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食物中毒患者粪便中检出韦太夫雷登沙门菌李长庆胡艳冰李以贵1997年1月,我们从一家庭暴发食物中毒致腹泻患者粪便中同时分离到国内少见的韦太夫雷登沙门菌(S.Weltevreden),现介绍如下。患者分别为,男,35岁;女,11岁。因食不洁食物后,8小...  相似文献   

2.
韦太夫雷登沙门菌源于印度, 是典型的人畜共患病, 依靠特殊共生能力成为南亚和东南亚区域腹泻患者、水禽、海鲜中首位非伤寒沙门菌, 以人流(旅游)、物流(食品贸易)和洋流(海鲜)持续扩散至其他国家, 目前已定殖于国内养殖海水贝壳类和禽类中, 流行于华南地区:首次在国内规模化养殖鸡场发现韦太夫雷登多重耐药的优势克隆(MDR-ACSSuT), 而人源的耐药株罕见;首次在国内发现部分血液感染病例的暴发。韦太夫雷登已融入中国的养殖贝壳和禽类产品的产业链和食物链中, 具有全球生态扩展能力。中国近来的暴发有增多趋势, 发达国家在预防和处置食源性病原的污染、输入和暴发调查的制度和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传统的鉴定方法和细菌生化鉴定系统检测手段相结合,对一起食物中毒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按照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和WS/T13—1996((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检验分离病菌,用传统方法结合细菌生化鉴定仪检测手段,同时测定患者血清效价,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中毒原因。结果在两份食品中分离到可疑菌,经传统生化分型和血清学试验,采用ATB细菌鉴定仪鉴定,为韦太夫雷登沙门氏菌。测定4份患者血清效价,恢复期滴度均高于急性期4倍以上。结论综合流行病学调查、l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本起食物中毒由韦太夫雷登沙门氏菌引起。  相似文献   

4.
沙门氏菌是人畜共患病原菌,无论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美国、日本、中国等均常有沙门氏菌引起的感染及食物中毒发生。目前世界上有沙门氏菌2200多个血清型,我国已发现200多个血清型,并不断有新的血清型检出。2007年夏秋季,从我院一名急性腹泻病人大便中检出一株韦太夫雷登沙门氏菌(Salmonella Weherreden),经鉴定,该菌生化特性符合沙门氏菌定义。  相似文献   

5.
一起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检验方法。方法对2011年12月10日江苏省如皋市发生的一起由于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患者及环境样品进行采集,参考食品微生物检测国家标准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污染来源分析。结果共6例患者由于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在6例中毒者的粪便中及共同进食的羊肉中均检测到了沙门菌,中毒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共同进食带菌羊肉所致,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泻,同时伴有黄水样便。结论沙门菌中毒主要是由于食物中的细菌引起,应该加强食物挑选及制作的控制,减少沙门菌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005年增城市一起误诊为伤寒的肠炎沙门菌引起的学校食物中毒暴发特征。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及病例对照方法进行调查,对采集的标本进行肠道致病菌培养和肥达反应检测。结果该起疫情共报告病例22例,其中11例患者肥达反应抗“O”、抗“H”抗体升高超过11∶60,19例患者进行粪便培养,检出4例肠炎沙门菌阳性。所有病例均有病前在学校食堂就餐史,未能采集到可疑中毒食物,通过病例对照调查分析鸡腿为可疑中毒食物,病例与对照的肥达反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病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为一起肠炎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暴发,排除伤寒。  相似文献   

7.
2010年10月25日15时52分,本中心值班室接本辖区某医院报告,该医院收治分布在本辖区四所高校66名患者出现高热、腹泻、呕吐、腹痛等急性胃肠炎症状,疑似食物中毒.本中心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集患者呕吐物、腹泻物及剩余食物等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综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判定是一起由肠炎沙门菌污染糕点制品引起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观察凝血指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至我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42例,再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25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数(WB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FIB、D-D以及WBC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AECOPD患者FIB、D-D、WBC以及CRP水平又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BC、CRP和凝血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患者是否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利于医生对其进行诊断和进行相关治疗时的监测,值得临床大范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国临床非伤寒沙门菌主要致病血清型菌株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情况、耐药特征及耐药变迁,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为沙门菌感染的预防控制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我国2006-2011年219株包含阿贡纳、韦太夫雷登、山夫登堡3种主要沙门菌血清型临床分离株对14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依据CLSI 2012版敏感判定标准,判定这些沙门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及耐药情况。 结果 所有菌株对第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吡肟的敏感率均为100%。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及氨苄西林、甲氧苄氨嘧啶、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为97%~99%,对链霉素的敏感率为93.61%, 对萘啶酸的敏感率为91.32%,对磺胺甲恶唑的敏感率最低,为85.39%。受试菌株中对3种及3种以上抗生素耐药菌株8株(耐药率为3.65%),其中阿贡纳沙门菌6株。发现同时对氨苄西林、氯霉素、链霉素、磺胺甲恶唑及四环素(ACSSuT)耐药菌株2株,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菌株1株,均为阿贡纳沙门菌。3种沙门菌对磺胺类药物耐药程度明显不同:阿贡纳沙门菌对磺胺甲恶唑耐药率最高,达35.09%,山夫登堡沙门菌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为14%,而韦太夫雷登沙门菌对磺胺甲恶唑则全部敏感。 结论 3种临床常见非伤寒沙门菌血清型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不同血清型沙门菌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但总体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敏感性较高,若临床发生此3种血清型沙门菌急性感染时,可以考虑使用除磺胺甲恶唑外的药物进行前期经验性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院2012年腹泻患者沙门菌感染情况,分析沙门菌株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方法收集2012年本院腹泻患者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χ2检验分析季节差异,比较不同血清型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检测2 423例标本,分离到69株沙门菌,阳性率为2.85%;共有13种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为主,分别占37.68%(26/69)和31.88%(22/69)。夏季阳性率最高,为4.34%;冬季阳性率最低,为1.02%。沙门菌对头孢类抗生素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均小于15%。不同血清型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同,其中对氨苄青霉素、磺胺甲基异唑-甲氧苄啶和诺氟沙星的耐药率:鼠伤寒沙门菌为34.60%、11.50%和19.20%,肠炎沙门菌为65.0%、20.0%和5.0%,其他沙门菌为37.50%、37.50%和12.50%。结论引起感染性腹泻的沙门菌主要为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各血清型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有所不同,头孢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可作为治疗沙门菌感染的首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液淀粉酶(AMS)、血糖(BS)、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患者入院后,根据中毒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抽静脉血检测AMS、BS、WBC和CRP。结果:中毒组血液AMS、BS、WBC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中毒组血液AMS、BS、WBC、CRP水平和中度中毒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中度中毒组血液AMS、BS、WBC、CRP水平和轻度中毒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AOPP患者血液AMS、BS、WBC、CRP的水平与中毒的程度相关,可作为AOPP患者诊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患者入院时中毒的程度分为轻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和健康对照组。ACOP患者入院的第1天、3天、5天抽静脉血检测。结果入院的第1天、第3天,中度中毒组和重度中毒组血液CRP、WBC、N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第5天,中度中毒组CRP、WBC、N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重度中毒组血液CRP、WBC、N仍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轻度中毒组与健康组的比较,除入院第1天血液WBC、N有显著差异(P<0.01)外,其余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重度中毒组第1天、第3天、第5天CRP、WBC、N水平与中度中毒组相对应天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ACOP患者血液CRP、WBC、N水平的升高与中毒的程度及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相一致,呈正相关,可作为ACOP患者诊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调节性T细胞(CD4+CD25+)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住院患者72例,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9例,其他原因致慢性肾功能衰竭17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检测血常规、生化分析、C反应蛋白(CRP)、凝血象和CD4+CD25+。结果肾病综合征组(肾功能正常者),CD4+CD25+%与D-二聚体负相关(P<0.01)。慢性肾小球肾炎组(肾功能正常者),CD4+CD25+%与CRP、PT、PT-INR、TT及D-二聚体正相关(均P<0.01)。慢性肾功能衰竭组,CD4+CD25+%与PT、D-二聚体正相关(P<0.05,0.01)。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CD4+CD25+可减轻肾病综合征的病情发展;但CD4+CD25+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有改善机体凝血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2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有肝功能异常分为合并肝功能异常组(n=85)及肝功能正常组(n=42)。所有患者确诊当天检测生化指标,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血钙(Ca)、葡萄糖(Glu);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抗凝血酶III(ATIII)、纤维蛋白原(Fbg)、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imer);血常规,包括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GR)、淋巴细胞(LY),血小板(PLT);感染相关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血降钙素原(PCT)。通过t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确诊当天各项指标的差异,将P <0. 05的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别确定统计学有意义有的各指标对住院时间、腹胀改善情况、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淀粉酶转阴时间四种预后情况的影响(P <0. 05),再将对预后有影响的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最终明确该指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在确诊当天,肝功能异常组与肝功能正常组患者的TBIL、DBIL、IBIL、LDH、PT、PTA、INR、FDP、D-Dimer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ALB、Ca、Glu、APTT、ATIII、Fbg、WBC、LY、GR、PLT、CRP、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将TBIL、DBIL、IBIL、LDH、PT、PTA、INR、FDP、D-Dimer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其对住院时间、淀粉酶正常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无预测价值(P> 0. 05),但对腹胀改善情况的预测有统计学意义(R2=0. 729,F=3. 060,P <0. 05),其中LDH是腹胀改善情况的独立预测因子,诊断腹胀情况的灵敏度为65. 0%,特异度为83. 3%,曲线下面积为0. 742,诊断临界值为434 U/L。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腹胀改善情况与LDH密切相关,检测LDH水平可以起到判断预后及早期预警的作用,即LDH等于434 U/L为临界值,数值越低,患者腹胀越易改善;反之,LDH数值越高,患者腹胀越不容易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与hs-CRP联合检测在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3年12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41例(细菌感染患者61例,病毒感染患者8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我科取末梢全血进行血常规和hs-CRP检测,分析比较三组受试者血常规WBC计数和hs-CRP水平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WBC和hs-CRP平均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健康对照组(P〈0.01);病毒感染组hs-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WBC计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中WBC和hs-CRP双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P〈0.01);细菌感染组单hs-CRP阳性率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hs-CRP、血常规WBC计数对小儿感染性疾病有重要诊断价值,对于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有较高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炎症指标及血常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病程中的水平变化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45例COVID-19确诊患者作为确诊组,根据COVID-19临床分型标准又将确诊组患者分为普通型组113例,重型组27例,危重型组5例。另选取84例在发热门诊就诊和在隔离病区观察,且已排除COVID-19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临床分型患者在疾病不同时期的血常规、炎症指标;分析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的COVID-19患者血常规、炎症指标在疾病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确诊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和淋巴细胞计数(LYM)水平明显降低(P<0.05),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明显升高(P<0.05)。普通型组与重型组转归期WBC、LYM水平较急性期升高(P<0.05)。普通型组转归期CRP、SAA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期(P<0.05);重型组恢复期CRP和SAA水平低于转归期与急性期(P<0.05),转归期CRP和SAA水平低于急性期(P<0.05)。4例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的COVID-19患者WBC、NEUT、LYM、CRP及降钙素原水平在加重期升高,恢复期下降,SAA水平则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LYM、WBC、CRP和SAA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COVID-19不同分型患者的疾病转归情况及治疗效果。危重型、重型COVID-19患者容易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检测在发热患者中不同痛原茵感染鉴别的意义,为给临床提供诊断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依据。方法CRP检验采用深圳国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特定蛋白分析仪(Nephstar)散射比浊法测定;血常规(BRT)检测采用BC-5300血细胞全自动分析仪。结果519例发热病人中,CRP与BRT均正常者28倒,异常者491例(包括WBC低于正常6例)。单纯CRP增高56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NC)增高42例、单核细胞百分比率(MC)增高40例、WBC增高3例。CRP、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NC)都增高68例、CRP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NC)都增高155例、CRP单核细胞百分比率(MC)同时增高110例。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率(NC)、单核细胞百分比率(MC)、WBC增高各是360、277、189、102例。结论发热病人中CRP检测在不同病原茵感染中,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作用,它比WBC计数分类反应快而敏感,本研究表明在发热病人中应BRT与CRP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8.
郑军  刘文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5):1189-1190,119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分组:正常对照组(40例)、单纯COPD组(40例)、COPD+DM+无并发症组(40例)和COPD+DM+有并发症组(40例)。分别检测各组血浆D-二聚体(D-Dimer)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统计分析并比较各组的D-Dimer、FIB水平。结果 COPD+DM+有并发症组的D-Dimer、FIB均高于其他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COPD组的D-Dimer、FIB与COPD+DM+无并发症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T2DM同时出现并发症时会进一步使凝血、纤溶功能失调。在诊断和治疗COPD合并T2DM同时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LTS-E100和FA160两种型号粪便自动化分析仪检测粪便标本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对FA160配套室内质控品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该院2019年6—10月门诊患者的新鲜粪便标本共1250份,分别应用LTS-E100、FA160两种粪便自动化分析仪和人工镜检法进行粪便常规检测,以人工镜检法作为金标准,对两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强化血液灌流和普通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百草枯中毒患者5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A组为强化灌流组(n=28),每日行2次血液灌流,持续一周;B组为普通灌流组(n=24),每日行1次血液灌流治疗,持续一周;除了血液灌流外,两组患者的常规治疗均相同。对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各个器官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血白细胞、动脉血氧分压、C反应蛋白、肌酐、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A组和B组的死亡率、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6.39、7.08、6.39,P均<0.05)。A组的血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B组(t分别=5.06、5.57,P均<0.05),氧分压明显升高(t=7.02,P<0.05),血肌酐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明显下降(t分别=3.61、10.81,P均<0.05)。结论和普通血液灌流相比,强化血液灌流可进一步降低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心肺和肾脏并发症的发生率。此外,强化灌流还可进一步降低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氧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