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耳胆脂瘤是机体防御慢性炎症反应引起的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反应,其重要的生物学特征是中耳腔内存在高度繁殖的角化鳞状上皮和周围骨质的吸收破坏,以及角质细胞凋亡,导致腔内角化碎屑的堆积、上皮细胞的迁移、增殖和分化。骨质破坏是后天性中耳胆脂瘤形成的重要的临床特征,它虽然不是肿瘤,却有着类似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其破坏机制尚不清楚,主要学说有袋状内陷学说、上皮移行学说、鳞状上皮化生学说、基底细胞增殖学说等。近期对胆脂瘤的形成机制的研究已更深入,涉及到细胞因子对胆脂瘤形成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胆脂瘤能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2.
中耳胆脂瘤主要特征是在中耳腔内存在角化鳞状上皮的高度增生和引起邻近的骨质破坏,以及程序性角质细胞凋亡,导致腔内角化碎屑的堆积。它具有侵袭性、破坏性、迁移性、非正常调控下的增殖性、分化变异性、复发性等,类似于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但在病理上确属良性病变,并非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3.
<正>胆脂瘤型中耳炎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一种常见类型,主要特征表现为中耳内鳞状上皮增生,角化上皮的脱屑堆积、邻近骨质破坏及角化细胞凋亡。由于胆脂瘤对周围骨质的破坏作用,常可引起各种颅内并发症。面神经走行于颞骨内,在胆脂瘤中耳炎患者中,面神经骨管先天缺损或炎症的破坏,均可使面神经暴露于中耳病理状态下,引起面神经麻痹,使患者面部表情肌不对称,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在中耳胆脂瘤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中耳胆脂瘤骨质破坏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法和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法 ,对 2 0例中耳胆脂瘤和 10例正常外耳道皮肤中TNF -α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 TNF α不仅在胆脂瘤上皮的各层细胞胞浆中 ,而且在皮下组织的炎性细胞中都有高度表达。定量分析显示胆脂瘤上皮中TNF α的含量显著高于外耳道正常皮肤 (P <0 .0 5 )。 结论 TNF α高表达可能提示胆脂瘤引起骨质破坏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5.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一种临床危害很大的中耳疾病,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主要以上皮细胞增生、角化上皮脱屑堆积为特征,虽然其不产生与恶性肿瘤同样的无限增殖,但它可引发骨质破坏,侵蚀中耳及内耳的结构,引起严重的颅内并发症,严重危害生命.目前确切机理尚未完全明了.本试验重在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在中耳胆脂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P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研究OPN和MMP9在胆脂瘤骨质破坏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检测OPN和MMP-9在25例中耳胆脂瘤上皮和15例正常外耳道上皮中的表达,比较二者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上皮表达阳性率有无差别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OPN和MMP-9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表达明显高于外耳道正常皮肤,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OPN和MMP-9表达之间呈正相关。结论:①MMP-9和OPN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高表达,二者表达之间呈正相关。②MMP-9和OPN在中耳胆脂瘤骨质破坏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OPN可能是MMP-9高表达的诱导因素。③OPN和MMP-9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表达增高为中耳胆脂瘤骨质破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细胞粘附因子CD147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对中耳胆脂瘤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2和CD147在30例中耳胆脂瘤上皮和10例正常外耳道上皮中的表达,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MMP-2和CD147在胆脂瘤上皮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7.3%和84.5%,均显著高于正常外耳道上皮(P<0.05)。胆脂瘤上皮中MMP-2和CD147表达呈正相关(r=0.682,P<0.01);胆脂瘤侵袭能力与MMP-2表达有显著相关性(r=-0.591,P<0.01),与CD147表达也有显著相关性(r=-0.627,P<0.01)。结论:MMP-2和CD147的表达与胆脂瘤的侵袭能力有显著相关性,提示MMP-2和CD147高表达是胆脂瘤引起骨质破坏吸收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李文娟  张莉萍  马敏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7):748-750,I0001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9(TLR9)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细胞的表达,并分析与白细胞介素1α(IL-1α)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23例慢性中耳炎合并获得性胆脂瘤手术标本与10例胆脂瘤患者正常外耳道皮肤中TLR9、IL-1α的表达。结果在23例慢性中耳炎合并获得性胆脂瘤手术标本与10例胆脂瘤患者正常外耳道皮肤中,TLR9的表达指数分别为0.34±0.14、0.17±0.0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α的表达指数分别为0.53±0.12,0.20±0.0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脂瘤上皮TLR9与IL-1α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30,P<0.01)。结论 TLR9与IL-1α表达密切相关,表明TLR9可能上调IL-1α的表达,TLR9的信号转导参与了中耳胆脂瘤的骨质破坏过程。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 PDGF)在中耳胆脂瘤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 PDGF在中耳胆脂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ABC染色法及图像定量分析法 ,对 2 5例中耳胆脂瘤和 10例正常外耳道皮肤中 PDGF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显示 ,PDGF不仅在胆脂瘤上皮的各层的细胞胞浆中 ,而且在皮下组织的炎性细胞中都有高度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中耳胆脂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表达水平对中耳胆脂瘤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二者表达有无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系统,检测TNF-α和MMP-2在30例胆脂瘤及10例外耳道皮肤中的表达,同时观察二者的表达与临床上听小骨骨质破坏程度的相互关系。结果:TNF-α和MMP-2在30例中耳胆脂瘤上皮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3%和76%,均显著高于正常外耳道上皮(P〈0.05)。胆脂瘤上皮中TNF-α和MMP-2表达呈正相关(r=0.694,P〈0.01);胆脂瘤侵袭能力与TNF-α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51,P〈0.01),与MMP-2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48,P〈0.01)。结论:TNF-α和MMP-2的表达水平与胆脂瘤的侵袭能力有显著相关性,提示TNF-α和MMP-2表达水平可能与胆脂瘤的骨质破坏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以耳内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随着病程延长,其炎症可达骨质,引发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中耳胆脂瘤则多由鼓室、乳突鳞状上皮异常聚集所致,以中耳听力结构受损,邻近颅骨破坏为特征,可诱发致命并发症。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的治疗多提倡采用手术方案,根据患者疾病特点选取合适术式[2]。近年来,随着耳内窥镜在耳科手术中的推广,耳科相关患疾者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的HRCT征象、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手术证实的34例慢性中耳炎患者术前进行HRCT扫描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胆脂瘤16例表现为中耳腔内团块状影,周围低密度环包绕,听骨明显破坏及中耳窦腔扩大,骨缘硬化。8例肉芽肿多呈片状、条索状或网状,听骨破坏较轻。结论根据中耳腔软组织影的形态及骨质破坏而非病变的密度改变,大多数慢性中耳炎患者可藉HRCT扫描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lα(HIF-lα)在中耳胆脂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检测其在中耳胆脂瘤和外耳道正常上皮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取32例中耳胆脂瘤和15例外耳道正常上皮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IF-lα蛋白的表达。结果:在中耳胆脂瘤中HIF-lα的表达较外耳道正常上皮明显增多(P<0.05)。结论:中耳胆脂瘤中HIF-lα的表达显著升高,推测HIF-lα在中耳胆脂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缺氧有可能是中耳胆脂瘤发病机制中的一个诱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中耳胆脂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检测其在中耳胆脂瘤和外耳道正常上皮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取32例中耳胆脂瘤和15例外耳道正常上皮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在中耳胆脂瘤中HIF-1α的表达较外耳道正常上皮明显增多(P<0.05).结论:中耳胆脂瘤中HIF-1α的表迭显著升高,推测HIF-1α在中耳胆脂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缺氧有可能是中耳胆脂瘤发病机制中的一个诱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在耳科手术中的广泛使用,耳科手术正向高难度方向发展。在耳外科手术中,由于面神经在颞骨内呈迂曲行走,解剖变异很常见。中耳乳突手术时,胆脂瘤导致的骨质破坏、重度炎症以及先天性中耳畸形可引起中耳腔形态改变,使得正常面神经的走行发生改变,手术时在显微镜下也不容易判断面神经的位置和走行,手术中即使是熟练的手术者也常会在寻找面神经时遇到困难。根据资料,耳科手术时面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占  相似文献   

16.
慢性中耳炎HRCT检查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HRCT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手术证实的36例慢性中耳炎患者术前进行HRCT扫描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26例胆脂瘤型中耳炎HRCT表现为中耳腔内团块状软组织肿块影和骨质改变,包括听骨破坏及中耳腔扩大,有的还伴有乙状窦、天盖、面神经管及半规管的破坏。10例肉芽肿型中耳炎HRCT表现为片状、索条状或网状软组织影,部分见液平,听骨移位及破坏较轻。结论:根据中耳腔软组织影形态及骨质破坏而非病变的密度改变,大多数慢性中耳炎患者可用HRCT扫描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Survivin基因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urvivin与胆脂瘤上皮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System)染色技术及半定量RT-PCR方法,从蛋白质和分子水平研究Survivin基因在43例中耳胆脂瘤和10例正常外耳道皮肤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基因蛋白产物在43例胆脂瘤患者中有69.8%(30/43)染色为阳性,在正常外耳道上皮中未见阳性表达,仅见极少数散在阳性细胞,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25)。SurvivinmRNA在胆脂瘤组织中可见表达,在正常外耳道皮肤中未见表达。结论 Survivin在中耳胆脂瘤组织中明显表达,在正常外耳道皮肤中未见表达,提示Survivin基因可能参与中耳胆脂瘤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胆脂瘤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有关,为将来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TNF-α在32例中耳炎患者中耳腔肉芽组织、胆脂瘤及外耳道皮肤的表达。结果TNF-α定位于胆脂瘤组织的上皮及上皮下结缔组织,较正常外耳道及鼓膜的染色明显增强,胆脂瘤的组织TNF-α阳性细胞率及光密度分别为(40.91±24.77)%和(0.69±0.34),明显高于外耳道上皮中TNF-α阳性细胞率(12.52±3.65)%及平均光密度(0.19±0.06)。外耳皮肤10例未见表达。结论TNF-α在肉芽组织和胆脂瘤中均有表达,说明TNF-α在肉芽组织及胆脂瘤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auditory canal cholesteatoma.EACC),又称外耳道阻塞性角化病,是由于外耳道内蓄积复层鳞状角化上皮伴局限性骨炎时,阻塞于外耳道骨部的含有胆固醇结晶的脱落上皮团皮。外耳道胆脂瘤的病因不明,可能是由于外耳道皮肤受到各种病变的长期刺激(如耵聍栓塞、炎症、异物、真菌感染等)而产生慢性充血,致使局部皮肤生发层中的基底细胞生长活跃角化上皮细胞脱落异常增多,若其排除受阻,便堆积于外耳道内,形成团块,久之其中心腐败、分解、变性,产生胆固醇结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中耳胆脂瘤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胆脂瘤骨质破坏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 System)和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法,检测TNF-α、MMP-1在22例中耳胆脂瘤及20例外耳道皮肤中的表达.结果 TNF-α和MMP-1阳性产物均定位于细胞浆.MMP-1蛋白产物表达于胆脂瘤上皮细胞全层、增殖活跃的基底细胞及淋巴细胞散在表达.TNF-α蛋白产物表达在上皮层及上皮下结缔组织基质细胞.定量分析显示胆脂瘤组织中TNF-α(0.3852±0.0318)和MMP-1(0.2013±0.0106)的表达显著高于外耳道皮肤,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MMP-1和TNF-α在胆脂瘤上皮组织中呈高表达.(2)MMP-1和TNF-α的表达有明显相关性(rs=0.5295).(3)MMP-1和TNF-α在基质细胞中均有大量表达,提示基质细胞可能在胆脂瘤的骨质破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