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由于电脑、电视的普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轻化程度增加。颈椎病一般可分为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脊髓型和交感型等,除交感型外,其它四型均为临床多见,有时混合出现。针灸是治疗颈椎病的常用疗法,治疗各类颈椎病能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但总体而言,目前针灸临床对不同分型的颈椎病进行针对性治疗尚未引起十分的重视。浙江省名中医、  相似文献   

2.
颈椎病属于临床常见病,近年来,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颈椎病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的状态,且年轻化趋势明显。颈椎病具体可分为6种类型,即椎动脉型、神经根型、颈型以及脊髄型、交感型、其他型。颈型颈椎病在临床中又被称为局部型颈椎病,其是颈椎病发病的早期表现。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对本病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本文旨在探讨中医治疗颈型颈椎病的进展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推拿治疗颈椎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肌肉放松、穴位点压配合颈部拔伸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分析,探讨交感型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及手法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益气活血为主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益气活血中药组方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益气活血中药内服,15 d为1个疗程,同时采用颈围固定或轻质量颈椎牵引固定;对照组口服扶他林、弥可保,同时行推拿按摩手法治疗及理疗等。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改善率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瘀血阻络的交感型颈椎病有效。  相似文献   

5.
手法配合中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179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钰鑫 《河南中医》2006,26(12):62-63
在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交感型颈椎病占各型颈椎病的比例为7.4%[1],临床并不少见,但是容易误诊。此型颈椎病症状复杂,涉及面广,相当数量的病人以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冠心病而就诊,长期得不到恰当的治疗。近年来,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诊断出交感型颈  相似文献   

6.
<正>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颈椎病的分类较为复杂,临床上最常见的有7型颈椎病:局部型、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和混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各种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笔者自2003年以来,依据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临床观察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中频电疗与按摩治疗,实验组观察对象接受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两组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观察对象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星状神经节阻滞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交感型颈椎病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颈椎病相关症状的改善,以及保证血压水平的稳定性,因而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临床上可分为4种类型,包括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及交感型,以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约占颈椎病的60%~7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1]。颈椎病的手术治疗风险较大,中医疗法在保守治疗研究上取得了长足进展[2-3]。2012-01—2012-12,笔者采用针刺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5例,并与单纯针刺治疗3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采用分型针刺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6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治疗2周后,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分型针刺治疗交感型颈椎病可提升治疗疗效,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灸治疗颈椎病16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由颈椎肥大、椎间盘退行性变等多种因素造成脊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或椎动脉受压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非手术疗法。笔者近年来采用针灸并用治疗颈椎病,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162例患者中,男性78例,女性84例。颈型24例,神经根型31例,脊髓型5例,椎动脉型30例,交感型14例,混合型58例。治疗方法针后溪(双),灸大杼、悬钟。颈型加风池、天柱(均双);神经根型加针夹脊、肩井、曲池、外关、八邪穴,灸大椎;脊髓型加灸大椎、身柱;椎动脉型加灸大椎、百会,针风池(双);交感…  相似文献   

11.
颈椎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中医称其为"痹症""痿症""项强""眩晕".目前,颈椎病临床分型主要包括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型和混合型.其中以颈型、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占全部颈椎病70%以上,而此三型颈椎病也是针灸治疗效果最为突出的[1].临床医师多采用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笔者通过针刺颈夹脊加颈痛穴治疗颈椎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滋水清肝饮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及物理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滋水清肝饮治疗.结果:治疗组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因子分、焦虑因子分、抑郁因子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滋水清肝饮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因生活方式改变,颈姿势不正确,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上升。该类患者病情易反复,影响身心健康,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因此,随着颈椎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其治疗方案仍然是国内外医学专家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几年中医、西医对颈椎病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且中医引用浮针治疗颈椎病及其并发症,兹作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颈椎病穴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为针刺颈椎病穴,对照组为针刺颈夹脊穴。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0.0%,对照组愈显率为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颈椎病穴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针刺颈夹脊穴。  相似文献   

15.
交感型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临床症状常表现为颈、肩臂痛及胸前区疼痛,肢体麻木,肌肉萎缩,以及失眠、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耳鸣、自汗、心悸、心率或快或慢、血压忽高忽低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通过总结分析近年来学者对交感型颈椎病的研究,探讨交感型颈椎病的定义、发病机制,以期为交感型颈椎病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黄屏  梁永翠  黄芳  黄燕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874-1874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针灸临床上常见的引起肩背、上肢疼痛麻木的疾病之一,也是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类型[1],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治疗多行神经阻滞治疗或手术治疗,风险较大,技术要求高,患者往往不愿接受。我们采用针药并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蜂针联合推拿治疗方案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09年6月本院所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取蜂针联合推拿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推拿联合颈椎牵引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患者中有15例治愈,9例好转,总有效率达96%;对照组中有8例治愈,11例好转,总有效率为76%,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十分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蜂针联合推拿治疗方案对于神经型颈椎病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型(约占1/4),临床以眩晕、头痛、颈肩痛为主要症状。由于现代生活工作方式改变,本病发病率上升,发病年龄也日趋低龄化。笔者近年来采用温针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前景。方法:2005年5月~2008年5月应用经皮穿刺等离子汽化消融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患者55例。结果:平均随访21(3~35)个月。术前评分平均(5.71±0.48)分,术后随访时平均(1.66±0.71)分,术后1周主观满意度优良率86.4%,症状缓解率74.0%;末次随访时主观满意度优良率61.0%,症状缓解率51.0%,未出现脊髓、神经、大血管损伤或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起效快、创伤小,为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太极推拿特色摇法结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采用太极推拿特色摇法结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单纯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7%,对照组为88.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太极推拿特色摇法结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