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与糖尿病性腔隙梗塞的关系。方法:对3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梗塞患者及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了研究。分别测定了两组血胰岛素(Ins)、C肽(CP)、葡萄糖(Bs)、胆固醇(CHOL)和甘油三酯(TG)水平以及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结果:糖尿病性腔隙梗塞组与对照组比较,其血Ins、CP水平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降低(P<0.001),其血CHOL、TG水平及BMI亦升高(P<0.05)。结论:IR与糖尿病性腔隙梗塞有密切关系,IR是糖尿病性腔隙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改善和治疗IR在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腔隙梗塞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琪 《山西临床医药》1999,8(3):187-188
为探讨糖尿病性腔隙性脑梗塞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对60例Ⅱ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腔隙性脑梗塞23例进行研究。分别测定血胰岛素,C肽,葡萄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以及体重指数。结果表明:合并腔梗者与未合并腔梗者比较,其血Ins,C肽水平显著升高,而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关系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47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23例),非腔隙性脑梗死组(24例),设立正常对照组。测定3组的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血脂及计算其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腔隙性脑梗死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较对照组及非腔隙性脑梗死组低(P<0.05),空腹血胰岛素、甘油三酯较其他两组高(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与腔隙性脑梗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人群一级亲属(FDR)的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广州地区2型糖尿病家庭和健康人群家庭成员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空腹胰岛素(FIN)、空腹血糖(FBG)、血脂的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 (1)2型糖尿病与其一级亲属比较,FBG、体脂分布百分比(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型糖尿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BF、IR、FB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型糖尿病其一级亲属与健康对照组比较,BMI、IR、FBG、TG、H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IR与BMI、BF、HBCI、TG、HDL有明显相关关系。结论推测2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存在胰岛素抵抗高危易感性。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在向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无症状性脑梗死(SCI)与血清尿酸(SUA)、血脂、胰岛素(Ins)水平的关系。方法122例T2DM患者,分为T2DM合并SCI组、单纯SCI组和单纯糖尿病(DM)组,分别进行SUA、血胆固醇(TC)、血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及脂蛋白LP(a)测定,对DM患者均做馒头餐试验和Ins水平测定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结果T2DM合并SCI组的血TC、TG、LDLC、VLDLC及ApoB水平均比单纯SCI组高;T2DM合并SCI组的SUA水平比单纯SCI组和单纯DM组增高(P<0.05);T2DM合并SCI组与单纯DM组相比较,血Lp(a)及Ins水平升高(P<0.05),而HDLC、ApoA降低(P<0.01),同时IAI降低。结论DM合并高尿酸血症、低HDL血症等脂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在DM合并SCI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Ⅱ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与肥胖、血压、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随机取201例住院病人,分为糖尿病合并脂肪肝88例(A组),糖尿病无脂肪肝113例(B组),测定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IR)、血脂等.结果 2型糖尿病并脂肪肝组与无脂肪肝组比较,BMI、IR、三酰甘油(TG)、仅密度脂蛋的胆固醇(LDL-C)、载脂蛋的B(Apo)-B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Ⅱ型糖尿病并脂肪肝患者存在超重、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并糖尿病(DM)时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58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根据有无DM分为单纯脑梗死组35例和脑梗死并DM组23例;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2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C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po)A1及ApoB,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敏感性。结果 3组BMI、C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脑梗死组、脑梗死并DM组FBG、SBP、DBP、TC、TG、ApoB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SI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脑梗死并DM组FBG、DBP、TC、TG、LDL-C高于单纯脑梗死组(P<0.05)。脑梗死并DM组与正常对照组LDL-C、HDL-C及ApoA1、FIN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以正常对照组胰岛素相对敏感性为100%,单纯脑梗死组和脑梗死并DM组的胰岛素相对敏感性分别为71%和50%。结论正常老年脑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IR,合并DM时IR及代谢紊乱更为严重,应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体重指数(BM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脂类、血糖(Glu)、胰岛素(Ins)等危险因素和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对135例高血压患者及81例正常人进行血压、体重指数(BMI)的测定,并采用酶法测定血清中空腹G1u、ACE、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餐后2h血糖,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空腹和餐后2h胰岛素(Ins)。结果空腹ACE、Glu、Ins及空腹TG、LDL和BMI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其显著性更为明显。结论高血压与糖尿病和心血管病间有许多共同的发病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将19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83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B组)60例及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组(C组)52例,分别测定身高、体质量,抽空腹血检查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及空腹胰岛素(FINS)等。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BMI、TG、TC、LDL-C、ALT、AST、GGT、FINS、HOMA-IR水平显示:B组均明显高于A组(P<0.05),C组均明显高于B组(P<0.05)。而HDL-C水平显示:B组均明显低于A组(P<0.05),C组均明显低于B组(P<0.05)。3组间HbA1C、FBG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HOMA-IR与BMI、TG、TC、LDL-C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是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并且与BMI、TG、TC、LDL-C、HDL-C水平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骨密度的改变及探讨其与胰岛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DEXA测定38例老年2型DM患者和26例老年健康对照组L2-4及股骨近端骨密度(BMD)并测定2型DM患者血清胰岛素(Ins)及体重指数(BM I)。结果①2型糖尿病中男、女W ard`s区、男性腰椎、女性股骨颈BMD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男性股骨颈、女性腰椎的BMD低于正常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将DM患者分成骨质疏松组(OP组)和非骨质疏松组(非OP组),比较两组的血Ins水平和BM I,发现非OP组空腹及餐后2 h Ins水平和BM I明显高于OP组(P<0.05)。结论①老年2型DM患者较易发生OP。②肥胖和血中高胰岛素水平对骨密度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及胎盘中内脂素(visfatin)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放免法分别测定30例妊娠糖尿病(GDM组)及3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清内脂素及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体质量指数(BMI)。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蛋白印迹法,检测两组胎盘内脂素基因mRNA的表达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①GDM组血清visfatin、FBG、FIN、HOMA-IR、BM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GDM组胎盘组织中visfat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血清内脂素水平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结论 GDM孕妇血清及胎盘内脂素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了GDM的发生发展,血清内脂素与胰岛素抵抗相关。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常志文  陈晓燕 《临床荟萃》2005,20(5):253-256
目的 研究血清瘦素和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及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45例高血压病患者及33例健康对照组血清瘦素(Lp)、可溶性瘦素受体(sLR),同 时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载脂蛋白 ApoA、ApoB、ApoA/B、胰岛素(Ins)、C肽(C 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等指 标,分析Lp、sLR与高血压、血脂异常、体形改变、BMI及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病组血清Lp、TC、 LDL C、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LR、ApoA/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G、HDL C及BMI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Lp与Ins、C P、HOMA IR、BMI、腰围及臀围呈正相关,与sLR呈负相关(P<0.05);sLR与Lp、C P、 BMI、腰围及臀围呈负相关(P<0.05),与Ins及HOMA IR无显著相关。结论 高血压病与Lp及sLR异常有关,其 与血脂异常、体形改变、BMI、IR密切相关,共同参与高血压病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胎球蛋白A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可能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收集50例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各组血清AHSG水平。结果糖尿病组血清AHSG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空腹、餐后2小时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胰岛β分泌功能指数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糖尿病组血清AHSG水平与BMI、腰围和臀围呈显著正相关;糖尿病组血清AHSG水平与空腹、餐后2小时胰岛素、C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IFI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AHSG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是否合并MS将其分为MS组(n=68)和非MS组(n=52),另选取同期体检正常的健康老年人6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比较3组血清抵抗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BUA)、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MS组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非MS组(P<0.05),非MS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S组患者与非MS患者的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S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MS组或对照组(P<0.05);MS组患者的BMI、腰围、WHR、收缩压、舒张压、TG水平等代谢指标均显著高于非MS组或对照组(P<0.05),MS组患者的HDL-C水平显著低于非MS组或对照组(P<0.05),MS组的FIN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针对MS组患者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OMA-IR(β=0.468,P<0.05)和WHR(β=0.307,P<0.05)与血清抵抗素水平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IR症状,合并MS的患者会同时出现血清抵抗素水平和炎性介质水平的显著升高,其血清抵抗素水平与患者的IR和腹部肥胖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浓度的改变 ,并探讨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测定 64例 2型糖尿病和 3 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脂联素、空腹血糖 (FP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空腹血浆胰岛素 (FINS)、血脂、体重指数(BMI) ,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及 β 细胞功能指数 (HOMA β)。比较脂联素浓度的改变 ,以及与其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对照组、非肥胖糖尿病组及肥胖糖尿病组 ,脂联素浓度依次降低 ,且均有统计学意义。大中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组血浆脂联素水平较无大中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组明显降低。在糖尿病患者中血浆脂联素与BMI、HOMA IR呈负相关 (P <0 0 5 ) ,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呈正相关 (P <0 0 5 )。与FBG、HbA1c、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及 β 细胞功能指数 (HOMA β)相关性不明显。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下降 ,并且与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非糖尿病同胞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的情况。方法 检测了 5 2例 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非糖尿病同胞 (FDR)和 19例正常对照组的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血压、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水平。采用稳态模式 (HOMA IR)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 FDR组的腰围 (W )、臀围 (H)、体重指数(BMI)、空腹胰岛素 (FINS)和HOMA IR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空腹血糖 (FBG)、BMI和家族史是影响 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非糖尿病同胞胰岛素抵抗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非糖尿病同胞在未发生糖尿病时已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并且可能与遗传有关  相似文献   

17.
实验性NIDDM模型胰岛素抵抗的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糖耐量曲线下面积(SBG)、胰岛素释放曲线下面积(SIns)、胰岛素敏感素敏感指数,这些临床糖尿病常用的指标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itus,NIDDM)模型胰岛素抵抗评估。方法:大鼠永主射小剂量链尿佐菌素,使大鼠糖耐量异常 ,然后加喂高热量食物,引起动物肥胖,饲养8wk,可形成类似NIDDM的肥胖大鼠模型,并设置对照组,同时测定了大鼠糖耐量试验过程中血清葡萄糖(BG)、胰岛素(Ins),并计算了SBG、SIns、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①模型组糖耐量试验,血清BG糖耐量下降,Ins在糖负荷后2h明显升高(P<0.01);②Ins敏感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③SBG明显上升(P<0.01);SIns无明显变化,SIns/SBG下降(P<0.01)。结论SBG、SIns胰岛素敏感指数可较好反映Ins作用,B细胞储备功能及Ins敏感性,可广泛用于实验性糖尿闰作作为临床正确评价IR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与血糖、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将28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进行分组,观察空腹血耱(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PINS)、空腹C肽、餐后C肽及血脂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分析这些参数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组患者年龄较大、血压较高,体质指数(BMI)、FINS、PINS、空腹及餐后C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E(ApoE)、IR均显著升高,ISI显著下降,与2型糖尿病无心脑血管并发症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FBG、PBG、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差异则无显著性。结论 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血压升高是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参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高胰岛素血症为腔隙性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40例脑梗塞患者,分为腔隙性脑梗塞组和大血管病变组,并设立非脑血管病对照组,测定3组的空腹血糖、血脂及空腹血胰岛素等生化指标。采用成组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腔隙性脑梗塞组空腹血胰岛素明显大于大血管病变组及对照组,甘油三酯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高胰岛素血症主要引起脑小血管病变,对大血管影响较小,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腔隙性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质代谢紊乱,特别是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高胰岛素血症重要致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apelin-13水平与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将诊治的30例单纯2型糖尿病作为观察I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II组,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血浆apelin-13、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以及血压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I组apelin-13水平明显升高,观察II组apelin-13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观察I组相比,观察II组apelin-13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浆apelin-13水平与FINS、IR及收缩压(SBP)呈负相关性。结论血浆apelin-13水平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明显升高,在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显著降低,并与FINS、IR、SBP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