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洪文 《长寿》2006,(8):7-7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形,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这就是说,在秋季三个月,秋风清肃,万物收藏,人的起居调摄应与气候相适应,才能避免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  相似文献   

2.
马有度 《大众医学》2013,(11):66-66
顺应自然以养生,顺应四时来保健,这是中华养生的关键。换句话来说,谁能顺应春夏秋冬来养生,谁就掌握了迈进中医养生大堂的金钥匙。金秋时节,我们应当怎样顺应秋时来养生呢7古代《黄帝内经》概而言之.“秋三月.夜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使秋气平”。至今仍可借鉴。  相似文献   

3.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李福章荐中国传统养生格言  相似文献   

4.
今年8月7日立秋。立秋节气标志着气候将逐渐由热转凉,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立秋之后,人体代谢也会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在养生方面,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根据中医理论,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循其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云:“秋三月,此谓荣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相似文献   

6.
<正>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相似文献   

7.
中医讲秋季肺当令,意思是五脏中秋天主要由肺来负责。而燥是秋天的主气.秋天的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湿润,常常出现干燥气候,使人易患秋燥等多种疾病,肺脏首当其冲。《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生之道。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这段话可谓道出了秋天护肺的原则、原理和方法。其中不仅说明为什么秋天要护肺,还指出了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基本意思是说,秋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秋天与肺密切相关《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这段话不仅告诫了为什么秋天要护肺.还指出了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如果不注意可能引起的后果。秋天的三个月.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这时天气渐凉.人体应使意志安逸宁静.做到早睡早起,以缓和秋天肃杀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秋气与肺紧密相关.要让身体与秋天的气候相适应,使肺气不受  相似文献   

9.
秋天,从阴历的7月立秋到9月立冬,阳历为9月至11月.这段时间里,我们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凉爽,天气秋高气爽.正如《黄帝内经》里描述的:“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秋天带着肃杀之气,草木皆枯.此时,借着秋天渐长的阴气,就应该收心、安平内心,以顺应、减缓天肃杀收敛之象,做到“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相似文献   

10.
园丁 《药物与人》2008,(9):10-13
秋季,是一个美丽的季节。金黄色的田野,红黄绿相间的果园,漫山的红叶,碧绿的河水映照在蓝天白云之下,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进入秋季以后,天气逐渐凉爽干燥,一方面使人有“秋高气爽”的舒适感觉,一方面干燥的气候对人体也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中医理论认为:“肺与秋气相应”,“燥为秋季之主气”,从传统养生的角度讲,秋季养生的重点是保养肺脏和注意防护“燥邪”对人体的侵害。  相似文献   

11.
用“多事之秋”这句成语来提示秋季保健,再恰当不过了。秋乏、秋燥、秋膘、秋愁是令人讨厌的秋季健康“偷袭者”。故中医提醒:  相似文献   

12.
秋季饮食养生,是指在秋季应用饮食调养来养生保健的方法。秋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古人称一年四季的特点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世间的生物也应该顺应季节的变化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季的气候特点是天气逐渐凉爽干燥,使人们有“秋高气爽”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祖国医学认为"秋气通于水"、"肺乃气之海"、"气乃人之根"。但"燥"是秋季的时令主气,而燥易伤肺。加上秋季气候多变、乍凉乍暖、昼夜温差大,人们(尤其是年老体弱者)稍不小心,秋燥之邪就会乘虚而入,引起多种疾病。因此,秋季养生保健重在注意防燥、保养肺气,避免相关疾病对身体的侵害。  相似文献   

14.
正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  相似文献   

15.
季节交替,免不了会让人们感受到一些不适应。身体经历了整个夏天的湿热,积累的湿浊、毒素,使人抵抗力下降;接踵而至的冷空气,又使得一些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因此,人们对秋季养生尤其关注,古往今来也留下了不少民谚,比如“春捂秋冻”、“贴秋膘”、“秋季养肺,要以肺补肺”等。殊不知,这些俗理儿都要因人而异,切不可盲目照搬照套。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秋季养生浙江省宁波市海曙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315000常敏毅长寿或高寿的企求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深入,使人们对养生更加重视。在"天人相应"的理论指导下,古老的"四季养生"也出现了新的研究成果,而秋季养生便是重要内容之一。一、秋季对人类健康的...  相似文献   

17.
秋日养生     
秋季的养生准则与春夏两季截然不同,是以养人体阴气为本。饮食以滋阴润肺,回收阳气为主,多食性温之食,少食寒凉之物,以固摄入体正气,平稳地完成夏冬两季热冷的交替。因此,秋季虽短,一逝即过,却不能“怠慢”了,秋天要有秋天的吃法。  相似文献   

18.
传统中医十分重视气候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调节生活规律,适应四时气候之变化,能有效地保养身体,防御疾病的侵害。四时调摄包括饮食、起居、精神以及气功引导、药物按摩等多方面。一年四季,气候不同,饮食也需有所差异。《饮膳正要》曰:“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之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爽,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金匮要略》也指出:“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其依据就是四时气候对人体脏腑  相似文献   

19.
《素问·四季调神大论》指出秋天的摄生要领是:“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其总的原则是要修身养性,思绪宁静,不让意志外驰,以适应秋季的寒凉肃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健康大视野》2010,(5):54-55
中医有一套四季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顺时养生”。《内经灵枢&#183;本神篇》里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四时”,指的就是我们的春、夏、秋、冬四季。春天已经在逐渐代替冬天,咱们的养生之道也该是时候刷新一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