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前列地尔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前列地尔对其的影响。方法腔隙性脑梗死患者50例分为常规治疗组(n=25)和前列地尔治疗组(n=25);测定脑梗死各组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n=25)的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脑梗死各组低切及高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ESR)、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开始时上述指标在脑梗死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周后脑梗死各组上述除红细胞变形指数外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开始时(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高于治疗开始时(P<0.01),前列地尔治疗组低切全血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即血液粘度、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性增高,红细胞变形性下降。脑梗死患者常规治疗和加用前列地尔治疗后上述血液流变学异常明显改善,加用前列地尔治疗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性的改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改变与突发性耳聋的关系。方法测定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和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红细胞变形等有关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和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血液黏度增高,造成内耳微循环障碍,是引起该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血液流变学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性的改变。方法对38例抑郁症患者及8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患者组在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压积和还原粘度以及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性等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沉虽有变化但末见明显异常。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着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性的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转移性肺癌与非转移性肺癌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对45例转移性肺癌患者,40例非转移性肺癌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空腹抽血,采用北京普利生公司的LBY-N6C型血液流变仪检测全血表观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及红细胞聚集指数,赛科希德公司的SF-8000型血凝仪测定其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两组肺癌患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转移性肺癌组的血浆黏度、血沉及纤维蛋白原含量较非转移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全血表观黏度(高切、低切)、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较非转移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异常与肿瘤进展程度呈正相关性,为早期药物干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特性。方法对10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全血粘度特别是低切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P<0.001,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则显著下降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发生与高粘稠血症、血小板聚集的明显增加、血浆粘度的增加、高纤维蛋白原有着密切关系,是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的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细胞流变学的改变。方法对11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全血粘度(高切、低切)和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有关血液流变学和细胞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全血粘度(高切、低切)明显高于正常(P<0.01);红细胞压积明显增高(P <0.01);红细胞变形能力均有下降(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均有下降,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血液流变和细胞流变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素E1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前列腺素E1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对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53例,单纯糖尿病患者33例)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前列腺素E1治疗,观察其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升高(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降低(P<0.05),其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前列腺素E1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痛患者的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前列腺素E1可以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尿白蛋白的作用。方法:糖尿病肾病患者56例分为两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各28例,给予糖尿病饮食和使用降糖药以控制血糖,观察组2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前列地尔10μg/d,共3周;另选择无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及肾脏疾病的健康体检者2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三组均在试验前测定血液流变学参数和尿白蛋白,观察组1、2在试验后再测定血液流变学和尿白蛋白量。结果:试验前观察组1、2高切变率(150S-1)下全血黏度、低切变率(5.76S-1)下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及尿白蛋白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上述指标在两观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结束时两观察组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及尿白蛋白量均显著低于试验开始时(P<0.01),且观察组2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观察组1(P<0.05)。结论:前列地尔能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红细胞、血小板聚集性和尿白蛋白排出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小板功能、血液流变学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方法:选择28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和正常健康对照者25例,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PAG)、血小板粘附功能(PAD)、血流流变学[包括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沉(ESR)、红细胞压积(Hct)]及纤维蛋白原(FIB)。结果:高胆固醇血症患者PAG、PAD、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讴、ESR及FIB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处于多种危险因素并存的状态,为避免血栓形成需要尽早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参数、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3例高脂血症患者和80名正常人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进行检测,将患者分为高胆固醇组、高甘油三酯组、混合增高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人群血小板参数、血流变参数和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结果高胆固醇组、高甘油三酯组和混合增高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而纤维蛋白原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平均血小板体积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固醇组、高甘油三酯组和混合增高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和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高于健康人群组,但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健康人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血症患者中高甘油三酯组血流变参数中全血黏度(低切、中切和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高于高胆固醇组和混合增高组,而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高胆固醇组和混合增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改变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有助于临床对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规律及对预后的关系.方法对96例高血压组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并与50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作比较分析.结果两组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主要有:(1)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在中、低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在高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及各项指标检测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并对临床诊断、药物疗效和预后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40例冠心病患者(心绞痛30例,AMI10例)11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发现:心绞痛患者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健蛋白原、Casson屈服值明显升高,AMI患者相同指标有更明显的改变趋势,Casson屈服值是更灵敏的反映血液流变特性的指标。相关分析表明:血浆脂质过氧化物含量与纤维蛋白原合量呈明显正相关(r=0.356,P<0.05)。提示冠心病时脂质过氧化增强可能是致纤维蛋白原升高,血粘度升高的最终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脂肪肝病人血液流变学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临床确诊的脂肪肝病人,同时伴有甘油三酯增高者,比较其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的变化,以探讨对临床脂肪肝诊断的实用价值.方法分别测定86例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甘油三酯等9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86例脂肪肝病人全血粘度(高切、低切)、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甘油三酯同时增高者61例,占70.9%.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甘油三酯同时增高者19例,占22.1%.单纯全血粘度低切增高者6例,占7%.结论脂肪肝病人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的影响主要是全血粘度及红细胞电泳时间有明显的改变,甘油三酯的增高对血浆粘度及全血还原粘度影响不太明显.可作为临床对脂肪肝病人辅助诊断检查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65例冠心病患者、78例高血压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OX-LDL;平行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OX-LDL与血液流变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浆OX-LDL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病患者血浆OX-LDL浓度与血液流变异常指标呈正相关.结论 血浆OX-LDL与血液流变性异常可能与心血管病发病有关;血浆OX-LDL与血液流变学检测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善微小气候对高血压痛疗养员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4例高血压病疗养员所处疗养房进行24h空气净化并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以改善疗养房的局部气候,1个月后对高血压疗养员抽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并对比。结果实验1个月后,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4.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与净化前比较均显著下降。结论对高血压病疗养员进行人工疗养因子干预,能显著改善其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6.
川芎嗪对压力超负荷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腹主动脉缩窄-高盐摄入性高血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术组、川芎嗪1组、川芎嗪2组,用腹主动脉缩窄加高盐摄入的方法复制高血压大鼠实验模型。术后3周,川芎嗪组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40mg/kg/d(1组)和80mg/kg/d(2组),连续2周后测量血压、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手术组、川芎嗪1组、2组血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切变率在10、60、120s-1下的全血粘度值及全血还原粘度值、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等指标,手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川芎嗪1组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同手术组。川芎嗪2组上述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和川芎嗪1组,接近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腹主动脉缩窄加高盐摄入可导致大鼠血压升高,血液粘度增高,红细胞压积、聚集性及刚性均增高,高浓度川芎嗪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吸烟埘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性及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影响.方法 高血压吸烟组(n=32);高血压非吸烟组(n=30);不吸烟、且无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n=30).上述三组均测定血液流变学参数,并作颈动脉、下肢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结果 高血压各组低切变及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ESR)、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吸烟组上述参数显著高于非吸烟组(P〈0.05).高血压各组颈动脉,下肢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吸烟组颈动脉、下肢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显著高于非吸烟组(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存在血液流变性异常;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儿率增加,而吸烟则加重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异常,增加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文观察了40例慢性肾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纤维蛋白原对其的影响。 方法 检测了40例慢性肾炎患者的全血高切值、全血低切值、血浆粘度、血胆固醇、纤维蛋白原。结果 慢性肾炎患者全血高切值、全血低切值、血浆粘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0.005,p<0.001,p<0.005) ,血胆固醇、纤维蛋白原较正常对照组升高 (p<0.01,p<0.05) ,血胆固醇与全血高切粘度成正相关 (r=0.58,p<0.05)。纤维蛋白原与血浆粘度成正相关 (r=0.69,p<0.005)。结论 慢性肾炎患者存在高粘血症 ,血脂、纤维蛋白原在其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缺血性卒中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和血糖水平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缺血性卒中病人血液流变性和血糖水平间的关系.方法对96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进行血糖和血流变学相关参数的检测.结果缺血性卒中病人的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其中全血中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与糖化血红蛋白正相关(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与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正相关(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与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正相关(P<0.05).调整红细胞聚集和变形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后计算血糖和全血黏度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发现全血中切、低切黏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和血糖正相关(P<0.01).结论缺血性卒中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与血糖增高有关,高血糖主要通过影响红细胞聚集和变形能力、血浆黏度,使全血黏度升高,长期高血糖和反应性高血糖均可影响缺血性卒中病人的血流变性指标.  相似文献   

20.
醒脑饮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醒脑饮主要由葛蒲、黄芪、丹参、珍珠母等组成。本文观察了醒脑饮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醒脑饮0.5ml/100g/d,ig大鼠,连续7d,第7天用肾上腺素加冷刺激廷造成血淤模型.再次给药后2h测定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和体外血栓。结果表明,醒脑饮能非常显著地降低血淤模型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栓长度及血栓干、湿重(P<0.01)。同时醒脑饮对ADP诱导的正常大鼠血小板聚集也有明及的抑制作用(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