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髌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1.65%,而横行骨折又占其中的50%以上。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手术被广泛应用于移位的髌骨横形骨折[1],但是开放手术创伤较大,术后肿胀、感染风险也随之升高,且通常需要在伤后局部肿胀消退后手术[2]。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微创外科的延伸,微创经皮复位固定技术应用于部分横行骨折,取得显著疗效结果。本次研究采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技术治疗13例髌骨横行移位骨折,临床疗效满意。1资料和方法〈br〉 髌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1.65%,而横行骨折又占其中的50%以上。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手术被广泛应用于移位的髌骨横形骨折[1],但是开放手术创伤较大,术后肿胀、感染风险也随之升高,且通常需要在伤后局部肿胀消退后手术[2]。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微创外科的延伸,微创经皮复位固定技术应用于部分横行骨折,取得显著疗效结果。本次研究采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固定技术治疗13例髌骨横行移位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定位防旋针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30例采用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B组30例采用单纯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C组30例采用定位防旋针辅助下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临床疗效。结果 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B组、A组(P<0.05),而临床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B组、A组(96.7%比76.7%、63.3%,P<0.05)。结论定位防旋针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效果佳,临床优良率较高,其耗时短、恢复快,创伤小。  相似文献   

3.
背景:单纯使用克氏针或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骺骨折的临床实践中,仍存在桡骨短缩、骨折移位等固定后并发症,尤其在不稳定骨骺骨折情况下。克氏针主要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其骨骺骨折使用相对较少。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结合经皮克氏针复位固定微创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骺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0例桡骨远端骨骺骨折患儿行固定治疗,在不切开情况下微创闭合复位骨折骨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方案;观察组采用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经皮克氏针闭合帮助复位固定骨骺骨折方案。固定后行腕关节功能锻炼,分别于固定后9周及24个月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固定后中远期的临床疗效、腕关节功能恢复及X射线检查情况。结果与结论:固定后24个月随访按Cooney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对照组优良率77%,X射线评定优良率63%;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3%,X射线评定优良率为9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骨骺骨折患者均获临床骨愈合,腕关节均功能恢复。提示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闭合复位微创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骺骨折,可应用克氏针辅助复位掌倾角及尺偏角,治疗简单,固定可靠,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骨骺畸形愈合并发症少,固定后基本生活学习功能恢复正常,疗效稳定满意,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跨外固定支架固定。  相似文献   

4.
背景:单纯使用克氏针或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骺骨折的临床实践中,仍存在桡骨短缩、骨折移位等固定后并发症,尤其在不稳定骨骺骨折情况下.克氏针主要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其骨骺骨折使用相对较少.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结合经皮克氏针复位固定微创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骺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0例桡骨远端骨骺骨折患儿行固定治疗,在不切开情况下微创闭合复位骨折骨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方案;观察组采用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经皮克氏针闭合帮助复位固定骨骺骨折方案.固定后行腕关节功能锻炼,分别于固定后9周及24个月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固定后中远期的临床疗效、腕关节功能恢复及X射线检查情况.结果与结论:固定后24个月随访按Cooney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对照组优良率77%,X射线评定优良率63%;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3%,X射线评定优良率为9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1).两组骨骺骨折患者均获临床骨愈合,腕关节均功能恢复.提示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闭合复位微创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骺骨折,可应用克氏针辅助复位掌倾角及尺偏角,治疗简单,固定可靠,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骨骺畸形愈合并发症少,固定后基本生活学习功能恢复正常,疗效稳定满意,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跨外固定支架固定.  相似文献   

5.
背景: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置入内固定能很好的保护骨折端的血供,减少感染机会,促进骨折愈合,已成为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法.然而,闭合复位并让骨折端保持稳定复位状态操作起来非常困难.目的:探讨在橡胶驱血带360°弹性固定法辅助下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置入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05/2009-11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骨科18例闭合性股骨干骨折患者,男14例,女4例,年龄18~65岁.采用布巾保护肢体皮肤,以橡胶驱血带360°叠瓦状双层弹性缠绕骨折端上下10 cm,在股骨髁上钻入斯氏针,手法握针两端对抗牵引、左右旋转,配合手法,使骨折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果与结论:18例患者均闭合复位成功并置入交锁髓内钉,术后未发现因应用此方法导致的神经血管损伤及皮肤压迫坏死.跟踪随访结果显示,16例骨折愈合,优15例,良1例;2例早期骨痂生长明显仍在随访中;骨痂最早于术后1个月出现,术后3个月骨痂明显.结果提示在橡胶驱血带360°弹性固定法辅助下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简便实用,降低了骨折处血运的干扰,闭合复位效果好,减少了切开复位的机会,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9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并获得1~2年随访的5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Dodgt’S疗效评价标准评定其疗效。采用c型臂x线机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方法。操作时应注意Baumann角测定以预测提携角,调整固定。结果:55例中,疗效优40例,良14例,差1例,优良率为98%。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是近年来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一种新兴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骨折复位准确、无切口瘢痕等优点。患儿及家属易接受,且不受条件限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3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结果:35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未出现股骨头坏死。结论: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是目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Ⅰ、Ⅱ型骨折疗效。方法采取闭合复位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骨折25例。结果术后随访21例,平均随访18个月。评价结果:优12例,良8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80.0%。结论闭合复位中空螺钉内固定属于微创手术,固定确实可靠,对骨折不愈合及缺血性坏死起到了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微创接骨板桥接技术的特点是间接骨折闭合复位,辅以适当稳定的内固定,可最大程度地保护骨折端及其周围的血供,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生物环境,在长骨干骨折治疗中具有良好疗效。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胫骨下段闭合骨折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15-68岁。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和随机排列表分两组治疗,微创组(n=32)在 C 型臂 X 射线机监视下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置入治疗,传统组(n=36)采用普通胫骨加压钢板及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与结论:微创组手术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恢复负重行走时间早于传统组(P〈0.05),术中出血少于传统组(P 〈0.05)。随访10-21个月,微创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7%,传统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1%,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符合生物学及力学原则,具有创伤小、切口及软组织并发症少、利于骨折愈合等优势,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5):843-844
目的分析胫腓骨多段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胫腓骨多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普通钢板的内固定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azur评分情况均比对照组优,且并发症总发生率2.50%,显著比对照组47.5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腓骨多段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方式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恢复踝关节功能,并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预后。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于崇州市人民医院骨科诊治的5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微创组)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治疗组(闭合组),每组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负重锻炼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Neer评分、Mayo评分以及随访X线摄片检查结果。结果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且术后第1、7天微创组VAS评分均明显小于闭合组(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可负重时间、骨性愈合时间、继发感染发生率和固定失败率均明显低于闭合组(P<0.05)。微创组Neer评分和Mayo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5.71%和96.42%,均明显高于闭合组(P<0.05)。结论与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相比,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以及更好的关节功能恢复和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外固定或有限切开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89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或有限切开复位外固定治疗,结合微创穿针外固定架固定骨折。结果 89例患者随访86例,失访3例,随访率为96.6%。随访时间5~48个月,平均26个月。骨折全部1期愈合。按照Dienst功能评分标准:优75例,良8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96.5%。X线片评估:桡骨短缩〈10 mm,关节塌陷〈2 mm,尺偏角12°~15°,掌倾角6°~15°。无针孔骨折,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针道感染及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能较好地防止骨折再移位、畸形愈合和保护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有限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复杂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胫骨平台复杂骨折18例,其中12例开放性骨折,骨折复位后直接用外固定器固定;6例闭合性骨折行闭合复位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12~30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Merchant评分标准,优9例,良6例,优良率83.33%。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法闭合复位微创固定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给予手法闭合复位微创固定手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视觉模拟(VAS)评分、肩关节功能恢复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肩痛、感染、继发移位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闭合复位微创固定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且创伤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儿童弹性髓内钉为具有特定弹性带有弯头的金属圆条结构,是由成人长骨干骨折治疗中使用的髓内针经过发展、演化、改进而来,属于儿童骨折微创治疗方法,作为髓内固定器械,它对于儿童长骨骨折有着足够的固定强度,同时又可以促进骨折部位微动,从而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目前已成为治疗儿童长骨骨折的一种新型的内固定材料.目的:回顾性总结评价弹性髓内钉微创内固定修复儿童长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采用弹性髓内钉置入内固定修复儿童长骨干骨折30例,其中股骨4例,胫腓骨骨折11例,肱骨4例,尺桡骨双骨折7例,尺骨骨折3例,桡骨1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男21例,女9例;受伤年龄5-16岁,平均9.6岁;23例为闭合复位,7例因闭合复位困难,行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观察患儿的骨折复位情况、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后功能恢复情况、Flynn髓内钉疗效、内固定后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结果与结论:30例患儿手术时间25-65 min,平均51 min,所有骨折都获得良好的复位.随访6-12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8 16周,平均12周,Flynn髓内钉疗效优良率为100%,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证实该方案具有切口小、不需要剥离骨膜、软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感染率低、生物力学稳固、功能恢复快、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其设计上重视儿童骨折特点和骨组织的生长发育规律,特别适合儿童长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6.
马文泽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8):1160-1162,1164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常见骨折之一,其治疗目标为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早期活动及防止继发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发生。手术治疗得到普遍认可,术前进行X线、CT和MRI检查确定骨折类型,选择合适入路,切开复位解剖钢板、锁定钢板、外固定支架等固定,早期针对合并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置换,利用关节镜达到微创治疗,术中植骨预防骨折二次塌陷。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背景: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C型Pilon骨折,骨膜广泛剥离,软组织损伤大,固定后并发症多,关节功能恢复不理想;单纯微创技术或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对复杂的C型Pilon骨折往往难于做到解剖复位。 目的:分析前外侧"L"型锁定钢板结合内侧微创经皮接骨板置入延期治疗C型Pilon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探讨治疗C型Pilon骨折的有效固定方法。 方法:选择26例C型Pilon骨折患者,均采用前外侧"L"型锁定钢板结合内侧微创经皮接骨板置入治疗,置入钢板前后均行CT三维重建,固定前及固定后定期复查X射线片并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并采用Johner-Wruhs评分系统评估疗效。 结果与结论:26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9-24个月),1例延迟愈合(12个月),平均愈合时间15周(11-52周),无畸形愈合,并发症:浅层感染2例,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予敞开伤口每日换药2周后愈合;无深层感染或骨髓炎;创伤性关节炎1例,予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后好转;无皮瓣坏死;无肌腱激惹;无断钉或退钉现象;无神经损伤。按Johner-Wruhs评分系统评分:优11例,良12例,中3例,优良率88.5%。结果证实,前外侧"L"型锁定钢板结合内侧微创经皮接骨板置入延期治疗C型Pilon骨折,复位满意,坚强内固定,早期功能煅练,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与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跟骨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微创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和对照组(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各26例。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跟骨及踝-后足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各项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Gissane角、Bohler角及跟骨长度均增大,跟骨宽度均减小(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的功能和自主活动、最大步行距离、步行困难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与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术均能有效促进跟骨骨折患者跟骨及踝-后足功能恢复,但采用微创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术后恢复快,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对桡骨远端骨折采用外固定架、克氏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架、克氏针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60例患者均达解剖复位,术后获得2~3年随访,平均随访(2.3±0.4)年;骨折愈合时间为5~11周,平均(8.5±1.7)周;术后腕关节功能优34例,良18例,可8例,差0例,优良率86.67%。结论克氏针内固定基础上结合应用外固定支架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疗效显著,患者远期腕关节功能康复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对胫骨骨折患者疗效及肢体功能影响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洪湖市人民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微创经皮组(n=52)、传统切开组(n=48)及交锁髓内钉组(n=30)。其中微创经皮组采取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技术治疗,传统切开组采用传统切开内固定技术治疗,交锁髓内钉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比较三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骨折不愈合、皮下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采用Johner-Wruhs评分评价患者的肢体功能,及踝关节评分Kofoed评分评价患者术后疼痛、功能及活动度情况。结果微创经皮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切开组与交锁髓内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年微创经皮组的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切开组与交锁髓内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微创经皮组的各Kofoed评分明显高于传统切开组与交锁髓内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微创经皮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切开组与交锁髓内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传统切开组与交锁髓内钉组各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 05)。结论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术相比于传统切开内固定术及交锁髓内钉技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更有利于肢体功能及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