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分析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23G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光凝和Ahmed引流阀治疗新生血管青光眼的效果。方法:新生血管青光眼32例(32眼),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05 mg,3~7天后行23G玻璃体切除联合Ahmed引流阀植入术,观察术后眼压、新生血管情况和并发症。结果:雷珠单抗注射后3~7天虹膜新生血管均不同程度退行。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眼压分别为(18.13±8.61)mmHg,(15.61±6.19)mmHg和(17.35±7.82)mmHg,低于治疗前(43.15±10.8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前房积血5例,均于术后1周左右吸收;浅前房1例,经加压包扎后恢复。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光凝及引流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青光眼可有效降低眼压。  相似文献   

2.
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全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全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全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14例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观察患者视力、眼压及合并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矫正视力高于术前矫正视力(P<0.05);术后7 d眼压(17.78±2.63)mmHg低于术前眼压(21.85±4.80)mmHg;术后10眼(71.4%)矫正视力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闪辉情况加重8眼(57.1%),在使用地塞米松+万古霉素球旁注射7 d后,闪辉情况得到控制;14例中均未出现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黄斑囊样水肿。结论: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是一种行之有效、安全、经济且减少患者痛苦的治疗全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引起的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研究。玻璃体内注射4m g曲安奈德治疗非缺血性CRVO引发的黄斑水肿13例。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9个月进行远近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内压、荧光血管造影术及OCT的高分辨率成像检查。结果:术前平均BCV A分别为远视力0.9±0.4,近视力1.0±0.3。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远视力(0.5±0.3,P<0.001)和近视力(0.7±0.3,P=0.03)均有显著提高。术后9个月的平均黄斑厚度显著减小。结论: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可以明显改善CR…  相似文献   

4.
背景: 继发于累及眼后段的严重眼钝挫伤的难治性青光眼是一类棘手的临床问题。本研究中,我们试评估玻璃体切割和小梁切除联合手术对这一难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在本回顾性干预研究中,18例入选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药物难以控制的高眼压,超过180°范围的房角后退,钝挫伤后严重的玻璃体积血伴或不伴有视网膜脱离。所有病例均在足量的抗炎和降眼压药物治疗后进行了玻璃体切割和小梁切除联合手术。随访时间为平均26.2个月(6-48个月)。 结果:平均眼压从术前最大量药物控制下的36.4±10.0 mmHg降至末次随访时0.7±1.18个局部降眼压药物控制下的14.6±4.4 mmHg(P<0.0001)。术后1月中,4眼(22.2%)出现短暂的高眼压期,6眼(33.3%)出现早期的低眼压,其中包括1眼(5.6%)出现滤过泡渗漏。术后3到6月中,7眼(38.9%)出现复发性眼压升高,其中5眼通过局部降眼压药物治疗得到控制。18眼中,10眼(55.6%)为完全成功,5眼(27.8%)为基本成功,3眼(16.7%)为治疗失败。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术后48月完全和累计成功率分别为53.5%和80%。15眼(83.3%)术后视力得到改善。3眼(16.7%)术后视力无变化,其中1眼(5.6%)尽管眼压正常,但出现眼球萎缩。未发生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或玻璃体积血。 结论:玻璃体切割和小梁切除联合手术在部分继发于累及眼后段的严重眼钝挫伤的难治性青光眼病例中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Resight非接触广角镜联合23G玻璃体切割系统对玻璃体积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为玻璃体积血,并通过Resight广角镜联合23G玻璃体切割系统手术治疗的患者53例53眼,术后随访3~12个月,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后并发症及眼压情况.结果 53例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不同程度提高,术前平均BCVA为(0.032 7±0.073 1) logmar,术后末次随访平均BCVA为(0.251 7±0.208 9) logmar,术后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平均眼压(14.47±2.85)mmHg,术后平均眼压(14.79±2.73)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末次随访时未见明显眼内炎、低眼压、继发性青光眼、脉络膜大出血、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Resight非接触广角镜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术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是临床上治疗玻璃体积血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眼内镜实施眼外伤前后段联合手术的意义。方法对92例不同情况的眼外伤患者,应用眼内镜实施手术,包括:晶状体玻璃体切除、睫状突光凝、眼内异物摘出、视网膜脱离复位及辅助检查眼底周边部。结果角膜混浊行眼后段手术的52例中,合并眼内异物者全部摘出;视网膜脱离者眼内填充硅油,视网膜复位。40例继发青光眼患者,行晶状体或(和)玻璃体切除联合睫状突光凝,34例眼压控制,术后平均眼压(16.79±3.01)mmHg〔(2.24±0.40)kPa〕,6例眼压失控,再次行睫状体光凝。结论眼内镜下不失时机地对角膜混浊合并眼后段病变及难治性青光眼进行前后段联合手术,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
旨在研究玻璃体内注射曲安西龙后引起眼压升高的发病率。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回顾在同一诊疗中心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曲安西龙的病例,眼压升高的标准为随访时眼压≥24mmHg。共研究89例病例,平均年龄76.4岁。平均首次测量眼压为14.9mmHg,眼压平均变化值为8.0mmHg。治疗后平均随访100.6d(s=83.1d)内,36例(40.4%)眼压≥24mmHg。在首次测量眼压≥15mmHg的非青光眼病例中,60%出现治疗后眼压升高,而在首次眼压≤15mmHg的非青光眼病例中,仅有22.7%出现治疗后眼压升高(RR=2.1,P<0.01)。在12例青光眼患者中,有6例(50%)出现眼压升高,且该眼压升高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联合睫状体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16例(16眼)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25 g.L-1Avastin 0.05 mL,并联合睫状体光凝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6例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在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后3 d内新生血管消退。睫状体光凝治疗后3 d平均眼压为(22.4±3.2)mmHg(1 mmHg=0.133 kPa),1周为(19.3±2.5)mmHg,1个月为(19.2±1.7)mmHg,6个月为(18.7±1.4)mmHg,与治疗前(52.1±6.5)mm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发现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联合睫状体光凝可作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曲安奈德(Tfiamcinolone Acetonide,TA)联合玻璃体切除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VR)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5月至2007年9月因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住院患者60例,其中玻璃体内注射TA联合玻璃体切割术30例(治疗组)和单纯行玻璃体切割术30例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内炎症反应和眼底改变。结果TA注射组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及眼内纤维素形成发生率较单纯手术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眼压〉21mmHg的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玻璃体切割术比较,玻璃体内注射TA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减少眼内炎症反应及术后眼内纤维素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Ahmed青光眼阀植入及广泛视网膜光凝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眼科收治药物无法控制眼压的NVG患者26例26眼,先给予患眼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05 mL,于注药1周后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并于术后及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视网膜激光光凝.结果 注药后2~7 d,24眼新生血管全部消退,2眼残留少许血管;治疗前眼压38.0~59.5 mmHg,平均(48.38±9.16)mmHg,联合治疗(注药+AGV植入术+PRP)后1个月眼压(11.56±3.43)mmHg,3个月眼压(12.16±3.37)mmHg,6个月眼压(12.69±2.52)mmH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0.1者7眼,视力0.01~0.09者16眼,与治疗前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49只眼)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进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并对术眼致伤原因、术前、后视力、眼压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44例患者(45只眼)眼压<21mmHg(91.67%);2例患者(2只眼)眼压21~30mmHg(4.16%);2例患者(2只眼)眼压>30mmHg(4.16%).35例患者术后矫正视力提高;12例患者术后矫正视力无提高;1例患者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差.2例患者术后视网膜脱离,3例患者出现葡萄膜炎,2例患者术后眼压仍大于30mmHg,1例患者术后出现黄斑水肿.结论:继发性青光眼是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最常见并发症,其发生机制与玻璃体产生的阻滞有关,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此类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 TA)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检眼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证实的由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患者42例42只眼,玻璃体内注射40 g/L的TA 0.1 ml,随访3~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晶状体?炎症反应?眼底情况,OCT观察视网膜厚度改变,FFA观察眼底毛细血管渗漏情况,对视力和视网膜厚度进行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结果:治疗前视力为0.15±0.16,治疗后3个月,平均视力为0.40±0.27,视力提高3行以上者33眼,提高3行以内者5眼,不变者4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视网膜厚度平均值为(745±241)μm,治疗后为(259±129)μ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2例患眼中,3例治疗后出现眼压一过性升高,未行药物或手术治疗,眼压降至正常范围?因3个月后黄斑水肿复发,再次注药者3眼,其中1例并发白内障,行白内障手术?FFA提示渗漏明显减轻?无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和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TA 4 mg可以明显减轻由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并提高患者视力,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缺血型患者黄斑水肿易复发,可以考虑玻璃体腔内重复注药,但其远期疗效和并发症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及贝伐单抗(Bevacizumab)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黄斑水肿接受TA或Bevacizumab治疗的患者,40例40眼接受TA 2 mg(0.05 ml)玻璃体腔注射,45例45眼接受Bevacizumab 1.25 mg(0.05 ml)玻璃体腔注射。分为TA组和Bevacizumab组。记录半年内注射次数,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等改变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时两组视力均恢复较好;两组术后平均CMT均较术前明显下降。TA组术后l个月后眼压升高,6个月时平均眼压仍高于术前眼压基线;治疗后TA组平均眼压均高于同时点Bevacizumab组。术后6个月,Bevacizumab组有29例(64.4%)、TA组有17例(42.5%)注射2次,两组2次注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与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均需重复注射。TA并发症多,Bevacizumab并发症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Ranibizumab以及全视网膜光凝术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20例(22只眼),入选患者均行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0.5 mg/0.05 mL),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或萎缩后,再行复合小梁切除术,以穹窿部为基底作结膜瓣,术中联用丝裂霉素C(0.4 mg/mL,3~5 min).根据患者屈光介质情况术前或术后行全视网膜光凝.小梁切除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原因包括视网膜静脉阻塞,其中中央静脉阻塞(11只眼)、分支静脉阻塞(6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只眼).玻璃体腔注药后1 d,新生血管开始逐渐消退,2~5 d 22只眼新生血管全部消退.术前眼压平均为(42.27±2.95)mmHg,术后1个月平均眼压降至(12.05±2.78)mmHg,术后3个月(14.22±2.70)mmHg,术后6个月降至(15.09±4.21)mmHg,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眼压与术前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中眼压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抗青光眼药物的使用数量为(3.14±0.71)种,术后数量降至(0.82±1.14)种.完全成功12眼(54.5%),部分成功6眼(27.3%),总手术成功率81.8%(18/22).手术并发症:术后浅前房4例,经散瞳药物治疗2周内恢复正常;前房积血2例;脉络膜脱离1例,药物治疗后恢复;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和全视网膜光凝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安全而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联合手术治疗法在青光眼白内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青光眼白内障治疗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联合手术治疗法进行手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矫正视力和平均眼压。结果患者治疗后的矫正视力由治疗前(0.23±0.06)提升至(0.68±0.14),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患者治疗后的平均眼压由治疗前(24.31±8.3)mmHg降低至(13.01±3.42)mmHg,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采用联合手术治疗法可有效提高青光眼白内障患者的矫正视力和降低眼内压,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坚  马勇  谢安明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9):1172-1174,1205
目的:评价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在眼压方面的安全性。方法:将双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分别采用4m g和8m g不同剂量的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观察最佳矫正视力维持时间和眼压升高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种剂量的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均可使黄斑水肿消退,最佳矫正视力维持时间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4m g和8m g两种剂量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引起眼压升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4m g和8m g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均可引起眼压升高,可尝试应用8m g剂量替代4m g曲安奈德玻璃体内注射以维持最佳矫正视力和减少玻璃体内注射次数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评估放射状视神经切开、内界膜剥除及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治疗效果。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连续性病例<8只眼,病程<6个月,黄斑囊样水肿,最佳矫正视力(BCV A)<20/200。主要观察指标:BCV A、眼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及OCT。4.75±0.7个月后,BCV A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可植入式接触镜矫正高度近视患者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可植入式接触镜(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表面麻醉下对18例(32眼)高度近视患者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ICL植入术,将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术后屈光度、眼压与术前屈光度、眼压进行对比。观察ICL在眼内的位置及有无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8例(32眼)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除两例(2眼)术后2?h出现一过性高眼压,1例(1眼)术后10?d出现眼压升高,经局部降眼压对症治疗及停用激素眼药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其余患者术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UBM显示:眼内ICL镜片与晶状体前表面有一定的间隙。随访期间,视力、屈光度、眼压稳定。无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及慢性色素膜炎等发生。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型ICL植入术安全可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青光眼减压阀引流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Ahmed青光眼减压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18例 18只眼。青光眼控制标准为 8mmHg≤眼压≤ 2 0mmHg。术后随访 6~ 18个月。 结果 :手术总成功率 77.78% ,眼压从术前平均 ( 5 2 .5 6± 14 .5 1)mmHg下降为术后平均 ( 2 0 .15± 13.2 6 )mmHg。主要并发症有 ,早期低眼压 33.34% ,前房延缓形成 16 .6 7% ,前房导管口阻塞 11.11% ,前房出血 5 .5 6 % ,脉络膜脱离5 5 6 %。结论 :AGV引流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 【方法】回顾分析98眼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患者单纯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1周视力、眼压及前房情况等。【结果】术后矫正视力提高82例(83.67%),其中0.3~1.0者74例(75.51%)。随访眼压为9~16.7mmHg,平均(12.13±4.57)mmHg,比术前用药后的眼压明显降低约5~20mmHg,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1.31±0.30)mm增加到术后的(2.64±0.26)mm。【结论】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主要使由于晶体膨胀后造成前房和房角结构发生改变,针对该类患者可以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解除病因后可降低眼压达到治疗青光眼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