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聪慧  华洁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2):2729-2730
目的:探讨首次住院与复发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对知情同意的需求与对策,改善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首次住院与复发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126例进行调查。结果:首次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希望了解精神病知识占98.2%,希望尽快控制病情占95.1%,关注药物副作用占83.5%,关注疾病预后占83.3%。复发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家属,希望了解疾病复发先兆占97.6%,希望医务人员指导占92.2%,关注坚持用药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占90.2%。结论:首次住院与复发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家属关注的问题不同,针对这种差异,做好医患沟通及健康教育,满足患者家属的需求,为精神病患者康复提供良好的家庭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首次住院与复发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对知情同意的需求与对策,改善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首次住院与复发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126例进行调查.结果:首次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希望了解精神病知识占98.2%,希望尽快控制病情占95.1%,关注药物副作用占83.5%,关注疾病预后占83.3%.复发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家属,希望了解疾病复发先兆占97.6%,希望医务人员指导占92.2%,关注坚持用药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占90.2%.结论:首次住院与复发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家属关注的问题不同,针对这种差异,做好医患沟通及健康教育,满足患者家属的需求,为精神病患者康复提供良好的家庭支持.  相似文献   

3.
段英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6):2076-2077
目的:对首次住院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问题提出对策。方法:对52例首次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观察分析。结果:对精神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配合程度,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周期。结论:健康教育是精神病治疗与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李聪慧  杨淑红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2):1610-1610,1608
目的:了解开放病区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现状,并对有可能造成患者多次住院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12个月连续住院3次以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多次住院患者男女比例相当,以抑郁症、躯体形式障碍多见.结论:精神病患者多次住院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属、社会因素和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家庭干预不仅能够为家属提供知识。减轻家庭负担还能够降低精神病患者的复发率和住院率,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干预措施,作者对本院早期干预病房(整体护理病区)的病人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实施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防跌倒健康教育对预防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的效果。方法:对8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制定干预措施,住院全过程不断进行健康教育与指导,使患者掌握预防跌倒的方法。结果:精神病患者对预防跌倒知识了解程度明显提高,减少了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发生。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马英  李冬杰  杨丽莉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6):122-122,F0004
目的:探讨为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提高精神病患者住院依从性,对住院精神病患者陪住人员实施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系统确定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反馈教育结果,完善教育措施。结果:护患纠纷减少,精神病患者住院依从性和满意度提高。结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陪住人员实施健康教育能减少护患纠纷,倡导科学就医行为,提高精神病患者的住院依从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了解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现状。方法:用自编的调查表和CCMD-3对本院关爱病区2005年5月1日至2006年4月30日住院治疗的357例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男性比例低于女性,未婚、离婚、邻近省市户籍、无工作者居多,公安部门送入者、既往有精神病史而精神病复发居多,精神分裂症为主,伤人毁物、脏臭流浪居多,大多伴躯体疾病,救助站和慢病院接出院居多。虽然家属接出院占33.6%例,但家属承担费用仅占14.8%,医院承担医疗费用66.1%。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生存状况差,影响了社会和谐,加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解决这一现象可行的方法,精神卫生立法是精神科目前迫切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探视情况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202例患者及家属采取面对面询问或电话联系方式进行调查。结果:39.77%蚌埠地区和78%的外地患者在住院期间极少或无人探视,其中收容男患者探视率最低。住院女患者对无家属探视时最敏感,96.77%会出现负性情绪,98.39%女患者在探视后心情愉快。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探视率极低,产生了许多不良后果,医护人员有必要对患者及家属采取干预手段,适当提高探视率,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使患者安心住院,预防意外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精神病患者家属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精神病患者家属300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人。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存在的情绪问题对干预组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结果:83.7%的病患者家属表现有明显的抑郁情绪,84.4%的病患者家属表现有明显焦虑情绪,经健康教育后干预组患者家属的SDS和SAS评分下降(P<0.01)。结论:及时对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对改善其负面情绪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1.
首发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家庭心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庭心理教育就是把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教育纳入治疗过程中,向家属传授有关精神疾病及康复知识。随着精神病患者“非住院化(deinstitutionalization)运动”模式在我国的开展,精神病患者经过住院系统治疗,精神症状得到控制,就将重新返回社会和家庭。有研究资料表明我国精神病患者家属羞耻感高,常偏向超自然归因来调适压力,很少主动接受心理卫生教育。为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反应及特点,选择合适的护理方式。方法:对20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采用自制的《住院精神病人心理需求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反应因自身因素存在着差异,在病程的不同阶段患者心理反应也有区别。结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应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及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促进疗效,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及特点,探讨降低精神病患者病死率及医疗纠纷的措施。方法:对近10年住院期间死亡的精神病患者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10年间死亡17例,主要死亡原因为躯体疾病11例,猝死3例,自杀3例。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以躯体疾病为主。精神科专科医生必须熟悉掌握综合科基础知识,重视临床知识的更新,提高对躯体疾病的诊治水平。建议患者住开放病房,家属陪伴,这样更有利于降低精神病患者住院病死率,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4.
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护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夏兰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177-3177,3228
目的:掌握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特点,以利于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方法:对发生过自杀行为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96例有自杀行为的住院精神病患者中,受精神症状支配78例;有家庭、工作、人际关系问题10例。对治疗缺乏信心8例。大夜班44例,小夜班22例,白班16例,中班14例。结论:对新人院患者进行自杀风险的评估,住院期间严密监护,勤巡回检查,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及重点班次的护理,是防范精神病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因此产生了各种压力,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首发住院患者增多,为此我们对100例首发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精神病家属的心理存在着许多问题。这给患者增加了很多压力,也给护理带来了诸多困难。笔者就首发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指导,使家属能用良好的心态帮助护理工作,使患者能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与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方法 用自制调查表对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两年的25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 影响住院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知力;受幻觉、妄想支配;认为已痊愈,不需要再服药;怕吃了药无精神,影响正常生活;药物不良反应;怕损害内脏器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理解和对患者的关怀、社会支持;对治疗缺乏信心;经济支付能力等.结论 药物治疗依从性与精神病严重程度和自知力损害程度高度相关,依从性高者病情稳定,复发率低.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教育,以及完善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能够提高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相关因素。方法:抽取我院精神科男、女各一个疗区的住院精神病患者共117例,使用自制表格收集相关资料。结果:117例精神病患者中合并躯体疾病者88例,占75.21%。常见的有心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消化及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年龄、病程、住院时间、服用抗精神病药种类与躯体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发生率较高,精神科临床要重视患者的躯体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住院优抚军人精神病患者病区管理状况.方法 用自制调查表,经4 名精神科中级以上医务工作者,通过39 个月对优抚军人精神病患者88 人次的住院资料调查,结合病区管理实际情况,总结和探索精神病区的管理方式.结果 住院患者精神分裂症69 人次,占78.41%; 患者年龄为(42.57±13.82)岁;住院患者病程冗长,慢性、衰退、阴性症状居多;伴发躯体疾病、体质虚弱者多,生活自理能力差者多.结论 遵规守法,严明规章制度是病区管理的核心;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医学知识是保障患者身心健康的关键;加强音乐治疗、工娱治疗、康复训练是日常生活和健康的保障;制订不同季节工作重点、开展互帮活动是保障日常生活和健康的支撑;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和交流是取得支持和理解的有效方法.以上措施,保障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减少和避免了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住院女精神病患者家属探视情况及患者要求探视的目的、探视后的情绪反应,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143例住院患者及来院探视家属进行调查。结果:有近半数患者在住院期间极少或无家属进行探视,有60%以上的患者要求家属探视的目的为感情所需,探视后大多数患者会出现愉快的体验,无家属探视时有半数以上的患者情绪不佳,并出现被遗弃感。结论:加强对住院女精神病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辅导,对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的复退军人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使其给予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85例长期住院的复退军人精神病患者的家属进行心理调查分析,并与中国常模相比较.结果:发现长期住院的复退军人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存在明显障碍.结论:提示及时而正确的给予心理护理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