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观察神仙解语丹加减联合舌三针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102例中风后失语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1例。2组均采用舒尔氏(Schuell)刺激法行言语康复训练,30 min/次,3次/周。其中51例患者采用舌三针治疗作为对照组,另51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神仙解语丹加减内服治疗作为观察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失语症检查表(CRRCAE)评价言语功能;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价神经缺损伤功能,治疗前后各1次。结果:观察组失语症临床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82.35%(χ~2=4.993,P0.05);治疗后2组患者CRRCAE检查表各因子评分均显著增高(P0.01);治疗后观察组CRRCAE检查表各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患者C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神仙解语丹加减联合舌三针治疗中风后失语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舌针配合解语丹治疗中风后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均给予控制血压、血糖等一般基础治疗,治疗组48例予舌针配合解语丹口服,对照组44例给予解语丹口服。结果:舌针配合解语丹治疗可明显改善中风后失语患者的症状,临床总体疗效优于解语丹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针配合解语丹治疗中风后失语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解语丹结合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失语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新侠  罗高国 《光明中医》2009,24(8):1506-1507
观察解语丹结合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解语丹结合头针.结果:治疗组的语言评测分值的提高较对照组为优(P<0.05);失语症总有效率治疗组86.67%,对照组73.33%,治疗组优干对照组(P<0.05).结论:解语丹结合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失语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吕静  尤路  万小雪  贾建真 《陕西中医》2019,(11):1531-1533
目的:研究并观察解语丹加减配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中风后失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解语丹配合言语训练,对照组采用单一言语训练,疗程为2个月,两组治疗结束后通过观察汉语失语症评定量表(ABC量表)、BDAE分级评定量表以及有效率量表,进行分析临床疗效。结果:观察汉语失语症评定量表,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BDAE分级评定量表,治疗组语言改善的等级比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语丹加减配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效果明显,并且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搓法针刺舌三针结合神仙解语丹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集的54例中风后失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7人。两组患者均采用中风后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神仙解语丹口服,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刺舌三针,并施以搓法。两组疗程均为5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语失语症检查法(ABC)评分的得分情况、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法中失语严重程度分级变化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听理解、口语表达、阅读、书写这四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上述语言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失语严重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9.26%(P0.05)。结论:在口服中药神仙解语丹的基础上加用搓法针刺舌三针治疗中风后失语症可明显改善失语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金津玉液联合解语丹加减方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痰瘀阻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刺金津玉液和口服解语丹加减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的失语程度改善情况、交流能力恢复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金津玉液联合解语丹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解语丹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恢复期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疗法联合解语丹加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等指标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TG、TC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语丹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和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效果。方法: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改善脑循环、抗感染、言语康复训练等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刺及解语丹加减方治疗。结果:NIHS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方法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金钩钓鱼"开窍解语针法联合言语康复训练与单纯言语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和言语康复训练;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予"金钩钓鱼"开窍解语针法治疗,穴取哑门、金津、玉液、合谷等,每日1次,每周治疗6 d,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评分、失语程度分级、日常生活语言沟通能力评分变化,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33/35),优于对照组的80.0%(28/35,P0.05)。除听语理解外,两组患者治疗后语言功能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失语程度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失语程度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语言沟通能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钩钓鱼"开窍解语针法联合言语康复训练可提高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疗效优于单纯言语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解语丹结合常规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8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35例和对照组 33例。治疗组在常规对症处理基础上予以汤剂解语丹加减内服 ,对照组在常规对症处理基础上予以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同时治疗 2 0天 ,观察治疗前后失语症疗效及中风病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汉语评测分值改善 ,失语症疗效总有效率及中风病综合疗效总有效率 3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 :解语丹结合常规治疗缺血中风失语症有较好疗效 ,且安全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益肾化痰汤结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患者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失语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语言训练,治疗组应用益肾化痰汤结合语言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和语言功能评分、治疗前后CRRCAE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神经、语言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示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语言功能评分中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RRCA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后失语患者的康复过程当中,使用益肾化痰汤结合语言训练的康复效果理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解语丹联合康复训练对风痰瘀阻型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2例风痰瘀阻型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则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服用解语丹,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定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FMA、MBI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MA、MBI评分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语丹联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风痰瘀阻型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朱冬梅 《河南中医》2013,33(6):954-956
目的:观察头针(丛刺法)、项针(完骨穴、风池穴)结合电刺激的方法治疗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体针针刺、头针针刺及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针丛刺、电项针治疗.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临床疗效为指标,综合评定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及脑血流改善情况.结果:疗后两组患者Fue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83.33%,对照组愈显率为70%,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90%,无明显差异(P>0.05);经颅多普勒检测仪检测患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组、对照组患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快(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项针结合电刺激的方法治疗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疗效确切,并可以改善大脑中动脉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14.
地黄饮子治疗肝肾两虚证中风失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加减对肝肾两虚证引起的中风失语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患者采用住院前后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舒尔氏(Schuell)刺激法进行言语康复训练,30 min/次,3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地黄饮子加减治疗,1剂/d,分早晚2次温开水冲服。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CRRCAE),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量表(CFCP),失语商(AQ)和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评定两组患者语言功能。结果:对照组临床愈显率为26.67%,治疗组愈显率为7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RRCAE各项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CFCP和A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BDAE分级比较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地黄饮子加减配合Schuell语言训练,可改善肝肾两虚证的中风失语患者的言语功能,能提高患者的CRRCAE,CFCP和AQ评分,减轻BDAE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八阵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许尔失语症刺激疗法进行语言功能训练,对照组接受头针针刺治疗,观察组接受百会八阵穴针刺治疗,治疗8周。使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语言功能评分的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左侧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CA)、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语言功能各项评分、总分及左侧大脑ACA、MC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侧大脑PCA平均血流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百会八阵穴可以改善缺血性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同时可以改善左侧大脑ACA、MCA平均血流速度,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头针与梅花针叩刺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失语疗效。方法:78例缺血性中风失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仅予以语言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头针与梅花针叩刺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语言功能变化状况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命名、复述、流利性、信息量等语言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7.2%)高于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中风失语患者应用头针与梅花针叩刺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疗效较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上廉泉联合解语丹治疗中风后语言謇涩患者。方法:将36例中风后遗症语言謇涩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药解语丹辅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上廉泉穴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15/18),高于对照组的61.1%(11/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上廉泉联合解语丹对中风后语言謇涩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针刺。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大脑动脉搏动指数和血流阻力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大脑动脉搏动指数、血流阻力指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小儿脑瘫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脑血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头皮针结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头皮针结合言语训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言语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9.47%)明显优于对照组(68.4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语言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语言功能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给予头皮针结合言语训练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语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伊文刚  贾奎 《中医研究》2012,(12):65-67
目的:观察化痰解语方联合针刺人迎穴治疗中风后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给予控制血压、血糖等统一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化痰解语方(天麻、瓜蒌、川芎、茯苓、天竺黄、胆南星、石菖蒲、远志、甘草、淫羊藿、杜仲)联合针刺人迎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化痰解语方治疗。结果:化痰解语方联合针刺人迎穴治疗可明显改善中风后失语患者的症状,临床总体疗效优于化痰解语方(P<0.05)。结论:化痰解语方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