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分析上海市中心社区老年人膝骨关节炎流行病学特征,为KOA的病因探索和防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的60岁以上户籍人口的十分之一共1002人,获得知情同意后进行问卷调查和X线摄片检查。结果:被调查的1002老年人中,男性418人,女性584人,男女比为1:1.39。X线摄片诊断膝OA男性患病率58.37%,女性患病率72.08%,临床诊断KOA男性患病率33.73%,女性患病率45.20%,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年龄分布方面,60~69岁年龄段的男女患病率两种诊断标准结果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社区老年KOA工作的防治重点应偏向于女性,特别是60~69年龄段的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白领人群颈椎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白领人群中1010例作为研究时象,调查一般情况、职业、生活习惯、颈椎病患病情况等。结果:1010例调查对象中,颈椎病患病人数342(33.9%),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O.01)、45岁以上患病率高(P〈O.01)、不运动者高于每周运动者(P〈0.05),有咽喉部炎症的高于无咽喉部炎症者(P〈O.01)。另外“颈部疼痛或僵直”症状:女性比例高于男性(P〈0.01)、年龄45岁以下比例高(P〈O.01)、每日伏案工作超过4h的比例高于伏案少于4h者(P〈O.01),不运动者比例高于每周运动者(P〈0.01)、有咽喉部炎症比例高于无咽喉部炎症者(P〈O.01)。结论:白领人群为颈椎病的高发人群,女性高于男性,中年以后患病率高,不运动者高于每周运动者,有咽喉部炎症的高于无咽喉部炎症者。“颈部疼痛或僵直”成为白领人群颈椎病症状中最常见的症状,并且与性别、年龄、伏案工作时间、咽喉部炎症和是否运动等因素也相关,对于早期预防和治疗颈椎病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08年9月-2009年9月对体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脂肪肝与转氨酶的关系,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帮助。结果:1136位体检者中共检出301例脂肪肝患者,检出率达26.50%:其中615位男性受检者中脂肪肝251例,检出率为40.81%;521位女性受检者中脂肪肝50例,检出率为9.60%。对男女两组的脂肪肝检出率进行统计学比较发现男性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男性各年龄组与女性各年龄组相比,在各年龄组男性脂肪肝榆出率均明显高于女性(P〈0.05)。结论:脂肪肝大多无症状,多在健康体检中被发现,故定期健康体榆十分重要,定期常规的体检可以早发现、早干预,及时治疗,阻止肝脏损害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居民高脂血症的流行趋势,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本社区近3年受理的1247人组织进行健康体检,针对高脂血症的相关指标,对血脂四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总结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脂血症检出者共282例,检出率为.22.6l%;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结论:高脂血症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与年龄呈正相关,且心脑血管疾病对其发生、发展有影响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在职体检人群中血清尿酸浓度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以2422名在职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测量受检者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同时检测血清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浓度。统计分析血清尿酸浓度及其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该组在职人群血清尿酸浓度、男性血清尿酸值明显高于女性(P均〈0.01)。各心血管危险因素在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后与血清尿酸浓度进行偏相关分析,男性:体质量指数(r’=0.193,P〈0.01)、舒张压(r=0.043,P〈0.01)、三酰甘油(r’=0.141,P〈0.01)均与血清尿酸浓度呈正相关;而年龄(r’=-0.202,P〈0.01)、空腹血糖(r’=-0.071,P〈0.01)均与血清尿酸浓度呈负相关;总胆固醇(r’=0.002,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01,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035,P〉0.05)、收缩压(r’=-0.008,P〉0.05)与血清尿酸浓度无相关性;女性:除体质量指数(r’=0.212,P〈0.01)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142,P〈0.05)与血清尿酸浓度呈正相关,其余指标均无相关性。结论本组体检人群血清尿酸浓度较高,尤其男性血清尿酸浓度升高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与比较乌鲁木齐市老年男性、女性、汉族、少数民族超声体检患病情况。方法:2005-2009年期间约2万余人次的健康体检中,选取60岁以上汉族、少数民族老年人体检结果,进行专项统计调查,作回顾性分析并对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1)超声体检出患病阳性率由高至低为:前列腺增生32.54%、脂肪肝29.44%、胆囊结石12.13%、肝囊肿11.14%、慢性胆囊炎9.74%、肾囊肿9.48%;(2)前列腺增生等8种疾病患病率老年人高于60岁以下人群,有增龄趋势;(3)前列腺增生、肝囊肿汉族患病率高于少数民族,胆囊结石低于少数民族,汉族、少数民族患病率P〈0.05;(4)老年人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术后扩张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1),肾囊肿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患病率(P〈0.05)。结论:在老年人中应定期做超声体检,应关注并积极预防、治疗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等有关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地震应激对女性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妇科调查问卷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地震重灾区45例幸存女性及非灾区妇女45例对照进行评定。结果:灾区应激组月经失调发病率显著高于非灾区对照组(P〈0.05),白带异常发病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AS及SDS量表其累积分灾区应激组均显著高于非灾区对照组(P〈0.01)。结论:地震应激对女性身心健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心电图异常分布情况,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400例体检者按性别,年龄分组,并对出现异常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中老年组的异常心电图总检出率男.女性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但各组内男女的心电图检出率差异性不明显(P〉0.05)。结论:心电图的异常改变与年龄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定期复查心电图可以尽早的发现心电图异常,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紧张性头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为调查工具,对8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进行评定,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焦虑阳性率病例组为83.75%,对照组为17.50N,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70.24,P〈0.01);抑郁阳性率病例组为73.75%,对照组为13.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8.51,P〈0.01)。结论紧张性头痛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北方地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分布特征及不同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年1月-200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地坛医院、青岛市传染病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肝炎研究所和保定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住院病历618例,由专人对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证候、并发症、实验室指标、治疗措施及预后等资料进行逐项登记。采用Ep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18例患者中有效256例(42.88%),无效353例(57.12%)。患病年龄段以40—49岁组(33.17%)最高,其次为50~59岁组(24.59%)和30—39岁组(23.14%);50~59岁组病死率(65.13%)与〉60岁组病死率(63.64%),均高于〈30岁组(40.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病率(80.20%)明显高于女性患病率(19.80%);男性病死率(57.26%)与女性病死率(56.56%)无明显差异。死亡病例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有效病例(P〈0.01)。死亡病例组的血清胆红素(TBil)水平明显高于有效病例组(P〈0.01),血清白蛋白(ALB)、血清钠(Na^+)水平明显低于有效病例组(P〈0.01)。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率(48.38%)与单纯西医治疗的有效率(26.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以40~50岁多发,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50岁以上者病死率偏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年龄、并发症及TBil、ALB、Na^+水平,以及治疗措施是影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寻常痤疮分级与辨证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青少年寻常痤疮发病、分级及证候规律。方法:应用流行病学调查和证素辨证方法研究840名青少年学生的寻常痤疮发病率、发病年龄、性别、面部皮损分级及证素特征。结果:①青春期寻常痤疮患病率为86.9%,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②发病年龄在12~17岁之间,男性发病年龄大于女性(P〈0.05);③青春期患者痘疮是以正常肤色的白头粉刺为主,数量大多在30个以内,皮损单一;④面部皮损分区以左右分布为主(P〈0.01)。结论:青春期是寻常痤疮的高发期,其患病率、皮损程度、分布与年龄、性别具有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北方地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分布特征及不同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年1月-200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地坛医院、青岛市传染病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肝炎研究所和保定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住院病历618例,由专人对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证候、并发症、实验室指标、治疗措施及预后等资料进行逐项登记。采用Ep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18例患者中有效256例(42.88%),无效353例(57.12%)。患病年龄段以40—49岁组(33.17%)最高,其次为50~59岁组(24.59%)和30—39岁组(23.14%);50~59岁组病死率(65.13%)与〉60岁组病死率(63.64%),均高于〈30岁组(40.3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病率(80.20%)明显高于女性患病率(19.80%);男性病死率(57.26%)与女性病死率(56.56%)无明显差异。死亡病例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有效病例(P〈0.01)。死亡病例组的血清胆红素(TBil)水平明显高于有效病例组(P〈0.01),血清白蛋白(ALB)、血清钠(Na^+)水平明显低于有效病例组(P〈0.01)。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率(48.38%)与单纯西医治疗的有效率(26.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以40~50岁多发,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50岁以上者病死率偏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年龄、并发症及TBil、ALB、Na^+水平,以及治疗措施是影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学生营养状况和变化趋势,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营养指导工作,为制定有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2004~2008年湛江市二十一中学每年一次常规性对在校男女生进行体质健康状况检测所得的资料,采用《1995年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评定。结果:2004—2008年湛江市二十一中学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呈波浪式起伏回落下降趋势,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39.13,P〈0.01);肥胖检出率各年度差异有显著性(Χ^2=11.02,P〈0.05);而且肥胖率有上升趋势。各年度营养不良检出率女生均高于男生,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305.67,P〈0.01),而肥胖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217.68,P〈0.01)。结论: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尤其营养不良率较高,肥胖率呈上升趋势,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努力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控制肥胖率的上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西藏地区青少年人群干燥脱屑型唇炎的近年流行情况,为进一步弄清本病的原因和对本病的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3年时间内对刚入校1015名藏族男女新生进行入校前一年的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结果:干燥脱屑型唇炎的发病率为13.4%,明显低于已报道的西藏地区男性干燥脱屑型唇炎59.6%的发病率。样品中121人(88.9%)为冬季好发,男性发病率(24.2%)明显高于女性发病率(6.4%)(P〈0.01)。干燥脱屑型唇炎的发病率和海拔高低有密切关系,海拔越高的地区该病的发病率越高。结论:干燥脱屑型唇炎的发病与西藏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海拔越高的地区发病率越高,一定的防护用品和尽可能减少户外时间可以极大地减少此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脂肪肝的易患因素,以便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在我院体检的1180人进行相关检查.结果 脂肪肝患病128人(10.85%).患病年龄分布在26—6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脂肪肝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有关,随着患病年龄增长而增高,患病原因与某些易患因素如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女性肥胖患者隐性高血压(MH)的患病情况及血压与心率的关系。方法:收集就诊血压正常的232例肥胖组及241例健康对照组,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比分析两组的静息心率(RHR)及ABPM等各项监测指标。结果:肥胖组MH发生率为31.9%,对照组为13.7%(x2=21.35,P〈0.01);肥胖组24小时平均血压、日间平均血压、24小时心率和日间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肥胖伴MH组(139例)24小时心率和日间心率高于单纯肥胖组(93例)(P〈0.05)。结论:心率增加可能参与了女性肥胖患者MH的发病过程,ABPM可作为诊断女性肥胖患者隐性高血压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农村居民的传染病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县18岁-60岁的农村居民与医务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总知晓率为72.3%。医务人员知晓率为84.3%,一般居民知晓率为61.8%,医务人员与一般居民相比,显著较高(P〈0.01)。经统计学软件分析,男性与女性知识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知识得分明显高于一般居民(P〈0.05),年龄与文化程度不同的调查对象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文化程度增高与知识得分增加相关。讨论:我县农村居民传染病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强健康教育指导,针对年长、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进行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生殖器炎(NGU)中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对药物敏感性的现况。方法对502例NGU患者的前列腺液、分泌物等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并对12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502例患者中检出支原体阳性者共181例,总感染率为36。1%:男女性别感染率分别为29.4%和47.1%。经统计学处理,男女支原体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μ=4.0〉2.58,P〈0.005);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31.3%(157)、0.8%(4)、4.0%(20);Uu对12中抗菌药物敏感性最高的是交沙霉素(82.3%),其次是强力霉素(75.1%);耐药性最高的是诺氟沙星(48.6%),其次是氧氟沙星(44.8),红霉素(39.8%)。结论:尿道生殖器支原体感染中以Uu感染为主,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NGU患者对喹诺酮类抗菌素耐药率较高,对交沙霉素耐药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诊断糖尿病肾病(DN)更为敏感的实验室指标。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57例DN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进行检测比较。结果:DN组CysC和尿mALB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O.01)。DN组有44例CysC异常,异常检出率77.2%;有29例尿mALB异常,异常检出率50.9%,CysC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尿mALB异常检出率(P〈0.05)。结论:血清CysC是诊断糖尿病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SAS量表,将我院2009年5月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进行心理干预后4周进行焦虑自评(干预组),一组仅进行常规护理4周后进行焦虑自评(对比组)。结果:干预组SAS评分(41.37±11.91)分,对比组SAS评分(48.47±1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P〈0.05),两组病人SAS评分高于常模(P〈0.01)。结论:血液患者焦虑水平均高于正常人群,对比组的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水平高于干预组的血液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