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比较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趋势,并探讨留置PICC导管对非血液系统肿瘤化疗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分别测定37例留置PICC导管(试验组)及36例未留置PICC导管(对照组)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化疗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趋势,并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化疗后全血黏度值(切变率1、5、50、100、200s-1)、全血低切相对指数、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均低于化疗前(P<0.05);试验组化疗后所有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化疗后所有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化疗后比较,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5).结论 留置PICC导管对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血液流变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104例恶性肿瘤病人血液流变学的观察,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I)恶性肿瘤病人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2)恶性肿瘤病人红细胞比积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3)恶性肿瘤病人血沉和血沉K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快(P<0.011)。以上结果提示,恶性肿瘤病人——尤其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呈“高粘血症”改变,故血液流变学各项检验结果可作为发现恶性肿瘤病人的参考指标,且有助于对恶性肿瘤疾病程度和疗效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赵帆  田绍东 《医学综述》1998,4(2):87-88
<正>自1995年12月~1997年6月,我院肿瘤防治中心应用茶色素结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患者57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并观察血液流变学、血清超氧化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秦小雯 《广西医学》2006,28(3):416-418
近年来,有关恶性肿瘤伴发高黏状态已有报道,我科对40例肺癌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测定分析,发现肿瘤病人有较明显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认为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对肿瘤的诊断、转移、治疗有一定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时104例恶性肿瘤病人血液流变学的观察,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恶性肿瘤病人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②红细胞比积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③血沉和血沉K 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快(P<0.01),以上结果提示恶性肿瘤病人血液流变学呈“高粘血症”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特点。方法测定48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与54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人相比有多项异常(P〈0.01或P〈0.05),而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好转(P〈0.01或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且患者体内存在高黏、高凝、血细胞高聚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放、化疗作为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疗效是肯定的.但放、化疗严重的不良反应又是恶性肿瘤患者不得不终止治疗的原因.目前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较多,文章综述了近两年应用康莱特注射液配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血液流变学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3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与23例正常同年龄健康组血液流变学作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改变有显著差异。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在临床上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各证型的血小板聚集、血液流变各项指标的变化,探讨这些指标与中医分型联系.方法 :对40例肿瘤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痰凝组、血瘀组、热毒组、正虚组4组.检测其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正常组进行对比.结果 :正虚组患者MA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血液流变学中全血粘度(ηb)包括全血高切粘度(ηh)、全血低切粘度(ηl)、血浆粘度(η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聚集指数(EAI)明显降低,血沉(ESR)明显增快(P均<0.01).血瘀组患者MAR增高,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有改变.痰凝组与热毒组指标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的MAR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可在部分程度上反映中医证型病理实质.  相似文献   

10.
狄海蔚  郭洁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2):998-999
血液流变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大量文献及资料研究血液流变学在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但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本文测定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从而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与肿瘤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①恶性肿瘤组:75例均为我科住院的确诊病人,其中脑癌、肝癌、胃癌、大肠癌、淋巴瘤各10例,食管癌、鼻咽癌、宫颈癌、膀胱癌、喉癌各5例;男49例,女26例,年龄24岁 ̄63岁,平均58岁。②对照组:为健康体检正常人100例。其中男63例,女3…  相似文献   

11.
涤痰祛瘀方配合化疗治疗脑转移瘤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涤痰祛瘀方配合化疗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将涤痰祛瘀方配合化疗治疗脑转移瘤30例(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对照组)30例患者进行近期疗效、临床症状体征变化、血液流这学、生存期方面的比较。结果 治疗组在抑制癌灶发展、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血液高粘状态、提高生存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涤痰祛瘀方配合化疗治疗脑转移瘤能提高癌灶抑制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补肾活血汤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补肾活血汤(由熟地、山茱萸、淮山、龟板、何首乌、枸杞、巴戟天、肉苁蓉、石菖蒲、远志、水蛭、蒲黄、紫河车、太子参、陈皮等组成)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V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补肾活血汤结合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西药都可喜和尼莫地平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VD患者的智力障碍程度,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VD患者的生活能力,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57.5%,2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的MMSE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治疗组在MMSE及ADL评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1),其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补肾活血汤辨证加减治疗能改善VD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这可能与其改善VD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雷诺氏病、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和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沉降率五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作了测定,并与正常人作了对照。结果发现各患者组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是不同的。根据本文结果,提示血液流变学测定对于周围血管疾病的辅助诊断、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探讨以及对周围血管疾病的合理治疗,提高治疗效果等方面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79例肺结核患者血液流变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79例确诊为肺结核病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肺结核患者呈现高粘滞状态,与正常组比较P<0.01。肺结核好转期患者与进展期患者对比,血液粘稠度有明显改善(P<0.05、P<0.01)。提示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对肺结核患者病情的观察、疗效的评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hen Rou Yang Zhen Decoction on blood rheology of the pa-tients with Piyinxu. Methoh:3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iyinxu were treated with Shen Rou Yang Zhen Decoction.The blood rheology was detec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3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iyinxu were treatedfor one course of treatment resulting in obvious efficiency in 9 cases(30%), efficiency in 19 cases(63.33%), ineffi-  相似文献   

16.
使用小剂量肝素钙治疗高血液粘度综合征30例,治疗前后作血液流变学测定,血液流变学参数提示:肝素钙对降低血液粘度疗效满意,安全可靠,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血竭灌肠液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以血竭、白芨为原料制备复方血竭灌肠液,对47例UC患者(治疗组)进行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锡类散和云南白药溶液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和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的差值。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竭液灌肠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而改善UC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鲍建光 《吉林医学》2014,(13):2730-273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重症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和对照组总有效率(8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改善重症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L9(34)的正交试验设计对复方龙脉宁处方中各味药材提取物进行不同配比,探讨复方龙脉宁对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心电图的影响;对寒凝血瘀大鼠模型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造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心电图机记录大鼠心电图,比较各组大鼠给垂体后叶素前后心电图T波高度变化情况;另建立寒凝血瘀大鼠模型,肝素抗凝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复方龙脉宁配比组3能明显抑制垂体后叶素致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T波高度变化以及显著降低寒凝血瘀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论:复方龙脉宁配比组3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可能具有预防性及治疗性保护作用;对大鼠寒凝血瘀模型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中置管术后分次放射治疗晚期或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分析、比较术中置管、术后分次放射治疗的11例和单纯体外放疗的12例晚期或复发性妇科肿瘤患者的疗效、放疗并发症及影响因素。结果:术中置管放疗的11例中,有8例肿瘤完全或基本控制,随访1年无复发,放疗反应较轻。体外放疗的12例患者有4例完全控制,放疗反应较重。结论:术中置管术后分次放疗对于手术无法切除的晚期或复发性妇科肿瘤是一疗效较好、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