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云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0):90-91
目的 分析胎盘早剥发生原因与诊断方法,探讨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7年,本院胎盘早剥72例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临床处理结果。结果 胎盘早剥临床表现多样,产后对母儿影响大,围生儿死亡率15.3%。结论 重视不典型临床表现的胎盘早剥,对无原因胎心异常伴早产、晚期先兆流产、高张子宫胎心监护基线异常,均应考虑本病,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孕晚期避免长时间仰卧位,可预防胎盘早剥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及处理过程,为提高产科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清远市妇保健院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年中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31%,发病因素以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胎膜早破及脐带因素为多见,分别占胎盘早剥病例的42%、17.8%和15.6%;临床表现以腹痛、阴道流血及胎心音异常改变多见;胎儿死亡3例,病死率为6.5%。结论应重视胎盘早剥的诱因及症状体征,结合辅助检查,做好胎盘早剥的早诊断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51例胎盘早剥的产前诊断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发生、产前诊断及预防 .方法 :对分娩的 5 1例胎盘早剥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 :胎盘早剥夜间发病者居多 ,占 74 4 % .发生在孕周≥ 36周者占 5 8 9% ,并且轻型胎盘早剥的发生率最高为 70 3% ,而重型胎盘早剥以孕周 <36周发生率最高为 71 3% .胎盘早剥的产前诊断率为 4 9% ,B超诊断率为 34 8% .重型胎盘早剥腹痛、胎心异常或消失、子宫张力增高较轻型胎盘早剥发生率高 .轻型胎盘早剥以阴道流血及血性羊水为主要临床表现 .结论 :胎盘早剥的产前诊断需根据临床表现及B超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方能确诊 .应加强围产期保健 ,积极防治胎盘早剥的病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胎盘早剥发生诱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母婴结局,分析早期识别胎盘早剥的临床线索及处理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244例胎盘早剥病例资料。结果 胎盘早剥88%发生于妊娠晚期,68%发生于妊娠32周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胎、机械因素是重型胎盘早剥最主要的高危因素。与轻型胎盘早剥比较,重型胎盘早剥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腰背痛和/或持续腹痛、以陈旧不凝血为特征的阴道流血、胎心率异常甚至死胎、中重度贫血、子宫底异常表现。B超对重型胎盘早剥的阳性识别率达87.3%,明显高于轻型胎盘早剥(49.1%)。轻型胎盘早剥出生前漏诊50.9%、重型胎盘早剥出生前漏诊9.9%,差异明显。胎盘早剥剖宫产率73.9%,其中重型胎盘早剥剖宫产85.9%。子宫卒中32.2%,其中重型胎盘早剥子宫卒中60.7%。结论 凡妊娠中晚期出现腰背痛和/或持续腹痛、以陈旧不凝血为特征的阴道流血,即应疑诊胎盘早剥。密切观察评价病情进展,出现重型胎盘早剥表现,必须积极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归纳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总结归纳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58例胎盘早剥患者中,发病原因为妊娠期高血压的患者有26例(占患者总数的44.8%),发病原因为胎膜早破的患者有6例(占患者总数的10.3%),发病原因为脐带过短或缠绕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12.1%),发病原因为外伤或性生活的患者有6例(占患者总数的10.3%),发病原因为长期卧床的患者有4例(占患者总数的6.90%),发病原因为羊水过多的患者有3例(占患者总数的5.17%),发病原因为其他情况的患者有6例(占患者总数的10.3%)。由此可见,妊娠期高血压是诱发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44.8%),与其他诱发因素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对这58例胎盘早剥患者进行临床检查的过程中,存在胎心监护异常的患者有42例(占患者总数的72.4%),存在B超检查异常的患者有35例(占患者总数的60.3%),发生阴道流血的患者有27例(占患者总数的46.6%),伴有腹部及腰背部疼痛的患者有23例(占患者总数的39.7%),伴有血性羊水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17.2%),伴有子宫敏感性增高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17.2%),存在其他指标异常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12.1%)。由此可见,胎心监护异常、B超检查异常、阴道流血及腹腰背部疼痛是胎盘早剥最常见的临床异常指标,与其他临床指标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Ⅱ型胎盘早剥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Ⅰ型胎盘早剥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诊断胎盘早剥时应?  相似文献   

6.
胎盘早剥对母婴的威胁极大 ,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 0 .5 %~ 4 .0 % ,围产儿病死率为 19%~ 87%。胎盘早剥起病急 ,如处理不当则会严重影响母婴预后。本文对我院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4月收治重度胎盘早剥并发子宫卒中 4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4例 ,孕妇年龄 2 3~ 33岁 ,其中 2例初产妇 ,孕周 33~ 4 0周 + 2 。均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1例轻度 ,1例重度 ,2例中度。其中 1例有腹部外伤史。1.2. 临床表现及结局  4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腹部阵痛、宫体局部压痛 ,2例胎心消失 ,1例胎儿宫内窘迫 ,1例胎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胎盘剥原因及其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黎平县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6例胎盘早剥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6例胎盘早剥患者Ⅰ度早剥占19.23%,Ⅱ度早剥占23.08%,Ⅲ度早剥占57.69%;早剥并发出血6例(23.08%),并发子宫卒中3例(11.54%),无孕产妇死亡;死胎率为20.00%;26例胎盘早剥患者孕周小于28周20例,占20.00%,孕28~37周占16例,孕周>37周20.00%;26例患者中妊高征占20.00%,外伤占20.00%.结论妊高征和外伤是胎盘早剥的主要锈因,应加强孕期保健,防止妊高征和外伤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8.
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处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988年6月至2000年5月胎盘早剥62例。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97%。妊高症是其最常见诱因。患易并发产后出血(30.65%)、子宫胎盘卒中(11.29%)、新生儿窒息(16.13%)、围产儿死亡(16.13%)、早产(35.48%),剖宫产率达54.45%。62例中仅28例(45.16%)因症状典型在产前做出诊断,余34例(54.48%)因无典型临床表现仅在产后检查胎盘时发现。结论:除典型胎盘早剥症状腹痛伴阴道出血外,无原因的早产、无原因的胎心异常伴产兆、子宫高张状态均应联想本症。  相似文献   

9.
61例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61例胎盘早剥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61例胎盘早剥进行回顾性分析,61例中初产妇46例,经产妇15例,妊娠〈32周的有7例(其中〈28周的2例),〉32-37周36例,〉37~42周18例。Ⅰ度-Ⅱ度胎盘早剥39例,重型胎盘早剥21例。结果本组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62%。临床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臀位、羊水过多等;临床症状和体征为阴道流血、腹痛、胎心胎动异常、血性羊水等;61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大出血23例、子宫胎盘卒中11例、DIC2例,无产妇死亡。结论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更应注重病史及诱因,积极预防和治疗胎盘早剥诱因,加强胎心监护,早诊断,及时正确地治疗可改善母婴的顸后。  相似文献   

10.
范敏 《中外健康文摘》2012,(36):137-138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漏诊、误诊原因,提高早期确诊率,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011年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胎盘早剥发生率0.36%.急诊入院患者占46.2%,有明确发病诱因39例(66.9%),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外伤性因素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腰腹胀或腹痛、阴道流血、血性羊水.B超检出率66.9%.轻型胎盘早剥36例(61.0%),重型胎盘早剥23例(39.0%).子宫胎盘卒中3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 I C)1例.剖宫产41例(69.5%),阴道分娩18例(30.5%),子宫次全切除1例.死胎9例,转诊29例.结论胎盘早剥临床表现易与先兆临产、临产或胎儿窘迫等混淆;后壁胎盘、发育异常的胎盘等发生胎盘早剥时,超声容易漏诊.  相似文献   

11.
徐静 《中国现代医生》2013,(18):142-143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以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胎盘早剥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病诱因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等,胎盘早剥临床表现以胎心监护异常、B超异常以及阴道流血最为常见,并发症包括子宫胎盘卒中、失血性休克、DIC以及产后出血等。结论妊娠期发生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需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同时结合胎心监护以及B超检查进行早期诊断,确诊后应及时终止妊娠,以提高母婴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曲珣 《实用全科医学》2011,(8):1203-1204
目的通过对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分析,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病因及积极处理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依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机械性因素、羊水过多及其他因素。57例产妇中并发产后出血12例,子宫胎盘卒中8例,死胎3例;57例患者中剖宫产42例,占73.68%,其中Ⅱ度、Ⅲ度胎盘早剥者剖宫产30例(88.2%),轻型胎盘早剥行剖宫产者12例(5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胎盘早剥行剖宫产的几率高;无孕产妇死亡。结论胎盘早剥临床表现复杂,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提高母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何玉华  桂定清 《四川医学》2011,32(2):178-180
目的探讨早剥的病因,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8例胎盘早剥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初产妇95例,经产妇33例,妊娠〈32周的孕妇有14例(其中〈28周的有3例),32~37周有72例,37~42周有42例。轻中度胎盘早剥81例,重型胎盘早剥47例。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63%。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妊娠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腹部撞击伤、臀位、羊水过多等。临床症状和体征为阴道流血、腹痛、胎心胎动异常、血性羊水等。发生产后大出血47例,子宫胎盘卒中23例,DIC5例,无产妇死亡。结论加强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注重病史收集,积极预防和治疗胎盘早剥和加强胎心监护可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典型胎盘早剥的误诊和漏诊的原因,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胎盘早剥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产前漏诊、误诊的42例为不典型组,产前确诊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母婴结局。结果:不典型组剖宫产、死胎、早产、重度胎盘早剥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子宫卒中、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典型组妊娠期高血压、阴道出血、腹痛、子宫肌张力增高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胎膜早破比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血性羊水、胎心监护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识别胎盘早剥的不典型征象,及时发现胎盘早剥,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我院对胎盘早剥病例的诊断,观察要点及护理进行分析,为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7月中我院分娩6682例,发生胎盘早剥56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最常见的原因有妊娠高血压和胎膜早破,分别为20%和28%。以腹痛、血性羊水、阴道流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分别占45%、48%和41%。Ⅰ度Ⅱ度和Ⅲ度胎盘早剥在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数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应加强孕期检查及高危妊娠的管理,重视临床表现,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加强护理,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刘黎青 《中外医疗》2011,30(35):70-70
目的探讨胎盘早期剥离的病发因素、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胎膜早破性胎盘早剥与非胎膜早破的胎盘早剥临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例为机械性因素,16例为胎膜早破3例为妊高症,2例为羊水过多,5例为不明原因。经B超诊断25例,诊断率为83.3%;行凝血四项检查者25例,有4例出现异常,有2例D2聚体出现异常。分娩方式受胎盘剥离面积的影响分析3例重度窒息(2例为胎膜早破型),7例有子宫胎盘卒中(5例为胎膜早破型),1例死亡(胎膜早破型),与其它非胎膜早破形相比妊娠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早期剥离有较为复杂的临床表现,易发生误诊现象,妊高症对胎盘早剥的发生有着较大的影响,早期正确诊断并及时有效处理是预防危重并发症发生、提高母婴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梁白云 《中外医疗》2014,(14):51-52
目的探析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及处理情况。方法入选该院胎盘早剥产妇4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42例中顺产16例,剖宫产26例;27例早剥I度,2例产后出血;11例早剥II度,4例产后出血;4例III度早剥,全部产后出血,1例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予以子宫切除术。胎盘早剥42例孕妇,均为单胎,导致新生儿窒息16例(38.1%),死胎2例(4.8%),胎盘早剥分度引发的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对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及诱因予以重视,定期进行辅助检查,早期诊治胎盘早剥。  相似文献   

18.
胎盘早剥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舒为群  牟晓玲 《重庆医学》2003,32(9):1244-1245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2年12月胎盘早剥31例。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38%。妊高征是较常见诱因(22.58%)。患者易并发围产儿死亡(25.81%)、早产(9.68%)、DIC(6.45%)、产后出血(3.23%)、子宫胎盘卒中(3.23%),剖宫产率达64.51%。31例中仅8例(25.81%)在产前确诊。结论 要重视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对异常的阴道流血、固定腰背痛、不明原因的胎心异常、子宫高张状态均应考虑本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产前诊断和处理.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68例胎盘早剥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伤、胎膜早破、实体胎盘早剥为主要病因,阴道出血、下腹痛、胎心音异常或消失、血性羊水、子宫张力增高、子宫压痛是主要临床表现.B超诊断符合率39.39%.结论胎盘早剥的病因复杂,诊断依赖临床表现结合B超等辅助检查全面考虑,确诊后应尽快终止妊娠,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及对母儿的影响,提醒临床重视对胎盘早剥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间的32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体征、母儿预后情况.结果 32例病例中胎盘早剥Ⅰ度11例,Ⅱ度17例,Ⅲ度4例.子宫胎盘卒中3例.失血性休克3例.产妇死亡1例.死胎1例,死产1例,新生儿死亡4例.结论 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可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