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中医特色治疗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2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创伤骨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行手术治疗且术后均出现膝关节僵硬情况,参考病历号奇偶数,按照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行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P0.05;观察组患者QOL-100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易出现膝关节僵硬问题,严重影响患者关节功能,给予其康复训练联合中医特色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膝关节灵活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孙斌益 《新中医》2016,48(12):87-89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联合康复训练对下肢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下肢骨折(胫骨平台骨折为例)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处理,比较2组术后疼痛、膝关节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天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处理能够减轻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时的疼痛,促进关节功能康复,改善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肘缝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康复科住院的骨折术后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患者13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治疗组给予针刺"肘缝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运动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HSS膝关节活动度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肘缝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骨折术后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蜡饼疗法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治疗的80例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则配合蜡饼疗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ROM、AK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5.0%(P0.05)。结论:蜡饼疗法可有效提高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龚腾  何思敏  徐然龙 《新中医》2021,53(13):140-143
目的:观察了浮针疗法联合补肾接骨汤运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2组均给予解剖钢板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术后给予浮针疗法联合补肾接骨汤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活血止痛胶囊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评估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特种外科医院(HSS)量表评分、关节活动度(ROM)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45%,对照组为7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HSS、RO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HSS、RO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F-36量表中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上述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疗法联合补肾接骨汤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膝关节能力康复,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动气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4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运用动气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施行单纯康复训练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4周后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于肿胀情况,观察组治疗2周后开始有效(P 0.05),而对照组治疗4周后开始有效(P 0.05);对于ROM评分以及AKS膝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2组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疗效显著(P 0.05)。结论动气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于减轻骨折术后膝关节肿胀,增加关节活动度,提高AKS膝关节功能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骨折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与中医针灸联合模式的术后功能障碍康复效果。方法:选择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70例胫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行早期康复训练与中医针灸联合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康复效果。结果:术后首周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 %低于对照组的25.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94.29 %高于对照组的74.2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折术后患者行早期康复训练与中医针灸联合模式可有效改善其术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对照组给予西医Maitland关节松动术,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运动疗法、中成药口服),1次/d,共治疗20次,以VAS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肌力、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等指标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58例患者完成治疗,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各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得到改善,治疗均有效;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屈曲角度、关节活动范围、VAS,ADL及HS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伸直受限角度及肌力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在改善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HSS膝关节评分以及日常活动能力方面优于西医Maitland关节松动手术组,体现中医药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膝关节功能障碍采用不同松解术联合康复训练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镜下松解+康复训练,对照组则给予膝关节功能障碍开放手术松解+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1.05±0.45天)、并发症发生率(4.00%)、HSS评分(89.63±3.82分)、术后12小时疼痛评分(3.02±0.41分)、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2.01±0.45分)、术后72小时疼痛评分(1.67±0.32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镜下松解+康复训练在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筋活血汤联合中医康复治疗对踝关节手术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舒筋活血汤联合中医康复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关节疼痛、肿胀、压痛、红热、活动障碍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血管襟数目、输入枝长度、输出枝长度、管襟顶直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Baird、AOF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舒筋活血汤联合中医康复治疗踝关节手术患者,有利于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促进局部皮肤微循环,提高治疗优良率,可在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独活寄生汤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TPF)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68例TPF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康复训练组(对照组,n=34)和独活寄生汤联合早期康复训练组(观察组,n=34)。对照组在术后给予抗感染、消肿止痛等常规措施+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膝关节功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生活质量[改良Barthel指数(MBI)]差异,并记录2组术后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和治疗12周内并发症(关节炎、关节僵硬、深静脉血栓)情况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2组HSS、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12周内,观察组关节炎、关节僵硬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早期康复训练疗法可提高TPF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水平,并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中医杂志》2016,(2):126-128
目的 :观察缪刺结合超声药物导入加运动疗法治疗股骨髁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股骨髁骨折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行缪刺与超声联合药物导入加运动疗法,对照组行单纯运动疗法。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治疗组膝关节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8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缪刺结合超声药物导入加运动疗法治疗股骨髁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澳式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予中医熏蒸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主动、被动ROM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常规康复疗法和中药熏蒸结合关节松动术可有效治疗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松解联合壮骨活血中药促进下肢骨折术后康复疗效及对内源性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用西医对症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手法松解联合壮骨活血中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MP-7、IGF-1、b FGF、TGF-β1水平及膝关节僵直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治疗前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评分、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BMP-7、IGF-1、b FGF及TGF-β1水平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BMP-7、IGF-1、b FGF及TGF-β1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BMP-7、IGF-1、b FGF及TGF-β1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关节僵直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P0.05)。结论中医手法松解联合壮骨活血中药用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可有效缓解局部症状体征,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调节内源性生长因子水平,并有助于避免膝关节僵直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关节镜下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进行早期中医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影响的研究。方法:选取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6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关节镜下膝前交叉韧带重建,观察组术后进行早期中医结合康复训练疗法,对照组术后仅予以康复训练,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程度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稳定性治疗前后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于第1、2、4周膝功能疼痛、膝关节围度、关节活动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早期应用中医药结合康复训练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灸在骨折术后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患者30例进行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各组患者数量均为15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对2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活动度改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8周2组患者的HSS评分、ROM评分展开比较,组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术后12周、16周试验组的HSS评分、RO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灸有利于显著改善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拓展关节活动度,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光明中医》2021,36(19)
目的 探究中药熏浴联合针刺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70例,按照办理入院时间分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关节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关节功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浴联合针刺推拿治疗,使用VAS疼痛自评量表和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以及膝关节功能水平。结果 术前2组患者VAS评分与HSS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与HSS评分相比对照组均存在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中药熏浴联合针刺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活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粘连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0例行膝关节周围骨折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常规术后康复训练加中药熏蒸治疗;比较2组术后2周、4周、8周、12周的疼痛、关节消肿、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2周2组疼痛VAS评分、关节消肿情况、关节活动度ROM评分、关节功能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观察组术后4,8,12周VAS评分、关节消肿情况、ROM评分及HSS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药熏蒸能够减轻膝关节疼痛和肿胀,改善关节活动度,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的开展,对于防治术后关节粘连有明显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膝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将88例膝半月板损伤患者根据诊治先后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44例,采取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44例,采取早期康复训练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干预3个月后比较Lysholm膝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ROM),评价膝关节功能疗效。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9.55%,高于对照组的6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ROM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ROM均大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膝半月板损伤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恢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股骨髁间骨折术后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松解组38例予关节粘连松解术后行运动疗法,恢刺组38例予恢刺后行运动疗法。2组均10 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膝关节主动运动关节活动度(ROM)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ROM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恢刺组VAS、ROM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松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恢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股骨髁间骨折术后粘连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