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安学健 《医学综述》2011,17(14):2210-2212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22例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后,并于同期入院的122例非老年患者进行对比。结果老年组有典型症状者显著少于非老年组;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胃溃疡分别占49.18%和27.86%;老年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0例,占51.28%,明显高于非老年组19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发病率降低,胃溃疡和胃癌发病率增加。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不典型,胃镜检查时应仔细观察,积极规范治疗消化性溃疡及其并发症和合并的基础疾病。  相似文献   

2.
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锡为  徐灶  何永平 《当代医学》2009,15(24):93-94
目的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0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病人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和同期112例60岁以下患者的消化性溃疡比较。结果老年组有典型上腹痛、反酸、烧心感者42例(39.6%),无典型消化道溃疡症状者66例(60.4%),60岁以下组分别为103例(92.0%),9例(8.0%),合并症和并发症老年组明显增加。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和合并症明显增多,手术机会和死亡率增加,治疗上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3.
武春艳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1):306-307
目的通过对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探讨老年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查出的62例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组临床症状不典型,有节律上腹部疼痛仅占29.0%,老年组溃疡平均直径大,高位胃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多。结论针对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特点,凡60岁以上老年人出现原因不明的上腹部不适等症状,应常规做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及时明确诊断和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老年消化性溃疡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树新 《中国医刊》2002,37(8):33-34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胃镜检查出的102例老年消化性溃疡和同期369例中青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加以对照.结果老年组临床症状不典型,有节律性上腹部疼痛症状仅占24%.而中青年组占52%.老年组较青年组溃疡平均直径大,高位胃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多见,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特点,60岁以上老年人出现原因不明的上腹部不适等症状,应常规作胃镜检查,治疗应更为积极.  相似文献   

5.
邸军  宋强  张伟力  杜晓敏  李锐 《吉林医学》2012,33(31):6786-6787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经过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680例,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病理特点等。结果:老年组不典型上腹痛和出血休克症状比例高于非老年组(P<0.05);呕血、黑便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非老年组上腹节律性疼痛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非老年组HP感染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老年组患者病理改变以肠上皮化生、腺体萎缩和非典型增生为主,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老年组发生癌变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大部分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约半数存在病理改变,少部分癌变。有消化道症状需要进行胃镜和病理检查,以达到早期预防和治疗的目的。非老年组亦不能忽视胃镜和病理检查,以免遗落消化道肿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19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老年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和同期的159例非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老年组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病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胃溃疡、高位溃疡的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消化道出血病例较多,并发症较多,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7.
老年消化性溃疡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8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12例中青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比较。结果 老年组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癌变、死亡、穿孔显著高于中青年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显著低于中青年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有效率两组无差别。结论 老年消化性溃疡症状多不典型,并发症多,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经胃镜证实的老年消化性溃疡58例,与同期102例60岁以下患者的消化性溃疡作对比分析,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结果:两组发病时主要症状、溃疡分布部位、常见并发症及伴随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症状不典型,高位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及伴随病的发生率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性消化性溃疡与中青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904例经胃镜检查或手术病理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两组间临床症状差异显著;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高位溃疡和巨大溃疡均较中青年组明显增多。结论老年性溃疡隐匿且大多以并发症为首发,老年病死率高于中青年。  相似文献   

10.
田亚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3,(25):3304-3305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我科2006年2月—2008年1月期间经胃镜证实的老年消化性溃疡68例,与同期收住的120例非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不典型,有明显诱因,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高,并发症多,复发率高。结论对老年消化性溃疡应重视胃镜检查,去除诱因,注重抗幽门螺杆菌、并发症的治疗,适当延长疗程以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介绍医院阅读疗法的起源、概念及构成要素,对国内外阅读疗法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脉络进行分析和梳理,列举应用实践与典型案例,希望对开展阅读疗法的机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颅脑外伤后综合征180例患者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采取“对症用药、辅助心理指导和社区随访追踪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颅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并观察其疗效。方法180例确诊的颅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普通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前者采用对症用药以及简单的病情解释,后者采取对症用药、辅助心理指导和社区随访追踪治疗。结果颅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普通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症用药、辅助心理指导和社区随访追踪治疗”的治疗策略为治疗颅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性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及理想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995年5月至2000年5月收治的30例60岁以上老年人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及手术切开复位“人”字型钢板内固定的疗效。结果:本组30例老年性肱骨髁上骨折采用切开位的“人”字型钢板内固定,优18例,良6例,可6例,差0例。结论:老年性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其特殊性,切开复位“人”字型钢板内固定是其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金丽霞 《中外医疗》2016,(23):77-79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为提高老年结核病的诊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方便选取2012年2月—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新发、初治老年结核病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检查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12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7%。结论老年肺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合并症较多,因而提倡个性化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异位妊娠的误诊原因及诊治。方法对1994年6月~2004年6月收治的37例少见部位异位妊娠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率占同期异位妊娠5.19%,术前误诊率为89.19%。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视术中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结论少见部位异位妊娠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全面分析病史,及早手术探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6.
针灸、物理、中西药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治疗方法较多,近年来报道的具有代表性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外治疗法有针灸疗法、物理疗法、药物外用疗法等,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危儿脑损伤早期诊断及康复治疗的方法,改善高危儿预后及降低脑瘫发生率。方法 对680例高危儿进行O~12个月神经发育监测、评价,神经发育异常患儿进行脑损伤诊断及康复治疗。监测采用Ameil-Tison 1岁内神经运动检查法(Ameil-Tison法)逐月进行。康复治疗以运动功能训练为主,教会家长,逐月检查并调整方案。结果 680例高危儿中,检出脑损伤患儿229例(占33.68%),检出中枢神经协调障碍(CCD)患儿207例,达30.44%,脑瘫(CP)患儿22例,达3.24%。均在生后6个月内出现神经发育异常表现,其中169例在生后3个月内出现神经发育异常169例(占73.8%)。经系统监测并系统康复治疗的患儿222例,CCD患儿207例,1岁时完全正常,治愈率100%;CP患儿15例,13例1岁时完全正常,治愈率86.66%,2例1岁时明显好转,系统监测并间断康复的CP患儿2例,1岁时明显好转,未系统监测(经常失访)并未康复治疗的CP患儿5例。结论 Ameil-Tison法可以有效检出高危儿神经发育异常,系统监测可以早期和超早期诊断脑损伤,系统监测并系统康复.治疗效果显著,但失访者脑瘫发生率高且严重,使治疗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可疑急性肠套叠的57例小儿患者行高频超声检查,对确诊者在超声引导下采用0.9%NaCl溶液灌肠复位治。结果 53例经高频超声准确诊断,彩超的符合率93.0%(53/57);漏误诊4例。特征性超声图像表现:"同心圆"征或"靶环"征,"套筒"征或"假肾"征等。经确诊患者成功行灌肠复位治疗。结论高频超声不仅是早期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有效方法,还可指导其行灌肠复位治疗,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其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6月期间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64例患儿做为研究对象,总结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尤其是肺外临床表现,以及应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转归情况。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除临床表现不典型外,可引起多器官、多系统的损害,应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可有效缩短疗程。结论支原体感染可涉及各种器官及组织,极易漏诊或误诊,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种较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具有不向中枢神经系统轴以外播散、生物学行为具有侵袭性、病理形态存在异质性、临床元典型性、影像表现多样性、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的特点,依靠病理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方可确诊。对手术切除分歧较大,虽然对放射及化学药物治疗敏感,但缺乏共识方案,较全身及其他部位淋巴瘤预后差。该文就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