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郑轲  邹勇  刘兵 《四川医学》2013,(6):791-792
目的探讨手背深Ⅱ度烧伤24h内削痂植皮的临床效果是否优于传统削痂植皮手术。方法 2004年以来收治的手背深Ⅱ度烧伤42例76只手分为24h内削痂植皮组和传统削痂植皮组。24h内削痂植皮组于伤后24h内行手背削痂植自体中厚皮。传统削痂植皮组于伤后4~7d行手背削痂植自体中厚皮。比较两组皮片成活率、术后感染率、病程长短、手功能恢复等。结果伤后24h内削痂植皮组皮片成活率、术后感染率、病程长短、手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伤后24h内削痂植皮是手背深Ⅱ度烧伤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大鹏 《中外医疗》2016,(12):89-90
目的:探讨深Ⅱ度烧伤后24 h内进行削痂术在老年患者中的疗效,并进一步分析其对患者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医院收治的75例老年深Ⅱ度烧伤患者作为该研究受试者,根据患者的不同削痂时间分为对照组35例、早期组40例。对照组患者为烧伤3~5 d接受削痂治疗,早期组患者烧伤24 h内完成削痂治疗。结果早期削痂治疗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早期组一次性植皮成活率达到92.5%,并发症发生率为15.0%,均优于对照组P<0.05;削痂治疗5 d时,早期削痂组患者在TNF-α、IL-8、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烧伤24 h内进行削痂治疗明显能改善深Ⅱ度烧伤老年患者的炎性反应现状,避免了创面加深,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瓦斯爆炸深Ⅱ度烧伤患者伤后24h内创面行削痂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154例有削痂手术指征并在伤后24h内行削痂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为A组;107例削痂条件相似并按常规在伤后72h行削痂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为B组;57例削痂条件相似并按常规在伤后168h行削痂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为C组,比较三组休克期补液量、休克征象发生率、回吸收期的生命体征、尿量及愈合时间。结果三组患者在休克期补液量、休克征象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休克期尿量明显增多,回吸收期的体温、心率与B、C组明显不同(P〈0.05或P〈0.01);A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较B、C组短(P〈0.01)。结论深Ⅱ度烧伤创面于伤后24h内削痂是安全的,并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深Ⅱ度烧伤创面伤后24 h内削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有削痂手术指征并在伤后24 h内行削痂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设为实验组,并另选30例削痂条件相似而且按常规在伤后4~6 d行削痂手术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休克期补液量、并发症发生率、尿量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休克期的补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休克期的尿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或0.01),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深Ⅱ度烧伤创面于伤后24 h内削痂是安全的,并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伤后24 h内削痂治疗大面积深Ⅱ度烧伤的安全性,探讨其减轻深Ⅱ度烧伤创面炎症反应,防止创面进行性损害,促进IL-1释放,加快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12例大面积以深Ⅱ度烧伤为主的患者,每例患者均选择相对均匀的深Ⅱ度创面作为实验创面并分为3个研究区域:手术前、手术后和未手术实验区.伤后24 h内行削痂术,手术前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削痂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实验组在伤后24小时内行削痂术,对照组则在伤后4~6日行削痂术,观察两组患者休克期静脉补液量及尿量、并发症以及治疗结果。结果:伤后第3天实验组尿量、实验组植皮区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创面基本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切削痂是治疗深Ⅱ度烧伤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十年来我院932例碱烧伤患者的诊治,探讨碱烧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入院后,烧伤面积小、伤情轻者先冲洗半小时以上后清创;烧伤面积较大、病情危重者在平稳抗休克基础上冲洗清创,然后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浅Ⅱ度创面采用包扎或暴露疗法并及时观察:如果创面加深尽早削痂植皮,已明确的小面积深Ⅱ度及Ⅲ度创面可即时削痂植皮,大面积重症患者则在休克期或过后及早分次削、切痂植皮,削痂深度以pH试纸不变蓝为止.结果 单纯浅Ⅱ度烧伤407例,经磺胺嘧啶银(锌)包扎换药治疗或保痂治疗痊愈,愈合时间2~3周,平均16 d,其中包扎治疗愈合时间短,优于保痂治疗.总面积<50%体表总面积(TBSA)、深Ⅱ度和Ⅲ度<20%的患者502例,痊愈时间28~65 d,平均42 d;总面积>50%TBSA,其中深Ⅱ度和Ⅲ度以上烧伤>20%的患者23例,痊愈时间68~156 d,平均96 d.结论 碱烧伤后第一时间用清水冲洗半小时以上,可以减轻碱烧伤的程度;即时、休克期或伤后4~7 d削切痂植皮的削切痂深度至pH 7.0左右的正常组织,然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后一期植皮,则植皮成活率可大大提高;加强安全防护教育,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减少碱烧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王智  张永生  丁华兵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1291-1292,1311
目的:评价削痂后延期植皮术治疗手背深Ⅱ度烧伤后溶痂或合并感染创面的疗效。方法:61例患者,随机分组为试验组29例,对照组32例。试验组入院后即行手背削痂术,术后24~48h内行中厚皮移植术;对照组入院后保守治疗,待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形成,行中厚皮移植术。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后,植皮术后20d植皮成活率达优者分别为69.0%和34.4%,术后1年掌指关节功能恢复达优者分别为72.4%和40.6%,术后2年手背皮肤质地恢复程度达优者分别为86.2%和31.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用削痂后延期植皮术治疗手背深Ⅱ度烧伤后溶痂或合并感染创面疗效显著,明显优于肉芽创面形成后行中厚皮移植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四肢深度烧伤早期切、削痂植皮与晚期切、削痂植皮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3年6月云南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收治的四肢深度烧伤患者240例,按患者手术治疗时间分为早期切痂植皮治疗组、早期削痂植皮治疗组、晚期切痂植皮治疗组治疗组、晚期削痂植皮治疗组,各60例。早期治疗组于伤后24~72 h内对患者实施切、削痂植皮手术治疗,晚期治疗组与伤后4~7 d内实施切、削痂植皮手术治疗。比较四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和术后护理:(1)早期削痂植皮治疗组优良率96.7%明显高于早期切痂植皮治疗组优良率8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晚期削痂植皮治疗组优良率78.3%明显高于早期切痂植皮治疗组优良率61.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早期削切、痂植皮治疗组总优良率90.0%明显高于晚期切、削痂植皮治疗组总优良率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肢深度烧伤早期切、削痂植皮的治疗效果要优于晚期切、削痂植皮治疗的治疗效果;对于四肢深度烧伤的患者削痂植皮治疗优于切痂植皮治疗。对于四肢深度烧伤的患者应早期进行削痂植皮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四肢小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手术削痂、植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四肢小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93例,在手、足背、关节部位深Ⅱ度烧伤创面于烧伤后4~6d采用滚轴取皮刀削除坏死组织以整张中厚皮片移植。结果随访6个月~2年,植皮区瘢痕增生轻微,未发生肢体关节功能障碍。结论烧伤后4~6d,手、足背及关节部位深Ⅱ度烧伤早期手术削痂植皮,可使四肢瘢痕增生减轻或无瘢痕,减少功能障碍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伤后24 h内削痂手术对深二度烧伤创面局部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释放的影响。方法 12例深二度烧伤患者,伤后24 h内实施削痂手术。削痂术前先切取手术前实验区组织标本。术中部分创面保留不予手术,作为未手术实验区。伤后5~7 d行再次手术,分别切取经削痂处理和未手术区的创面组织,作为手术后和未手术实验区标本。分别检测创面组织释放生长因子EGF、FGF-2和PDGF-AB的含量,并进行组织学观察和新生肉芽形成半定量分析。结果 削痂手术创面组织局部释放EGF、FGF-2和PDGF-AB的水平较手术前和未手术创面有显著升高(P<0.05);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削痂手术后创面新鲜肉芽组织形成较手术前和未手术创面显著(P<0.05)。结论 伤后24 h内削痂手术可以促进局部创面组织释放EGF、FGF-2和PDGF-AB,促进新生肉芽形成,有利于深二度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刮痂术及新鲜异体皮覆盖烧伤创面在深Ⅱ度烧伤早期创面组织进行性损伤中的积极作用。方法对48只SD大白鼠86处深Ⅱ度烧伤创面行刮痂术及新鲜异体皮覆盖,用组织病理学观察真皮层、炎性反应、上皮生长、愈后瘢痕情况。结果伤后8h内行刮痂术及新鲜异体皮覆盖创面,淤滞区有逆转,创面变浅,上皮生长快,愈后瘢痕轻;而未行刮痂术组,淤滞区无逆转,创面逐渐加深,炎性反应较重,上皮生长相对慢,愈后瘢痕较重。结论刮痂术及新鲜异体皮覆盖烧伤创面能使淤滞区逆转,创面变浅,渗出及炎性反应减少,对防止深Ⅱ度创面组织进行性损伤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保留变性真皮大张自体皮移植的病理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变性真皮的病理特性,自体皮移植后的病理过程及转归.方法:将SD大鼠背部制成直径2.5 cm的深Ⅱ度烧伤创面,简单清创,异体皮覆盖创面48 h后,浅削痂保留变性真皮,局部移植大张自体断层皮片,植皮后不同时间切取植皮区全层皮肤,HE,Masson's染色观察变性真皮与移植皮片的病理变化情况.结果:浅削痴后可见变性真皮上层存在较多坏死细胞,仅有少量活性细胞,胶原变性,并伴随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植皮后早期仍然可见变性真皮内坏死组织,炎性细胞,植皮后3 d可见断层皮片内存在炎性细胞浸润;10 d可见变性真皮内坏死组织明显减少,其表层可见红细胞;21 d所植皮片近似正常皮肤.结论:保留变性真皮不影响所植皮片成活,自体皮移植后坏死成分可逐渐吸收,并为新生有活力组织所取代.  相似文献   

14.
三度烧伤创面削痂植皮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削痴植皮术在三度烧伤创面早期祛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1997-2004年肢体三度烧伤患者157例作为A组,1991~1996年肢体三度烧伤患者80例作为B组,排外电烧伤、热挤压伤等深三度烧伤。A组行削痂植皮术,B组行切痂植皮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问、植皮成活率、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创面愈合后肢体外形、对称性和功能的恢复。结果A组创面愈合后肢体外观、对称性和功能较好,自身对照上下肢分别缩小5.7%和5.8%,差异无显著性;B组创面愈合后肢体明显缩小、左右明显不对称、功能较差,上下肢分别缩小21.6%和25.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植皮成活率、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三度烧伤创面采用削痂植皮术治疗能更好地维护肢体的美观、保护肢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应用Gou lian削痂及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共58个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应用Gou lian削痂后:深Ⅱ度创面予以整张或网状自体刃厚皮片移植;Ⅲ度创面予以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术。结果削痂过程中无一例损伤肌腱、神经及重要血管,58个功能部位移植物全部成活,术后近、远期随访效果良好关节功能部位无一例发生功能障碍。结论在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削痂植皮术中需要削除坏死组织时,应用Gou-lian削痂、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Zhou JJ  Chen J  Shi JW  Su GL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4):3123-3126
目的 观察手术早期不上止血带削痂对修复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大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均在伤后24h内手术.对各项休克复苏指标稳定的患者,术中不上止血带直接进行创面的薄层削痂,以见到均匀点状出血为度.用肾上腺素等渗生理盐水纱布覆盖止血,覆盖异种脱细胞真皮.统计并记录患者每1%TBSA创面削痂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前后的体温变化、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质量及瘢痕挛缩程度,并与术中上止血带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31例完成全部观察过程.患者每1% TBSA创面削痂手术的平均出血量为(8.8±0.9)ml,手术时间为(0.52±0.06) min;伤后5d体温为(37.7±0.7)℃,明显低于伤后24h的(38.6±0.6)℃(t =0.42,P<0.05);创面愈合时间为(25.2±2.2)d;手术时间、伤后5d体温、创面愈合时间与术中上止血带的相关文献资料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伤后3个月的创面愈合质量评价100%为佳;伤后6个月创面有瘢痕增生、轻度挛缩,但关节活动自如无功能障碍.结论 深Ⅱ度烧伤创面手术不上止血带薄层削痂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术后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早期削痂复合皮混合移植治疗颜面部深度烧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颜面部深度烧伤创面早期削痂复合皮混合移植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例颜面部深度烧伤患者在伤后1d内行削痂术,同时一期混合移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和大张自体刃厚皮片。术后10~12d打开敷料.观察植皮效果,随访3月~24月。【结果】本组患者复合皮移植成活率90%,少部分移植的表皮出现水疱,经水胶体敷料覆盖3~5d后即可愈合。随访移植后面部皮肤外观丰满,弹性好,表情丰富,远期效果满意。【结论】面部深度烧伤创面早期削痂复合皮混合移植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应用于四肢Ⅲ度烧伤保留健康脂肪组织削痂植皮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四肢小面积浅Ⅲ度烧伤43例患者行保留脂肪组织削痂植皮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A组);2003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四肢小面积浅Ⅲ度烧伤46例患者行Ⅲ度创面切痂至深筋膜植皮治疗(B组)。观察两组术中失血量、植皮成活率及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创面愈合后肢体外形、对称性和功能恢复的差异。结果 A组创面愈合后肢体外观、对称性和功能较好,自身对照上下肢周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创面愈合后肢体明显缩小,左右明显不对称,功能较差,自身对照上下肢周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皮片成活率高(P〈0.05)、创面愈合时间短(P〈0.05)、创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少(P〈0.01)、外形与功能优良满意(P〈0.01)。结论 VSD技术应用于四肢Ⅲ度烧伤保留健康脂肪组织削痂植皮创面,可有效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缩短疗程,减轻换药痛苦,能更好维护肢体的外观,有助于肢体活动功能的康复。VSD技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植皮后的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