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RK)基因在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卵巢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间接法检测50例卵巢癌、13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14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10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PTPRK基因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卵巢癌患者PTPRK蛋白表达与五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1)良性、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和卵巢癌组中,PTPRK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9%、57.1%、18.0%,显著低于正常卵巢上皮组的表达率100%(P均<0.001).卵巢癌组中PTPRK基因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P<0.001)和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P<0.01).(2)卵巢癌高分化组中PTPRK基因的表达率为62.5%,显著高于中分化组(18.8%)和低分化组(6.3%)(P<0.01).卵巢癌淋巴结无转移组PTPRK基因的表达率为27.3%,显著高于无阳性表达的淋巴结有转移组(P<0.05).(3)PTPRK基因表达阳性组与表达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46.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TPRK基因表达缺失发生在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肿瘤分化程度越低或者淋巴结已有转移则该基因表达缺失越明显.PTPRK基因可能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其不同程度的表达缺失与上皮性卵巢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与受体(uPAR)蛋白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链霉素抗生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SP)技术,检测68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uPA、uPAR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与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良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各10例进行对照。结果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uPA蛋白的表达率为86.76 %,显著高于交界性肿瘤、良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率(50.00 %、40.00 %及20.00 %)(P<0.05)。uPA蛋白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病理学类型无相关性(P>0.05)。uPA蛋白的表达与uPAR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uPA不同表达强度组间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PA对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的作用。uPA可能与uPAR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展中起拮抗作用。uPA在卵巢癌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评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Cyclin A、p27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伟红  吴绪峰  陈惠祯 《肿瘤》2005,25(2):177-180
目的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 A)、p27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yclin A和p27在15例正常卵巢组织、15例良性卵巢肿瘤和24例恶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及两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①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肿瘤比较,在卵巢癌中cyclin 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p27则降低,但P>0.05;②cyclin A阳性表达与卵巢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腹水有关(P<0.05),p27阴性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③cyclin A、p27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性(r=-0.757,P<0.01);④比较cyclin A阴性、弱阳性及强阳性表达组的生存率,强阳性表达组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减少(P<0.05);而p27强阳性表达组的生存率虽然高于弱阳性组和阴性组,但三者平均生存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yclin A和p27的表达水平与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卵巢癌恶性程度及预后判定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MMP-9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MMP-9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例正常卵巢组织、15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和89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 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MMP-9蛋白不表达或低表达.上皮性卵巢癌中,MMP-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高表达率为56.18%.MMP-9高表达与肿瘤晚期、瘤细胞的低分化、肿瘤转移有显著的相关性(P均<0.05).结论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MP-9蛋白表达上调.MMP-9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能作为判断卵巢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异黏蛋白(MTDH)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上皮性卵巢癌组(恶性组)、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良性组)及15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正常组)中MTDH和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MTDH和VEGF mRNA在恶性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72±0.115和0.714±0.129,显著高于良性组(0.324±0.041、0.251±0.039)和正常组(0.317±0.035、0.243±0.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TDH及VEGF蛋白在恶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0%、80.9%,显著高于良性组(20.0%、35.0%)和正常组(13.3%、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TDH和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MTDH与VEGF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0,P<0.01)。 结论 MTDH和VEGF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iR-12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qRT-PCR检测21例正常卵巢组织、23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及45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及MVD.结果 MiR-126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肿瘤组织(P<0.05);VEGF阳性率和MVD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肿瘤组织(P<0.05).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VEGF及MVD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MiR-126、VEGF可能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肿瘤异常血管营养及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Pokemo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肿瘤、3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okemon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卵巢癌临床病例特征的关系.结果:Pokemon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良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中表达,表达率分别为90%、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kemon过表达与卵巢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Pokemon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与卵巢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uPA和PAI-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i Z  Li YF  Liu FY  Feng YL  Hou JH  Zhao MQ 《癌症》2007,26(3):312-317
背景与目的:近年研究表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及其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在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其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关系研究甚少.本研究从蛋白水平探讨uPA、PAI-1在上皮性卵巢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上皮性卵巢癌、20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uPA、PAI-1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上皮性卵巢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uPA阳性率分别为77.5%和30.0%(P<0.001),PAI-1阳性率分别为55.0%和20.0%(P=0.005).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uPA表达与PAI-1表达呈显著性正相关(P=0.001).uPA阳性与盆腹腔转移病灶直径>1 cm有关(P=0.038),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术前血CA125值、卵巢病灶大小、残留病灶大小无显著性相关(P>0.05);PAI-1阳性与FIGO分期有显著性相关(P=0.022),与上述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显著性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uPA表达是肿瘤无进展生存、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AI-1表达是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uPA、PAI-1表达上调.uPA、PAI-1有可能作为预测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MP-2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15例正常卵巢组织、15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 89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蛋白表达.结果: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MMP-2蛋白不表达或低表达.上皮性卵巢癌中,MMP-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高表达率为50.6%.MMP-2高表达与肿瘤晚期、瘤细胞的低分化、肿瘤转移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MP-2蛋白表达上调.MMP-2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可能作为判断卵巢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李潇  朱丹  潘颖  张小平 《中国肿瘤临床》2008,35(20):1184-1187
目的:探讨RhoC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和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上皮性癌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9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27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及45例卵巢上皮性癌中RhoC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RhoC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均为阴性;RhoC蛋白在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卵巢上皮性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93%和26.67%,与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卵巢上皮性癌与交界性卵巢肿瘤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Rho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卵巢上皮性癌病理类型无关(P〉0.05);卵巢上皮性癌临床分期越晚,组织学分级越高,分化越差,RhoC蛋白的表达水平越高。结论:RhoC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成为判断卵巢上皮性肿瘤由良性向恶性转化的标志,对其检测可用于判断卵巢肿瘤的恶性程度,并可用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