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转谷氨酰胺酶(mTG)改性明胶为基料、丙三醇为增塑剂制备可食性食品包装薄膜。研究了mTG、丙三醇的添加量以及膜的成型方法对产品的抗张强度、最大伸长率、韧性、水溶性、吸水性等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筛选出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制备转谷氨酰胺酶(mTG)改性明胶可食性薄膜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在成型工艺中进一步采用室温干燥和湿态二次定向处理的方法,获得了抗张强度达18.3MPa,韧度达8.4J/cm^2的可食性明胶薄膜。在配料中添加质量分数2%的聚乙烯醇(PVA)并采用相同的成型工艺,所制备明胶薄膜的机械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生物降解性实验表明,在被质量分数0.5%的Alcalase碱性蛋白酶作用4h后,不含PVA的可食性明胶薄膜的降解率可达99.2%,含PVA明胶薄膜的降解率也达到了97.5%。  相似文献   

3.
京尼平与戊二醛交联明胶微球的性能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京尼平(genipin,GP)及戊二醛(glutaraldehyde,GA)交联明胶微球的性能,探讨GP交联明胶微球的优缺点.方法 以改进的双相乳化冷凝聚合法制备明胶微球,分别以GP、GA进行交联.取60%交联度的GP及GA明胶微球,分散于PBS中,比较其粒径外观、溶胀及降解性能.两种交联明胶微球分别携载rhBMP-2,测定载药量及包封率,观察10 d内的药物缓释性能.收集GP及GA明胶微球浸提液,倍比稀释成100%、50%、25%浓度,分别与小鼠成骨细胞共培养2 d,以DMEM组为阴性对照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测定GP及GA微球的细胞毒性.结果 GP及GA交联明胶微球在溶液中均呈规则圆形,粒径分别为(78±18)、(65±10)μm,GP交联明胶微球分散性更佳.当交联度均为60%时,GP交联明胶微球溶胀率为89.0%±4.8%,显著低于GA交联明胶微球(118.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P及GA交联明胶微球分别于28、21 d完全降解,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及GA交联明胶微球载药量分别为(921±73)、(965±62)ng/g,包封率分别为88.5%±2.1%、89.7%±1.8%,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P及GA交联明胶微球10 d累积释药百分率分别为78.80%±4.96%、90.50%±5.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浸提液浓度为25%、50%、100%时,GP交联明胶微球细胞毒性均为Ⅰ级,GA交联明胶微球细胞毒性分别为Ⅱ、Ⅲ、Ⅲ级.结论 与GA交联明胶微球比较,GP交联明胶微球的综合性能更优越,可应用于组织工程领域.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明胶支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用于组织修复的壳聚糖-明胶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为其进一步的细胞培养以及组织工程皮肤的临床应用积累数据.方法 将壳聚糖与明胶在一定条件下共混,预冻,冷冻干燥并交联得到支架材料,考察其性能.结果 制备过程中,预冻溶液的固含量、壳聚糖与明胶的配比以及预冻温度等参数对支架材料的微观结构、表观密度、含水量和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结论 采用冷冻干燥法可以成功地制备壳聚糖-明胶支架材料,通过控制其反应条件可以调整支架孔隙结构和性能,从而得到满足需要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 克服聚乳酸材料的疏水性,制备表面特性和孔隙结构均符合组织工程需要的细胞支架.方法 应用改进的溶液浇注/粒子沥滤技术,制备孔隙完全连通的三维聚乳酸细胞支架,碱液预处理支架表面,浸润明胶溶液,戊二醛蒸汽交联支架上的明胶,获得杂化改性支架;用扫描电镜等对改性后的支架进行结构与性能表征.结果 圆柱形多孔聚乳酸支架,在杂化改性后吸水率增加约2倍,由改性前的(1164.2±172.9)%上升到(2637.7±527.8)%,亲水性显著增强;杂化改性后,明胶均匀分布在支架孔隙表面,支架孔隙形态、连通性基本没有变化.结论 明胶杂化能显著提高聚乳酸细胞支架的亲水性,改性过程不影响支架的孔隙结构和形态,可以制备出亲水性好、内部结构可控、孔隙率高、孔隙连通性好的组织工程细胞支架.  相似文献   

6.
用来源于微生物的转谷氨酰胺酶(mTG)对不同品级和不同类型的明胶进行改性,并考察了改性产物的物理性质与酶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酶用量的增加,低强度明胶改性产物的凝胶强度有所提高,而高强度明胶改性产物的凝胶强度保持不变甚至有所降低;所有改性明胶的熔点都随酶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有些甚至达到90℃;所有改性产物在60℃时的粘度都随酶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改性产物的凝胶温度不仅受酶用量的影响,而且与明胶的品级和种类有关。这一实验结果显示出源自微生物的转谷氨酰胺酶在提高低品级明胶的使用性能及更充分利用制革废弃物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明胶管修复坐骨神经缺损后运动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明胶管(gelatin conduit)桥接外周神经缺损后运动功能的改变。方法用明胶制成长8mm,内径1.0mm的导管,套接修复大鼠右侧坐骨神经缺损4.0mm,以未修复组作阴性对照对照,于术后6、18周进行电生理学、胆碱酯酶染色、胆碱酯酶结合银染等检查。结果术后6周明胶管内出现再生神经纤维,18周时神经纤维变致密。明胶管组18周时胫前肌肌湿重有显著改善,并能记录到动作电位,有肌内神经纤维再支配和运动终板再生。明胶管变薄,无异物反应及炎症反应,无粘连。结论作为一种新材料,明胶管修复神经损伤后能有效改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VEGF明胶缓释微球对大鼠背部随意皮瓣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复合明胶微球对SD大鼠背部随意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乳化冷凝法交联制备复合VEGF的明胶缓释微球,将其注射于大鼠背部随意皮瓣,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复合VEGF微球组(A组)、VEGF治疗组(B组)和对照组(C组),术后7天分别进行皮瓣存活率、新生血管计数的检测.结果术后7天皮瓣的存活率分别为(68.54±2.79)%,(58.65±3.26)%,(45.43±2.71)%,治疗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存活质量A组最好;皮瓣内新生血管计数分别为(31.16±4.38),(25.41±4.06),(18.68±5.44)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VEGF缓释微球可以促进缺血皮瓣的血管新生,提升皮瓣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明胶酶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6例胃癌组织明胶酶A的表达。结果 明胶酶A在正常胃组织中表达极低(2/14),癌旁组织低表达(7/18),胃癌组织高表达(31/36)。明胶酶A表达与胃癌大小、Lauren分型无关。早期胃癌不表达,进展期胃癌特别是有浆膜侵袭和转移者,其明胶酶A呈显著高表达。明胶酶A表达定位于胃癌基质,以巨噬细胞为主。结论 明胶酶A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侵袭与转移的标志;巨噬细胞在此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隋继强  韩岩  吴红  郑岩  易成刚  郭树忠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2):1342-1345,I0001
目的:制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人表皮生长因子(EGF)可降解缓释微球,考察其生物活性的保存情况,以及它们对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乳化冷凝法交联制备复合bFGF、EGF的明胶缓释微球,将它们加入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液中,用细胞计数法、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反应比色法(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复合bFGF、EGF的缓释微球平均粒径(11.32±3.64)μm;培养1天后各组细胞计数、吸光度(A)值差异均无显著性;5天后,两种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组细胞计数、吸光度(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7天后,两种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组值仍高于其它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复合bFGF、EGF的缓释微球制备工艺简便,成球性好;能较长时间地持续释放活性bFGF、EGF,可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