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服务,建立入院准备至出院后随访全程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方法 入院前准备,由病房护士到门诊接病人,入院时实行由层流病区护士首接负责制;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每个环节尽显人性化理念;出院时。帮助病人适应角色转换,回归家庭与社会;出院后。情系忠者。结果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护士的职业荣誉感增强,护理质量提高;出院后随访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稳定。结论 干细胞移植患者全程护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可以全程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方法与效果.方法 采取先行试点、逐步普及的方式,选取8个试点病区进行护理工作模式改革,加大投入力度,增加护理人力,完善后勤支持系统和绩效考评机制,以试点经验为指导,全面推进医院优质工程的实施.结果 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满意度达97.8%,技术水平满意度达98.5%;陪伴率由90%下降至50%,病区住院环境明显改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由原来的15.32 d下降至目前的13.68 d.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陪伴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推进了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提高了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后勤部门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整体护理是当今国际上普遍开展、我国护理界正在积极推行的先进护理模式[1] 。即以病人为中心 ,以护理程序为核心 ,护士为病人提供主动、全面、系统的护理服务。我科于 1 997年 4月开始实施整体护理。现报告如下。1 设计1 1 目的 改变现行的功能制护理方式 ,实现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解决问题、服从病人的需要”为根本宗旨的全面、主动、系统的护理[2 ] 。1 2 病区划分 将病区 42张床平均分为 2个责任区 ,每个责任护士负责一个责任区。1 3 人员配备 按职称上岗原则选择上岗护士 ,以满负荷工作为要求 ,安排护理班次及工作责任。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方法:病区采取责任护士,护理组长、护士长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健全护理质量信息的传递、反馈、监督管理制度.结果:病区实施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真正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质量管理,能最大限度消除护理缺陷和事故隐患,护理质量呈阶梯式提高.结论:病区建立健全好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是一种有效的护理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5.
董艳玲 《西南军医》2011,13(2):359-359
目的 为满足病人需求,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呵护心理,关心生活与治疗疾病同等重要,为病人提供全程标准化优质服务"的服务理念,实现人文精神的整体回归.方法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实施,提高基础护理水平.结果 基础护理让患者及家属感觉到护士的关心与照顾,使护患关系更融洽.结论 基础护理是高超护理技术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护理垂直管理下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护士分为3个层级,对不同层级的护士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不同层级护士对不同级别的患者进行管理。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提高,与管理前相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管理的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5年开展品管圈活动,以2015年3月-12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前)作为对照阶段,2016年1月-10月实施后作为观察阶段,考核标准均以本院护理质量标准为依据,将两阶段的病人质量(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分级护理、健康教育)、消毒隔离、病区护理管理质量的平均分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病人质量、消毒隔离、病区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阶段,并且观察阶段护理质量较对照阶段相比有显著提高,两个阶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活动对护理质量提高有促进作用,可以作为护理管理体系,推广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责任组长竞聘上岗后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4月竞聘责任组长前、后8个月的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考评。结果责任组长竞聘上岗后责任制整体护理实施合格率、重危病人及一级护理合格率、病区环境管理合格率、护理文书质量合格率、消毒隔离合格率、急救器材药品合格率、住院病人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率、陪护率、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护士专业理论考核合格率11个方面的护理工作质量都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实行责任组长竞聘上岗,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有利于优质护理在病房中开展。  相似文献   

9.
陈荣荣 《西南军医》2004,6(6):74-74
在现代医院的护理工作中十分强调医院整体护理的实施、以及健康教育的落实 ,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加强护理管理 ,提高护理质量 ,我院护理部在科室设置了病区总护士 ,作者根据担任病区总护士的体会 ,对病区总护士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谈几点看法。1 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学历  脱产和在职学习是护士提高专业学历的很好途径 ,护理学作为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发展较快 ,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需要具备高学历的护士 ,如今护理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已在大中型医院出现 ,较好地完成了医疗护理衔接。病区总护士最低必须具备护理大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护成组责任制管理在介入专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在介入专科病房实施医护成组责任制管理模式,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病人的满意度、护士的满意度和医生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护理服务质量相关数据,与实施医护成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前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实施医护成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后,病人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士对医生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满意医生护士的人次数、病人感谢信中点名表扬护士的人次数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介入专科病房实施医护成组责任制管理模式,能有效地加强医、护、患关系,达到"病人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的目标,让医护与病人及家属的关系更加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在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急诊科收治的重症抢救病人8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一时期急诊科收治的重症抢救病人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进行抢救,对照组实施传统方法 抢救.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对抢救过程中,医生对护士、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进行客观的评价.结果 实施抢救后,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调查和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定位分工抢救配合法能提高抢救成功率,使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提高,并且能够提高团队抢救能力,提高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值得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张艳琳  刘俐 《西南军医》2010,12(1):155-155
开展“最受欢迎护士”评选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更好的为病人服务,我科自2008年1月至今开展“病区最受欢迎护士评选”活动以来,病人满意度达95%以上,护士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较以前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也得到了全面提升。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深刻理解服务的真正内涵,切实解决临床工作中的护患矛盾.方法 作为试点科室,通过学习、总结、逐步完善工作方法和制度,建立切合实际的考核标准.结果 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基础护理质量及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试点实施以来建立了新的护理工作模式,提高了护士对职业的认识度,减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方法与效果.方法 采取先行试点、逐步普及的方式,选取8个试点病区进行护理工作模式改革,加大投入力度,增加护理人力,完善后勤支持系统和绩效考评机制,以试点经验为指导,全面推进医院优质工程的实施.结果 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满意度达97.8%,技术水平满意度达98.5%;陪伴率由90%下...  相似文献   

15.
孙云  祁红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2):185-187
目的 研究简约型EAP模式在护士压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30名护士,运用简约型EAP对护士实施援助,连续干预1年,比较分析干预前后护士压力源量表和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在护士压力管理中,实施EAP前后,调查结果 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五大方面差异显著.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均分较干预前明显增高,特别在排班、同事之间的关系、工作被称赞和认可、工作责任的平衡等方面均明显(P<0.05).结论 简约型EAP模式在护士压力管理中具有可行性,能有效管理和缓解护士压力,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选择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使新护士长的病区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全面提高管理效能,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实施积分管理,制定“眼科护士个人综合表现月报表”,依据月报表内容,由质控小组成员、护士长、护理部三级监督检查,每月召开质控小组分析会,确定个人积分分值,上报护理部,并与考评挂钩。结果客观、公正地衡量了护理人员的综合表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病区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高。结论实施全面的积分管理,是新护士长在角色转换之初可以采用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丁艳  丁莉  朱红 《兵团医学》2012,(1):65-66
目的:总结先心病患儿实施赏识理念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在临床护理中,通过护士培训,家长配合,将赏识理念灵活应用于先心病患儿住院全过程。结果赏识理念实施后,提高了患儿及家长的依从性,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赏识理念的应用密切了护患关系,重新塑造了护士形象。  相似文献   

18.
王丽君  朱永梅 《西南军医》2012,14(5):766-767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服务示范工程"中合理分配护士奖金方案。方法对手术室护士实施绩效考核。结果实施本方案后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手术医生、手术患者满意率、各项护理质量检查合格率均得到提高。结论增强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责任心及危机感,手术室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韩叶芬 《西南军医》2011,13(4):740-742
目的 探讨应用穴位按摩联合艾灸减轻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对妇科病房全体护士进行中医穴位按摩、艾灸方法等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相关制度的培训,建立术后实施的标准.结果 提高了护士的中医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所有实施组患者均能按时完成科研任务,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是科研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手术室护士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淑萍 《西南军医》2011,13(1):153-154
目的通过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为病人提供舒适安全的手术环境和提供让病人满意的护理质量。方法运用五个加强法从术前访视,护理质量,手术室环境,护士业务技术,服务态度五个方面展开并进行实施。结果 通过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加强了手术室护士与手术病人的联系,增进了彼此的认识和理解,形成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满意度调查中病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由83.7%上升至98.5%。结论 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深受伤病员欢迎,是可行的,是必要的,既能提高病人满意度,又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同时增进了护患友谊,规避了纠纷和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