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评价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抗结核治疗相同的药物有力克肺疾、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观察组增加莫西沙星和卷曲霉素,对照组增加左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对比两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好转率和治愈率.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第3、6、12、18、24个月末痰菌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至治疗结束,观察组痰菌阴转率88.4%,对照组痰菌阴转率67.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胸部CT检查:观察组病灶吸收好转率86.1%,对照组病灶吸收好转率62.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至疗程结束,观察组治愈率83.7%,对照组治愈率58.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能明显提高耐多药肺结核的痰菌阴转率及病灶吸收好转率,显著提高治愈率,有效且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对已有药物性肝损伤的耐药肺结核患者应用含莫西沙星(MXFX)多药联合治疗方案的效果及药物的副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36例耐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含莫西沙星方案,对照组用含左氧氟沙星方案,均同时加保肝治疗。总疗程12个月。结果治疗组16例完成疗程,痰菌阴转14例,占87.5%,对照组14例完成疗程,痰菌阴转9例,占64.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6.25%,对照组1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耐药肺结核已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都是安全有效的抗结核药,而莫西沙星痰菌阴转率更高,副作用更少,尤其对于应用左氧氟沙星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虽然价格较高,但值得积极推荐。  相似文献   

3.
刘明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2):351-352
目的观察微卡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71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化疗方案相同2SHRZE/6HRE,治疗组加用微卡(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联合莫西沙星。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消除率、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和空洞闭合率分别为97.2%,94.4%,94.4%和95.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1.4%,68.6%,68.6%和68.2%(P〈0.01)。结论微卡联合莫西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胸腺肽在难治性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78例难治性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化疗组)和治疗组(胸腺肽联合化疗组)。对照组应用2S(E)RHZ/4HR督导化疗6个月。治疗组在上述方案上加用胸腺肽6个月。观察两组痰菌阴转和病变吸收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对照组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1.6%、57.5%;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为76.3%、55.0%;空洞闭合率分别为75.0%、30.8%,三者均有显著差异。随访结果:治疗组的痰菌转阳率及病情复发加重者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腺肽可作为难治性肺结核的安全有效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5.
张延安 《山东医药》2014,(25):57-58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7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对照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统计两组治疗后3、6、12个月的痰菌转阴率。治疗后12个月观察患者肺部X线变化。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血清PCT和CRP。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6、12个月的痰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 P均<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病灶吸收率、空洞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3、6、12个月血清PCT、CRP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莫西沙星可以明显减少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血清PCT和CRP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耐药肺结核80例治疗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段新亚  刘明伟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0):1448-1449
目的观察和分析含莫西沙星方案治疗耐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2004年7月~2009年12月收治资料完整的80例耐药肺结核病例,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应用含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化学药物,对照组应用含左氧氟沙星的抗结核化学药物。两组其他抗结核药物组成相同,疗程1年。结果两组病例疗程结束时,痰结核菌转阴率治疗组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P〈0.05)。治疗组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率分别为87.5%和60.6%;对照组病灶吸收率和空洞闭合率分别为70.0%和42.6%(P〈0.05)。结论在痰菌阴转、病灶吸收、空洞闭合方面含莫西沙星方案均明显优于含左氧氟沙星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口服莫西沙星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64例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治疗组和青霉素对照组,疗程均为5d,治疗前后行痰培养检查。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8.78%、100%和91.46%、96.15%,两组临床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细菌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莫西沙星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效果好,可作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抗菌治疗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含莫西沙星抗结核方案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强化期化疗中的疗效。方法临床选取3年间我院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涂阳初治肺结核患者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强化期给予HRZE常规抗结核方案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对照组给予HRZE常规抗结核方案。对强化期各治疗时间点的痰菌阴转情况和其他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第4、6、8周痰结核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胸部CT显示观察组病灶吸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胸部CT显示空洞变化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相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含莫西沙星抗结核方案在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强化期化疗中可缩短痰菌阴转时间,提高阴转率,提高病灶吸收有效率,不良反应两组类似。  相似文献   

9.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对照试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老年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将100例老年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予莫西沙星片0.4g,po,qd,疗程14d。对照组于头孢呋新针2.5g,iv,bid,联用克拉霉素片0.25g,po,bid,疗程14d。或单用克拉霉素片5.0g,po,bid,疗程14d。统计分析治愈率、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7%和88%,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在疗程早期(D3、D5)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多种症状(发热、咳嗽、痰液性状改善、胸痛等)缓解时间更短有显著意义(P〈0.01,P〈0.05)。不良反应少,均可耐受。本次试验病原体检出率低(27.9%)。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老年CAP病人临床疗效肯定,安全,给药方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含莫西沙星和奈替米星联合化疗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MDR-PTB)的疗效。方法将56例MDR-PT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以莫西沙星(M)和奈替米星(N)为主,联合力克肺疾(D)、丙硫异烟胺(Pt)、吡嗪酰胺(Z);对照组28例采用以左氧氟沙星(V)和阿米卡星(A)为主,联合D、Pt、Z;疗程均为21个月。结果:治疗组痰菌阴转率92.9%,对照组痰菌阴转率67.9%,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含莫西沙星和奈替米星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药物不良反应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本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使用左氧氟沙星的A组患者与使用莫西沙星的B组患者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痰菌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B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B组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各个时间段的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P<0.05);B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P<0.05)。结论莫西沙星用于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增加痰菌转阴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丁毅 《临床肺科杂志》2013,(12):2176-2177
目的 观察应用胸腺五肽治疗初治肺结核患者对其免疫功能和痰菌阴转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初治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2HRZE/6HR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加用胸腺五肽1 ml隔日肌内注射,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及痰菌阴转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1、2个月时痰菌阴转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治疗后T细胞亚群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腺五肽辅助治疗初治肺结核患者可改善其免疫状态、提高痰菌阴转率.  相似文献   

13.
耐利福平肺结核病人的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含二线药物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分组方法,将耐药结核病监测中发现的耐药肺结核(至少耐利福平)患者154例,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不同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以二线抗结核药物为主;对照组则为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制订的复治方案,均为一线抗结核药物。以细菌学和影像学改变作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1)114例完成全程治疗,40例患者退出研究,其中对照组26例,观察组14例(P>0.05);(2) 细菌学改变:观察组痰菌转阴率为81.7%,对照组为70.0%(P>0.05)。在病变范围较小者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痰菌转阴率分别为90.3%、90.0%(P>0.05),在病变范围较大者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痰菌转阴率分别为77.5%、52.2%(P<0.05)。(3)影像学改变:2组X线胸片病灶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 安全性: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分别有17例、8例(P>0.05)。结论对于初治的耐药肺结核患者,以及病变较广泛的耐药肺结核患者,采用含二线药物的治疗方案同样安全,但疗效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14.
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利福平注射液与口服利福平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110例,分为治疗组(I)(INH、舒兰新、PZA、EMB),对照组(Ⅱ)(INH,RFP,PZA,EMB口服),分别观察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痰菌好转(或阴转)率、x线好转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第一个月末I、Ⅱ组的痰菌好转(或阴转)率分别为81.7%、20%(P〈0.05),X线好转率分别为68.3%、20%(P〈0.05);第二个月痰菌好转(或阴转)率分别为91.7%、88%(P〉0.05),X线好转率分别为76.7%、64%(P〉0.05);药物不良反应分别为15%、14%(P〉0.05),不良反应与利福平口服剂型相同。  相似文献   

15.
赵勇  刘新 《中国防痨杂志》2013,35(7):525-528
目的观察含利福布丁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将河南省商丘市结核病防治所2009年9月15日至2010年6月30日期间诊断为复治肺结核的120例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别纳入利福布丁组(60例)和利福平组(60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各治疗阶段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情况及空洞闭合率。利福布丁组的化疗方案为:2HBZES/6HBE(B:利福布丁),利福平组为:2HRZES/6HRE。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个月末,两组的痰菌转阴率:利福布丁组为48.33%(29/60),利福平组为30.0%(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5)。X线胸片显示:利福布丁组与利福平组的显效率分别为21.67%(13/60)和8.33%(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P<0.05);有效率分别为36.67%(22/60)和18.33%(1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P<0.05)。疗程结束时,利福布丁组与利福平组的痰菌转阴率为81.67%(49/60)和61.67%(3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P<0.05)。影像学检查结果:利福布丁组和利福平组空洞的闭合率分别为47.92%(23/48)和27.45%(1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P<0.05)。病灶吸收情况,利福布丁组和利福平组的显效率53.33%(32/60)和35.00%(2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P<0.05);有效率分别为 68.33%(41/60)和48.33%(2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P<0.05)。结论在联合相同化疗药物时,含利福布丁方案组对于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疗效优于含利福平方案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蛋白质营养不良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抗痨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熙  何钟宓  李曦  周小飞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596-1598
目的探讨蛋白质营养不良对初治肺结核患者抗痨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85例初治涂阳肺结核合并蛋白质营养不良患者与193例营养状况正常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均采用2HREZ(S)/7HRE治疗,观察痰菌阴转率、X线好转率。结果2个月强化期结束时蛋白质营养不良组与营养状况正常组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5.7%,65.8%(P〈0.05);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为73.5%,83.9%(P〈0.05);空洞闭合率分别为13.5%,30.4%(P〈0.05)均有显著差异。9个月疗程结束时,蛋白质营养不良组与营养状况正常组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6.2%,97.4%(P〉0.05);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为92.4%,95.3%(P〉0.05);空洞闭合率分别为82.7%,84.8%(P〉0.05)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蛋白质营养不良影响肺结核患者的早期抗痨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评价卡介菌多糖核酸(斯奇康)注射液(BCG-PSN)在复治肺结核免疫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将96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分为免疫治疗组(A组48例)和对照组(B组48例)。化疗方案为2H(D)R(T)Z E(S)/6H(D)R(T)E,治疗组加用斯奇康治疗。结果治疗8个月后,A组痰菌阴转率显著高于B组(P〈0.01)。病灶吸收好转及空洞缩小、关闭速度,亦优于B组。A组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显著优于B组。1年后A、B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1%和8.9%。结论斯奇康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初治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化疗疗效,有助于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好转。可作为复治肺结核化疗的辅助性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入利福平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治疗的86例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口服化疗药物同时接受由纤维支气管镜注入利福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痰菌转阴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100% vs 75.0%,P〈0.05);观察组治疗后1月,2月,6月及12月痰菌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注入利福平治疗支气管结核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痰菌阴转.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注药治疗耐多药空洞性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6例耐多药空洞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33例)和单纯化疗组(33例),介入治疗组采用经皮肺穿刺注药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单纯化疗组单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近远期疗效。结果疗程结束时,介入治疗组痰菌阴转率(70%)、病灶吸收率(73.3%)、空洞闭合率(50%)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的41.9%、41.9%和19.4% (P<0.05)。2组完成疗程时痰菌阴转者经1~2年随访,各有1例复发,复发率分别为4.8%和6.3%,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注药治疗耐多药空洞性肺结核的近期疗效有提高,操作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含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布丁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为临床抗结核药物的科学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72例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分为含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布丁方案(A组,86例)、链霉素联合利福平方案(B组,86例)两组,每组各86例。A组采用2(HZE+Lfx+Rfb)/6(HE+Rfb)治疗方案(左氧氟沙星0.6g/d,口服,1次/d;利福布丁0.3g/d,口服,1次/d);B组采用2HRZES/6HRE治疗方案(链霉素0.75/d,肌内注射,1次/d;利福平0.45g/d,口服,1次/d)。治疗8个月后对两组痰菌阴转率、疗程结束时痰菌培养阳性率、病灶总吸收率、空洞闭合率进行比较。采用矿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痰菌阴转率、疗程结束时痰菌培养阳性率、病灶总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分别为85.7%(72/84)、3.6%(3/84)、95.2%(80/84)、78.8%(41/52);B组痰菌阴转率、疗程结束时痰菌培养阳性率、病灶总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分别为58.5%(48/82),14.6%(12/82),61.0%(50/82),50.0%(24/48);A组与B组比较痰菌阴转率(x2=61.9,P〈0.01)、疗程结束时痰菌培养阳性率(x2=25.0,P〈0.01)、病灶总吸收率(x2=116.6,P〈0.01)和空洞闭合率(x2=28.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含左氧氟沙星联合利福布丁方案(A组)较含链霉素联合利福平方案(B组)治疗复治肺结核患者,更加有助于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和空洞闭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