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宾桦 《大家健康》2016,(5):192-192
目的:研究分析产后乳房按摩最佳时间及其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9月我院妇产科中接受的42例产妇,分为对照组21例(在产后24小时进行乳房按摩)和观察组21例(在产后2小时进行乳房按摩)两组,观察比较两组首次泌乳时间、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为20(95.23%),对照组的母乳喂养率为14(66.66%),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母乳喂养率,且观察组产妇在首次泌乳时间、泌乳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产后24小时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能够有效的增加后期产妇的乳汁分泌,值得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产后乳房按摩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60例初产妇按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于产后12小时开始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的实施、指导与有效母乳喂养的督促,观察产妇产后3~5天乳房泌乳量。结果观察组在产后3天的泌乳量较对照组多。结论产后12小时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能促进泌乳、增加泌乳量、预防产后乳房胀痛,从而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产后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乳房胀痛、母乳喂养、乳汁分泌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1d之内初乳泌乳率高于对照组(P〈0.01),产妇乳汁分泌困难率低于对照组(P〈0.01),乳房胀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后对产妇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乳汁分泌,且能有效提升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的实施对于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8月间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初产妇3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产后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2组产妇产后泌乳初始时间、泌乳量以及新生儿喂养方式。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的实施,观察组的产妇产后泌乳初始时间<24小时及24小时的产妇比率显著增加,产后泌乳初始时间为48小时及>72小时的产妇比率显著减小(P均〈0.05)。产后24小时,2组患者的泌乳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0,P=0.338),而产后48小时、72小时,观察组产妇的泌乳量分别达26.24±7.82mL、46.13±8.64mL,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均〈0.01)。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达到84.7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观察组混合喂养例数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的人工喂养率降低,但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显著缩短产后泌乳初始时间,增加泌乳量,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对于产后乳汁分泌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产后乳房按摩对乳汁分泌影响.方法 将240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20例,对照组120例.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母乳喂养指导,实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于产后5小时开始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的实施、指导与督促,观察产妇产后3~5天乳房泌乳量.结果 实验组在产后3天的泌乳量较对照组多.结论 产后5小时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能预防乳房胀痛,促进泌乳,从而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房内早期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进行正常分娩的120例健康产妇作为研究对象,60例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60例健康产妇作为实验组应用产房内早期护理干预方法,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泌乳量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与产妇产房内早期护理能够有效促进产妇产后早期乳汁分泌,保证乳汁分泌足量以及良好的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产后早期进行穴位乳房按摩促进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 将22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母乳喂养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母乳喂养护理的基础上,在产后2小时开始实施穴位和乳房按摩,每日3次,每次20分钟,连做3天.结果 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产后48小时、72小时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后3至4天乳房胀痛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早期实施穴位乳房按摩可使产妇泌乳时间提前,乳汁分泌量增加,乳房舒适度增加.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曾桂英 《当代医学》2013,(35):34-34
目的探讨手法按摩配合催乳汤对消除产妇乳房肿胀,促进产妇乳汁分泌、恢复产妇体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产后乳房肿胀、乳汁分泌过少的21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对照组104例以及观察组105例,其中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性乳房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身穴位按摩并配合催乳汤,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泌乳量评分、泌乳时间、乳房肿痛评分、乳房肿胀缓解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泌乳量评分为(28±05)分、泌乳时间(28.6±3.8)h、乳房肿痛VAS评分(2.5±1.2)分、乳房肿胀缓解时间(2.2±0.8)d,对照组泌乳量评分为(3.8±0.9)分、泌乳时间(37.6±4.2)h、乳房肿痛VAS评分(3.8±0.9)分、乳房肿胀缓解时间(4.2±0.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泌乳量少、乳房胀痛的产妇实施手法按摩并配合催乳汤进行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促进乳汁分泌,确保新生儿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后母乳喂养的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8月来我院行剖宫产的90例产妇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产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比较组,每组各45例。比较组产妇产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产妇产后则采用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开始泌乳时间以及72小时内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开始泌乳时间相比,实验组显著优于比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2小时内母乳喂养成功率比较,实验组显著高于比较组的62.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产妇产后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促进了产妇的乳汁分泌,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大大缩短了开始泌乳时间,达到了良好的母乳喂养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左艳 《大家健康》2016,(10):36-37
目的:对剖宫产产妇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之后的乳汁分泌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该院进行剖宫产,并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的6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外抽取我院进行剖宫产但是仅接受常规护理的6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时间和72消失的泌乳量。结果:接受中西医结合护理之后,观察组产妇的平均泌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72 h平均泌乳量明显多余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以有效的促进剖宫产产妇的乳汁分泌,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田红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6,(24):3419-34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8月收治的产妇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予以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产妇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产妇的产后泌乳量和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的泌乳分泌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母乳喂养率以及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进产妇产后母乳量的分泌和母乳喂养率的提高,且促进了产妇和护理人员的良好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提高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率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1年2月—12月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2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方位的护理措施,给予产妇心理、饮食、哺乳方式等方面良好的宣传和指导,并保证产妇良好的住院环境。观察比较2组产妇产后48 h乳汁分泌情况和母乳喂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产妇产后48 h泌乳量和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产妇术前、术后全方位的护理,保证产妇良好的心理状态、饮食习惯、哺乳方式以及住院环境等,可以有效提高剖宫产产妇的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母婴分离的产妇使用乳房泌乳评价表对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自然分娩后因各种原因新生儿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2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使用乳房泌乳评价表,根据乳房泌乳评价表得分对产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产妇乳房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1、2、3、4 d泌乳量均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母婴分离产妇使用乳房泌乳评价表后根据得分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可减少乳房肿胀率,促进乳汁分泌,提高纯母乳喂养率,促进婴儿健康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黎小云 《当代医学》2014,(29):104-10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乳房按摩对促进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200例足月分娩的乳汁分泌不足或无分泌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n=100)。对照组产妇产后给予常规早接触、早吸吮等母婴喂养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联合乳房按摩,观察比较2组产妇的乳汁分泌情况。结果经有效护理后,产后24h与48h内,实验组无泌乳量者分别为5例、1例,对照组则有30例、12例,实验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时间提前与对照组,此外,其泌乳量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增加,2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心理干预联合乳房按摩护理,能够明显缩短乳汁分泌时间,促进乳汁尽早分泌,提高乳汁分泌量,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孕妇产后早期进行乳房按摩对乳汁分泌及婴儿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06例孕妇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在产后2h内由专业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乳房按摩;对照组10h后对其进行乳房按摩。然后比较两组产后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产后7d观察组泌乳充足的产妇为90.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38%(P0.05),产后2个月内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6.32%,高于对照组的66.04%(P0.05)。结论产后乳房按摩的最佳时间为产后2h内,产后及早进行乳房按摩可增加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9):166-168
目的观察乳房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治疗产后缺乳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后乳汁分泌过少的产妇120例,按照分娩先后顺序将全部产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产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给予乳房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治疗,观察两组产妇的泌乳时间、泌乳量及乳房胀痛程度并比较。结果在泌乳始动时间以及开始泌乳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泌乳效果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乳房胀痛程度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房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治疗产后缺乳,能促进产妇乳房的血液循环,构建泌乳反射,促进乳汁分泌,增加泌乳量,最终实现纯母乳喂养,此外还能增加母婴之间的感情,让其身心保持健康,减轻经济负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后乳房按摩结合催乳方剂对分娩后产妇缺乳情况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足月顺产的健康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产后乳房按摩并结合催乳方剂,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乳汁分泌情况。结果:观察组泌乳量较对照组增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乳房按摩结合催乳方剂可有效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减轻乳房胀痛程度,提高母乳喂养率,较好地满足产妇及新生儿的需求,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H2H院内营养指导下催乳术联合婴儿早吸吮对初产后乳汁分泌时间及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护理,研究组采用H2H院内营养指导下催乳术联合婴儿早接触、早吸吮。对比两组乳汁分泌时间、血清泌乳素水平与母乳喂养等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泌乳量显著优于对照组,血清泌乳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乳房胀痛分级与新生儿等级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产后产妇采用H2H院内营养指导下催乳术联合婴儿早吸吮可显著加快初乳分泌时间,产妇泌乳量更多,可满足新生儿早期母乳需求,提高母乳喂养率,缓解乳房胀痛,对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健康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规范化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乳汁分泌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0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其中对照组产妇均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行规范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产妇术后乳汁分泌与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经健康教育后,泌乳始动时间在24 h以内的占比高于对照组,且母乳喂养成功率相比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剖宫产产妇展开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其产后泌乳,并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公鸡促进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产后进食公鸡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择正常产妇 2 98名 ,随机分为对照组、催乳组、公鸡组 3组 ,记产后 2 4小时 ,4 8小时 ,72小时乳量及产妇第 4天哺乳后 2小时乳汁量测定并乳汁微量元素。结果 三组产妇产后 2 4小时血液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产后 3天泌乳量有显著差别 ,且乳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公鸡有促进产后乳汁早分泌和增加泌乳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