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杨海燕  潮欣畅  成晓蓉 《全科护理》2011,9(35):3274-3275
在急诊重症监护室实施重症监护室(ICU)专科护士床旁焦点护理查房,针对危重病人焦点问题,讨论相关知识、技术操作、监测和治疗后需的护理措施。认为实施ICU专科护士床旁焦点护理查房提高了ICU专科护士的自身价值及影响力,提高了急诊重症监护室护士的专业水平及护理质量,促进了医护合作,密切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护士ICU获得性衰弱的知信行现状,旨在为医院开展ICU获得性衰弱相关培训提供借鉴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7年12月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18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重症监护室护士ICU获得性衰弱知信行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180名重症监护室护士ICU获得性衰弱知信行问卷总得分为(85.47±6.36)分,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分别为(32.48±4.22)分、(30.48±3.42)分和(23.06±3.58)分。不同特征监护室护士ICU获得性衰弱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症监护室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相关知识的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习途径较为单一,以同事间交流、互联网和教科书为主。结论重症监护室护士ICU获得性衰弱知信行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其护理队伍实际情况,创造多种可供护士学习的途径,以提高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法结合床旁式护理查房在重症监护室(ICU)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018年在我院参加培训的28名ICU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情景模拟法结合床旁式护理查房教学法,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评价。[结果]培训后专科护士在专业知识、演示文稿制作、综述书写及临床实践操作方面得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情景模拟法结合床旁式护理查房教学法有助于提高ICU专科护士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改进重症监护室(ICU)护士能级进阶培训模式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构建重症监护室护士能级进阶培训模式,并采取该模式对20名护士实施培训,对改进培训模式前后护士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ICU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及护士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改进后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由(85.65±3.79)分提高到(95.20±2.14)分,操作考核成绩由(89.60±2.80)分提高到(96.80±1.85)分,与改进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满意度由培训前的70%上升到培训后的100%。结论:实施能级进阶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和为患者服务的能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何连艳 《全科护理》2016,(36):3871-3873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与疼痛管理感知障碍之间的关系,为增强ICU护士疼痛管理感知制定对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中山市4所综合医院纳入标准的108名重症监护室(ICU)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疼痛管理感知障碍问卷和自制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得分为19.8分±2.6分,疼痛管理态度得分为13.8分±2.3分,疼痛管理行为得分为8.6分±1.7分,均为中下等偏下水平;疼痛管理感知障碍问卷的总均分为3.08分±0.37分,为中等水平。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与疼痛管理感知障碍问卷中护士自身、政府和医院政策、病人及家属3个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问卷水平都偏低,存在疼痛管理感知障碍,且两者呈负相关。想切实降低ICU护士疼痛管理感知障碍需要医院管理者为护理人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制定出有执行力度的对策和政策,从而提高ICU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降低疼痛管理感知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术后中重度操作性疼痛发生现状,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外科ICU收治的380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自行设计的ICU患者术后操作性疼痛调查问卷、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术后发生中重度操作性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 380例外科ICU患者术后中重度操作性疼痛的发生率为72.63%(276/380), 其中52.17%(144/276)的患者积极报告中重度操作性疼痛, 47.83%(132/276)的患者选择隐瞒或忍耐中重度操作性疼痛。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性别(OR=13.763, P<0.01)、慢性疼痛史(OR=2.363, P<0.05)、引流管数量(OR=1.297, P<0.01)、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OR=4.137, P<0.01)是外科ICU患者术后发生中重度操作性疼痛的影响因素。结论外科ICU患者术后中重度操作性疼痛的发生率高, 医护人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急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e intensive care unit,EICU)护士对ICU谵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分析ICU谵妄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相关性,为提高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ICU谵妄知识及护理技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ICU谵妄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大连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49名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进行调查,收集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49名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ICU谵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21.26±5.34)分、(18.65±5.71)分、(10.86±3.40)分,得分均偏低。不同年龄、护理工作年限及急重症监护病房工作年限的护士在ICU谵妄知识掌握情况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的护士对ICU谵妄护理的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护士ICU谵妄护理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ICU谵妄知识与态度呈负相关(r=-0.19,P=0.02),对ICU谵妄的态度与行为呈正相关(r=0.64,P=0.00)。结论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ICU谵妄知识水平偏低,ICU谵妄认知态度欠积极,ICU谵妄患者评估及护理行为运用不足,需加强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ICU谵妄知识教育,端正其ICU谵妄预防和护理态度,提高其ICU谵妄护理运用能力,以减少急重症患者ICU谵妄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ICU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患者操作性疼痛体验及对疼痛管理的需求,为临床制定操作性疼痛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对在2019年5月1日—12月31日期间入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ICU 24 h内的1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Nvivo 10.0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通过资料分析得出以下6个主题:(1)患者经历了强烈的操作性疼痛;(2)患者对操作性疼痛的认识和应对不足;(3)患者的外源性支持不足;(4)外源性支持对患者很重要;(5)患者期待操作性疼痛有更好的管理方法;(6)医护人员对操作性疼痛的评估和认识不足。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患者在ICU住院期间经历了强烈的操作性疼痛,目前急需构建完善的操作性疼痛管理方案,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疼痛管理方案,改善ICU中重症胰腺炎术后患者操作性疼痛体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全方位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胸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ICU收治的74例胸腹部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方位护理。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胸腹部手术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有助于缓解其术后疼痛程度,促进睡眠质量的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某院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洗手依从性, 护士自评洗手情况与实际洗手情况存在的差异以及不同监护室的洗手依从性差异。方法 采用现场观察法对我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以及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CICU)三个监护室的60名护士进行洗手情况调研,采用问卷法对60名护士进行实际洗手情况自我评价调查。结果 ICU护士在操作前洗手率为47.33%,连续为不同患者进行操作时为44.44%,脱手套后为55.91%以及从污染区转到清洁区时为36%。护士洗手情况的自我评价在操作后以及连续为不同患者进行操作时显著高于观察所得的洗手情况(P<0.01)。不同ICU护士在操作后以及连续为不同患者进行操作时洗手率存在明显差异(P<0.01)。周末与工作日洗手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重症监护室护士洗手率较不理想,有待改善,尤其在操作前,连续为不同患者进行操作时以及从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时等薄弱环节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指南构建的重症患者身体约束循证实践护理方案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7月中日友好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内科重症监护室(MICU)、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4 66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基于《促进安全:实施约束的替代方法》指南构建的重症患者身体约束循证实践护理方案进行临床应用, 记录方案实施后重症患者的约束时长、约束率、替代约束率, 比较方案实施前后ICU护士对身体约束知识、态度、行为得分的差异。结果 4 663例患者中, 871例患者接受约束, 约束率为18.68%, 约束时长为(102.35±82.67)h;替代约束例数为421例, 替代约束率为9.03%。SICU、MICU、CCU、EICU约束发生率分别为23.68%(475/2 006)、28.26%(219/775)、7.29%(97/1 331)、14.52%(80/551), 各科室约束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实施前后, ICU护士对身体约束知识、态度、行为的维度得分和总分比较, 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ICU护士疼痛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确定品管圈主题,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对ICU护士疼痛护理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临床护士疼痛护理相关知识调查得分为(59.21±10.85)分,高于活动前得分(44.22±10.75)分,且护士疼痛评分使用正确率、疼痛管理标准化流程合理实施率(72%、62%)均高于活动前(1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展品管圈后,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宣教、护理服务总体满意度(98%、96%)均高于活动前(8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ICU疼痛护理质量管理中,能有效提高护士疼痛管理能力,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提升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陈秀婉  杨彩丽  朱海华 《全科护理》2021,19(14):1945-1949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护士睡眠护理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ICU护士睡眠护理知-信-行调查问卷对厦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的168名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ICU护士睡眠护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34.43±3.74)分、(35.82±1.99)分、(24.84±4.13)分,且三者呈正相关(P<0.05),总分为(91.02±3.74)分.不同学历、ICU工作时间、职称的ICU护士睡眠护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和ICU工作时间是ICU护士睡眠护理知信行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ICU护士对病人睡眠护理的态度较为积极,但仍存在知识欠缺和行为不足的问题,学历为本科及以上、ICU工作时间为11~15年的ICU护士睡眠护理知-信-行水平更高.管理者需构建睡眠护理方案,强化护士的知识和行为,改善病人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综合评价在ICU护理质量评估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0年2~3月对ICU30例患者进行ICU专科护理质量评价,在患者回科室病房1周内对患者本人及病区医生、护士进行ICU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对所得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2月专科护理质量得分和护理质量满意度得分分别为(91.1±2.9)分和(85.6±3.1)分,2010年3月专科护理质量得分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得分分别为(94.8±2.1)分和(92.6±2.8)分,2010年3月与2月比较,得分明显提高.2010年2月综合得分(89.8±2.8)分,2010年3月综合得分(93.5±1.6)分,两者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综合评价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ICU护理质量,是ICU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性改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胜任力与共情能力的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 2015年1-3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哈尔滨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00名在ICU工作的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和ICU护士胜任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共情能力得分为(109.69±10.54)分,胜任力得分为(189.79±21.73)分。ICU护士共情能力总分及3个分量表得分(情感护理、观点采择、换位思考)均与胜任力总分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ICU护理管理者应注重护士共情能力的培养,提高护士的工作胜任力,从而提高ICU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太原市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护士的术后谵妄管理知信行现状及知识需求,为制订ICU术后谵妄管理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及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问卷星的方式对太原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32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332名ICU护士术后谵妄管理知信行问卷总得分为(135.72±11.99)分,得分率为84.83%,知识得分为(51.98±5.31)分,态度得分为(43.00±4.39)分,行为得分为(40.73±4.86)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有术后谵妄管理培训方案、术后谵妄评估时间是ICU护士术后谵妄知信行得分的影响因素;88.6%的ICU护士认为学习术后谵妄的知识主要通过科室集中培训;89.5%的ICU护士认为临床实践中缺乏术后的镇痛、镇静管理来预防术后谵妄的相关知识;亟待学习术后谵妄的诊断标准、谵妄评估量表的准确使用及术后谵妄的预防及处理。结论:ICU护士术后谵妄知识水平较高,态度积极,但实践行为能力较弱。管理者应建立术后谵妄知识培训体系、制订规范化的术后谵妄管理培训方案与流程以促进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山西省三级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对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知信行问卷对山西省7所三级综合医院364名ICU护士进行调查分析。问卷除人口学资料、知识、态度、执行现状外,还包括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ICU护士对于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8.70±3.67)、(39.27±3.86)和(5.97±2.18)分。结论 ICU护士对气管插管患者的知识、态度和执行都有待进一步提高。需重点加强低年资聘用护士入科前培训,科室定期组织讲座,提高护理人员对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知信行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儿科重症监护室(ICU)护士的主要工作压力源,提出相应对策。方法于2012年1—6月,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及ICU护士压力源量表,调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ICU护士120名。内容包括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患儿护理问题,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以及管理与人际关系问题。结果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压力最大,平均得分(2.97±0.57)分;其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平均得分(2.83±0.38)分;患儿护理方面的问题,平均得分(2.75±0.41)分;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平均得分(2.16±0.16)分;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平均得分(2.04±0.29)分。护士所感知的前5项压力源分别为:工作量太大,经常倒班,护士工作未被患者及家属承认,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结论儿科ICU护士整体压力较大,管理者可通过减轻护理工作强度、实施科学弹性排班、加强护士职业技能训练、改善护士待遇和提高社会支持等措施缓解护士压力,以促进其身心健康,进而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儿科重症监护室(ICU)护士镇静评估知识与行为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7个儿科ICU 154名符合条件的护士进行镇静评估知识与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儿科ICU护士镇静评估知识得分中位数为18分,四分位间距(10~26)分,镇静评估知识水平差;镇静评估行为得分中位数为43.5分,四分位间距(27.25~59.75)分,镇静评估行为水平中等。其中影响护士评估知识的因素有性别、年龄、科室、ICU专科护士证书获得情况、镇静知识培训情况以及护理镇静病人经验;影响护士评估行为的因素有科室、镇静知识培训情况以及护理镇静病人经验。[结论]儿科ICU护士镇静评估知识与行为均有待提高。其中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心血管重症监护室(CICU)镇静评估知识与行为得分比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外科重症监护室(SNICU)高,各儿科重症监护室均要加强镇静评估重要性、镇静评估的方法以及强化镇静评估行为的培训。  相似文献   

20.
肖倩  徐振清  王军 《护理研究》2014,(14):1747-1749
[目的]为合理有效配置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治疗干预评分系统(TISS-28)对2011年4月—5月北京市某综合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胸血管外科、呼吸科、心脏科ICU护理工作量进行测评,每月随机抽取1周时间共14d进行测评,共评估病人716例次,合计1 432个班次的护理工作量。[结果]5个监护室工作量:神经外科(405.14分±32.15分)神经内科(230.07分±13.92分)胸血管外科(213.64分±47.15分)心脏科(153.00分±35.60分)呼吸科(122.14分±12.23分);神经外科ICU护士每班人均护理工作量较大(62.96分±9.22分),神经内科ICU每班人均护理工作量(38.35分±2.32分)较小,呼吸科ICU(48.86分±4.89分)、胸血管外科ICU(46.62分±9.38分)和心脏科ICU(44.64分±8.81分)每班人均护理工作量接近;神经外科ICU存在护士配比不足的状况。5个监护室护理操作频次居于前2位的项目均为心电监护、静脉输注2种及以上药物。[结论]部分ICU护士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护理管理者应对护理工作量进行科学测评,合理有效地配置监护室护理人力资源,以确保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