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咳停膏子午流注穴位贴敷对痰热型咳嗽的治疗效果、病人满意度、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及安全性,提出并实施有专科特点的中药膏剂子午流注穴位贴敷中医护理流程和规范。方法:将200例痰热型咳嗽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在中、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咳停膏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及穴位贴敷护理;对照组在中、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苦荞面膏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护理。2组均治疗10 d后评定结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总满意率为99%,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6%,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的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皮肤、心电图、肝肾功能和大小便常规检查均无异常发现。结论:自拟咳停膏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痰热型咳嗽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能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本课题提出并实施有专科特点的中药膏剂子午流注穴位贴敷中医护理流程和规范是科学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使用穴位贴敷配合子午流注法治疗咳嗽的疗效。方法将64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使用穴位贴敷配合子午流注法并使用肺癌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只使用肺癌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一周后进行反馈,观察患者的咳嗽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子午流注法对肺癌患者的咳嗽有较好的疗效,可以用于临床并推广。  相似文献   

3.
自拟白芥子膏穴位贴敷治疗痛痹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全付  刘天骥 《四川中医》2008,26(7):120-120
目的:观察自拟白芥子膏穴位贴敷治疗痛痹的疗效。方法:将3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0例用白芥子膏贴敷相关腧穴;对照组120例内服《金匮要略》乌头汤治疗。3个月为1疗程,疗程结束1年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4.1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芥子膏穴位贴敷,药物直达病所,疗效较对照组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用截敏汤加减内服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45例用鼻炎康、雷诺考特喷雾剂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2.2%,对照组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制止嗽膏对小儿风寒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风寒咳嗽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止嗽膏穴位贴敷,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止嗽膏穴位贴敷能辅助治疗小儿风寒咳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安肠散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靖  章涵 《新中医》2011,(8):106-107
目的:观察安肠散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予安肠散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予氟哌塞吨美利曲辛片治疗。2组均治疗2周为1疗程,治疗2疗程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症状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安肠散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强肝胶囊配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重度脂肪肝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德全 《新中医》2009,(4):79-79
目的:观察强肝胶囊配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重度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单用强肝胶囊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穴位贴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68.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强肝胶囊配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重度脂肪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止咳2号治疗燥邪伤肺型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50例.治疗组采用止咳2号组方(组成:半夏、陈皮、射干、苦杏仁、蝉蜕、款冬花、紫菀、黄芩、金银花、鱼腥草、桔梗、炙麻黄、生甘草)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急支糖浆治疗。7天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84.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止咳2号治疗燥邪伤肺型咳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陆斌  鲍超  吴旭 《江西中医药》2008,39(11):66-67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面瘫膏治疗Bells面瘫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吴旭经验针灸方配合自拟面瘫膏穴位贴敷治疗发病7天内Bells面瘫,每周治疗3次。并与传统针灸组,每周治疗6次对照。观察患者发病1月末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5.8%,较对照组77.3%(P〈0.05)。结论:针灸配合面瘫膏穴位贴敷治疗Bells面瘫有较好疗效,并能减少患者就诊次数。  相似文献   

10.
针剌及中药穴位贴敷等法治疗周围性面瘫1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琳娜  安军明 《陕西中医》2005,26(10):1092-1094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112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西药对照组26例、针刺治疗组30例、穴位贴敷组27例、针刺+穴位贴敷组29例。结果: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9,5;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为88.9%;针刺+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为93.1%。经统计学处理,4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穴位贴敷组、针刺治疗组与针刺+穴位贴敷组治疗面瘫的疗效相当,均优于西药对照组,其预后与神经变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陈小维 《四川中医》2013,(7):135-136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依据。方法:将7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三伏天行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非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KOA患者120例分为3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1组予子午流注择时普通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予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3组患者综合疗效、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表(WOMAC)评分及膝关节功能影响指数(Lequesne MG)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2组为92.5%(37/40),观察1组为87.5%(35/40),对照组为77.5%(31/4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VAS评分、Lequesne MG评分、WOMAC评分均优于观察1组、对照组(P<0.05);3组VAS评分、Lequesne MG评分、WOMAC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可以有效缓解KOA疼痛症状,对关节僵硬、关节活动度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红花白胡膏穴位贴敷预防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方法:将32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14)和对照组(n=118),治疗组用本院自制红花白胡膏穴位外敷,对照组用金水宝胶囊加中药煎汤口服治疗,比较两组预防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病程长短及病情轻重与疗效无显著关系(P〉0.05)。结果表明:运用自制红花白胡膏穴位贴敷预防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萸桂消喘膏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证)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按病情分层随机分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40例,在西药常规抗炎、解痉平喘、化痰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萸桂消喘膏穴位贴敷,对照组予安慰剂穴位贴敷,2组疗程均为3周,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1周时,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降低值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萸桂消喘膏穴位贴敷治疗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证)急性发作,可能通过协同控制炎症反应,使哮喘病情更快达到临床控制。  相似文献   

15.
《光明中医》2021,36(9)
目的观察基于子午流注纳子法补益脾肾的穴位贴敷对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为晚期恶性肿瘤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止痛、营养支持等最佳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遵循子午流注理论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每日2 h,共14 d,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子午流注纳子法行补益脾肾的穴位贴敷,能有效提高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脉疏膏穴位贴敷对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和空白贴,治疗组采用常规用药和心脉疏膏穴位贴敷,30天一疗程,治疗30天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等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85.0%,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72.5%,均优与对照组(P<0.05),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心脉疏膏穴位贴敷治疗胸痹心痛是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王宗水 《中医临床研究》2011,3(3):54+56-54,56
目的:观察复颈膏贴敷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穴位及局部贴敷复颈膏,配合推拿。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并配合推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9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颈膏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对照组各7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胸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沈莉  颜红 《新中医》2011,(5):112-113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解郁合荆治疗肝气郁结型轻度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中药组30例,采用解郁合剂口服治疗;贴敷加药组31例,在单纯中药组的基础上配合神门、内关穴位贴敷。治疗2周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3.3%,对照组为71.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HAMD总分同期比较,治疗4周末、治疗6周末时,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周末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解郁合剂治疗肝气郁结型轻度抑郁症疗效肯定,简便易行,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探讨其机制。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仅给予一般治疗,包括抗感染、止咳、祛痰、戒烟、适当运动锻炼等;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ABE—Ⅲ型智能通络治疗仪进行穴位贴敷治疗,穴取双肺俞,双百老穴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减少,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5.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8%(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疗法配合一般治疗是治疗和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