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李雅文  陶晓君  林佩萱 《吉林医学》2010,31(22):3677-3679
目的:可视人流机监测下的高危宫腔人流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可视人流监测下行人工流产术100例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进行传统人流手术的病例10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选择是高危宫腔条件的,对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人工流产综合征、人工流产吸宫不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少、术后月经恢复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人流机监测人工流产方便易行,对高危宫腔手术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准确性,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对人工流产等手术的使用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内窥式人工流产对终止早早孕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内窥式人工流产法终止早孕.早孕妇女分为观察组(早早孕组):妊娠6周以内,对照组(早孕组):妊娠6~10周.观察术中疼痛、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术后月经恢复等.结果 早早孕组与早孕组比较,术中疼痛无痛率,早早孕组优于早孕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出血量,早早孕组少于早孕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早早孕组短于早孕组;术后月经恢复,早早孕组优于早孕组.结论 内窥式人工流产法终止早早孕,手术简单易行,定位准确,手术创伤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内窥式人工流产对终止早早孕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内窥式人工流产法终止早孕.早孕妇女分为观察组(早早孕组):妊娠6周以内,对照组(早孕组):妊娠6~10周.观察术中疼痛、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术后月经恢复等.结果 早早孕组与早孕组比较,术中疼痛无痛率,早早孕组优于早孕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出血量,早早孕组少于早孕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早早孕组短于早孕组;术后月经恢复,早早孕组优于早孕组.结论 内窥式人工流产法终止早早孕,手术简单易行,定位准确,手术创伤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超声监测在早孕电吸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110例早孕需要行电吸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人工流产手术均按常规进行,当临床医师认为按常规可以结束时进行超声检查,如超声提示宫腔内有残留组织,再次刮宫至超声示内膜线清晰,所有再刮出的组织送病理,纳入研究组;如超声提示宫腔吸净,则手术结束,纳入对照组.结果 110例患者中,28例 (25.5%)纳入研究组,其中11例(39.3%)刮出组织中有滋养细胞或绒毛,内有3例为平滑肌组织中存在滋养细胞或绒毛;6例为蜕膜样组织;11例为分泌期子宫内膜.82例(74.5%)纳入对照组,其中1例出现人工流产不全.人工流产不全发生率为0.9%.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前探宫腔深度和术中进出宫腔次数分别为(20.6±2.1)min、(10.6±1.3)cm和(5.6±2.0)次,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5±3.5)min、(9.7±1.1)cm和(3.8±1.2)次(P均<0.01);在术后3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P=0.51)、孕酮(P=0.61)和子宫内膜厚度(P=0.57),及月经恢复时间(P=0.08)和经量(P=0.44)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超声监测有助于降低常规早孕电吸人工流产手术中不全流产发生率,不会导致子宫内膜的过度伤害.孕周(宫腔深度)大的患者更需要术中进行超声监测.  相似文献   

5.
杨文艳 《医学综述》2014,(13):2449-245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在瘢痕子宫人工流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在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并要求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有子宫瘢痕的早孕妇女176例,按照施加因素不同利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人工流产术组90例(超导人流组)和传统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组86例(传统人流组)。超导人流组在BELSON720F型超声手术仪实时监控下进行手术,传统人流组则采用传统负压吸引术。通过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宫腔操作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的手术质量。结果①超导人流组术中出血量及宫腔操作时间均少于传统人流组[(10.8±4.2)mL vs(12.6±5.1)mL及(1.6±0.3)min vs(1.9±0.4)min,P<0.05];超导人流组手术使用时间与传统人流组比较[(3.2±0.6)min vs(3.3±0.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超导人流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少于传统人流组[(4.3±1.2)d vs(7.5±3.0)d,P<0.05];超导人流组术后月经恢复时间短于传统人流组[(26.7±3.2)d vs(32.8±4.1)d,P<0.05]。③超导人流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少于传统人流组。结论超声引导人工流产术具有操作方便、手术中出血量少、宫腔内操作时间短、手术并发症少和身体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07年5月在我院门诊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者11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宫颈损伤、吸宫不全/漏吸、术后急性盆腔炎、宫颈/宫腔粘连的发生情况。结果: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宫颈损伤、吸宫不全/漏吸及术后宫颈/宫腔粘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急性盆腔炎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能有效扩张宫颈、缩短手术时间、明显减少术中宫颈损伤、吸宫不全及术后宫颈/宫腔粘连,而又不增加术后急性盆腔炎的发病率,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B超引导下吸宫术对终止早孕畸形子宫患者手术时长及术中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舞阳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收治的62例终止早孕畸形子宫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1例。研究组行米非司酮+B超引导下吸宫术,对照组行B超引导下吸宫术。观察并统计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192.35±28.26)min、术中出血量(25.81±3.10)ml均优于对照组(320.21±32.28)min、(40.15±3.8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漏吸、感染、不全流产、子宫穿孔、颈管粘连及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终止早孕畸形子宫患者联合采用米非司酮、B超引导下吸宫术,可有效缩短手术用时,减少术中出血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窥式流产吸引系统在人流高危人群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1月在我院计划生育门诊自愿选择内窥式负压吸宫术的高危人流孕妇214例(可视组),配对选取同期要求实施传统负压吸宫术的高危人流孕妇214例(传统组)为对照,分析两组人群负压吸宫术中出血、术后出血天数、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视组术后出血天数明显少于传统人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子宫穿孔发生;两组人流综合症、人流不全、宫腔感染、宫颈粘连及月经失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视组术毕满意度明显好于传统人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窥式流产吸引系统在高危人流中应用是安全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无痛可视人流术与传统人流术临床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行人工流产的患者6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在阴道B超的引导下为行可视人流术,对照组:传统方法盲视下行人流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吸宫不全、子宫穿孔。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吸宫不全、子宫穿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B超可视人工流产术所具有的直观性,能够引导医生进行准确地的宫腔手术操作,适时停止手术,避免了以往传统盲视下对子宫内膜的损伤过度,优于传统的盲视下人流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周艳  孙红红  何永杰 《医学综述》2014,20(18):3415-3417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阿托品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宫内妊娠4070 d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8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0例)在实施无痛人流术前服用米索前列醇片,实施无痛人流术中用阿托品,其中孕670 d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8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00例)在实施无痛人流术前服用米索前列醇片,实施无痛人流术中用阿托品,其中孕68+6周受术者236例,孕98+6周受术者236例,孕912周受术者164例;对照组(400)未行术前药物处理的常规人工流产术,其中孕612周受术者164例;对照组(400)未行术前药物处理的常规人工流产术,其中孕68+6周受术者225例,孕98+6周受术者225例,孕912周受术者175例。观察两组患者扩宫器、术中出血量、宫颈松弛、扩宫时间、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两组术后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孕612周受术者175例。观察两组患者扩宫器、术中出血量、宫颈松弛、扩宫时间、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两组术后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孕68+6周和孕98+6周和孕912周的宫颈松弛有效率、扩宫时间、无痛率、出血量与对照组孕612周的宫颈松弛有效率、扩宫时间、无痛率、出血量与对照组孕68+6周和孕98+6周和孕912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缩良好,宫缩率为66.75%(267/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00%(104/400)(χ2=16.018,P<0.05)。观察组不全流产发生率为0.25%(1/400),对照组发生率为0.5%(2/4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2,P>0.05)。两组患者均无子宫穿孔、漏吸、空吸及宫颈撕裂者。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25%vs 43.5%)(P<0.05)。结论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米索前列醇能有效地软化宫颈,协同阿托品使宫颈肌肉松弛的同时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并能减轻术后恶心、呕吐和腹痛的程度,有利于保证手术质量和安全性,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Wang CY  Huang ZR  Li XT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5):3179-3181
目的 比较不同种类和剂量的雌孕激素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对象随机分为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组(COC组)于胚囊排出当日起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1片/d,连服21 d;雌孕激素序贯治疗组(E+P组),于胚囊排出当日起口服戊酸雌二醇片2 mg/d,连服21 d,最后5d同时加服醋酸甲羟孕酮片10 mg/d;对照组不服用雌孕激素类药物.比较3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月经恢复以及药物流产结局.结果E+P组与对照组相比药物流产后出血天数明显缩短,分别为(14±7)d和(19±11)d,P<0.01,而COC组为(20±13)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阴道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74,P>0.05).转经天数E+P组为(30 ±7)d、COC组为(34 ±13)d,分别与对照组(39 ±11)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P组与COC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不全流产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465,P>0.05).结论 药物流产后应用雌孕激素序贯治疗能有效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而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对减少阴道出血的疗效不明显,但二者均能有效促进药物流产后恢复,且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用药方案的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残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象为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计划生育门诊就诊的流产后妇女,通过B超及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明确诊断为残留的对象,共101例,随机分为4组.按每日服用米非司酮计量不同分3组(3组计量分别是200 mg 7 d,100 mg 14 d,50 mg 28 d),另设对照组(服头孢呋辛酯),通过临床观察,B超及血β-HCG监测,比较4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米非司酮治疗组有效率61.60%(45/7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21.40%(6/2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2周后血β-HCG和B超结果,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大剂量组治疗效果最为明显;用药4周后米非司酮治疗3组间血β-HC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宫内残留组织物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短时间大剂量组缩小最为明显.4组的阴道流血停止时间、转经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组在治愈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米非司酮保守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残留有效,而且短时间大剂量的给药方式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直视人流系统对宫腔术后子宫内膜的影响。 方法选取初次妊娠B超提示胚胎停止发育的行人工流产者100例,ASA分级Ⅰ级,年龄18~35岁,孕次G1P0,停经时间55~75 d,根据计算机随机生成数字顺序,再以数字的奇偶性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人工流产组(B组)和直视人流系统组(V组)2组,各50例。观察2组术后10 d子宫内膜厚度,术中并发症和术后月经恢复情况。 结果与B组比较,V组子宫内膜厚度更厚,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出血时间缩短,术后月经恢复时间缩短以及月经正常比例更高(P < 0.05~P < 0.01);手术和麻醉时间、人流综合征以及子宫穿孔和宫颈粘连情况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对于超声引导下人流术,直视人流系统可保护子宫内膜,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术后出血时间明显缩短,月经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以术后子宫内膜更厚及月经量正常比例更高,并且不增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应用益母草颗粒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来我院做药物流产的妇女7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均接受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终止妊娠,后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益母草颗粒加以治疗,均治疗14d,观察比较两组孕囊排出时间、出血持续时间、出血量、首次月经出现情况及宫腔积血、盆腔炎、腹痛、月经絮乱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孕囊排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持续时间、出血量、首次月经出现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宫腔积血、盆腔炎、腹痛、月经絮乱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母草颗粒与米索前列醇联合使用可有效改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根据中医辨证,观察在实证、虚证患者中,针刺对预防含顺铂方案化疗相关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的疗效。方法:共171例晚期癌症患者入组,均采用含顺铂方案联合化疗。其中实证87例,虚证84例。在实证患者中,试验组44例,对照组43例;在虚证患者中,试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所有试验组患者在顺铂前30 min应用托烷司琼5 mg静脉滴注,同时配合针刺足三里、内关、中脘及其他穴位;所有对照组患者仅在顺铂前30min应用托烷司琼5mg静脉滴注。比较各证型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呕吐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结果:在实证患者中,试验组与对照组轻中度(Ⅰ-Ⅱ度)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54.54%和74.42%(P0.05),且重度(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5.91%和25.58%(P0.05);在虚证患者中,试验组和对照组轻中度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54.76%和64.29%(P0.05)。在实证患者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生轻中度呕吐和重度呕吐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虚证患者中,试验组和对照组仅在轻中度呕吐的发生率上存在差异,而重度呕吐的发生率则无统计学意义。实证患者中,试验组恶心呕吐的持续时间为(3.88±0.83)d,显著短于对照组(4.31±0.9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虚证患者中,试验组恶心呕吐的持续时间为(4.82±0.93)d,对照组为(5.03±1.05)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个试验组中,实证患者的持续时间均短于虚证患者。结论:中医辨证针刺可以降低实证患者含顺铂方案化疗后CINV的发生率,降低呕吐的严重程度并缩短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6.
音乐辅助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114例术中采用音乐辅助治疗的人工流产病人为音乐治疗组。114例采用常规人工流产术病人为常规治疗组。观察术前和术中血压、心率变化;术中恐惧程度和疼痛程度;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在人工流产术中采用音乐治疗的音乐治疗组术中的血压、心率变化波动幅度小,恐惧程度、疼痛程度减轻,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较低,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平均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治疗是人工流产术中简便易行,不良反应少,能有效地减轻术中术后恐惧程度和疼痛程度,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宫颈治疗对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住院分娩且孕前在该院行各类宫颈治疗的初产妇共249例为研究组,研究组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手术治疗组97例(环形电刀锥切术和宫颈冷刀锥切术)及物理治疗组152例(激光和聚焦超声).选取同期在该院住院分娩,无宫颈治疗史的初产妇2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的早产率、胎膜早破率、分娩方式、产程、新生儿体质量.结果 (1)研究组剖宫产率为65.86%,早产率为13.65%,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0.4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428、10.452、8.066,P<0.05).研究组新生儿体质量为(3 360.71±517.08)g,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59,P<0.05).(2)宫颈手术治疗组及物理治疗组剖宫产率分别为76.28%和5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7.681、P<0.01).两组胎膜早破发生率分别为28.87%和1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58,P<0.01).(3)手术治疗组、物理治疗组、对照组顺产产程时间分别为(7.18±2.97)、(7.27±3.17)和(7.71±2.88)h,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915、0.790、0.143,P>0.05).结论 各类宫颈治疗增加了早产、胎膜早破及剖宫产率,对产程时间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抗幽门螺杆菌四联规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清胃散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脘痞满、腹痛、纳呆主要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01);观察组患者胃脘痞满、腹痛、纳呆主要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项目中疼痛/不舒服、焦虑/抑郁、自我照顾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P0.01);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项目中疼痛/不舒服、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根除成功率67.2%,观察组为85.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48.4%,观察组为73.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8.402,P=0.0040.01)。对照组6例(占9.4%)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1例(占3.1%)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3,P=0.144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能有效减轻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调经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证所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证所致不孕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补肾调经汤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激素水平、排卵情况、妊娠情况、卵巢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有效率为69.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雌二醇(estradiol,E_2)、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治疗后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H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而E_2、FSH治疗后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排卵率为89.13%,对照组排卵率为72.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妊娠率为86.96%,对照组妊娠率为55.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卵巢体积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卵巢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经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证所致不孕临床疗效显著,补肾调经汤能够明显提高治疗疗效,降低LH水平,提高患者排卵和妊娠,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减小卵巢体积,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地黄汤治疗男性乳房肥大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男性乳房肥大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加味地黄汤治疗,对照组给予他莫昔芬片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乳房肿块、硬度、缓解疼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1个疗程后,观察组愈显率为40.00%,有效率为88.33%,停药2个月后复发率13.33%;对照组愈显率23.07%,有效率为66.67%,停药2个月后复发率34.61%;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雌二醇、睾酮、泌乳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地黄汤治疗男性乳房肥大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