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颈部瘢痕挛缩手术治疗中的颏部重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在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手术治疗中,合理利用颈部组织瓣进行颏部重建的效果。方法对13例烧伤后颈部严重瘢痕挛缩伴颏部畸形的患者,设计以面动脉、甲状腺上动脉等分支血管供血的蒂部在上的颈阔肌肌瓣(4例)、颈部瘢痕组织瓣(6例)或颈深筋膜组织瓣(3例),向上翻转补充颏部软组织,形成新的颏颈角及唇颏沟。应用局部扩张皮瓣(11例)、游离皮瓣(1例)或斜方肌肌皮瓣(1例)转移修复各患者的颈部瘢痕。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颈部外形良好,用于颏部重建的组织瓣愈合较佳。随访10例,时间为6个月~2年,除4例患者颈部线状切口处形成瘢痕外,其余患者颏颈角及唇颏沟形态满意。结论在颈部瘢痕挛缩的手术治疗中,应用颈阔肌肌瓣、颈部瘢痕组织瓣或颈深筋膜组织瓣重建颏部方法简便、效果良好。其中应用颈部瘢痕组织瓣既可松解挛缩的瘢痕,又利于矫正颏部形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探讨浅层组织扩张器的植入、供血方式及在面部瘢痕挛缩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将不同大小的皮肤扩张器植入面部、颈部及上臂内侧的深筋膜浅层 ,形成较薄的扩张皮瓣 ,转移修复颜面部烧伤后的瘢痕挛缩 118例 ,16 4个皮瓣。结果 除 4例颈浅部扩张皮瓣因血肿、感染而出现皮瓣远端不同层次坏死外 ,其余 16 0个皮瓣全部成活良好。皮瓣最大面积为 34cm× 32cm ,蒂宽 10~ 12cm。结论 将皮肤扩张器植入面部浅筋层、颈阔肌浅层或上臂内侧深筋膜浅层的皮下 ,手术易操作 ,保留了颈部及上臂主干浅静脉而形成以浅静脉属支为蒂的扩张皮瓣 ,血供可靠 ,皮肤易扩张 ,可获得更大面积的扩张皮瓣转移修复面部瘢痕挛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扩张的颈肩峰区锁骨上皮瓣修复面颈部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对24例面颈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年龄5~42岁,采用以锁骨上动脉为蒂的预扩张的颈肩峰区筋膜皮瓣修复。一期在颈肩峰区域深筋膜浅层埋置1~2枚扩张器(600~800ml),定期注水,二期切除面颈部瘢痕或色素病变,以扩张皮瓣带蒂转移修复组织缺损,供区多可直接缝合。结果:本组24例患者扩张皮瓣切取面积为20cm×8cm~23cm×16cm,皮瓣均成活良好,无显著并发症。术后随访3~24个月,皮瓣颜色质地与面颈部受区皮肤接近,外观和功能恢复满意,皮瓣供区瘢痕增生不明显,无功能障碍。结论:以锁骨上动脉为蒂的颈肩峰扩张皮瓣是修复面颈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可靠方法,尤其在缺损周围正常皮肤组织量不足时,是理想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4.
颈肩肱筋膜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周天启赵庆林王洪面、颈及胸部广泛深度烧伤,常后遗颌颈胸瘢痕挛缩畸形,严重者影响进食、语言和呼吸功能。从1984年以来,我们采用瘢痕切除,颈肩肱筋膜皮瓣移转Ⅰ期修复术,先后收治8例,全部成功,疗效满意。临床资料本组共8...  相似文献   

5.
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面部外露处如有瘢痕畸形不但影响局部功能 ,引起周围器官移位变形 ,还严重损毁容貌。因此 ,修复时不仅需要机能 ,更应尽力恢复其原来的外观。 1993年起 ,我们应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1 ] 修复颈面部瘢痕畸形 2 3例 ,疗效基本良好。1 手术方法于胸锁关节旁约 7 7cm、锁骨上 1 8cm处 ,用多普勒探测仪探出血管行径并标记之 ,按需要面积和形状设计皮瓣。从皮瓣远端切开深筋膜 ,在其深面剥离至锁骨区后 ,仔细解剖防止损伤血管蒂。形成岛状皮瓣时 ,血管束周应保留有较多软组织。因需要面积较大 ,对 4例皮瓣用扩张器进行预扩张后[2 ] 修复…  相似文献   

6.
颈胸前筋膜皮瓣修复颈前瘢痕挛缩李谆查元坤高岚张耀坤周黎安杨华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严重影响功能和外形。多数学者主张首选皮瓣修复。自1991年始,我们应用颈胸前筋膜皮瓣修复15例,均获成功。手术方法取平卧位,首先将颈部瘢痕彻底松解,恢复颏颈角。根据创...  相似文献   

7.
面、颈及胸部广泛深度烧伤,常后遗颌颈胸瘢痕挛缩畸形,严重者影响进食、语言和呼吸功能。从1984年以来,我们采用瘢痕切除,颈肩肱筋膜皮瓣移转Ⅰ期修复术.先后收治8例,全部成功,疗效满意。临床资料本组共8例。男3例,女5例。年龄12~32岁。单侧筋膜皮瓣修复6例,双侧2例,共计皮瓣10个。左侧4个,右侧6个。供区全部为表浅瘢痕者1个,大部为表浅瘢痕者4个,少量表浅瘢痕者2个,正常皮肤者3个。长宽比例最大为15cm×4cm,达3.8:1;最小者为18cm×9cm,为2.0:1。面积最大为30cm×10cm。术中筋膜皮瓣移转均无困难。筋膜皮瓣不足以覆盖的颌下部、胸部及  相似文献   

8.
上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与面颌部瘢痕瓣置换移植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上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烧伤患者面颌部瘢痕瓣带蒂置换移植后的效果。 方法 根据9例患者面部瘢痕大小,按逆转计划法于上臂前内侧设计横行皮瓣,上臂形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长宽比例(1. 0~1. 5)∶1. 0;面部瘢痕瓣长宽比例为(1. 0~1. 2 )∶1. 0。用皮瓣覆盖面部创面,上臂供区创面缩小后应用带蒂面部瘢痕瓣修复,相互带蒂置换移植,术后14—16d断蒂。 结果 9例患者皮瓣与瘢痕瓣置换移植后,两瓣全部成活,外形恢复较好。 结论 上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与面颌部瘢痕瓣带蒂置换移植术,是修复烧伤患者面颌部大范围瘢痕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预扩张颈肩皮瓣修复颈部烧伤瘢痕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月琴 《护理学杂志》2006,21(24):35-36
目的 探讨预扩张颈肩皮瓣修复颈部烧伤后瘢痕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 对14例颈部烧伤后瘢痕于颈肩部置入扩张器,术后常规注水,至最大容量后2~3 d,二期手术行颈肩部皮瓣转移修复颈部瘢痕.手术前均给予心理护理;一期手术后重视卧位的护理、扩张器内注水的护理及切口护理,二期手术后重视皮瓣护理.结果 14例均顺利完成二期手术.一期手术后,仅1例出现切口感染,经对症处理后顺利接受二期手术治疗.二期手术后,14例患者移植皮瓣全部成活.结论 系统、完善的护理措施是颈肩皮瓣移植成功的关键,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上臂内侧扩张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上臂内侧扩张皮瓣的血供及用于治疗颈部不同程度的瘢痕挛缩的方法.方法 对10例患者分期手术:Ⅰ期手术时将扩张器置入上臂内侧深筋膜浅层;Ⅱ期手术时,利用尺侧上副动脉或尺侧返动脉供血、贵要静脉属支及腋静脉属支回流的上臂内侧扩张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松解颈部瘢痕挛缩后的创面;Ⅲ期时将扩张皮瓣断蒂,扩张皮瓣最大面积25 cm×15 cm.结果 移植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及性状接近颈部正常组织,外形良好,上臂内侧供瓣区遗留较小的继发畸形.结论 将扩张器置于上臂内侧皮肤深筋膜浅层形成的扩张皮瓣用于治疗颈部瘢痕挛缩,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但分期治疗需要较长时间,在转移期间上肢与头部问的强迫体位固定的痛苦是其不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 笔者单位1988-2011年收治颈前区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66例.采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修复患者颈部瘢痕,包括岛状皮瓣55例(其中9例行预扩张)、非岛状皮瓣11例(其中1例行预扩张).术中先切除、松解患者颈部瘢痕,在锁骨上、下及前胸区设计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其轴心血管为颈横动脉在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交界处穿出的皮动脉.皮瓣后界达斜方肌前缘,外侧界达三角肌中段,内侧界达胸骨中线,下界达乳头下3.0 ~4.0 cm处.术中先切开皮瓣外、下、内缘,锐性分离达锁骨平面后改为钝性剥离,分离到蒂部后,分离深度以皮瓣旋转后可无张力覆盖创面为度.其中预扩张的皮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非预扩张皮瓣供区植皮封闭.结果 本组患者中64例术后皮瓣成活良好;2例术后皮瓣下血肿致尖端部分坏死,经补充植皮后治愈;供区均愈合.所有皮瓣色泽、质地与周围组织匹配良好;皮瓣感觉功能术后初期恢复为胸部感觉,6个月后完全恢复为颈部感觉.结论 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血供恒定,解剖操作相对简便,皮瓣色泽、质地与颈部相近,是修复颈部严重瘢痕挛缩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上臂内侧扩张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上臂内侧扩张皮瓣用于治疗面颈部瘢痕挛缩的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2000年5月-2007年2月,收治20例面颈部瘢痕挛缩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7~42岁.病程9个月~20年.瘢痕范围8 cm×6 cm~22 cm×18 cm.一期手术于上臂内侧深筋膜浅层植入扩张器.二期手术切除松解面颈部瘢痕,采用9 cm×7 cm~24 cm×18 cm上臂内侧扩张皮瓣瓦合3.5 cm×2.5cm~8.0 crn×6.0 cm瘢痕组织瓣带蒂移位修复瘢痕切除后创面.三期手术将扩张皮瓣断蒂,切除剩余瘢痕. 结果 患者术后供受区均Ⅰ期愈合,皮瓣及植皮均成活.供区瘢痕不明显,无继发畸形.16例获随访3~24个月,皮瓣质地、色泽与面颈部接近.面部器官移位复位满意,颏颈角形态流畅,颈部功能完全重建,无术后并发症发生. 结论 将扩张器植于上臂内侧皮肤深筋膜浅层形成上臂内侧扩张皮瓣,用于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修复疗效满意,但治疗所需时间较长,且需强迫体位固定.  相似文献   

13.
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严重影响功能和外形,多数学者主张首选皮瓣修复。自1991年始,我们应用颈胸前筋膜皮瓣修复15例,均获成功。手术方法取平卧位,首先将颈部瘢痕彻底松解,恢复颏颈角,根据创面大小,在一侧设计皮瓣,其内侧界为胸骨正中线,下界可达乳头下3~5cm,外侧界为乳头内侧  相似文献   

14.
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不仅影响外观,且严重影响颈部功能。笔者采用扩张颈肩部皮肤形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移转修复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5例,疗效较满意。一、临床资料:本组共5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18~26岁,病程7个月~3年。均为烧伤瘢痕,其中颈胸粘...  相似文献   

15.
双侧颈肩皮瓣修复颈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创伤、烧伤、炎症感染等许多原因都可引起颈部软组织缺损,尤其是烧伤引起的颈颏部瘢痕挛缩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对此类畸形有较多治疗方法,我们自1996年6月以来,采用双侧颈肩皮瓣Ⅰ期修复颈颏部皮肤缺损,具有手术简单、转移灵活,可双侧切取,皮瓣修复面积大、供区隐蔽等优点,尤其对烧伤后严重颏胸粘连畸形患者,  相似文献   

16.
扩张的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胸三角皮瓣是修复面颈部瘢痕的良好材料[1 ,2 ] 。传统的胸三角皮瓣外观臃肿 ,供区常需植皮修复 ,扩张的胸三角皮瓣则可克服以上缺陷[1 ] 。我们于 1999年 9月~ 2 0 0 1年 3月完成 5例 7次手术 ,效果良好。1 手术方法术前标记 :皮瓣界限上界为锁骨下 ,下界为第 5肋骨 ,内界为胸骨外侧 2cm ,外界为肩峰部皮肤 ,蒂为第 2肋间胸骨旁 2cm处。局部浸润麻醉下 ,锁骨下切口横行切开至三角肌胸大肌间沟 ,三角肌胸大肌间沟至肩峰处不切开 ,及在肩臂部纵行切开所设计皮瓣的外界 ,两切口不相连。在深筋膜上直视下进行锐性剥离 ,内侧至胸骨外缘 4…  相似文献   

17.
颈胸双蒂V形扩张皮瓣修复颜面下部及颌颈部瘢痕挛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面颈部瘢痕挛缩的修复方法。方法:采用在颈部及颈胸交界处扩张皮肤,以颈两侧为蒂形成颈部或颈胸部双蒂扩张V形皮瓣,向上推进移转修复颜面下部及颌颈部瘢痕挛缩,如果瘢痕不能一次性完全切除,则于颈部行二次扩张。结果:自1990年起,为11例烧伤瘢痕患者手术,皮瓣全部存活,效果满意。结论:颈部或颈胸部双蒂扩张V形皮瓣血运可靠,保证了皮瓣的存活率,由于系双蒂皮瓣可在面部减少缝合口,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前瘢痕及严重的颏胸黏连、胸前瘢痕癌等的治疗方法。方法颈横动脉起自甲状颈干后,向外行走于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深面,皮支在胸锁乳突肌与肩胛舌骨肌交点处穿出,并营养锁骨上、下区及前胸区皮肤。本组46例患者,颈部瘢痕及严重的颏胸黏连45例,胸前瘢痕癌1例,均采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转移修复。术中先将颈部瘢痕切除,充分松解挛缩后或将肿瘤切除后,在锁骨上、下及前胸区依创面大小,结合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的应用解剖,设计皮瓣,转移到受区。如供区采用预扩张术,则供区创面可拉拢缝合。否则,供区需采用断层或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本组46例患者,11例为带蒂皮瓣转移,余均为岛状皮瓣转移,颏胸黏连完全纠正,术后效果满意。结论采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皮瓣修复颏胸黏连、胸前瘢痕癌等,手术可一次完成,无继发畸形,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颈肩胸联合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作者单位:264002山东烟台107中心医院(李培福梁炳友吴德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钟德才)李培福梁炳友钟德才吴德华1993年至1996年,我们应用颈、肩、胸联合岛状皮瓣修复颏胸粘连和面颈部烧伤瘢痕8例。皮瓣最大面积2...  相似文献   

20.
自1989年4月以来,采用颈肩胸区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口周、面颊部及颏下颈前区烧伤后严重瘢痕挛缩畸形18例,颌下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2例,面颊颈前部、下颌部电击伤下颌骨部分坏死1例,共计21例、21个皮瓣,均获得成功。介绍了该皮瓣的血供、设计和手术方法及适应证等。认为采用该皮瓣的优点是切取皮瓣面积较大(宽长比例可达1:2.5~1:5)、皮瓣薄、色泽和谐、质地相称、后期伸展效果佳。且手术简单,美容效果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