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郭莹  柴文戍  潘殿柱  韩彬 《中国药房》2012,(45):4243-4245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IL-8、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生理盐水)组和肝素高、低剂量(12500、6250u·4mL-1)组,每组10只,后3组气管注入脂多糖并熏香烟以建立COPD模型,各组第8天起雾化吸入相应药物,连续3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8和TNF-α的水平,收集血液和BALF进行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切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泡结构紊乱、肺泡壁变薄断裂,模型组、肝素低剂量组血清和BALF中IL-8及TNF-α水平、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肝素高剂量组肺组织形态学变化明显好转,血清和BALF中IL-8及TNF-α水平、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肝素低剂量组上述指标相比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雾化吸入肝素可能通过限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及组织破坏修复、抑制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的强黏附过程,发挥减轻COPD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肺炎性细胞及炎症介质IL-8、TNF-a含量变化的影响及意义,探讨其对COPD的防治机制。方法采用"烟熏复合木瓜蛋白酶雾化吸入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雾化吸入,模型组及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雾化吸入,疗程为4周。观察肺泡灌洗液细胞学分类、血清IL-8及TNF-a含量、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中药组肺泡灌洗液炎性细胞计数及血清炎性介质IL-8、TNF-a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上皮脱落、气管软骨损毁、支气管腔内炎性细胞渗出等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中药雾化能减轻支气管肺组织炎性细胞在肺内聚集,抑制炎性介质IL-8、TNF-a的产生,对COPD大鼠肺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腹腔注射黄芪对COPD模型大鼠的抗炎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玉皆  鲁珊  王志英 《江苏医药》2007,33(7):709-711
目的 研究黄芪注射液对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炎症、氧化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采用熏吸香烟加气管内注射脂多糖的方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测定大鼠血清TNF-α、ET-1、肺泡灌洗液IL-8、肺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支气管平滑肌厚度及其变化.结果 黄芪治疗组血清ET-1、TNF-α以及肺泡灌洗液IL-8含量均较模型组低(P<0.05),肺组织匀浆SOD值较模型组高(P<0.05),病理形态观察黄芪组细支气管平滑肌变薄(P<0.05).结论 黄芪具有抗炎症、抗氧化、缓解气道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内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青 《河北医药》2009,31(17):2215-22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内细胞凋亡情况,以其为临床治疗提供治疗靶点。方法收集COPD患者和非COPD患者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培养,取上清液测定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COPD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8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OPD组肺泡巨噬细胞的凋亡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患者存在着强烈的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情况,可能是患者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应用辛伐他汀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研究组、模型组、对照组,每组20只,研究组、模型组大鼠建立COPD模型。2周后研究组予辛伐他汀灌胃,模型组、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8周。观察3组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分类计数水平、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血清IL-8、TNF-α、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造模后COPD大鼠支气管管壁及血管周围均有多种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壁变薄,大量融合形成大疱。3组BALF细胞总数、分类计数水平、IL-8、TNF-α浓度和血清IL-8、TNF-α、CRP浓度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COPD大鼠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可使BALF、血清中的炎症因子降低,减轻气道、肺组织炎症,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49例COPD合并VA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4例,应用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合用广谱抗菌素;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雾化器中加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复方异丙托溴铵同时雾化。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上机72h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上机72h后BALF中TNF—α和IL-8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和体征,以及床旁胸片改善时间、脱机时间、拔管时间、出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临床治愈率未改善。结论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可减轻气道炎性反应,可缩短COPD合并VAP患者的上机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自制热痰合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阻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阻肺证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制热痰合剂。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血清IL-8、TNF-α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制热痰合剂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阻肺证)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理可能与热痰合剂能有效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阻肺证患者的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有关,通过降低气道炎性反应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普米克联合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8例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普米克联合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10~14d.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并加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治疗。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分别计算诱导痰液中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百分比(Neu/Leu%),检测诱导痰液中自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肺通气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0)。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痰液Neu/Leu%、IL-8、TNF-α均显著降低(P〈0.05),FVC的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pred)、FEV1.0的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0%pred)明显升高(P〈0.05)。Neu/Leu%与IL-8呈正相关(P〈0.05),Neu/Leu%、IL-8、TNF-α含量与FEV1.0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普米克联合可比特雾化吸入治疗COPD具有减轻气道炎症、提高肺通气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鼠曲草提取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鼠曲草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0.75,1.5,3g·kg-1)和地塞米松组(阳性对照药,27mg·kg-1),每组9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香烟烟熏联合气管内滴注脂多糖建立COPD大鼠模型。造模15d后,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每日1次,连续14d。末次给药后,检测各组大鼠肺功能;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法检测肺泡灌洗液、血清中IL-6、IL-8、IL-17、IL-1β、TNF-α、TGF-β含量;RT-PCR法检测右肺组织中NF-κB mRNA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右肺组织中NF-κB、IKKβ、IκBα及其p-IκBα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不同剂量的鼠曲草提取物干预后,均可显著提高大鼠肺功能参数FEV0.3、FVC、FEV0.3/FVC,明显降低肺泡灌洗液中IL-8、IL-17、TNF-α及血清中IL-1β、IL-6、IL-8、IL-17、TNF-α、TGF-β含量,改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同时显著降低p-IκB、IKK蛋白及NF-κB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结论:鼠曲草能够改善COPD模型大鼠的肺功能,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抑制炎症反应,其作用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耿晓照  雷明盛 《贵州医药》2005,29(9):782-785
目的 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研究嗽宝合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烟熏并复合木瓜蛋白酶雾化吸入法”复制Wistar大鼠COPD“肺气虚证”模型,予嗽宝合剂高低剂量及桂龙咳喘宁治疗。结果(1)一般情况:模型组大鼠体瘦,皮毛无光泽、脱落严重,活动能力下降。正常对照组大鼠活泼好动,体肥,皮毛光泽无脱落。治疗组介于两者之间。(2)症状:灌药后,气喘、咳嗽症状不同程度减轻,口鼻分泌物减少。(3)TNF-α及IL-8血清含量比较:模型组大鼠含量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各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嗽高组含量低于桂龙组与补低组(P〈0.05),桂龙组、嗽低组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嗽宝合剂可以改善COPD“肺气虚证”大鼠全身及呼吸系统症状;促进支气管分泌物的排出,减轻气道阻塞;能减轻气管、肺组织损伤程度;可显著降低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慢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n=10)。以气道内滴注脂多糖(LPS)和熏烟法建立COPD模型,治疗组在第2~28天(第15天除外)在熏烟前将PGE1脂微球载体制剂(凯时)2ml溶于8ml生理盐水,按2.5ml/kg从尾静脉注入大鼠体内,4周后对大鼠行肺功能测定,然后处死大鼠,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对炎症细胞行总数和分类计数,对大鼠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所建COPD模型的病理学改变符合人类COPD的特点。治疗组肺组织的病理改变较COPD模型组明显减轻但未恢复正常。治疗组BALF中TNF-α水平、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较COPD模型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肺组织TGF-β1的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NF-α和TGF-β1在COPD大鼠气道组织的表达明显增强,PGE1能抑制COPD大鼠气道TNF-α和TGF-β1的表达,从而对COPD的气道炎症起到一定的防控效应。PGE1对COPD大鼠气道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芪白平肺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芪白平肺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芪白平肺胶囊防治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芪白平肺胶囊(0.72,1.44,2.88 g·kg-1)组和固本咳喘片(1.44 g·kg-1)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复合因素复制COPD大鼠模型。于造模第1天起,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溶媒,疗程为4周。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同时取固定部位肺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肺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蛋白的表达,RT-PCR技术测定肺组织中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芪白平肺胶囊(1.44,2.88 g·kg-1)不仅可减轻COPD大鼠病理组织学损伤程度,还可明显抑制IL-8、TNF-α、ICAM的表达。结论 芪白平肺胶囊对COPD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促炎因子,减轻气道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防性使用英夫利西单抗对肺气肿模型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取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英夫利西单抗5mg·kg-1),每组13只,后2组建立肺气肿模型。当烟雾暴露1个月时,各组皮下注射相应药物,每隔10d注射1次;烟雾暴露74d后,下腔静脉抽血,处死大鼠,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各组大鼠BALF中中性粒细胞数和巨噬细胞数各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血清及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浓度,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肺平均内衬间隔(MLI)、平均肺泡数(MAN)。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MLI、中性粒细胞数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明显减少,巨噬细胞数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MAN明显增加,血清和BALF中TNF-α、MMP-9浓度均明显降低,仅BALF中IL-8浓度明显降低(P均<0.05)。正常对照组少数大鼠肺组织可见轻度炎症变化,模型组出现较多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干预组较模型组症状相对减轻。结论:预防性使用英夫利西单抗干预可减轻肺气肿模型大鼠的气道炎症,其可能通过拮抗细胞因子和抑制局部炎症细胞浸润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白芍总苷对大鼠脓毒症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白芍总苷对脓毒症的抗炎效果及作用途径.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干预组,以盲肠结扎手术制作脓毒症模型.干预组在脓毒症模型基础上给予白芍总苷干预.48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 mRNA及核因子-κB(NF-κB) p65 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48 h死亡率高,所测血清IL-1、IL-6及TNF-α水平明显增高,干预组大鼠血清IL-1、IL-6及TNF-α水平(P<0.05),存活率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减少肺组织中TLR-4 mRNA及NF-κB p65 mRNA的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干预组减少肺组织中TLR-4 mRNA及NF-κB p65 mRNA的表达降低.结论 白芍总苷对脓毒症大鼠具有抗炎作用,可降低大鼠血清IL-1、IL-6及TNF-α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白芍总苷下调TLR-4/NF-κB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5.
CD4、CD8分子在被动吸烟诱导的肺气肿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CD8分子在被动吸烟诱导的肺气肿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6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肺气肿组。单纯吸烟法建立肺气肿模型,熏烟暴露共计74d。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组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CD4、CD8分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8(IL-8)的浓度。肺组织切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并定量测定肺平均内衬间隔(MLI)、平均肺泡数(MAN)。结果 (1)肺气肿组血清CD4含量、CD4/CD8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但其BALF中CD4分子含量、CD4/CD8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肺气肿组血清及BALF中TNF-α、IL-8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3)肺气肿组MLI比正常对照组增高,MAN比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4)血清CD4分子和IL-8浓度呈负相关(r=-0.59,P〈0.05),但和TNF-α浓度无明显相关(r=-0.26,P〉0.05);血清CD4/CD8和TNF-α、IL-8浓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51,-0.60,P〈0.05)。结论吸烟肺气肿大鼠可出现全身免疫功能降低,易诱发血清中炎症因子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16.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TNF-α和IL-8水平改变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发作期的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非呼吸衰竭组,实验组为呼吸衰竭组。采用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测定其血清TNF-α和IL-8水平进行比较,并检测其呼吸功能,探究其中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TNF-α和IL-8的血清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FEV1%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TNF-α和IL-8水平和患者的FEV1%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和-0.65(P<0.05)。结论合并呼吸衰竭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同未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相比血清TNF-α和IL-8较高,TNF-α和IL-8的升高可能加重了COPD患者的气道阻塞,TNF-α和IL-8可以协助对患者的病情和预后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至2012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发作期的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非呼吸衰竭组,实验组为呼吸衰竭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其血清TNF-α和IL-8水平进行比较,并检测其呼吸功能,探究其中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TNF-α和IL08的血清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FEV1%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TNF-α和IL-8水平和患者的FEV1%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和-0.65(P〈0.05)。结论合并呼吸衰竭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同未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相比血清TNF-α和IL-8较高,TNF-α和IL-8的升高可能加重了COPD患者的气道阻塞,TNF-α和IL-8可以协助对患者的病情和预后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治疗前后观察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0)、肺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TNF-α水平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L-10水平均明显上升,治疗组上升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多索茶碱可降低TNF-α水平、上调IL-10水平,从而抑制气道炎症、缓解气道痉挛、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