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发高危因子预警系统,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安全。方法:构建高危因子监控组织架构模式;研发多重化信息安全屏障、三元色警示标识、创新化预警工具、实时化护理安全报告系统。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及护士满意度提高。结论:高危因子预警系统能够有效地预防和阻滞高危因子,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
王晨 《四川医学》2013,(9):1293-1295
目的 探讨透析不良反应评估及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运用.方法 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接受血透治疗的100例患者,前3个月未进行血液透析不良反应评估,后3个月运用血液透析不良反应评估和护理干预.对比透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护士专业知识及技能.结果 运用血液透析不良反应评估和护理干预后,患者满意度、护士专科护理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透析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均P<0 01.结论 透析中不良反应评估的实施,能有效降低透析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和护士专科业务素养,保障透析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诊护士在日间病房输液流程中的应用及效果,细化输液护理服务流程。方法:在输液流程中引入输液分诊护士,工作职责主要体现在接待评估输液患者、识别输液高危风险、输液穿刺、输液巡视、健康教育等方面。结果:保障了输液安全,提高输液患者服务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结论:输液分诊护士使输液护理服务安全和具有个性化和人性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屏障技术在药物外渗中的应用。方法:2012年2月我科将预防药物外渗的屏障技术广泛应用在输液室。具体包括:对药物外渗高危性评估、加强护患沟通,及时宣教、提高专业技能,争取一针见血、强化护士责任心,加强巡视、正确的拔针、按压方法、药物外渗后引起皮肤反应的处理。结果:药物外渗的病例有所减少,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多层屏障技术提高了护士的整体技术,有效地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改善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5.
龚献莲 《吉林医学》2013,(25):5271-5272
目的:探讨"护士站前移"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护士站前移"工作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理服务满意度、护士工作效率及护理服务质量。结果: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责任护士每天往返病房与治疗室所需时间、每天红灯呼叫次数(次/d)、护理缺陷发生次数明显减少。结论:在神经内科实施"护士站前移",不仅能及时满足患者需要,提高患者满意率,而且可以降低护士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让患者得到全面、高效、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危重症电子护理文书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EICU一年来对危重症电子护理文书系统的应用,观察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质量、书写时间、医嘱查对及执行的正确率。结果: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明显提升,护士节约了书写护理文书的时间,并能正确及时地执行医嘱。结论:危重症电子护理文书系统设计科学,不仅保障了护理文书书写的质量,还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更为合理的内科责任护士护理工作量绩效考核模式。方法 将医嘱护理分级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交叉整合形成双相护理分级,作为责任护士床位分配及绩效考核的依据。比较实施前后护士对绩效的满意度、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基于双相护理分级的护理工作量考核模式后护士对绩效满意度、医生及患者满意度均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医嘱护理分级相比较,双相护理分级绩效考核模式更能真实地反映责任护士的实际工作情况,体现多劳多得的绩效分配原则,提高责任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有效促进优质护理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8.
应用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创建优质护理模式病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江红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0):135-137
目的通过调查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比较护理质量,观察应用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软件创建优质护理模式病房对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的影响,从而探讨和总结应用其创建优质护理模式病房的具体措施。方法我院在2009年将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软件投入临床使用,2010年6月利用该软件创建优质护理模式病房,调查应用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创建优质护理模式病房前后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应用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创建优质护理模式病房后患者及医护人员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增高,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系统软件的合理使用减少了护士集中培训造成的资源浪费,大大增加了护士直接为患者护理的时间,既节约了临床护士的时间,又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软件在创建优质护理模式病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优质护理模式病房的建立,体现了整体护理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汪列兵  张晓明 《吉林医学》2011,(19):4027-4028
目的:建立各类安全警示标识,确保临床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使护理管理更安全有效。方法:通过制作安全警示标识,在全院临床科室统一规范使用,由病区的护士长或护理组长根据患者病情或医嘱启用相关的安全警示标识的管理方式。结果:启用安全警示标识后,护理安全隐患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提升。结论:清晰的护理工作指引,使护士在基础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大大降低,确保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右江医学》2017,(4):447-450
目的探讨安全有效的核对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患者诊疗用药安全。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儿科住院的100名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儿科住院的99名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查对方式,实验组在医嘱转录、患者身份核对、静脉输液、口服药发放、皮试、输血等护理操作环节中使用条形码技术进行"三查七对"。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完成单份医嘱时间及治疗单签名时间以及患者家属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两组总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应用条形码技术后护士完成单份医嘱核对时间和护士完成单病人执行单签名时间明显缩短(P<0.001)。实验组患者家属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在儿科病区使用条形码核对技术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节省护士工作时间、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同时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病房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信息化物品管理系统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方法在移动护理工作站、医院信息系统和无线网络等设施的基础上,建立信息化物品管理系统。分析应用信息化物品管理系统的临床效果,比较物品交接时间,药品丢失数量及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与传统护理物品管理方式相比,使用信息化物品管理系统进行物品交接的平均用时显著降低(t=10.66,P<0.001),药品丢失数量明显减少(χ2=4.215,P=0.040),体温计丢失数量明显减小(χ2=4.643,P=0.031),护士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χ2=5.699,P=0.017)。结论信息化物品管理系统使物品管理更规范、更准确、更科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改进护理工作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保障血管活性药物的安全使用,探讨血管活性药物安全使用的一系列前瞻性护理管理干预措施。方法实施"血管活性药物安全使用"前瞻性的护理管理干预措施前后,分别调查护士20例,患者100例,了解不同人群对"血管活性药物安全使用"的满意度、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将调查结果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施"血管活性药物安全使用"的前瞻性护理管理干预措施后,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不良反应明显降低,护士、患者满意度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前瞻性护理管理干预措施,对帮助护士在保障血管活性药物安全使用方面有很大帮助,减少了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中的不良反应,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用药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严素玲 《农垦医学》2009,31(1):67-69
由于精神科护士在药物治疗中的特殊作用,需从做好给药前的评估、按医嘱给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药物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加强护患沟通及健康指导等方面发挥精神科护士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保证合理用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王小琳  罗仕兰 《重庆医学》2015,(27):3839-3842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在提高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构建层级管理组织架构,实行护士长-高级专科护士-专科护士-初级护士的分层级管理模式,结合“APN”护士连续排班模式,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及满意度。结果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以后,病室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护理操作技能、患者“安全目标”考核等各项护理工作质量较实施前有显著提高(P <0.01);患者的满意度及护士自我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能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与患者满意度,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积极探索新的护理服务模式,更新理念,全面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 通过转变服务理念,改革临床护理模式和护理管理方式,实行护士能级管理,改进工作模式及排班方式,强化护理信息化管理等措施强化护理质量建设.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期间,出院患者满意度达98%,较2009年同期提升8%,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2009年下降50%.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切实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升,有力保障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6.
黄澜  刘杨  张炜霞 《黑龙江医学》2007,31(12):953-953,956
目的为了有效的降低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差错,为病人提供安全、合理的用药。方法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明确护理风险管理职责,完善风险监控体系,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护理质量。结果实施风险管理近3年无差错事故发生,与临床科室关系融洽,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对降低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减少护理纠纷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血管外科于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120例住院患者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力求规避风险,为护理安全提供保障。观察管理前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管理后,其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得以显著提升,其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8%,比管理前提升了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管外科优质护理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加强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为临床护理安全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护理管理上门诊输液中心护士利用十大安全目标,提高门诊患者的输液安全,降低门诊输液的护理风险。方法根据《2008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结合门诊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本科室的十大安全目标,将患者十大安全目标落实于中心输液区的护理安全管理。结果通过如文中自定出符合本科室的十大安全目标的落实,从各个角度上为患者安全设下保障,使护士能准确地执行医嘱,安全有效地进行护理。结论静脉输液是一种有创伤治疗,操作中任何环节疏忽都有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医疗纠纷,安全是护理质量的重要内涵和基础,准确地执行医嘱,安全有效地进行护理,才能促进患者疾病好转或康复,护理质量保障才得到根本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王新荷 《基层医学论坛》2013,(23):3094-3095
目的探讨内科门诊高危患者的精细化护理。方法树立精细化护理理念,加强慎独教育,明确责任心,熟练护理技术操作,培养应急情况下的综合能力。结果通过护士细致的观察,危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救治,保障了门诊护理安全。结论对内科门诊患者实行精细化护理,保障了患者就诊安全,融洽了护患关系,提升了医院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20.
刘爱英 《吉林医学》2013,34(7):1356-1357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风险管理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加强护士综合素质的培训及风险的监控,提高护士风险意识等。结果:通过实施风险管理,降低了护理缺陷及投诉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保障了患者安全。结论:风险管理有利于为患者提高更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