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 CBL 联合 PBL 教学法在康复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在该科实习的70名护理本科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 CBL 联合 PBL 带教法。对比结果。结果:观察组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技能操作得分及师生双向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CBL 联合 PBL 教学模式带教法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干部周期评选制对临床护理带教管理的正性作用。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3月的护生51人设为对照组,2013年6月-2014年3月的护生53人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带教管理方法,学生中只有学校任命的实习组长;观察组在常规带教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实行实习护生干部周期评选制。比较两组护生在理论考试合格率、实践操作合格率、仪表规范率、患者满意度、带教老师满意度与健康教育、上班纪律情况,以及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在操作技术、服务态度、培训指导、师生交流等方面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在理论考试合格率、实践操作合格率、仪表规范率、患者满意度、带教老师满意度与健康教育、上班纪律情况,以及护生对带教老师在操作技术、服务态度、培训指导、师生交流等满意度情况均呈正性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习护生干部周期评选制对实习护生带教管理有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带教管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分阶段目标教学在胸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胸外科实习护生120名,根据带教方案不同分为2组,其中行传统型带教法的设为对照组(60名),行分阶段目标教学法的设为研究组(60名),对比2组总成绩及对带教教师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总成绩比较,研究组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得分均显著更高(P<0.05);与对照组的80.00%比较,研究组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为96.67%显著更高(P<0.05)。结论:胸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采取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并提高护生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进而促使其学习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在实习护生疼痛护理教学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度149名实习护生设为观察组,成立持续教学质量改进( CQI)活动小组,应用PDCA循环法对实习护生进行疼痛护理带教;2011年度136名实习护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疼痛护理带教。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出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有关疼痛护理的专科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出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生的疼痛护理中的疼痛基础理论、疼痛评估原则、评估工具的使用、疼痛护理单的应用及止痛药不良反应的观察、预防和处理五项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调查表综合总分及教学方法、教学安排进度、老师的专科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持续教学质量改进,可提高实习护生的疼痛护理能力及临床综合护理能力,督促教师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带教水平,提高实习护生的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精细化阶段式带教在急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7月在急诊轮转的实习护生6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模式;选取2015年8月至2015年9月在急诊轮转的实习护生68例作为实验组,按照精细化阶段式带教制定带教要求对护生进行临床实习带教。将两组护生行不同护理实习带教后的理论成绩、操作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调查记录护生的带教满意分数。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带教满意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阶段式带教有助于提高护生对急诊科护理知识掌握度和临床操作能力,并能够提升护生带教满意度,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实习护生撰写个案护理报告在消化肾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6—9月本院消化肾脏内科接收的20名实习护生为观察组,采取在传统带教基础上,实施实习护生撰写个案护理报告的教学模式;另选择2021年6—9月接收的20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接受传统带教。带教结束后比较两组实习护生护理考核成绩及综合素质、个案护理报告撰写质量、自我评价、对带教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生护理考核理论成绩和Mini-CEX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实习护生专科护理能力、预见性护理能力、应变处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测评指标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实习护生个案护理报告撰写质量(包括病史收集完整性、护理诊断准确性、护理计划可行性、联系思考思维)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自我评价(包括实习收获和职业认同感)及对带教的满意度(包括对带教方法的认可度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习护生撰写个案护理报告的带教模式有助于提高消化肾脏内科实习护生的护理理论与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带教法在增强护生康复护理意识的应用。方法:选取60例在康复科的大专护生为对照组,将60例在康复科实习的大专护生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医护合作带教法,对照组采取护士独立带教法。第4周实习结束时由实习护生和带教老师评价带教效果,包括护生自评满意度情况、护生实习考核成绩、护生实习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自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实习考核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工作,突出专科带教,以适应新时期护理教育的需要。【方法】将2010年6月-2010年12月在我科实习的护生60人实行传统的带教方式(对照组),将2011年1月-2011年6月在我科实习的护生60人实行心内科"511带教方法"(5个制度,1个会议,1本专科实习手册)(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对教学满意度、综合能力。【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平均为(85.3±3.5)分,对照组为(75.5±3.3)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对"511带教模式"教学满意度为95.00%,而对照组的学生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为68.33%,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立健全护理带教体制,是提高护生综合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岗位项目师生共建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的改革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选取于2011年7月--2012年3月实习的护生79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对一师带徒式常态培训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岗位项目师生共建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结果 对两组护生的职业技能与素养成绩进行统计学检验,观察组护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岗位项目师生共建临床护理带教模式能突出专科实习特色,强化护生专业知识学习及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训练,提升护生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循证护理教学法对本科实习护生进行神经内科护理临床带教的教学效果。[方法]将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90名护理本科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名,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法。实习结束,分别对两组护理实习生的教学满意度、护理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实习护生对护理带教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循证护理教学法进行带教,有助于实习护生护理技能的提高,受到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护生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带教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内分泌科实习的76名护生,将其随机分2组,对比组38名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法,观察组38名护生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带教法,观察各组护生带教效果,并比较各组护生出科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等方面。结果:观察组护生满意度(94.7%)、带教老师满意度(89.5%)和患者满意度(97.4%)均明显高于对比组,且观察组各项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带教法可有效提高护生专科理论和护理操作水平,明显改善教学满意度,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6):125-127
目的探讨赏识教育在血液净化室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血液净化室实习的60名护生为观察组,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血液净化室实习的58名护生设为对照组。实习期间,观察组采用赏识教育进行实习带教,对照组按照常规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带教。实习结束后,比较分析运用不同带教方法后护生的理论、操作成绩及进行带教满意度测评。结果观察组护生实习出科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对带教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室护生实习带教中运用赏识教育,可调动实习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带教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的应用对于临床护理工作带教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呼吸科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实习的护生设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选取在呼吸科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实习的护生设为试验组,入科第一天即由总带教老师建立微信群,将全体护生加入微信群,作为学习交流的平台,师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交流,包括护生在实习中的收获,对临床带教的意见和建议及临床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都传到微信上进行讨论学习。比较试验前后2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满意度。结果护生的理论成绩及对本科的护理带教工作满意度,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平台的建立,有助于提高本科的整体带教水平,及时解决护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强了护生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促进了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实现了教学相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在本科实习护生人文关怀及护患沟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德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轮转的全日制本科护理专业实习生80人,将2018年12月—2019年2月的40名本科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临床教学;2019年3月—5月的40名本科实习护生作为试验组,采用体验式教学进行临床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护患沟通能力、教学满意度、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以及理论知识考核成绩.结果:试验组的人文关怀能力、护患沟通能力、教学满意度、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以及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人文得分)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验式教学法顺应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提升了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与沟通能力,提升了临床教学质量与教学满意度从而提高了护生优质护理服务能力,丰富了临床带教形式,有利于促进医教协同发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大专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7月~2012年3月在我院临床实习的大专护生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的护生后4个月的培训采用分管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对照组的护生培训采用传统的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的带教老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理论考试、操作考试、综合能力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带教老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综合能力、理论考试、操作考试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护生培训中的应用,能提高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及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生的临床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模拟护理查房的方法应用于产科护生实习带教过程,分析研究该方法的优势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附属医学院校的本/专科护理专业实习生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模拟护理查房带教的方法教学,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进行教学研究,总结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在产科实践评分和综合评分两组数据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满意度和带教老师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模拟护理查房带教的方法应用于产科护生实习中,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实践护理技能,实习效果好,护生满意度高,带教老师也表示该种方法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形成性评价在心胸外科实习护生(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心胸外科实习护生32例作为实验组,实施形成性评价急性带教管理;选择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心胸外科实习护生32例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临床带教法;评价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实验组实习护生的出科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均优于对照组,实习护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形成性评价应用于心胸外科实习护生带教中,能够提高实习护生的出科成绩,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评判性思维,提高实习护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内镜室开展责任制带教模式对护生护理操作能力及学习兴趣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内镜室2011年1月—2013年1月实习护生30名为对照组,2013年2月—2015年2月实习护生30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功能制带教模式,观察组实施责任制带教模式.对2组护生的操作能力及学习兴趣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护生转出科室时各项护理操作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疾病知识认知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教学内容有兴趣占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带教模式应用于内镜室可提高护生的各项护理操作能力,促进护生学习积极性,能被护生所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在肝胆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间在我院肝胆外科进行实习的护生共56例作为带教对象,采取随机分配法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8例护生,设定对照组接受常规肝胆外科带教;设定观察组在接受常规肝胆外科带教的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后观察对比两组护生对于风险管理的了解程度及患者对其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统计两组在护理期间发生风险事件的例数。结果观察组护生对于风险管理的认知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观察组护生以96.43%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的67.86%,且观察组护生以3.57%的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生的21.43%,(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护理的临床带教中增加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生对风险管理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同时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实习护士带教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实习的40名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观察组实习护士采取循证护理教学方法进行带教,对照组实习护士采取常规教学方法进行带教,比较两组实习护士循证护理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评判思维能力。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循证护理知识的理解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比对照组实习护士有明显差异,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护理学生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同时患者对护理生服务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