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从政策工具视角对发热门诊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分析,探讨政策工具的特点,为优化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Rothwell和Zegveld的政策工具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从基本政策工具(X维度)和政策目标(Y维度)2个维度对2003-2022年颁布的66个发热门诊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的66份政策文件共生成165个政策文本编码,在X维度上,环境型、供给型、需求型政策工具所占比例分别为67.88%、29.09%、3.03%。在Y维度上,精准管控、及时发现、夯实基础、有效救治、快速处置所占比例分别为35.15%、25.45%、21.21%、9.70%、8.48%。结论:在基本政策工具维度,以环境型政策工具应用为主,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较少;在政策目标维度,政策工具在精准管控和及时发现目标上受到重视,在有效救治和快速处置目标上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建议在政策设计上应加强需求型政策工具的应用,降低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强度,并进一步优化政策工具内部结构,加强政策工具在有效救治和快速处置目标的重视程度,统筹和协调各类政策工具在政策目标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陈荷  高洪达  江南 《广西医学》2023,(23):2886-2892+2900
目的 基于政策工具分析广西2011—2022年中医药发展相关政策,探讨广西中医药发展政策体系的侧重点和不足,为后续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基于政策工具维度(X维度)和中医药发展维度(Y维度)的二维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1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广西出台的中医药发展相关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38份广西中医药发展相关政策文本进行研究。从政策工具维度来看,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最频繁(42.75%),其次是环境型政策工具(38.07%),使用最少的是需求型政策工具(19.18%),内部各子工具的使用存在不均衡的情况。从中医药发展维度来看,中医药支撑保障使用频率最高(29.72%),中药材产业使用频率最低(4.83%),各类别工具的使用也存在不均衡的情况。结论 广西中医药发展相关政策涵盖面较广,但存在供给型政策工具侧重于人才教育及培养,而在信息化建设和资金投入方面有待加强,环境型政策工具在质量管理和金融支持方面的使用不足,需求型政策工具整体使用较少等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建议在未来政策制定过程中,通过增加中医药发展资金投入、提升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有效拉动力、改善中医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我国目前已经出台的精神卫生政策现状和特点,探讨现有政策体系的侧重点并剖析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国家层面出台的精神卫生政策文本进行研究,以期为推动我国精神卫生事业迅速发展、为政府未来制定与优化精神卫生领域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986-2021年我国在国家层面发布的有关精神卫生的政策文本76份,然后运用关键词词频分析法对精神卫生政策主题侧重点进行分析,再利用内容分析法构建“政策工具-管理过程-利益相关者”三维分析框架,从3个维度对我国精神卫生政策的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结果:76份精神卫生政策的主要关键词为“服务”“健康”;在政策工具维度,精神卫生政策总体呈现出重环境型政策工具、轻需求型政策工具的特点;在管理过程维度,精神卫生政策主要聚焦于预防阶段;在利益相关者维度,政府与政府部门是政策出台与执行的主要利益相关者。结论:应优化调配政策工具,平衡各利益相关者需求,增强政策多维耦合性,提高政策可操作性,构建能够更好地为精神卫生、心理健康服务的精神卫生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梳理我国中医药服务贸易相关政策的优势与不足,为今后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从中医药服务贸易政策工具和中医药服务贸易政策内容两个维度构建中医药服务贸易政策二维分析框架,对我国中医药服务贸易相关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在政策工具维度,供给型政策工具总体应用较少,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过溢,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状况差异较大;在政策内容维度,政策主要集中于中医药综合服务和中医药医疗服务领域。结论:在现有政策基础上,需进一步完善供给型政策工具内容体系,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推动环境型政策工具实施落地,扩大中医药服务出口;优化需求型政策工具分布比例,进一步开拓中医药在国内外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政策工具的使用情况,为政策的持续推进提供相关建议。方法 以“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为关键词,在政府门户网站进行检索,收集并筛选政策文本。运用ROTHWELL分类模型构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政策分析框架,通过Excel 2019软件对政策文本进行分类编码。结果 共筛选获得13篇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政策文本。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政策分析框架的X维度为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共3类政策工具,Y维度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共3个政策目标。X维度中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最频繁;Y维度中“留得住”目标使用频率最高。结论 不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有差异,环境型工具使用频率较高,凸显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关注;政策工具内部结构不平衡,应优化供给型政策工具配置并重视需求型政策工具建设。建议持续优化政策工具组合,提升政策工具与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的契合度,以及注重政策工具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6.
背景 乡村医生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网底”,其有序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支持,政策工具作为纽带连接政策目标和结果,选择合适且有效的政策工具并将其最大化利用,才能使政策结果达到政策目标的预期值。目的 探讨我国乡村医生相关政策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后续政策的制定与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采用政策量化分析方法,于2019-06-21对国家层面2009-2019年出台的29份乡村医生相关的政策文本中的政策工具进行分析,从政策工具类型、乡村医生问题角度构建二维分析框架,深入分析我国乡村医生政策文件。结果 X维度,能力建设型、命令型、激励型、象征和劝诫型政策工具分别占35.8%(48/134)、26.9%(36/134)、19.4%(26/134)、17.9%(24/134)。Y维度,成长、待遇、身份和来源问题分别占41.3%(52/126)、36.5%(46/126)、11.9%(15/126)和10.3%(13/126)。结论 我国乡村医生政策在X维度中政策工具使用存在偏移,内部结构不合理;在Y维度中,身份问题和来源问题政策工具关注度还尚有欠缺。建议均衡各类政策工具,形成政策合力;注重其外部协调性与内部系统性相结合;切实解决乡村医生待遇问题,保障乡村医生来源,转变乡村医生身份,提升乡村医生质量。  相似文献   

7.
背景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最基层医疗单位,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政策体系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的重要保障。目的 从政策工具视角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的侧重点、变化趋势,发现诊断政策体系的不足,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方法 选取2009-03-17至2020-08-30的35份国家层面颁布的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文本,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政策工具、政策客体、应急管理生命周期3个维度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35份政策文本经编码后共获得99个参考点。单维度分析结果显示,目前需求型政策工具、政府与政府部门、响应阶段分别在3个维度中占比最多(53.5%、44.4%、74.7%)。二维度交叉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对政府部门使用频率最高的为供给型政策工具,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街道或乡村使用较多的为需求型政策工具;预防及准备阶段人力、物资供给型政策较少,响应及恢复阶段需求型政策工具较多;政府部门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两个客体贯穿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的各阶段,而医疗工作者、社区街道或乡村等客体存在某阶段未涉及的情况。三维度交叉分析结果显示,在预防阶段及恢复阶段,各类政策工具整体使用次数较少,仅对政府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了少量的需求型或环境型政策工具;准备阶段,对于不同政策客体均为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最多;响应阶段,对各客体使用的各类政策工具均显著增加,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需求型政策工具频率最高。结论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体系仍处于建设阶段,政策工具分布差异化显著,重需求型而轻供给型与环境型;政策客体分布不均衡,聚焦政府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忽视协同机构的参与;政策未能全面覆盖应急管理生命周期,重事发响应而忽视事前预防及事后恢复。因此,在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政策时,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的特点,优化政策工具配比,均衡政策客体分布,强化预防和恢复阶段建设。  相似文献   

8.
背景 家庭医生制度的良序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引导与支持。政策工具是政府治理经济社会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选择有效且适宜的政策工具并最大化应用,才能使政策结果与政策目标相一致。目的 对我国中央政府层面出台的22篇家庭医生相关政策文件中的政策工具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家庭医生相关政策体系的侧重点与不足点,从而为我国家庭医生政策制定与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8-12-21访问我国国务院相关部委及其直属机构官方网站,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关键词在上述官方网站上进行检索,以获取与家庭医生相关的政策文件(n=22)。检索时间为2015-01-01至2018-12-10。基于政策工具视角,运用文献调研法与内容分析法,从基本政策工具和家庭医生政策实施发展过程2个维度对我国颁布的家庭医生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分析。结果 142个政策文本编号中,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政策工具分别占43.66%(62/142)、47.89%(68/142)、8.45%(12/142)。供给型政策工具中,科技信息支持被使用最多,占20.42%(29/142),资金投入和公共服务被使用较少,均占2.82%(4/142)。环境型政策工具中,法规管制被使用最多,占16.20%(23/142),税收优惠被使用较少,占0.70%(1/142)。需求型政策工具中,医保支付被使用最多,占4.93%(7/142),政府采购和示范项目被使用较少,均占0.70%(1/142)。政策规划、政策实施、政策监督、政策评价工具分别占44.37%(63/142)、36.62%(52/142)、18.31%(26/142)、0.70%(1/142)。政策规划工具中,目标规划被使用最多,占12.68%(18/142),公共服务、政府采购及示范项目被使用较少,均占0.70%(1/142)。政策实施工具中,科技信息支持被使用最多,占13.38%(19/142),人才支持、资金投入、目标规划、税收优惠及价格补贴被使用较少,均占0.70%(1/142)。政策监督工具中,法规管制被使用最多,占9.86%(14/142),教育培训和公共服务被使用较少,均占0.70%(1/142)。政策评价工具中仅法规管制被使用,占0.70%(1/142)。结论 从基本政策工具维度来看,使用最多是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最少的是需求型政策工具。从政策实施发展过程维度来看,政策规划、政策实施工具使用较多,政策监督、政策评价工具使用较少。政府需强化需求型政策工具的拉动作用,增加家庭医生政策监督和评价环节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顾晗昕  刘洋  刘远立 《中国全科医学》2023,(34):4231-4238+4245
背景 老年人跌倒会给社会、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制定有效的社区老年人跌倒干预政策是解决这一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举措。目的 从政策工具视角分析、比较不同国家现行社区老年人跌倒干预政策的内容构成、重点举措和实施策略。方法 根据人口老龄化程度和经济收入水平,选取亚洲、北美洲、欧洲的6个国家(日本、新加坡、泰国、美国、德国、俄罗斯)为样本国家,查阅其国家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政府部门及其直属机构,以及欧洲跌倒预防网络、美国老龄问题委员会、日本跌倒预防协会、德国健康保险协会等非政府机构官网,以“老年人,跌倒/坠落/意外伤害,预防”为关键词,检索2010年1月—2022年6月发布的全国性社区老年人跌倒干预政策文本,从需求型、供给型、环境型等政策工具维度和教育预防策略、评估策略等伤害预防策略维度进行文本分析。结果 24份政策文本中,政策工具维度共212个编码参考点,环境型、供给型、需求型政策工具应用占比分别为45.3%(96/212)、40.6%(86/212)和14.1%(30/212)。在高收入国家中,美国和德国应用供给型政策工具下的公共服务工具较多,占比分别为40.5%(17/42)和1...  相似文献   

10.
背景 慢性病防控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政府扮演的供给侧角色统筹推进尤为重要。政策工具运用于慢性病防控政策中利于政策多样化,通过政策工具解构相关政策可提供启发。目的 对我国慢性病相关防控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探讨我国慢性病防控相关政策的侧重点与不足,为未来优化慢性病防控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9年10月以“慢性病”为关键词在国务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网站官网政策文件栏目检索2009年1月-2018年12月发布的慢性病相关政策文件。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对纳入分析的慢性病政策文件进行编码和摘录,采用统计描述方法从政策工具分类和系统论两个维度对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合格的政策文件30篇。X维度工具共筛选133个文本编码,在政策工具类型中命令与规制型、激励型、能力建设型、系统变革、信息与劝诫型工具分别占26.3%(35/133)、9.0%(12/133)、27.8%(37/133)、10.5%(14/133)、26.3%(35/133)。纳入的112个Y维度编号中,内部子模指标占58.9%(66/112),外部子模指标占41.1%(46/112)。结论 我国慢性病防控政策多以政府命令工具为主导,部分强制性工具过溢;政策工具内部结构不合理,部分工具被忽略;政策工具部分偏移,政策工具激励和导向能力不强;维度系统内、外子模内部差异较大,分布不够平衡。建议多元化使用政策工具;优化X维度内部结构;强化工具中激励与导向工具的结合;重视系统外部子模使用。  相似文献   

11.
背景 激励优质卫生资源下沉有赖于政府的政策驱动。在卫生领域中,政府通过设计和选择适宜的政策工具推动改革,因此,政策工具可被视为解读医改进程的最佳场域。目的 对中央政府和焦点示范医改省市颁布的30份激励优质卫生资源下沉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文本分析,探寻其中的特点与盲点,从而为优质卫生资源有效下沉提供良好指引。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选取2009年1月—2018年12月我国发布的30份激励优质卫生资源下沉相关政策文件作为研究对象。以“优质卫生资源下沉、激励政策分析”为关键词,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和中国改革信息库等渠道进行检索,并基于政策分类框架、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及政策作用靶点3大维度解析。结果 150个文本单元中,环境型政策工具应用较多,占61.3%(92/150),供给型政策工具占比24.7%(37/150),需求型政策工具应用比例较低,仅占14.0%(21/150)。环境型政策工具中,体制机制与法规管制相比其他工具应用更为频繁,分别占22.8%(21/92)与21.7%(20/92)。供给型政策工具中,培训帮扶与信息平台应用频率相对较高,分别占32.4%(12/37)和27.0%(10/37)。需求型政策工具中,传统医药服务政策工具仅占需求型工具的14.3%(3/21)。此外,双维度下,政策条目多集中在诊断治疗(60.0%)方面,其次是预防筛查(33.3%),涉及最少的是康复保健阶段(6.7%)。结论 当前促进优质卫生资源下沉政策仍存在以强制类环境型政策工具为主、供给型政策工具与公众的健康需求契合性不足、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互动性弱和政策工具间缺乏优化互补等核心问题。建议从适度弱化或降低强制类环境型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增加供给型与需求型政策工具的应用频率、探索政策工具间的优化组合、政策工具应与实际应用时空场景相耦合等方面进一步激励优质卫生资源下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预测安徽省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与服务变化情况,以期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基于2012-2020年安徽省中医类医院相关数据,通过GM( 1,1) 模型预测分析“十四五”期间安徽省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及服务需求。结果: 2021-2025年安徽省中医类医院卫生资源和服务需求总体呈增长趋势,中医类医院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出院人数、年诊疗人次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95 %、7.77 %、8.45 %、7.97 %、7.33 %、7.18 %。结论: 中医类医院卫生物力资源、人力资源配置水平进一步提升,但是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仍短缺、卫生资源的投入与产出处于相对失衡状态。建议政府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统筹协调中医药投入产出均衡发展,满足人民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我国中央政府层面出台的31份全科医生相关政策文本中的政策工具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全科医生相关政策体系的侧重点与不足点,从而为未来调整和优化全科医生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国2009—2018年中央政府层面发布的31篇全科医生相关政策文件为研究对象。访问我国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国务院相关部委和机构网站,以“全科医生”为题名或关键词在上述官方网站上进行检索,以获取与全科医生相关的政策文件。检索时间为2009—2018年。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对纳入分析的全科医生政策文件进行编码和摘录,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对纳入的全科医生相关政策所采用的政策工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4个政策编号中,需求型、供给型、环境型政策工具分别占5.2%(9/174)、29.9%(52/174)、64.9%(113/174)。需求型政策工具中,仅示范项目被使用,占5.2%(9/174);供给型政策工具中,人才培养使用最多,占16.2%(28/174),信息支持和师资投入使用最少,均占1.1%(2/174);环境型政策工具中,策略性措施使用最多,占32.2%(56/174),金融支持使用最少,占4.6%(8/174)。174个政策编号中,内部子模指标占71.3%(124/174),外部子模指标占28.7%(50/174)。在内部子模中,人力系统被使用最多,占39.1%(68/174),筹资系统使用最少,占2.3%(4/174);在外部子模中,政治系统使用最多,占13.3%(23/174),技术系统使用最少,占1.7%(3/174)。结论 在政策工具维度上,环境型政策工具比例过高,需求型政策工具关注度偏低,各政策工具内部结构不合理,部分政策工具被忽视;在系统维度上,系统内外部分布不平衡。探索需求型政策的制定、优化各政策工具内部结构、全面考虑各方面政策工具、提高对系统外部的关注度将是我国全科医生相关政策优化与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现行中医药教育政策促进了中医药教育在各个方面的发展,但其存在的主要雾要和问题也是明显的,在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着与西医教育不平衡和不适应的状况。对比国外的传统医药教育政策,本文探讨了我国中医药教育政策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在医改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促进了甘肃省中医药事业发展。但是,由于相关发展政策和措施比较分散,不能统筹、协调中医中药全面发展,制约了甘肃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对中医药工作中的相关政策进行地方立法研究。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在中医药工作中地方立法必要性、可行性分析,认为甘肃省实施中医药发展战略符合"促进型立法"的特点,应在结合地域特色的基础上,遵循强化重点、全面协调的原则、注重可操作性,针对法规具有的稳定性、权威性和规范性特点,制定完善的、稳定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健康服务是一个新的概念,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中医药健康服务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中医药知识、技术、方法和手段,达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健康需求、提高整体健康水平的目的,包括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中医健康养生服务、中医药服务贸易、中医药健康养老、中医药旅游、中医药健康养生产品等.但中医药健康服务处于起步阶段,政策的不配套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政策研究平台的建立,不仅必要而且必需,政策研究将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良性有序发展,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反馈政策的失误和不足,成为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的智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