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对距骨骨软骨坏死采取自体骨软骨移植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加以探讨。方法 收集会泽县中医医院骨伤科近三年距骨骨软骨坏死病人资料10例,所选10例病人全部属于距骨穹隆内侧局限性病变软骨损伤,通过关节镜明确病人软骨损伤的范围以及内踝截骨暴露距骨病变的具体部位,选择自体股骨外踝马赛克状骨软骨对于病变距骨进行修复。结果 10例病人全部获得为期1年的随访,病人手术治疗之前的足踝外科医师协会评分以及视觉模拟评分和手术治疗之后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为距骨骨软骨坏死采取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对于存在囊性变损伤以及小面积损伤的病人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兔模型髂嵴骨软骨游离移植入髋臼的成活情况来证明临床上应用同体髂嵴骨软骨游离移植方法治疗大龄髋脱位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18只实验兔(2月龄)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将实验兔双侧髋臼造成全层软骨缺损,右侧为对照组,左侧髋臼底开槽,取髂嵴游离骨软骨将其镶嵌到髋臼底。分别于4周、8周、16周处死一组动物,取出双侧髋臼进行大体观察、光镜观察。结果移植骨软骨成活生长,无吸收,无排斥。结论通过动物实验证实髂嵴骨软骨游离移植能以类透明软骨替代髋臼软骨行使其功能,进一步说明同体髂嵴骨软骨游离移植方法治疗大龄髋脱位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胡瑛 《中国医药科学》2011,(24):157+170
目的探讨距骨骨软骨损伤的诊断方法及使用关节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6例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患者,均采取踝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36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的优良率为88.9%,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及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中度疼痛以上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重疼痛是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主要症状,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是治愈的关键。采用关节镜治疗效果显著、微创、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和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方法:将某院收治的112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微骨折手术组和自体骨软骨移植术组,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前后踝关节VAS、AOFAS踝-后足评分、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AOFAS踝关节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踝关节VAS均有所下降,AOFAS踝关节评分均升高,且微骨折术组踝关节VAS高于移植术组,但AOFAS踝关节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骨折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移植术组。结论: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相对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踝关节骨折并距骨骨软骨损伤的关节镜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观察。方法34例踝关节骨折并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关节镜治疗,并于患者出院后随访6~18个月,观察患者踝关节骨折并距骨骨软骨损伤的面积变化情况,并以Must-Teipner作为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病症均得以有效的缓解,其中,19例患者为优,10例患者为良,4例患者为中,1例患者为差。结论针对踝关节骨折并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患者,实施关节镜治疗方式,能提升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意义,值得各大医疗机构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软骨骨折的核磁共振成像(MRI)的表现。方法选取5例患有膝关节骨软骨骨折的患者,对他们进行了核磁共振(MRI)检查,检查之后进行了相关的手术治疗,将手术时的数据与MRI检查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MRI检查不但能够将患者的骨软骨骨折的位置以及病变范围检查出来,还能够将患者的软骨成分也分辨出来。结论对于患有膝关节骨软骨骨折的患者使用MRI进行检查,能够准确的看出患者骨折处的各种信息,同时能够帮助接下来的临床手术及更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朱庆军  霍文玲 《河北医药》2010,32(19):2675-2676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股骨髁骨软骨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0例股骨髁骨软骨骨折的患者,关节下手术以克氏针固定剥脱的骨软骨块,术后3个月应用关节镜手术探查愈合情况并拔出克氏针,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经6~20个月随访,术后患者均未发生近期及远期严重并发症、患者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关节镜辅助股骨髁骨软骨骨折手术治疗,临床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可吸收软骨钉结合植骨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9年9月至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桡骨小头骨折案例中选取28例,对其进行切开复位、采用可吸收软骨钉结合植骨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采用可吸收软骨钉结合植骨内固定的治疗方法,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21例(75%),良6例(21.43%),一般1(3.57%),临床效果满意。结论采用可吸收软骨定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病灶潜行刮除植骨治疗股骨远端骨骺软骨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股骨远端骨骺软骨母细胞瘤资料完整的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例,女3例,平均年龄12岁(6~7岁),均行病灶潜行刮除植骨术。结果本组病例的9例患者均行不破坏骺板和关节软骨的病灶潜行刮除植骨术,随访时间12~142个月,平均随访77.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病灶潜行刮除植骨术治疗股骨远端骨骺软骨母细胞瘤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5年-2000年期间经治的二例肩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治疗及其病理、生理等进行分析、总结。意义:通过本组病例的救治情况,进一步提高滑膜软骨瘤病的确诊率,手术摘除游离体,切除病变滑膜,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临床上也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膝关节软骨损伤给予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0例(112膝)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以行微骨折术修复的34例(54膝)为对照组,以行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的36例(58膝)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6个月时,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恢复优良率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两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均一期愈合,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88%,观察组无并发症,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对膝关节软骨损伤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且不易造成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滑膜骨软骨瘤9例临床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滑膜骨软骨瘤9例临床X线分析福州市公费医疗第一门诊部张碧环,郑诚光福州市公费医疗第二门诊部陈蓉芳滑膜骨软骨瘤病亦称骨软骨瘤病,是滑膜细胞层部分化生为软骨组织的一种疾病。1978~1995年,我们接诊9例,现结合文献对其临床X线表现进行分析。一、一般资...  相似文献   

13.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是以继发性骨质增生和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主要特征的关节疾病。软骨下骨是构成关节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之一,维持软骨正常的结构和功能。骨关节炎发生时,软骨下骨发生重构,这使得软骨所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这一系列变化在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笔者想通过探寻骨关节炎中软骨下骨重塑和结构变化的特点,探索改善骨重构治疗方法,以期为骨关节炎的预防与诊疗提供新思路。本文从解剖结构、生物力学、病理变化等方面对骨关节炎发展中软骨下骨所起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陈晖  李东  魏建军  姚晨  丁惠民  王祖玉  颜世昌 《江苏医药》2012,38(8):962-963,868
目的 分析距骨骨软骨损伤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的早期疗效.方法 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13例,MRI和关节镜下测量缺损面积(2.2±1.7) cm2,行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其中慢性踝关节不稳[合并陈旧性距腓前韧带(ATFL)及跟腓韧带(CFL)损伤]2例同时行改良Brostrom手术.手术前后分别采用美国足踝矫形协会的足踝评分(AOFAS)、医疗效果研究简表(SF36)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量表进行评分.MRI评价距骨软骨修复程度.结果 13例患者术前AOFAS评分为(53±17)分,VAS评分为(6.5±2.4)分,平均随访16个月,术后评分分别为(89±11)分和(2.6±2.1)分(P<0.01),SF36评分中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等均有明显改善.10例患者术后获得MRI随访,均提示距骨软骨缺损区有部分软骨修复.结论 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治疗缺损较小距骨骨软骨损伤可获得较好的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新乐市医院骨科的骨移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特对医院骨科异体骨及骨软骨移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年来我科对于临床骨软骨缺损的病例进行同种异体骨和骨软骨移植手术109例,男62例,女47例;年龄〈15岁2例,15-45岁79例,〉45岁28例。 1.2方法在使用异体骨时,应根据患者的需要和骨库的记录资料选择合适骨块。  相似文献   

16.
骨软骨瘤病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软骨瘤病系关节滑膜良性肿瘤,比较少见。本病起源于滑膜、滑囊及腱鞘的结缔组织化生或迷走的胚胎组织,形成软骨性、纤维软骨性或骨软骨性小体,经钙化或骨化形成骨样小体,以关节内及关节周围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高密度结节为特征X线表现,X线摄影有较大的诊断价值。我们回顾分析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软骨瘤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可吸收螺钉对兔骨软骨原位覆盖愈合的影响.方法 2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双膝股骨髁部滑车槽内取直径3.5 mm、厚度4 mm骨软骨柱,右膝置入可吸收螺钉后将骨软骨柱回植,左膝直接将骨软骨柱回植对照.术后4、8、16周取标本行大体形态学观察、光镜下骨软骨修复的组织学分析.结果 两组4、8、16周骨软骨的大体形态及光镜下的组织学结构基本一致;实验膝4、8、16周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评分分别为(12.50±0.58)、(15.20±1.02)、(16.60±1.04)分,对照膝4、8、16周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评分分别为(13.40±0.63)、(15.80±1.14)、(17.20±1.06)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16周时,两组原位覆盖骨软骨均愈合良好.结论 可吸收螺钉对骨软骨原位覆盖的愈合无干扰,骨软骨原位覆盖有利于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内骨折骨软骨缺损的修复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高勤  曹建初  孟青 《贵州医药》2005,29(5):473-474
间叶性软骨肉瘤(Mesenchymal Chondrosarcoma)是一种含有原始间叶组织及软骨组织的恶性肿瘤。是骨和骨外组织的一种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尤其骨外的间叶性软骨肉瘤更少,其发病率占间叶性软骨肉瘤的1/3。本文报道2例骨外的间叶性软骨肉瘤,并结合文献对间叶性软骨肉瘤病理组织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老年人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对15例滑膜骨软骨瘤病影像资料与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滑膜骨软骨瘤病影像学的改变与临床资料之间相关性不明显。结论关节囊内存在大小、形态、数目不一的游离体时是滑膜骨软骨瘤病影像学的诊断依据,但当其临床表现不明显时应警惕此病在老年人关节病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骨软骨瘤是发生在骨表面的骨性突起,其顶端有一软骨帽覆盖。可分为单发性与多发性两种,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本文报告发生于肋骨的巨大骨软骨瘤一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