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分析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我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36例老年肿瘤临终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分成两组,针对A组68例患者及家属实施常规基础护理,针对B组68例患者及家属实施安宁疗护,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对比的心理状态评分、家属应激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存在较大的心理应激反应及负性情绪,护理人员给予相应的安宁疗护能显著改善照顾者的心理状态及应激水平,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晚期患者临终期采用安宁疗护的效果分析及中期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选取肿瘤晚期患者86例,均处在临终期,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主要使用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增加使用安宁疗护。结果:在实施护理之前,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忧郁自评量表(SDS)的得分是61.17分和57.63分,对照组是61.34分和57.82分;在实施护理工作和安宁疗护之后,研究组的得分是39.72分和41.13分,对照组是44.27分和47.23分;在中期生活质量评分当中,研究组的评分得分是88.6分,对照组是79.2分。结论:肿瘤晚期患者临终期采用安宁疗护能够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中期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6):169-173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 例脑卒中患者照顾者为研究对象,最终研究组35 例、对照组34 例完成研究。研究组基于IMB 模型对患者照顾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干预前后两组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积极感受量表评分(PAC)、中文版照顾负担量表评分(ZBI)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AS、SDS)结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积极感受量表评分、照顾负担量表评分、焦虑抑郁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予以IMB 模型干预后研究组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为(20.05±3.35)分,PAC 评分为(39.20±4.81)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ZBI 评分为(35.91±9.11)分,SAS 评分为(37.51±11.68)分,SDS 评分为(34.40±9.33)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MB 模型的延续性护理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及积极感受,减轻照顾负担,缓解照顾负面情绪,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许原 《中国民康医学》2020,(2):152-153,156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对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安宁疗护,两组均干预4周,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安宁疗护可以缓解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减轻疼痛,提高白蛋白水平及护理满意度,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疼痛管理干预对实施安宁疗护晚期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4月大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安宁疗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疼痛管理,2组患者均护理2周。对比2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疼痛缓解率为67.74%,高于对照组的4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量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心理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个人存在、社会支持及整体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管理干预联合安宁疗护能够缓解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程度与负性情绪,利于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对肿瘤癌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14例肿瘤癌痛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7例接受安宁疗护护理干预,对照组57例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生命质量。结果研究显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生命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肿瘤晚期癌痛患者实施安宁疗护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癌痛,缓解其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心理干预联合安宁护理在晚期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河南宏力医院收治的52例晚期肝癌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心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安宁护理+心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疼痛程度、负性情绪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安宁护理可明显缓解晚期肝癌患者疼痛,改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安宁疗护在肿瘤急性应激障碍(AS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1500例肿瘤患者,经筛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均53分时]发现500例肿瘤ASD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安宁疗护。统计2组遵医行为,对比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程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遵医率较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实验组SDS、SAS评分较低(P0.05)。结论安宁疗护用于肿瘤ASD患者,有助于消除负面心理,建立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家庭赋权方案在食管癌放疗患者及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10月入住安徽某三甲医院肿瘤放疗科的首次接受食管癌放疗患者64例及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2例。实验组接受家庭赋权方案及常规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韧性量表评分和两组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评分、Zarit护理者负担量表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及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心理韧性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主要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Zarit护理者负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赋权方案可改善食管癌放疗患者心理韧性,提高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减轻照顾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以程序化护理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价护理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家属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程序化护理干预能缓改善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减轻家属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