在对含铂方案的化疗敏感性方面无协同作用(P=0.134和P=0.236)。结论:DNA修复基因ERCC1 C118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NSCLC含铂方案化疗的敏感性有关,可作为预测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